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6節 幫兇(下)

?談判的第三天下午,美利堅合衆國提出休會,並且提議將下一輪談判改在華盛頓舉行。在無法取得結果的情況下,所有國家都同意了這個提議。當時,美利堅合衆國是與其他國家矛盾最小的,因此,選擇華盛頓作爲下一輪談判的地點,這也是最佳的選擇了。?

第二天一早,談仁皓就跟着聶人鳳前去參觀了日本三菱重工位於東京都西面,千葉的海軍火炮工廠。這不是日本海軍最大的火炮工廠,而且當時三菱重工的主要產業並不在這一塊。日本方面安排前來東京的各國談判人員參觀這家工廠,也大概是想避實就虛吧。?

談仁皓也在這個時候見識到了日本的重工工廠。如果說東京市區的那些手工作坊讓談仁皓感到很落後的話,那麼三菱重工的這間工廠就讓談仁皓感到有點恐懼了。日本的工業並不是完全落後的,至少在重要的軍工產業方面,日本並不比其他的列強差多少。這家工廠佔地面積超過了三十畝,主要生產口徑200毫米以下的艦炮。另外,工廠還有一個分廠,爲日本海軍生產水雷(在日本,魚雷也被稱爲水雷)。工廠裡有大量的現代化機械,談仁皓對工業方面的東西瞭解得並不多,所以他看了半天,都沒有看出點名堂來。?

“你可別小看了這家工廠,聽說,現在他們正在研製口徑達到了460毫米的巨炮呢。”聶人鳳的聲音壓得很低,“不過,以日本的工業實力,他們根本就造不出好的炮鋼來,就只能提高口徑來提高火炮的射程與威力。別看這數字嚇人,實際上效果不怎麼樣,真的打起來了,還不見得好使。”?

談仁皓笑了起來,日本的工業起步比其他列強晚了很久。在與唐帝國持續了上百年的戰爭中,日本的損失極爲慘重。在第一次全球戰爭的時候,日本又是唐帝國重點打擊的對象。在日本投降,到戰爭結束期間,唐帝國佔領軍破壞了大量的日本工廠,並且把很多日本的科技人員都給抓走了,或者是秘密處決掉了。戰後,日本花了很長的時間來儲備人才,現在才初具規模,而要想在重要的技術方面追上其他列強,日本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呢。?

第二天,衆人又趕到了名古屋。這裡有一家戰車工廠,主要爲日本陸軍生產裝甲戰車。談仁皓他們只是在這裡走馬觀花般的看了一圈,然後就向大阪前進了。《松江條約》並沒有限制各列強發展陸軍,不過唐帝國與日本的停戰條約裡卻有限制日本陸軍的條款,其中有一條就是日本陸軍不得裝備超過五噸的戰車,而且戰車的總規模不得超過1000輛。談仁皓這個陸軍的門外漢也看了出來,當時日本製造的都是輕型戰車。其實,就算沒有相關的條約限制,以日本生產鋼鐵的能力,在建造了大量戰艦之後,日本也沒有多少優質鋼材能夠用來製造重型坦克了。?

在大阪與神戶的活動讓談仁皓收穫巨大。當時,大阪與神戶是日本最主要的造船基地。特別是神戶,日本當時所擁有的五座能夠建造五萬噸級的船塢,有三座都在神戶。另外,神戶附近還有幾個大型鋼鐵廠,其中就有兩家專門爲海軍提供裝甲鋼板。而當時日本正在建造的兩艘“蒼龍”級航母,還有正在進行改造的幾艘“金剛”級戰列艦都在這裡。這讓談仁皓非常直觀的瞭解到了日本海軍的發展狀況。?

“蒼龍”級航母是日本建造的第一種真正的大型艦隊航母。能夠搭載84架作戰飛機,排水量超過了兩萬噸。日本建造這一級航母就是針對唐帝國的三艘“皇帝”級航母的。不管是排水量,艦長,航速,載機數量,還是戰艦上的一些具體的設計,都非常接近“皇帝”級航母。談仁皓甚至懷疑,日本的技術人員是不是偷走了帝國的航母設計圖紙,然後稍做修改,就拿會來自己動工建造航母了。?

“金剛”級戰列艦在建成的時候爲戰列巡洋艦,是一戰前,日本向大英帝國訂購的一種強大的主力艦。當時,大英帝國海軍部長費希爾力主發展這種速度快,火力猛的戰艦,並且拋起了一股戰列巡洋艦的建造浪潮。日本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向大英帝國下的訂單,一口氣就購買了四艘戰列巡洋艦,充當其“八八艦隊”的主力。一戰中,四艘“金剛”級遭到了重創,而且實戰表明,這種裝甲薄弱的戰艦無法與戰列艦一樣,成爲激烈戰鬥中的主力。戰後,恐怕除了大英帝國之外,其他的國家都放棄了戰列巡洋艦,重點建造快速戰列艦,重巡洋艦等新銳戰艦。日本也根據情況,將四艘“金剛”級戰列巡洋艦陸續送進了船塢,接受大規模的改造。包括更換主機,加強裝甲,換上威力更大的主炮等等。結果,這四艘戰艦搖身一變,成爲了戰列艦,排水量增加了數千噸。因爲動力系統加強了不少,速度不但沒有減慢,反而還提高了很多。?

離開了神戶時,在日本的活動也就結束了。談仁皓對日本海軍的野心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日本肯定是在擴軍備戰,不然建造那麼多的新式戰艦,改造那些老掉牙的老戰艦幹嘛?讓談仁皓略感遺憾的是,他沒有見到建造中的“大和”號戰列艦。帝國情報系統已經獲得了相關的消息,日本在建造一種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不過,談仁皓在神戶與大阪都沒有見到這艘戰艦的影子。?

搭上了返回帝國的飛機時,談仁皓這才鬆了口氣。如果說以前他還在懷疑戰爭是否會爆發的話,那麼現在他完全可以肯定,下一場戰爭馬上就要打響了,而且極有可能是在東方首先爆發!?

第40節 當頭棒喝第13節 圍攻“赤城”(下)第35節 迎風起飛第11節 英倫定局第42節 堅持抵抗第49節 兩頭爲難第67節 聯合登陸第26節 全面轟炸第43節 單程轟炸第69節 後知後覺第29節 炸彈開路第55節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33節 在黑暗中摸索第17節 處理戰利品第10節 三架馬車第34節 火力打擊第1節 載譽而歸第38節 不毛之島第13節 海陸之爭第46節 海上巨人的決鬥第43節 尼米茲的決心第1節 破敵利器第14節 帝國裝甲兵第8節 海圖上的推演(下)第85節 搶先轟炸第16節 新參謀長第8節 海圖上的推演(上)第32節 殺雞用牛刀第57節 夜戰第44節 重點清除第52節 迎頭痛擊第19節 協同作戰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上)第58節 旗開得勝第32節 臨時改變第32節 特種先鋒第49節 戰鬥警報第31節 龍出大海(下)第24節 炮轟海港第26節 出發第26節 漏洞百出的防線第22節 報復性轟炸第81節 謝幕表演第19節 渾水第70節 保命第35節 迎風起飛第48節 穿梭航線第12節 美軍的荒唐行動第53節 掠奪勝利第7節 夜晚突擊第54節 驚喜交加第58節 重點報復第30節 軍售第12節 意外的決定因素第34節 換湯不換藥第52節 迎頭痛擊第27節 問責第25節 膽大包天第2節 裝甲鐵騎第22節 戰場風雲第29節 調整節奏第27節 伏擊第50節 海狼第11節 中將的權力第24節 緊急轉向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40節 闖禍第37節 致命神箭第53節 真正的偷襲第27節 集中炮擊第44節 戰術推論第32節 首要任務第73節 “蚊子艇”第31節 特種作戰第5節 戰略反擊(下)第25節 目的地第38節 晝間轟炸第13節 圍攻“赤城”(上)第58節 垂死反抗第16節 憤怒的陸軍上將第22節 趕盡殺絕第19節 乘勝前進第16節 現代納爾遜第14節 內部鬥爭(上)第41節 折返第12節 分裂的大陸第22節 分工合作第23節 高效率轟炸第34節 發泄第1節 中斷的行程(上)第27節 堅強盾牌第11節 彈雨中的艦隊(下)第29節 退讓第17節 危險遊戲第26節 父子情(上)第60節 告別艦隊第44節 戰術推論第48節 內亂第59節 宴會上的鬧劇第63節 島嶼絞肉機
第40節 當頭棒喝第13節 圍攻“赤城”(下)第35節 迎風起飛第11節 英倫定局第42節 堅持抵抗第49節 兩頭爲難第67節 聯合登陸第26節 全面轟炸第43節 單程轟炸第69節 後知後覺第29節 炸彈開路第55節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33節 在黑暗中摸索第17節 處理戰利品第10節 三架馬車第34節 火力打擊第1節 載譽而歸第38節 不毛之島第13節 海陸之爭第46節 海上巨人的決鬥第43節 尼米茲的決心第1節 破敵利器第14節 帝國裝甲兵第8節 海圖上的推演(下)第85節 搶先轟炸第16節 新參謀長第8節 海圖上的推演(上)第32節 殺雞用牛刀第57節 夜戰第44節 重點清除第52節 迎頭痛擊第19節 協同作戰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上)第58節 旗開得勝第32節 臨時改變第32節 特種先鋒第49節 戰鬥警報第31節 龍出大海(下)第24節 炮轟海港第26節 出發第26節 漏洞百出的防線第22節 報復性轟炸第81節 謝幕表演第19節 渾水第70節 保命第35節 迎風起飛第48節 穿梭航線第12節 美軍的荒唐行動第53節 掠奪勝利第7節 夜晚突擊第54節 驚喜交加第58節 重點報復第30節 軍售第12節 意外的決定因素第34節 換湯不換藥第52節 迎頭痛擊第27節 問責第25節 膽大包天第2節 裝甲鐵騎第22節 戰場風雲第29節 調整節奏第27節 伏擊第50節 海狼第11節 中將的權力第24節 緊急轉向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40節 闖禍第37節 致命神箭第53節 真正的偷襲第27節 集中炮擊第44節 戰術推論第32節 首要任務第73節 “蚊子艇”第31節 特種作戰第5節 戰略反擊(下)第25節 目的地第38節 晝間轟炸第13節 圍攻“赤城”(上)第58節 垂死反抗第16節 憤怒的陸軍上將第22節 趕盡殺絕第19節 乘勝前進第16節 現代納爾遜第14節 內部鬥爭(上)第41節 折返第12節 分裂的大陸第22節 分工合作第23節 高效率轟炸第34節 發泄第1節 中斷的行程(上)第27節 堅強盾牌第11節 彈雨中的艦隊(下)第29節 退讓第17節 危險遊戲第26節 父子情(上)第60節 告別艦隊第44節 戰術推論第48節 內亂第59節 宴會上的鬧劇第63節 島嶼絞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