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8節 內亂

bookmark

斯普魯恩斯率領大西洋艦隊離開了諾福克軍港之後,首先爭求了陸軍航空兵司令阿諾德將軍的支持,隨即阿諾德就給部署在佛羅里達州,以及古巴的陸軍航空兵下達了一條命令,即首先配合大西洋艦隊作戰,其次再執行別的任務。因此,數日來,部署在這兩處地方的上千架美軍戰機一直在積極協助斯普魯恩斯。

十三日,首次與唐帝國海軍的主力艦隊發生了接觸之後,在十四日的時候,部署在古巴的美國陸軍遠程偵察機再次出動,繼續去尋找唐帝國的主力艦隊,可在十三日的時候,第三艦隊已經開始向東轉移,以避開美軍航空兵的搜索,所以在十四日整個白天,雖然美國陸航出動了兩百多架次的偵察機,可並沒有能夠找到第三艦隊,也沒有與第三艦隊的防空戰鬥機遭遇。十四日夜,美軍由出動40多架夜間偵察機,可仍然沒有什麼收穫。

同樣的,十四日,第三艦隊並沒有繼續轟炸巴哈馬羣島。首先是需要確保摧毀的大部分目標已經被摧毀了,第三艦隊的轟炸機在巴哈馬羣島找不到需要投下炸彈的目標了。其次,黃曉天還是有點擔心美軍的遠程轟炸機的,如果

艦隊暴露的,就算不遭到大西洋艦隊的襲擊,部署在附近的上千架美軍重型轟炸機都足以讓第三艦隊遭受承重的打擊了,因此黃曉天在十三日就迅速地離開了作戰海域。最後。當黃曉天收到談仁皓送來的消息,知道第一艦隊已經被美軍的潛艇發現之後,他也開始第三艦隊會被美軍的潛艇給盯上,所以在十四日的時候,又再次向東北方向上機動,結果離巴哈馬羣島就更遠了。

也正因爲十四日這天,雙方“相安無事”,所以已經有人開始懷疑唐帝國的主力艦隊已經離開了巴哈馬羣島海域。可就在美國陸航準備轉移任務。繼續去對付大開曼島,小安德烈斯羣島,以及墨西哥南部的唐帝國的軍事目標地時候,斯普魯恩斯的新“命令”送到了,不得已之下,美軍的遠程偵察機再次出動。繼續在巴哈馬羣島東南海域搜索。當時,第三艦隊早就離開了這一海域,可想而知,在十五日白天,美軍的偵察機是不可能有任何收穫的。

當時,斯普魯恩斯送出的消息也很快就到達了金上將地手裡。在收到了大西洋艦隊的最新情況,同時知道斯普魯恩斯正在積極尋找機會殲滅唐帝國的主力艦隊之後,金上將再次去找到了阿諾德將軍,希望阿諾德將軍能夠爲艦隊提供更爲有力的支持,協助大西洋艦隊擊敗敵人。奪取制海權。

在金上將找上阿諾德之前,阿諾德已經從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上將那裡接到了好幾條命令。而每一條命令都是與配合大西洋艦隊作戰有關的。當時,大西洋艦隊的行動直接關係到了美國本土東海岸地區的安全。關係到了大西洋的制海權歸屬,也關係到了美國的最後防線,最重視的肯定是美國總統,而在金上將已經採取了行動地情況下,美國總統也給馬歇爾施加了不小的壓力,要求馬歇爾指揮地美國陸軍盡全力配合大西洋艦隊行動。美國陸軍也只有航空兵能夠配合艦隊行動,在此情況下,馬歇爾就只能去找阿諾德的麻煩了。

在受到了更大壓力地情況下。阿諾德在十四日的時候就下令將原本部署在美國西海岸,用於在太平洋上巡邏的幾十架夜間偵察機調派了過來。這些偵察機在十五日傍晚前都陸續到達了佛羅里達州南部的機場。並且在當天晚上參與到了在巴哈馬羣島海域的搜索與巡邏任務。這樣一來,在十五日夜,有超過80架的夜間偵察機參加了尋找第三[|動,而不是之前40架!

美國陸軍航空兵地夜間偵察機基本上都是安裝了雷達的重型轟炸機,其中地主力是以B-17爲原形的一種大型夜間偵察機,其最大航程達到了3500公里,能夠在1500裡的範圍內進行巡邏,而其配備的雷達能夠保證在夜間發現方圓20海里範圍內的任何一艘戰艦。另外還有一些是配備了雷達的水上巡邏機,之前這些巡邏機的主要任務是在夜間尋找敵人的潛艇,也可以用來在夜間尋找敵人的戰艦,只是其配備的雷達搜索能力要差一些而已。

在增加了一倍的夜間偵察機之後,十五日夜,美軍的偵察機幾乎覆蓋了整個巴哈馬羣島,而且其中四分之三,也就是大概60餘以飛到巴哈馬羣島東400500裡處巡邏。當時第三艦隊就在華特林島(聖薩爾瓦多島)東部大概350裡處活動,距離邁阿密大概700裡,距離美軍最近的機場不超過750裡,完全在美軍遠程偵察機的巡邏半徑之內!

更爲關鍵的是,在第三艦隊向東,以及東北方向脫離戰場之後,第一艦隊已經轉向西南,在十五日的下午到達了第三艦隊之前巡邏的海域。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第一艦隊與第三艦隊的位置對調了一下,第三艦隊在第一艦隊的東北方向上了。當時談仁皓也是迫不得已才做出這一安排的,在與黃曉天聯繫了之後,兩支艦隊就對換了一下。因此,第一艦隊更有可能被發現!

在當天晚上,談仁皓與黃曉天仍然認爲斯普魯恩斯在其東北,甚至是東面某個方向上待命,因此兩支主力艦隊的偵察機都主要部署在了艦隊東面180的範圍內進行搜索。另外,艦隊的偵察機部隊已經連續高強度的飛行了好幾天,當時第一艦隊的72架“偵察鷹”中有障,無法在十五日夜出動。第三艦隊的108“偵察鷹”中有12出了問題,也無法出動。飛行員也極爲疲憊,結果在當天晚上,第一艦隊只安排了兩輪偵察任務,第一輪出動了28架,第二輪出動了22,而在天亮的時候纔會派出新的偵察機。第三艦隊的情況也相差不多,只安排了兩輪偵察,第一輪出動了34架,第二輪出動26,

在天亮後出動。當時,在兩支艦隊派出的兩輪偵察I有不超過10架的偵察機在羣島海域內活動,這根本無法保證島海域,甚至不可能監視羣島內部的所有海峽。也就是說,第一艦隊與第三艦隊的偵察搜索能力在十五日夜已經明顯下降了不少。

這一情況談仁皓與黃曉天都已經發現了,畢竟艦載偵察機的持續使用能力是相當有限的。“偵察鷹”才裝備部隊不久,航空勤務人員對這種新飛機,特別是飛機上的雷達的維護方式還不是很熟悉,在出了問題的26架偵察機中,有21架是因爲雷達故||.+的體力也是有限的,從十二日開始,兩支艦隊的偵察機飛行員平均一天至少要飛三個來回,一次4小時以上,有的時候甚至達到了6小時。飛行員所獲得的休息時間有限。偵察機的駕駛員還可以由轟炸機的飛行員來替換,可是導航員卻不能替換,因爲轟炸機上的導航員是不知道該怎麼操作雷達的。21架雷達出問題的飛機中,就有18架是因爲航員在疲勞狀態下的錯誤操作導致的。可以想像,在如此高強度的出動壓力下,偵察機部隊能夠堅持三天,已經算是相當不容易的了。

當時,談仁皓就已經在考慮是不是應該暫時處出戰場,讓飛行員有足夠地時間恢復精力。同時也可以讓勤務人員抓緊時間修好出故障的飛機。黃曉天也有同樣的想法,只是因爲韓紹鋒要求儘快發動登陸作戰,如果

無法在十六日天亮前擊敗大西洋艦隊的話,那麼陸戰隊就只能採取下一套戰術,強攻牙買加,然後進軍古巴。結果,在當天下午,當第一艦隊與第三艦隊交錯而過的時候。談仁皓與黃曉天用短距離語音電臺進行了聯繫,兩人在商量之後決定,如果

在十六日天亮前還沒有找到美軍大西洋艦隊的話,他們就一起撤出戰場,沿着前來的航線返回加勒比海,執行第二套作戰方案。也就是說。如果

當天晚上沒有什麼收穫,他們就沒有機會主動尋找大西洋艦隊決戰了。

可以說,到這個時候,斯普魯恩斯需要的只是等待,耐心地等待而已。按照當時的情況,如果

斯普魯恩斯不主動南下的話,那麼談仁皓與黃曉天在天亮後就將主動撤退,而韓紹鋒的陸戰隊就不可能繼續攻打巴哈馬羣島,他也就不需要繼續防禦巴哈馬羣島。同樣的,如果

斯普魯恩斯主動南下的話。很有可能避開談仁皓與黃曉天派出地偵察機,而且利用對手在天亮後派出的偵察機沒有到達的時間差發現第一艦隊與第三艦隊。並且迅速出動轟炸機打擊這兩支艦隊,再加上美軍的岸基轟炸機。只要不遭到第一艦隊與第三艦隊的全力反擊,勝利就基本上屬於大西洋艦隊的了。

這是斯普魯恩斯在正個戰役中獲得的最好的一次機會。可以說,他之前的作戰安排全是在爲這次機會服務,他的判斷也沒有錯。艦隊在戰場外徘徊了好幾天之後,已經成功地打亂了對手的戰役安排,並且讓對手做出了錯誤地分析與判斷,最終採取了錯誤的行動。如果

斯普魯恩斯最後地偷襲獲得成功的話,也許北大西洋海上戰場的結局就將改寫。可是。斯普魯恩斯一直忽略了的一個問題最終成爲了他的致命死穴。

當天晚上十一點左右,也就是在斯普魯恩斯去休息之後不久。在十四日夜盡心了密謀的那幾名高級參謀再次聚到了一起。這次,之前還反對“造反”的通信參謀也不得不向其他的參謀屈服,最終同意與金上將直接聯繫,徵求金上將地命令,然後再決定是否服從斯普魯恩斯的命令。十二點前,這幾名參謀一起到了電訊室,通信參謀在將值班地軍官支走後,發出了一封內容很短的電報。金上將很快就回了一封口氣嚴厲的電報,讓他們無條件的服從總參謀長的命令。當時,幾名參謀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行動將帶來致命的後果。而且也沒有其他人知道已經有人發出了電報,結果,更沒有人向斯普魯恩斯彙報這件事情!

正是這封電報最終“出賣”了大西洋艦隊。在發出電報的時候,大西洋艦隊已經埃克蘇馬海峽的南部,正在從康塞普申島與拉姆島之間的海峽通過,其航向爲210,航速16節。而此時第一艦隊正好在克魯克德島海峽東部的薩馬納島東北海域活動,距離拉姆島大概只有150海里,距離大西洋艦隊實際上不到200裡!

這個距離已經近得不能再近了,不管對誰來說,這絕對是一個極爲致命的距離。第一艦隊向西飛行的那幾架偵察機在起飛之後都先繞了個***,主要是避免被敵人的飛機跟蹤後逆向搜索找到第一艦隊的位置。結果,這幾架偵察機都是從拉姆島繞過去的,沒有能夠發現正在逼近拉姆島的大西洋艦隊。而大西洋艦隊根本就無法在夜間派出偵察機去尋找第一艦隊,只能依靠岸基遠程偵察機。

200裡的距離,足以讓第一艦隊戰艦上的監聽電臺接收到美軍戰艦發出的無線電波了。當時,第一艦隊裡有好幾部無線電監聽電臺在監視美國海軍的幾個常用通信頻道,這樣一來,無線電監聽電臺就不會受到雷達波,以及其他電磁波的干擾,可以準確的截獲美軍戰艦發出的電波。雖然這無法讓第一艦隊判斷出無線電信號的精確位置,但是卻可以大致判斷出其傳來的方向。這一點,已經足夠讓談仁皓做出決定了。

當談仁皓被參謀叫醒,來到了司令艙的時候,參謀軍官正好將截獲的無線電信號處理完,確定其爲美軍戰艦的電臺發出的的信號,並且利用幾艘戰艦上的測量結果判斷出了信號發來的方向。最初,談仁皓也完全不相信這會是大西洋艦隊發出的信號,可這並不妨礙他派出幾架偵察機前去證實!

第2節 潛規則(上)第56節 生死線第51節 鳴金收兵第13節 復仇的第47節 軍人的勇氣第72節 實戰檢驗第58節 旗開得勝第62節 勇追窮寇第5節 佔領軍第60節 告別艦隊第68節 瘋狂的奔襲第13節 超級艦隊第72節 功勳飛行員第28節 因陋就簡第27節 蓋棺論定第36節 後發制人第12節 完美轟炸(下)第15節 “獵鷹”逞威第1節 歸來第42節 隼擊長空第10節 海軍的翅膀第1節 由海到陸第3節 各奔前程(下)第19節 德國人的賭注第12節 奇襲方案第46節 海上巨人的決鬥第12節 兄弟之益第23節 上帝的懲罰第40節 誘敵出擊第28節 膽小的日本人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32節 首要任務第37節 混亂的情報第4節 頭號艦隊第80節 倒黴的編號第41節 讓敵人絕望第59節 局勢逆轉第43節 無畏的攻擊第21節 新位置(下)第3節 飛翔的翅膀第7節 海軍計劃第30節 拍板第70節 死板的代價第50節 空中截擊第13節 登陸日本第67節 最高壓力第30節 共榮共辱第49節 戰鬥警報第10節 在硝煙中顫抖(下)第11節 滾滾鐵流第30節 拍板第25節 傾國之力第22節 分歧第36節 時機第30節 軍售第33節 脫離風暴第28節 飛向東京第52節 突然轉折第13節 圍攻“赤城”(上)第75節 黎明炮響第11節 法國淪陷第63節 跨海奔襲第27節 守株待兔第63節 新式防空作戰第38節 感情與責任第4節 海軍改組(上)第6節 盟友第44節 及時的情報第7節 示範區第32節 燃燒在繼續第19節 乘勝前進第35節 雙重任務第15節 反其道而行之第48節 榮譽與驕傲第13節 襲擊艦隊第12節 圍追堵截第26節 不公平的結果第16節 接受考驗(上)第1節 十萬噸第22節 折戢第2節 特混艦隊(上)第26節 岳父的難題第44節 及時的情報第72節 雙管齊下第20節 奇遇(下)第42節 夜間炮戰第2節 陸航的天才第35節 內相復出第32節 敵人的內因第59節 局勢逆轉第43節 醒悟第72節 雙管齊下第23節 分頭出擊第31節 避重就輕第37節 混亂的情報第14節 緻密的天網(下)第8節 校長帶回來的麻煩第56節 絕途第34節 發泄第35節 決定性情報
第2節 潛規則(上)第56節 生死線第51節 鳴金收兵第13節 復仇的第47節 軍人的勇氣第72節 實戰檢驗第58節 旗開得勝第62節 勇追窮寇第5節 佔領軍第60節 告別艦隊第68節 瘋狂的奔襲第13節 超級艦隊第72節 功勳飛行員第28節 因陋就簡第27節 蓋棺論定第36節 後發制人第12節 完美轟炸(下)第15節 “獵鷹”逞威第1節 歸來第42節 隼擊長空第10節 海軍的翅膀第1節 由海到陸第3節 各奔前程(下)第19節 德國人的賭注第12節 奇襲方案第46節 海上巨人的決鬥第12節 兄弟之益第23節 上帝的懲罰第40節 誘敵出擊第28節 膽小的日本人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32節 首要任務第37節 混亂的情報第4節 頭號艦隊第80節 倒黴的編號第41節 讓敵人絕望第59節 局勢逆轉第43節 無畏的攻擊第21節 新位置(下)第3節 飛翔的翅膀第7節 海軍計劃第30節 拍板第70節 死板的代價第50節 空中截擊第13節 登陸日本第67節 最高壓力第30節 共榮共辱第49節 戰鬥警報第10節 在硝煙中顫抖(下)第11節 滾滾鐵流第30節 拍板第25節 傾國之力第22節 分歧第36節 時機第30節 軍售第33節 脫離風暴第28節 飛向東京第52節 突然轉折第13節 圍攻“赤城”(上)第75節 黎明炮響第11節 法國淪陷第63節 跨海奔襲第27節 守株待兔第63節 新式防空作戰第38節 感情與責任第4節 海軍改組(上)第6節 盟友第44節 及時的情報第7節 示範區第32節 燃燒在繼續第19節 乘勝前進第35節 雙重任務第15節 反其道而行之第48節 榮譽與驕傲第13節 襲擊艦隊第12節 圍追堵截第26節 不公平的結果第16節 接受考驗(上)第1節 十萬噸第22節 折戢第2節 特混艦隊(上)第26節 岳父的難題第44節 及時的情報第72節 雙管齊下第20節 奇遇(下)第42節 夜間炮戰第2節 陸航的天才第35節 內相復出第32節 敵人的內因第59節 局勢逆轉第43節 醒悟第72節 雙管齊下第23節 分頭出擊第31節 避重就輕第37節 混亂的情報第14節 緻密的天網(下)第8節 校長帶回來的麻煩第56節 絕途第34節 發泄第35節 決定性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