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6節 左右平衡的力量

西南太平洋戰區確實遇到了麻煩,而且只有第一特混艦隊才能解決這個麻煩,顏國忠也纔會要求讓第一特混艦隊返回西南太平洋戰區。這不是郝東覺所想像的壞事,也沒有談仁皓想得那麼理想。

在第一特混艦隊轉戰馬紹爾羣島的時候,顏國忠指揮的陸戰隊開始猛攻萊城。與這位將軍的性格一樣,陸戰隊在圍困了萊城之後,沒有立即掃蕩周圍地區的美軍,而是直接強攻萊城,利用海航與第三特混艦隊的火力支持,讓陸戰隊踏着美軍的屍體殺進了萊城。

進攻萊城的戰鬥打得很激烈,除了顏國忠投入的兩個陸戰師(另外一個師被作爲了戰術預備隊)之外,海航還在陸戰隊佔領的三座機場,以及新修建的一座野戰機場上部署了350架轟炸機,另外,第三特混艦隊每天晚上都會殺進休恩灣,用炮彈招呼美軍的防禦工事。算是海航與第三特混艦隊的官兵,進攻萊城的兵力達到了八萬,而美軍防守萊城的兵力不過15000餘人。

美軍在萊城苦心經營了二十多年(一戰後,美軍纔在這裡建立軍事基地),修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而且還將附近的幾座山丘都挖空了,修建了大量的地下倉庫,完善的坑道體系,以及大量的隱蔽火力點。可以這麼說,萊城就是一座軍事堡壘,雖然只有15000多名美國大兵在這裡,但是他們給兩萬多唐帝國陸戰隊官兵造成的麻煩並不小。

進攻萊城的戰鬥從八月十日開始,一直打到了二十四日,整整進行了十四天。平均下來,陸戰隊每天推進的距離只有200米!爲了打下這座城市,海航的轟炸機一共投下了5000多噸炸彈,第三特混艦隊消耗的彈藥足夠將艦隊裡所有戰艦的彈艙裝滿三次了,陸戰隊炮兵還消耗了兩萬多發炮彈。這些彈藥加起來,至少有五萬噸。而美軍在萊城的防區面積僅僅只有十五平方公里左右。也就是說,唐軍在每平方公里上投下的炸彈有三千多噸!就算將這些彈藥碼起來,也足夠覆蓋整個萊城了!

給唐帝國陸戰隊造成最大麻煩地還是美軍的地下防禦工事。之前,唐帝國陸戰隊就已經在馬里亞納羣島上體驗到了美軍地下防禦工事帶來的麻煩。這次,唐帝國陸戰隊還真是明白了一點,美國佬挖地下坑道的本事絕不在日本鬼子之下。當年,日本人爲了防守硫黃島,幾乎將整座折鉢山都挖空了。而這次,美軍爲了守住萊城,恐怕修建地下防禦工事挖出來的泥土都有幾十萬方吧!這些地下工事都有鋼筋加固,要比日軍修建的那些地下工事更難對付,甚至連重炮的炮彈,以及重磅炸彈都難以將其摧毀,美國的鋼鐵產量並不小,看來也不缺乏修建地下工事所需要地這些鋼材吧。

陸戰隊用了很多辦法,比如對付日本人的爆破法,最後真正慣用的還是掩埋。在沒有辦法徹底爆破美軍的工事。而且爆破時。工兵要受到很大威脅的情況下,直接用水泥,或者是泥土將這些工事給埋了。那更簡單省事。爲此,陸戰隊甚至臨時改裝了幾十輛坦克,在這些坦克前面都裝上了推土鏟,直接用坦克去對付美軍的地下工事。這一招還確實管用。美軍的輕武器根本就無法對坦克構成威脅,如果使用火炮的話,就會立即暴露火力點,遭到報復性炮擊或者轟炸。而美軍埋設的地雷也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至少那些推土鏟不會分辨岩石與地雷,地雷引爆後也就最多炸掉推土鏟,而不會炸壞坦克。

美軍地頑固抵抗是唐帝國陸戰隊進攻緩慢地另外一個原因。要一個一個的拔除美軍的火力點。堵死其地下坑道地出口,陸戰隊能夠做到一天推進200米就已經很不錯了。而美軍頑強抵抗的結果,除了讓3000多名唐帝國陸戰隊官兵命喪疆場之外,也讓他們自己走進了墳墓。打到二十日,唐帝國陸戰隊已經不收俘虜了,慘痛的傷亡讓陸戰隊官兵都有火沒處發,誰還會要俘虜?結果,在萊城被陸戰隊打下來的時候,防禦萊城的15000多名美軍官兵只有800餘人活了下來。其他不是被子彈打成了馬蜂窩,就是被炮彈炸成了碎片,或者是被活埋了。在戰爭結束後二十多年,還有一支美國的民間團體到萊城來挖掘美軍陣亡官兵的屍體,結果在數十年中,一共挖掘出了5000多具美軍官兵的遺骸,這些人幾乎全是被活埋在了他們自己挖掘的地下工事中,美軍的地下防禦體系成爲了美軍自己地墳墓。

萊城血戰也讓顏國忠開始從另外一個方向上思考問題了。在萊城防禦的不是美軍陸戰隊,而是美國陸軍的部隊。雖然在馬里亞納羣島戰役時,也有美國陸軍的部隊參戰,但是其規模並不大,主要的對手還是美國海軍陸戰隊。萊城戰役是唐帝國陸戰隊與美國陸軍的第一次大規模交手。戰鬥的結果是很清楚的,美國陸軍的官兵素質也許比不上其海軍陸戰隊,但是拼起命來,絕不在海軍陸戰隊之下。另外,美國陸軍地步兵更擅長陣地防禦戰,這給唐帝國陸戰隊製造了不小的麻煩。

在佔領萊城的第二天,顏國忠就正式確定萊城爲西南太平洋戰區的司令部所在地,到九月底,陸戰隊的工程兵在萊城的廢墟上爲顏國忠建好了一座司令部,接着就開始修建兵營,修復港口,擴大機場,修建倉庫等等工作,爲接下來進攻新不列顛島做好準備。

到九月三日,也就是馬朱羅環礁上升起龍旗的那一天,顏國忠手下的陸戰隊做好了出發準備,第二天,登陸新不列顛島的進攻開始了。

新不列顛島是新幾內亞島東面最大的島嶼,橫跨在卑斯麥羣島與所羅門羣島之間,美軍在島上有三處據點,因爲島嶼地形複雜(主要是有大量的河流,而且覆蓋則熱帶雨林,難以修建公路),所以這裡並不是美軍防禦的重點地區。當時。島上的美軍其實主要都是航空部隊的地勤人員,主要爲航空兵提供支持。可同樣的原因,陸戰隊要迅速佔領新不列顛島的難度也很大,糟糕地交通基礎,相對分散的美軍基地,以及複雜的地理環境,同樣限制了陸戰隊的進攻效率。

在此之前,曾經有參謀建議。放棄登陸新不列顛島,最多佔領島嶼東北角的拉包爾,然後以此爲基地,切斷卑斯麥羣島與所羅門羣島的海上通道,並且南下掃蕩所羅門羣島,放棄對島嶼其他地區的美軍的進攻行動。

從當時地情況來看,這個建議是比較有價值的。美軍在島上的另外兩座野戰機場的規模都不大,而且只要唐帝國獲得了制海權與制空權,這兩座機場實際上就沒有任何價值了,那些美軍也遲早要撤退。根本就沒有必要發動兵力去進攻。可顏國忠沒有接受這個建議。按照他的觀點,既然要佔領新不列顛島,那就應該佔領整個新不列顛島。而不是這座島嶼的一部分,畢竟,留在島上的美軍是一個威脅,這還得讓他在今後留下更多的防禦兵力。

也許,顏國忠的決定也是有道理的吧。他也採納了那名參謀地部分意見,將登陸點改在了拉包爾附近,直接從島嶼地東北角上岸,先佔領拉包爾,以及附近的那座機場,然後以此爲基地。出動小股陸戰隊,掃蕩另外兩處美軍的據點。

美軍部署在拉包爾地守軍大概有2500人。這裡有新不列顛島上的唯一一座可以停靠千噸級船隻的港口,另外還有美軍設在島上唯一一座軍用機場。登陸作戰的難度並不大,顏國忠只投入了兩個團的陸戰隊,花了三天的時間,也就是到九月七日的時候,拉包爾就落入了帝國陸戰隊的控制之中,2500名美軍大部分被殲滅,只有幾百人逃入了叢林。

問題也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因爲當時海航的戰機都部署在了萊城附近。無法威脅到所羅門羣島上的美軍機場,而這些機場上地美軍轟炸機可以輕易的轟炸拉包爾。從九月四日陸戰隊登陸開始,美軍的轟炸機就沒有停止過轟炸行動。海航力所能及的派遣了戰鬥機與轟炸機支持陸戰隊的進攻,並且爲陸戰隊提供防空掩護,可這種掩護不是不間斷的。

另外,第三特混艦隊也沒有加入到支援陸戰隊作戰的行列中來,主要擔心的就是美軍的那些戰術轟炸機。

在拉包爾被佔領之後,美軍地轟炸不但沒有減弱,反而增強了很多。遠在布里斯班指揮美軍作戰的麥克阿瑟也很清楚,在萊城淪陷之後,唐軍攻佔拉包爾的目的就是要爲掃蕩所羅門羣島做好準備。現在馬紹爾羣島已經陷落了,吉爾伯特羣島也肯定會很快受到攻擊,如果所羅門羣島再被唐軍攻佔的話,那麼澳洲東北角的大門就向唐軍敞開了。守住所羅門羣島,就能拖延唐軍的進攻速度,等待海軍恢復戰鬥力。而要守住所羅門羣島,就要延遲唐軍的進攻準備工作,最好的辦法就是集中力量轟炸拉包爾,讓唐軍無法利用拉包爾做跳板南下,至少不能在短期內集中兵力南下。

爲了達到這一目的,麥克阿瑟不但調動了所羅門羣島上的幾百架美軍戰術轟炸機,還向這邊的機場增援了300多架戰機,另外部署在澳洲東北部的遠程轟炸機也開始轟炸萊城(這些轟炸機都遭到了帝國海航戰鬥機的攔截,損失極爲慘重)。麥克阿瑟孤注一擲的將賭注押在了所羅門羣島的防禦上,拉包爾遭到美軍的猛烈轟炸也就很自然了。

顏國忠也很快就意識到了這個麻煩,如果海航無法把戰機部署到新不列顛島,就不能壓制所羅門羣島上的美軍機場,而出動重型轟炸機,因爲沒有戰鬥機的護航,損失也會極爲慘重(萊城周圍的那幾座機場的跑道都在1500米之內,難以部署重型轟炸機)。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儘快在新不列顛島上建立野戰機場。可美軍轟炸機對付的重點目標就是陸戰隊工程兵修建的野戰機場。

到十二日,陸戰隊工程兵的多次努力都失敗了,而向另外兩個美軍據點推進的行動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短期內難以佔領那兩座美軍的野戰機場(實際上,當時美軍已經破壞了這兩座野戰機場的保障設施,就算陸戰隊去佔領了,海航也無法在這邊部署戰機)。爲了修好拉包爾的美軍機場,有數百名陸戰隊的工程兵倒在了美軍的轟炸之中,大量的工程設備,建設物資被摧毀。

經過再三考慮,顏國忠不得不發出了請求,讓第一特混艦隊立即趕回西南太平洋戰區,轟炸所羅門羣島上的美軍機場,癱瘓美軍航空兵,爲陸戰隊鞏固拉包爾這做橋頭堡提供掩護。這個任務也確實只有第一特混艦隊才能完成,不會有任何人指望只能用火炮作戰的第三特混艦隊去做敢死隊,拼掉美國設在島嶼上的機場!

“看來,我們又是在去打短工了!”

收到了這些消息後,談仁皓與郝東覺先是鬆了口氣,至少陸戰隊的進攻還算順利吧,但兩人也同時產生了這個奇怪的想法。

“不管那麼多了,先把情報集中起來,確定要轟炸的目標的數量,距離,重要程度。”談仁皓可不向耽擱時間,“儘快拿出轟炸計劃來,看樣子,顏國忠將軍是一天也不想多等下去了,陸戰隊的兄弟都等着我們幫他們出這口惡氣呢!”

郝東覺聳了聳肩膀,他還能說什麼呢?

“對了,別忘記清點艦隊的彈藥,如果有必要的話,就要先進行彈藥補給!”

“好了,我知道了!”

談仁皓看着搭檔走出去的身影,他也苦笑了起來,這種給陸戰隊打短工的事情還真是吃苦不討好啊!

第15節 跟蹤攔截第24節 非議第54節 慎重的冒險者第30節 迎頭痛擊第3節 踢門行動第2節 新面貌第5節 不可理解的任務(下)第6節 盟友第20節 叫戰第3節 火速動員第38節 關鍵因素第7節 靈活搭配第21節 海軍先鋒第83節 惹來的危險第61節 長途奔襲第19節 平靜中的涌動第77節 美國將星第17節 捷足先登第64節 瘋狂的攔截第18節 成本問題第43節 黑夜天使第27節 假戲真做第31節 跳島進第32節 澳洲攻略第30節 包餃子第26節 軍人與丈夫第37節 協議第7節 艦隊迴歸第29節 夜間突襲第29節 夜間遭遇第52節 登陸硫黃島第27節 進與退第43節 替罪羊第9節 迎戰(下)第37節 上尉的報告(上)第31節 戰局莫測第24節 非議第15節 遠方來客第17節 刁難第35節 逃生第68節 認輸第18節 埋葬海上巨無霸(上)第58節 於事無補第20節 狡猾的獵物(下)第18節 選擇目標第8節 危機第7節 壯士斷臂(上)第54節 驚喜交加第34節 燃燒的名古屋第65節 最後的反擊第20節 情報第48節 內亂第50節 快速穿插第32節 燃燒在繼續第58節 渾水摸魚第40節 當頭棒喝第5節 前程縹緲第72節 功勳飛行員第21節 爲了勝利的犧牲第36節 曙光第19節 平靜中的涌動第33節 爲家而戰第12節 無法完成的使命第74節 斷敵退路第37節 臨危決斷第43節 緊急軍情第36節 幫兇(下)第26節 鋼鐵巨獸第25節 忌諱第11節 中將的權力第32節 敵人的內因第61節 空中絞殺第41節 天時地利第28節 用光所有燃燒彈第2節 擴大戰線第26節 父子情(下)第46節 力所不逮第50節 新任艦隊司令官第31節 接觸第13節 痛定思痛(上)第83節 惹來的危險第29節 哥們義氣(下)第39節 反覆搜索第30節 守候獵物第18節 政治動機第30節 拍板第17節 萬分之一第24節 沸騰的夜晚第12節 奇襲方案第35節 危險與機會第7節 艦隊迴歸第21節 全面轟炸第24節 附帶問題第52節 誘人的目標第43節 黑夜天使第38節 巾幗不讓鬚眉第28節 遠航第49節 攔截第72節 雙管齊下第21節 圍追
第15節 跟蹤攔截第24節 非議第54節 慎重的冒險者第30節 迎頭痛擊第3節 踢門行動第2節 新面貌第5節 不可理解的任務(下)第6節 盟友第20節 叫戰第3節 火速動員第38節 關鍵因素第7節 靈活搭配第21節 海軍先鋒第83節 惹來的危險第61節 長途奔襲第19節 平靜中的涌動第77節 美國將星第17節 捷足先登第64節 瘋狂的攔截第18節 成本問題第43節 黑夜天使第27節 假戲真做第31節 跳島進第32節 澳洲攻略第30節 包餃子第26節 軍人與丈夫第37節 協議第7節 艦隊迴歸第29節 夜間突襲第29節 夜間遭遇第52節 登陸硫黃島第27節 進與退第43節 替罪羊第9節 迎戰(下)第37節 上尉的報告(上)第31節 戰局莫測第24節 非議第15節 遠方來客第17節 刁難第35節 逃生第68節 認輸第18節 埋葬海上巨無霸(上)第58節 於事無補第20節 狡猾的獵物(下)第18節 選擇目標第8節 危機第7節 壯士斷臂(上)第54節 驚喜交加第34節 燃燒的名古屋第65節 最後的反擊第20節 情報第48節 內亂第50節 快速穿插第32節 燃燒在繼續第58節 渾水摸魚第40節 當頭棒喝第5節 前程縹緲第72節 功勳飛行員第21節 爲了勝利的犧牲第36節 曙光第19節 平靜中的涌動第33節 爲家而戰第12節 無法完成的使命第74節 斷敵退路第37節 臨危決斷第43節 緊急軍情第36節 幫兇(下)第26節 鋼鐵巨獸第25節 忌諱第11節 中將的權力第32節 敵人的內因第61節 空中絞殺第41節 天時地利第28節 用光所有燃燒彈第2節 擴大戰線第26節 父子情(下)第46節 力所不逮第50節 新任艦隊司令官第31節 接觸第13節 痛定思痛(上)第83節 惹來的危險第29節 哥們義氣(下)第39節 反覆搜索第30節 守候獵物第18節 政治動機第30節 拍板第17節 萬分之一第24節 沸騰的夜晚第12節 奇襲方案第35節 危險與機會第7節 艦隊迴歸第21節 全面轟炸第24節 附帶問題第52節 誘人的目標第43節 黑夜天使第38節 巾幗不讓鬚眉第28節 遠航第49節 攔截第72節 雙管齊下第21節 圍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