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節 臨界點

bookmark

唐帝國艦隊航空兵在夜間進行的猛烈轟炸多少讓美軍有點措手不及。比之前唐帝國艦隊航空兵的夜間轟炸行動次數不少,可規模並不大,就連佈雷德利與麥克阿瑟都沒有想到,在19日夜,唐帝國海軍竟然會集中三支特混艦隊,出動了上千架次的轟炸機去對付騰特菲爾德的美軍先頭部隊。

第一輪轟炸在十點左右開始,因爲三支艦隊的轟炸機出發的時間不一樣,與轟炸地點的距離也不一樣,所以機羣到達的時間不一樣,這一輪的轟炸持續到了十一點左右。三個艦隊的轟炸機分成四批到達,主要轟炸了騰特菲爾德鎮的市區,在市區外圍的美軍營地,以及附近的幾個主要交通要道,對美軍來說,最讓他們恐怖的還是那些能夠持續燃燒近半個小時的燃燒彈!

這些燃燒彈不僅起到了照明的作用,而且在對付大面積的目標時,燃燒彈的效果明顯要比炸彈好得多。而當時,第二特混艦隊的轟炸機主要使用的就是燃燒彈,也只有第二特混艦隊的航母上儲備了比較充足的燃燒彈,而第五特混艦隊,以及戰區艦隊的航母上都沒有攜帶多少燃燒彈。

郝東覺在第一輪轟炸中安排了一箇中隊的“射水鳥”,兩個中隊的“海雕”,以及一箇中隊的“金鷹”。所有的“海雕”都攜帶燃燒彈,而其他的戰機則攜帶普通的炸彈。這是第二特混艦隊標準地夜間轟炸方式。而具體的轟炸戰術是:由最優秀的帶隊長機識別轟炸目標,並且投下第一枚燃燒彈。接着,其他的水平轟炸機在周圍投下所有的燃燒彈,等到火勢達到最大的時候,俯衝轟炸機與戰鬥轟炸機進入目標上空,藉着大火的照明作用,逐一轟炸重點目標。而這次帶隊的就是高峻寒上校,他投下的兩枚燃燒彈準確的落在了美軍營地的正中央。其中一枚距離佈雷德利的司令部只有不到300米的距離。也幸虧佈雷德利撤得快,五分鐘之後,在其他的水平轟炸機投下燃燒彈的時候,他的司令部就被燒成了廢墟。

相對而言,第五特混艦隊與戰區艦隊出動的轟炸機地作戰效率就沒有第二特混艦隊這麼高了。當時,第五特混艦隊轟炸的是騰特菲爾德外圍的一些主要交通要道,雖然摧毀了數十輛美軍的車輛,但是卻沒有能夠造成更大的破壞。戰區艦隊的轟炸機則集中轟炸了騰特菲爾德鎮,在這裡投下了幾百枚炸彈,將鎮子上三分之二地房屋炸燬。

十二點剛過。第五特混艦隊的第二批轟炸機到達了騰特菲爾德附近,第二輪轟炸開始了。這次,第五特混艦隊仿效第二特混艦隊的戰術,首先在美軍營地投擲了燃燒彈,接着,俯衝轟炸機與戰鬥轟炸機開始投彈。因此第五特混艦隊攜帶的燃燒彈數量有限。所以並沒有集中進行火攻,燃燒彈的主要作用就是照明,好讓別的轟炸機找到轟炸目標。

戰區艦隊的第二批轟炸機在十二點半左右到達,仍然集中轟炸了騰特菲爾德鎮,在接近半個小時的轟炸中,100多架轟炸機由投下了數百100公斤與50公斤的航空炸彈。在轟炸結束的時候,幾乎整個騰特菲爾德鎮都成了廢墟。這座原本只有不到5000人的小鎮根本就承受不住這麼猛烈的轟炸。

第二特混艦隊的第二批轟炸機是在凌晨一點左右到達的。180多架戰機繼續集中轟炸了美軍營地。這次,郝東覺把所有的燃燒彈都用上了,連“射水鳥”都掛上了燃燒彈。只有執行轟炸任務的兩個中隊的“金鷹”仍然掛的是普通炸彈。這也是整個夜間最爲猛烈的一次“火攻”。這批機羣在美軍營地,及其附近投下了150枚500公斤的燃燒彈。這些燃燒彈自身能夠持續燃燒半個小時左右,如果引燃了其他物資的話,那大火就根本無法控制。美軍營地的大火一直燃燒到了天亮之後,而美軍官兵也體會到了當年日本人所承受的恐懼地滋味。

一共兩輪,七個批次的轟炸。美軍損失極爲慘重。在轟炸結束的時候,佈雷德利率領的三個師的先頭部隊實際上都失去了戰鬥力,連行軍都非常困難。在20多個小時的轟炸中,至少有18000多名美軍官兵傷亡,有1200餘輛車輛被摧毀,而三個美軍師,一共也就1500輛車輛。這也體現出了戰場上的一個新特點,即沒有制空權。那麼任何地面部隊都不可能在戰場上順利的活動,而且。海權能夠決定陸權。僅僅20多個小時的轟炸,美軍的機動部隊就被阻擋在了戰場之外,無法及時趕到戰場,這也正是轟炸的最終目的。

天亮前,麥克阿瑟派來的增援部隊到達了騰特菲爾德,佈雷德利也整頓好了手下的部隊。可問題是,此時美軍要趕往塔裡已經太晚了。而且,在天亮的時候,第二特混艦隊還出動了轟炸機,重點轟炸了騰特菲爾德到塔裡之間的橋樑,隧道。就算美軍能夠繼續前進,並且不遭到轟炸,要想到達塔裡,也至少需要兩天的時間,而兩天之後,帝國陸戰隊已經成功上岸,美軍趕過去的意義已經不大了。

而在這個時候,塔裡南面的海灘上,戰鬥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狀態。

第一特混艦隊的轟炸機在天亮後就到達了登陸場,三個中隊的108架轟炸機在三段登陸海灘上投下了上百枚炸彈。而在這個戰場上,轟炸機並不是主力,真正的主力是已經補充滿彈藥,並且返回了戰場的第三特混艦隊。

戰列艦發射的巨彈地威力比任何的炸彈都要巨大,而且近距離炮擊的準確性是相當高的。第三特混艦隊在四點半左右就開始炮擊美軍的岸防工事。常薦新也沒有搞什麼新花樣。按照以往的慣例,在夜間炮擊的時候,他安排了水上飛機去投擲照明彈,並且讓戰艦儘可能地靠近海岸線,然後由瞭望員來爲火炮提供炮擊參數,而水上飛機則提供修正參數。在天亮前的兩個小時裡,第三特混艦隊的炮擊算不上猛烈。主要是目標難以辨認,而且主要炮擊的是永固工事,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浪費彈藥。

天亮後,第三特混艦隊,以及仍然在戰場上活動的第一特混艦隊炮擊編隊的炮擊達到了高潮。這是登陸前火力打擊最猛烈的階段,而在這短短的一兩個小時裡,火力打擊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摧毀多少敵人地防禦工事,而是要把敵人的防禦體系打癱瘓,讓敵人的防禦部隊失去作戰的能力與信心。

可以說,這是登陸前最爲關鍵的階段了。帝國陸戰隊在太平洋上已經打了四年多。大大小小的登陸戰役打了不下一百次,總結出了大量地實戰經驗,而其中的一條關鍵經驗就是,在陸戰隊上岸之前的幾個小時裡,火力打擊要的絕不是精度,而是密度。要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最多的彈藥投放到敵人的陣地上去。也許打擊的效果並不怎麼樣,但是其產生的震撼性絕不是精確炮擊與轟炸所能夠達到地。而這條實戰經驗也多次得到了檢驗。

從所羅門羣島開始,海軍就極爲重視在登陸之前的火力準備。莫爾茲比港登陸作戰時,在登陸前三個小時,艦隊與航空兵一共向敵陣地投放了2500噸彈藥。攻打維拉港,在登陸前兩個小時,各火力支援部隊一共向美軍陣地投放了4000噸彈藥。這次也不例外,按照顏國忠的要求,第三特混艦隊。第一特混艦隊,以及陸戰隊登陸艦隊裡的火力支援船隊,必須要在陸戰隊上岸之前,向美軍陣地傾瀉至少8000噸彈藥。這就相當於16000枚500公斤的航空炸彈,7000枚400毫米巨彈,35000發200毫米炮彈。16萬發155毫米炮彈,或者是10萬發火箭彈!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如果第三特混艦隊所有戰艦的火炮都以最大的速度開火的話,那麼在兩個小時之內,也就最多打出4000噸的炮彈而已,這還把第三特混艦隊各戰艦上的高射炮都計算了進去。而第一特混艦隊的360架作戰飛機全部出動,每次都以最大的載彈量起飛,那麼也需要飛上至少30個批次才能夠投下8000噸炸彈。而當時在登陸艦隊裡有24艘火力支援船。其中16艘火力支援船安裝的是火箭炮,8艘安裝的是艦炮。這些火力支援船就算以最快的速度投送彈藥,在兩個小時內,也就最多投送3000噸炮彈與火箭彈。

可以說,爲了完成顏國忠下達的任務,三支艦隊裡地所有戰艦都得竭盡全力向美軍陣地投擲炮彈與炸彈,根本就沒有多餘的時間讓炮手與飛行員去瞄準目標,反正將彈藥投出去就了事,事實上,三支艦隊裡的官兵也確實是這麼做的。當時,遞進海岸線地二十多艘驅逐艦上的火炮幾乎是在盲目的開火,只要看上去像是美軍的隱蔽防禦工事,就會打幾發炮彈過去,至於是不是,以及有沒有打中,那就不是炮手關心的事情了。

七點的時候,登陸艦隊裡的火力支援船也加入到了炮擊的行列中來。當那些船上的火箭炮開始齊射的時候,場面異常的壯觀。當所有的火箭彈都發射了出去之後,整艘火力支援船都被硝煙給籠罩着,搞不明白的,還以爲這艘船在釋放煙霧呢。16艘火力支援船同時齊射,數千發的火箭彈呼嘯着砸向美軍陣地,一次齊射就足以覆蓋兩平方公里的範圍,將海灘上的沙石炸得粉碎,大地都變成了黑色!

也就在這個時候,登陸艦隊裡的第一批衝灘部隊的官兵上了登陸艇,並且在七點半的時候就開始向海灘衝擊。登陸艇的速度只有12節左右,並不是很快,大概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才能衝上海灘,而這一個小時之內,艦隊的支援火力徹底的爆發了出來。

八點,火力打擊達到了最高潮,第三特混艦隊的九艘戰列艦上的主炮全都參加了炮擊,雖然400毫米巨炮的發射速度很慢,可每一次齊射時,都帶着天崩地裂般的巨響,當九門主炮向同一個方向開火的時候,五萬多噸的艦體都會朝向反的方向移動數米之遠,而只要被400毫米炮彈砸中,就算是深埋在地下的美軍工事都將被徹底的摧毀。

猛烈的炮擊持續到了八點二十五分,接着,艦炮火力開始向美軍防線後方延伸。運載着陸戰隊官兵的數百艘登陸艇靠近了海灘。整個登陸場分成了三段,其中北面的“甲”登陸場正面寬度3公里,中部的“乙”登陸場正面寬度4公里,南面的“丙”登陸場正面寬度3公里,加上三個登陸場之間的間隔距離,整個登陸場的寬度接近12公里。而在這12公里的登陸場上,至少會有一個陸戰師的兵力在第一時間上岸,而第二批上岸的陸戰隊兵力將超過兩個陸戰師。也就是說,顏國忠在上午的4個小時之內,就將投入三個陸戰師,五萬名以上的陸戰隊官兵,而按照計劃,在20日白天,至少會有10萬陸戰隊官兵上岸,並且要將整個登陸場向西延伸5到10公里的距離,以建立起穩固的防線。

在登陸艇衝向海灘的時候,第一特混艦隊派來的三個中隊的轟炸機呼嘯着越過了海岸線。這些轟炸機大都攜帶的是小型炸彈,而且沒有急着投下炸彈,它們的任務是轟炸那些暴露了的美軍隱蔽火力點。接着,一批掛着炸彈與火箭彈的戰鬥機也到達了登陸場上空,第一批登陸艇已經衝上了海灘,登陸澳洲大陸的作戰行動正式開始了!

第86節 啓動第60節 擴大搜索第21節 壓力下的合作第42節 堅持抵抗第11節 集中轟炸第67節 繃緊的神經第35節 逃命第4節 信心第75節 救兵第12節 兄弟之益第50節 新任艦隊司令官第23節 將軍的責任終章硝煙散盡第77節 正面戰鬥第14節 舞臺絕唱第6節 前進第38節 輕重有別第18節 關鍵點第36節 攻擊!攻擊!第32節 求婚第46節 夜襲第34節 聯合艦隊第52節 打草驚蛇第5節 體制改革第22節 兜圈子第19節 現實困難第59節 毀滅性打擊第48節 決定乾坤第62節 最年輕的中將第3節 飛翔的翅膀第35節 非常同盟第34節 美軍反撲第58節 重點報復第13節 夜間混戰第4節 承前啓後第31節 搶時間第35節 優秀的炮手第13節 勤勞的短工第76節 鉅艦的反擊第43節 逐一排除第42節 “圓滿”返航第2節 時也,命也!第41節 點名轟炸第2節 潛規則(上)第13節 海軍計劃第4節 信心第33節 無悔的反擊第35節 勝利第2節 左手第23節 裂日第14節 內部鬥爭(上)第29節 將軍的葬禮第39節 艦隊分配第54節 “神風”襲來第45節 沉沒的“大和”第14節 內部鬥爭(上)第59節 秘密部隊第5節 戰略部隊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19節 貧微將軍第12節 舞臺前奏第24節 日本艦隊偷襲第53節 勝利的曙光第15節 認清對手第41節 掃除蛛網第34節 沸騰的鋼鐵之都第72節 功勳飛行員第3節 海軍的武裝(上)第70節 夜間阻擊第68節 絕途第7節 敵人出動第28節 要害第28節 遠航第19節 尾跡第30節 艦隊的靈魂第34節 彈雨第1節 海軍軍官第7節 各爲其主第48節 內亂第9節 意外的結果第7節 競爭對手第65節 風火燎原第65節 狗運當頭第40節 冒險的代價第75節 校長的賭注第15節 大意的代價(上)第23節 震驚之餘第56節 毫不遜色的反應第13節 辯論第78節 等待中的折磨第54節 飛行員爭功第22節 報復性轟炸第49節 戰鬥警報第5節 戰役發動機第59節 忠孝兩難全第26節 拂曉出擊第17節 臨時任務第69節 長腿戰機第48節 內亂第8節 悲痛的炸彈(上)
第86節 啓動第60節 擴大搜索第21節 壓力下的合作第42節 堅持抵抗第11節 集中轟炸第67節 繃緊的神經第35節 逃命第4節 信心第75節 救兵第12節 兄弟之益第50節 新任艦隊司令官第23節 將軍的責任終章硝煙散盡第77節 正面戰鬥第14節 舞臺絕唱第6節 前進第38節 輕重有別第18節 關鍵點第36節 攻擊!攻擊!第32節 求婚第46節 夜襲第34節 聯合艦隊第52節 打草驚蛇第5節 體制改革第22節 兜圈子第19節 現實困難第59節 毀滅性打擊第48節 決定乾坤第62節 最年輕的中將第3節 飛翔的翅膀第35節 非常同盟第34節 美軍反撲第58節 重點報復第13節 夜間混戰第4節 承前啓後第31節 搶時間第35節 優秀的炮手第13節 勤勞的短工第76節 鉅艦的反擊第43節 逐一排除第42節 “圓滿”返航第2節 時也,命也!第41節 點名轟炸第2節 潛規則(上)第13節 海軍計劃第4節 信心第33節 無悔的反擊第35節 勝利第2節 左手第23節 裂日第14節 內部鬥爭(上)第29節 將軍的葬禮第39節 艦隊分配第54節 “神風”襲來第45節 沉沒的“大和”第14節 內部鬥爭(上)第59節 秘密部隊第5節 戰略部隊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19節 貧微將軍第12節 舞臺前奏第24節 日本艦隊偷襲第53節 勝利的曙光第15節 認清對手第41節 掃除蛛網第34節 沸騰的鋼鐵之都第72節 功勳飛行員第3節 海軍的武裝(上)第70節 夜間阻擊第68節 絕途第7節 敵人出動第28節 要害第28節 遠航第19節 尾跡第30節 艦隊的靈魂第34節 彈雨第1節 海軍軍官第7節 各爲其主第48節 內亂第9節 意外的結果第7節 競爭對手第65節 風火燎原第65節 狗運當頭第40節 冒險的代價第75節 校長的賭注第15節 大意的代價(上)第23節 震驚之餘第56節 毫不遜色的反應第13節 辯論第78節 等待中的折磨第54節 飛行員爭功第22節 報復性轟炸第49節 戰鬥警報第5節 戰役發動機第59節 忠孝兩難全第26節 拂曉出擊第17節 臨時任務第69節 長腿戰機第48節 內亂第8節 悲痛的炸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