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荒山劍氣

這兩節詩經翻譯成白話詩就是:

“白白的小馬兒,吃我場上的青苗。拴起它拴起它啊,延長歡樂的今朝。那個人那個人啊,曾在這兒和我歡樂逍遙。白白的小馬兒,回到山谷去了。咀嚼着一捆青草。那人兒啊玉一般美好。別忘了給我捎個信啊!別有疏遠我的心啊!”

聽這琴聲歌意,雲素素竟是在深深的思念他,陳玄機然嘆道:“我那白馬兒還在你家,明朝還會咀嚼你門諭的青草。呀,我只怕不能再踏進你的家門了!”擡頭凝望:玉字無塵,銀河瀉影,月光如水,良夜迢迢,只是心上的人兒,卻在可望不可即的梅花深處!

歌聲嫋嫋,飄蕩山巔水涯,陳玄機一片茫然,也似隨着那琴韻歌聲,神飄意蕩,雲素素嬌癡的情影泛上心頭,上官天野粗豪的笑聲索回耳畔,“爲了這兩個人,我何惜再冒一次生命的危險?”陳玄機下了決心,終於又再上山峰去了。琴聲劃然而止,空山絕響,又復歸於靜寂。陳玄機心中一動,停下步來,只聽得有極輕微的幾下擦擦之聲,直飄耳鼓,若非陳玄機自小就練過收發暗器的上乘功夫,還真聽不出來!那聲音越來越近了,陳玄機這時更聽得清楚了,來的不止一人,前面那個人的腳步聲和後面那幾個人的腳步聲,相距約有數十丈之遙,倏忽之間,就到了陳玄機前面,當真是快到極點,竟然都是“踏雪無痕”的輕身功夫,陳玄機這一驚非同小可,急忙躺在大樹的背後。

只見前面那個黑衣漢子,一聲長嘯,暮然止步,冷然發話道:“石某顧念多年情份,諸兄卻何故窮追不捨?難道當真要追到雲家,迫小弟決裂麼?”隨即聽得一個破鑼般的聲音喝道:“石天鐸你休要自恃武功,連少主的金牌也不放在眼內!你到雲家意欲何爲?”

話聲入耳,陳玄機更是驚得呆了,想不到這個黑衣漢子竟然就是昔年名震天下、在武林中聲名僅次於彭和尚而在雲舞陽之上的石天鐸,自張士誠被朱元漳擒殺之後,彭和尚殉難,石天鐸不知所終,有人傳說他保護張士誠的兒子逃到漠北,也不知是真是假,卻不料會在這個深夜,出現在賀蘭山上,而且聽來還是去找雲舞陽!

陳玄機大是疑惑,想這石天鐸義膽忠心,當年曾舍了性命,在張上誠國破家亡之日,將他的兒子搶救出來,石天鐸的軍中舊侶,亦即陳玄機的師長叔伯輩,每一談及,無不欽佩,何以這個人卻罵他自恃武功,連少主的金牌也不放在眼內?難道這個人口中的“少主”不是大周(張士誠所建國號)的亡國太子麼?

那破鑼般的聲音剛一入耳,人已到了跟前,陳玄機在樹後愉窺,但見追蹤石天鐸而來的共有三人,個個裝束古怪,一個道士,一個打扮得類似鄉下老農,手長過膝,焦黃的臉上毫無表情,還有一個卻是作蒙古裝束的武士,那破鑼般的聲音乃是道士所發。

這道士相貌好熟,但聽得石天鐸應道:“七修道兄,你若問小弟到雲家之意,先請問你自己何以要追蹤至此!”陳玄機心頭一震,果然是他!

這七修道人乃是當年張上誠所延聘的客卿,請來教大子張復初的劍術的,張士誠最尊崇的客卿共有三人,乃是一僧一道一丐。“僧”是彭瑩玉彭和尚,“丐”是北方的丐幫幫主畢凌虛,“道”就是這位七修道長!當時武林鹹尊彭和尚武功天下第一,至於石天鐸、雲舞陽、畢凌虛、七修道人等人則各有專長,難於品定,固石、雲二人均是張士誠最親近的武士,與彭瑩玉常在一起,所以又有人將石、雲二人與彭和尚並列,稱爲張士誠軍中的“龍虎鳳”三傑。陳玄機小時候曾見過七修道長一面,不過那時陳玄機只有七歲,所以一時不能記起。

月光之下,只見六修道人揚起一面金牌,叫道:“我是奉了少主之命追你回去!公義私情,都不許你叛主求榮!”石天鐸冷笑道:“我若要叛主求榮,也不必待今日了。想當年主上兵敗長江,我護送先太子單騎渡江,遠逃異域,一路之上,連斃朱元漳手下的十八名武士,我若想在朱元漳手下求取富貴,那錦衣衛總指揮的位子,也輪不到那個什麼羅金峰來坐啦!”

七修道人道:“我輩同受先帝厚恩,捨身報主,份所應當。你爲先帝保存血脈,我自是佩服得很。但大丈夫理當有始有終,你既放出先太子於前,何以又拋棄他的遺孤於後?何況少主年青有爲,正該你我戮力同心,助他復國!你私自逃走,還要到此地找雲舞陽,請問你懷的是什麼心意?

陳玄機這才知道他叔伯輩所遙奉的“太子”已客死異域,石天鐸七修道人等口中所說的“少主”已是張士誠的孫子了。心中想道:“朱張二姓爭奪江山,這風波已延至第三代了,將來還不知何時了結?那雲舞陽意欲賣友求榮,是不義之人。但他所說的爲一家一姓爭奪江山殊屬無謂的話,卻也未嘗沒有道理。”一時思潮混亂,對自己捲入這漩渦之中,究竟是對還是不對,也感到茫然了。

只聽得石天鐸沉聲說道:“正因爲少主年青有爲,我纔不願你們將他毀了。想當年先太子賜名少主,號爲‘宗周’,乃是要他繼承先帝,毋忘故國,可不是要他以瓦刺爲宗,奉蠻夷之君爲主!”陳玄機怔了一徵,什麼“瓦刺”?什麼“蠻夷之君”?這是怎麼回事?那時“瓦刺”乃是蒙古地方的一個部落,尚未建成國家,這名字在中國一般人均不知曉。

七修道人“哼”了一聲,尚未發話,石天鐸又道:“我與舞陽兄一別二十年,不知他心意如何?但我總當盡力勸他,不讓他也隨你們同陷污淖!”那老漢驀地一聲喝道:“石天鐸你反了,私逃之罪已是不輕,你還想破壞我們的大事麼?”那蒙古武士喝道:“還與他多說什麼?國主有命,此人若不就範,就將他斃了!”忽地抖起長鞭,刷的一鞭,便向石天鐸攔腰疾掃!

鞭風過處,樹葉紛落,沙飛石走,“卡啦”一聲,陳玄機身側的一棵大樹,競被長鞭掃斷了兩枝粗如兒臂的樹枝,勁力之大,實是驚人。石天鐸叫道:“念在你處多年,也有主客之誼,讓你三鞭!”刷,刷,刷三鞭過處,石天鐸在一團鞭影之下,驀地一聲長嘯,一個“燕子鑽雲”,刷地憑空跳起兩丈多高,凌空下擊,那蒙古武士長鞭直抖,只聽得“砰”的一聲,肩頭已是中了一掌!石天鐸以鐵掌神筆,號稱武林雙絕,這一掌自是打得不輕,但蒙古武士居然也挺得住,悶聲不響的用個“怪蟒翻身”,連人帶鞭急旋迴來,朝着石天鐸立身之處又是猛的一鞭掃去!

這一鞭迅如駭電,間不容髮,就在這電光石火的霎那之間,但見石天鐸疾的一塌身,長鞭滴溜溜的,從他背上捲過,說時遲,那時快,石天鐸趁着那蒙古武士勁道減弱,新力未發之際,猛喝一聲,一手扯過長鞭,那蒙古武士未及撤手,竟是連人帶鞭,被他揮到空中,一人扯着鞭的一端,但石天鐸站在地上,蒙古武士身子懸空,無從着力,石天鐸揮動長鞭,旋風疾舞,那蒙古武士不敢舍鞭跳下,給他轉得頭暈眼花,大呼小叫!

七修道入叫道:“天鐸,咱們寄居別人籬下,你豈可對瓦刺的巴圖魯(勇士封號)如此無禮!”石天鐸道:“好,我勸不來你們,你們也勸不回我,咱們各走各路,你們速離此地,我就饒了這廝一命。”那狀似鄉農的老者喝道:“石天鐸你自恃武功違抗主命,破壞復國大計,侮辱居停主人,不管七修道兄如何,我先放你不過!”飛身一撲,雙臂一伸,陳玄機在樹後偷瞧,也嚇了一跳,這老者的雙臂長異常,人,這還不算古怪,十隻手指,竟如鳥爪一般,指甲長達幾寸,烏黑光亮,只見他聲發人到,十指長甲,插到了石天鐸的腦後!

石天鐸“哼”了一聲道:“蒲堅,多年手足,你忍心下得這個毒手,那可別怪小弟無禮啦!”頭也不回,“呼”的就是反手一掌,那蒲堅身法好快,十指一伸一縮,陡的避出了一丈開外,叉再撲上,雙臂箕張,十指猛插,真如一隻大鳥一般。

“咕咚”一聲,那蒙古武士跌倒地上,原來是石天鐸要應付蒲堅的攻勢,故此不得不把那長鞭放開。那蒙古武士也真了得,身子懸空,被石天鐸轉了這許久,居然跌到地上,一個“鯉魚打挺”,便跳了起來,拾起長鞭,又向石天鐸猛掃:石天鐸雙掌一分,左掌一招,順着鞭勢,向上一拖,將長鞭引開,右掌一招“拘虎歸山”,一粘一引,倏的化太“金鵬展翅”,向外一推,又將蒲堅的攻勢化解了。但見他形如虎撲,掌似奔雷,力敵兩人,仍是攻多守少。不過,他對蒲堅那十指長甲也似頗爲顧忌,不敢讓它沾身就用掌力震開,如此一來,那蒙古武士的長鞭倒有了施展的機會,忽而卷地猛掃,忽而攔腰疾卷,抖起一團鞭影,與蒲堅聯手圍攻,頓時間與石天鐸打得個難分難解。

陳玄機也曾從叔伯輩的口中聽過蒲堅的名字,他是西涼的彝人,曾在西涼山中跟一個異人學技,練成了五禽掌法,那十指長甲含有劇毒,若被他插入皮肉,十二個時辰之內,便要血壞身亡,當年張士誠羅致了他,頗爲重用。但因他武功不大正派,名頭也遠不如彭和尚石天鐸等人響亮,故此知道他的人不多。

那蒲堅自恃有獨門絕技,在張士誠帳下之時,本來就對石天鐸等人不大服氣,而今撕開了面,一動上手,存心較個強弱,招招狠毒,凌厲非常。但見石天鐸在十爪撲擊、長鞭飛舞之下,絲毫不俱,掌力發出,隱隱有風雷之聲,蒲堅要不是閃避得宜,好幾次險些被他掌力震倒,而且不論蒲堅身法如何怪異,迸招捷如鬼兢,石天鐸卻像周身長滿眼睛,不論蒲堅從那一方面突然撲來,他都能從容化解,不教蒲堅近身,蒲堅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這才暗暗佩服,心中想道:“石天鐸當年的名氣僅次於彭和尚,果然不是浪得虛名!”

戰到分際,只聽得石天鐸大喝一聲,“呼”的一掌掃過,一棵鬆村應手而折,就在枝葉飛舞,塵砂迷眼之際,猛的騰起一腿,將那個蒙古武士踢了一個斤斗,蒲堅急忙走避,石天鐸反掌一揮,掌鋒搭上了蒲堅的肩頭,蒲堅登對覺得有如烙過一般,火辣辣作痛,踉踉蹌蹌的倒退了十餘步,石天鐸正想發話,說時遲,那時快,只見青光一閃,七修道人已拔出長劍,挺身攻上,石天鐸愴然說道,“七修道兄,你也來了麼?”七修道人道:“事已如此,我奉了少主的金牌,只有和你拼命了!”刷的一劍,連刺石天鐸的七處大穴!

石天鐸身形一矮,駢指一彈,倏的長身撲起,只聽得“錚”的一聲,七修遭人的長劍給他彈開,再度撲上的蒲堅,也給他的掌力震退,石天鐸這一招使得險極,連躲在大樹背後偷看的陳玄機,也嚇出了一身冷汗!

七修進人讚道:“好功夫,看劍!”劍柄一抖,登時捲起了一片寒光,劍花錯落,恍如黑夜繁星,千點萬點,灑落下來!七修道人當年與彭和尚畢凌虛二人齊名,殊非幸至。適才照面一招,雖然給石天鐸信手化解,那只是雙方初次試招之故,這一下他展出平生絕技,劍法確是驚人,每一招都藏有七種不同的變化,他的道號就是因劍法而得名,這七修劍法據當年彭和尚的談論,雖及不上武當派牟獨逸的達摩劍法神妙,但奇詭之處,卻有過之,除了牟獨逸之外,江猢上的劍客要數他第一了。

石天鐸只憑一雙肉掌,單是對付七修道人,已感有點吃力,何況還有一個身法怪異、捷如鬼魅的蒲堅助攻,而那蒙玄武士,跌了一跤之後,他皮粗肉厚,沒有摔壞,歇了一妥,抖動長鞭,居然又撲了上來。石天鐸在三個強敵圍攻之下,陷於苦戰,應付漸感艱難。陳玄機愉看這一場惡戰,直銘驚心動魄,按說這幾個人都是他父親舊日的同僚,但他不們誰是誰非,難於排解,也不敢出聲呼喚。

猛聽得石天鐸一聲長嘯,凌空飛起,落下地時,手中已多了一支二尺來長的判官筆,叫道:“七修道兄,你逼得小弟和你們拼了!”聲音頗是蒼涼,又帶着幾分激憤。

但見他“呼”的一掌,判官筆在掌底斜穿出來,七修道人,長劍一封,判官筆筆鋒一轉,點到了蒲堅的眉心,蒲堅一聲怪叫,倒退幾步,那蒙古武士撞了上來,被他筆頭一戮,正中手腕,登時血流如注。石天鐸只發一招,連襲三人,並傷了蒙古武士,看得陳玄機既是驚奇,又是佩服。七修道人見他掌筆兼施,更是全神應付,一柄長劍飄忽如風,指東打西,指南打北,時而縱高,宛如鷹隼凌空,時而撲低,宛如蝶舞花影,攻如雷霆疾發,守如江海凝光,端的是神妙無方,變化萬狀,難以恩議,,難以捉摸。

石天鐸的“鐵掌神筆”更是名不虛傳,武林中凡用判官筆的人都是兩支合使,一支攔擊敵人兵器,一支點打敵人穴道,石天鐸卻只用一支。但他的鐵掌卻勝於任何兵器,一把敵人震歪,判官筆就立刻乘隙而進!本來精於用判官筆點穴的人,大都是因內力不強,所以才用長舍短,在武功上比較而言,屬於陰柔方面。但石天鐸卻是合陽剛陰柔而爲一,掌力雄勁,世罕其倫,點穴的手法,更是神出鬼沒,以七修道人劍法的奇妙,又有兩個好手助攻,竟然亦是無奈他何,打了半個時辰,仍是難分難解!

激戰中只聽得一片斷金碎玉之聲,震得人耳鼓嗡嗡作響,陳玄機幼習聽風辨器之術,耳朵審音極是靈敏,雖是一串連續不斷的響聲,他己聽出那是雙方的兵器相交,在霎那之間,就碰擊了七下!心中不駭禁然;七修道人的劍法在一招之間,能發出七種不同的變化,這武功已是不可思議;而石天鐸居然也在同一的時間內,連擋他的一招七式,而且聽那劍筆碰擊的聲音,似乎還是石天鐸佔了上風!

七修道人連發追魂奪命的連環三劍,瞬息之間,便是三招二十一式,都給石天鐸的一支神筆硬碰回去,心中暗暗歎服。只聽得石天鐸笑道:“七修道兄,還不讓小弟走麼?”七修道人咬一咬牙,沉聲喝道:“再接我這兩招!”長劍一個盤旋,左右併發,左一招“龍門急浪”,右一招“大漠飛砂”,這兩招接連使用,乃是七修劍法中的殺手神招,兩招一十四式,連刺石天鐸的十四道大穴!

石天鐸叫道:“道兄如此相迫,我只有捨命陪君子了!”呼的一掌發出,判官筆往上一封,掌風劍影之中,只聽得叮叮噹噹一串連珠密響,七修道人飛身倒躍,俯首一望,長劍己是崩了一處缺口,七修道人正想發話,猛聽得蒲堅一聲獰笑,長臂一伸,聲如裂帛,原來他趁着石夭鋒全神抵禦七修道人這兩招殺手之際,猝然偷襲,左手五指長甲,已劃破了石天鐸肩頭的衣服!

蒲堅大喜叫道:“石天鐸,明年今日,便是你的忌辰了。七修道兄,併肩子再上,將他宰了!”七修道人聲音嘶啞,長劍一收,叫道:“咱們在武林中總算是一號人物,如此勝他,雖勝不武,蒲堅老弟,走吧!”話猶來了,猛聽得石天鐸一聲長嘯,那嘯聲穿雲裂石,顯出了極其深厚的內功,何嘗有半點受傷的跡象,蒲堅剛剛撲上,聽這嘯聲,大驚失色,只聽得石大譯大笑說道:“你那毒爪如何傷得了我!”反手一掌,“澎”的一聲,將蒲堅打出了三丈開外,那蒙古武士不知死活,正在此際,霍地一鞭掃來,石天鐸叫道:“念在舊日同僚情份,我放蒲堅回去。這廝可不許走啦:“話未說完,但見蒙古武士那條長鞭給他劈手奪過,接着寒光一閃,“波”的一聲,判官筆往前一送直插入了那蒙古武士的胸膛!

七修道人大叫道:“罷了,罷了!你殺了此人,少主心意更難挽回,咱們兄弟之情,今日斷絕!”背起蒲堅,如飛下山。石天鐸嘆了一口長氣,黯然自語:“事已如此,夫復何言,也只好各行其是了!”

惡戰收場,荒山又歸靜寂。陳玄機一顆心兀是跳個不休。月光下只見石天釋凝望山頭,輕輕說道:“誰想得到我這一生還會走進雲家,呀,我去呢,還是不去?”陳玄機聽了,大爲奇怪。心中想道:“適才他捨死忘生,不許別人阻攔,如今強敵已退,何故他又躊躇?”——

重慶雪兒掃校

第八回 雙雄運掌第六回 鳳泊鴛飄第五回 龍爭虎鬥第八回 雙雄運掌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四回 深院梅花第九回 血酬知己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五回 龍爭虎鬥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十三回 重重冤孽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九回 血酬知己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十一回 癡男怨女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十三回 重重冤孽第二回 輕憐蜜愛第九回 血酬知己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二回 輕憐蜜愛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八回 雙雄運掌第七回 五老興師第九回 血酬知己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八回 雙雄運掌第三回 荒山劍氣第十三回 重重冤孽第十三回 重重冤孽第十回 情付杳漠第五回 龍爭虎鬥第六回 鳳泊鴛飄第十一回 癡男怨女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九回 血酬知己第十三回 重重冤孽第九回 血酬知己第五回 龍爭虎鬥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七回 五老興師第九回 血酬知己第二回 輕憐蜜愛第三回 荒山劍氣第十回 情付杳漠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五回 龍爭虎鬥第十三回 重重冤孽第三回 荒山劍氣第二回 輕憐蜜愛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六回 鳳泊鴛飄第五回 龍爭虎鬥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十回 情付杳漠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七回 五老興師第六回 鳳泊鴛飄第五回 龍爭虎鬥第二回 輕憐蜜愛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十一回 癡男怨女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六回 鳳泊鴛飄第六回 鳳泊鴛飄第八回 雙雄運掌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七回 五老興師第八回 雙雄運掌第五回 龍爭虎鬥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六回 鳳泊鴛飄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六回 鳳泊鴛飄第二回 輕憐蜜愛第十三回 重重冤孽第五回 龍爭虎鬥第八回 雙雄運掌第十一回 癡男怨女第三回 荒山劍氣第十三回 重重冤孽第四回 深院梅花第十一回 癡男怨女第九回 血酬知己第二回 輕憐蜜愛第七回 五老興師
第八回 雙雄運掌第六回 鳳泊鴛飄第五回 龍爭虎鬥第八回 雙雄運掌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四回 深院梅花第九回 血酬知己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五回 龍爭虎鬥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十三回 重重冤孽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九回 血酬知己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十一回 癡男怨女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十三回 重重冤孽第二回 輕憐蜜愛第九回 血酬知己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二回 輕憐蜜愛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八回 雙雄運掌第七回 五老興師第九回 血酬知己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八回 雙雄運掌第三回 荒山劍氣第十三回 重重冤孽第十三回 重重冤孽第十回 情付杳漠第五回 龍爭虎鬥第六回 鳳泊鴛飄第十一回 癡男怨女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九回 血酬知己第十三回 重重冤孽第九回 血酬知己第五回 龍爭虎鬥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七回 五老興師第九回 血酬知己第二回 輕憐蜜愛第三回 荒山劍氣第十回 情付杳漠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五回 龍爭虎鬥第十三回 重重冤孽第三回 荒山劍氣第二回 輕憐蜜愛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六回 鳳泊鴛飄第五回 龍爭虎鬥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十回 情付杳漠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七回 五老興師第六回 鳳泊鴛飄第五回 龍爭虎鬥第二回 輕憐蜜愛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十一回 癡男怨女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六回 鳳泊鴛飄第六回 鳳泊鴛飄第八回 雙雄運掌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七回 五老興師第八回 雙雄運掌第五回 龍爭虎鬥第十二回 伏虎降龍第六回 鳳泊鴛飄第一回 劍影歌聲第六回 鳳泊鴛飄第二回 輕憐蜜愛第十三回 重重冤孽第五回 龍爭虎鬥第八回 雙雄運掌第十一回 癡男怨女第三回 荒山劍氣第十三回 重重冤孽第四回 深院梅花第十一回 癡男怨女第九回 血酬知己第二回 輕憐蜜愛第七回 五老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