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萬年壽域

莫臥兒帝國滅亡的消息傳回北京,國朝上下一片樂聲載道。

從莫臥兒帝國搶掠來的鉅額財富,使得中華帝國政府國家金庫中的黃金白銀儲備達到了二十億三千餘萬銀元,國家財政之充裕,曠古碩金,無出其右者。

如此鉅額的財政儲備,使得帝國政府做任何事情都遊刃有餘,至少在財政支援上面沒有任何的問題。

帝國內閣和滿朝文武百官,此時已經樂的找不着邊了,曾幾何時,軍方武官一直被政府文官所瞧不起,如今看到帝國武官們在海外得到的鉅額財富,這種歧視頓時減少了很多。

當然,還有部分文官依舊嘲笑武官們野蠻,得來的都是不義之財。不過,他們嘴上硬,心中卻是已經嫉妒的要命。紛紛跑到吏部請求外放官職到印度殖民地,差點兒踢破了吏部的門檻。

然而,南亞的局勢並不容樂觀。

莫臥兒帝國雖然滅亡了,但是中華帝國僅僅佔據了三分之二的莫臥兒帝國領土,其他三分之一的領土被南亞封建領主、英國、法國、荷蘭,以及西亞的波斯和阿富汗佔據着。

莫臥兒帝國並非代表整個印度次大陸,他僅僅只是印度北方的國家,領土只佔印度大陸的一半,還有大片富饒區域在其他封建領主的控制之下。

印度次大陸上少了一個莫臥兒帝國,但是卻造成了諸侯割據的局面。因此,中華帝國附屬國僕從軍和殖民地僕從軍並沒有撤退,而是在實際控制區內進行集結訓練,準備下一場戰爭。

南聯盟集團內部,就南亞次大陸的劃分存在爭議。英國和法國是同盟國成員國,此時在印度次大陸戰爭中,以東印度公司形式存在,實力還非常弱,只能依靠中華帝國。荷蘭東印度公司不敢刺激中華帝國,生怕中華帝國再次打起荷屬東印度羣島的主意,因此荷蘭東印度公司只索取孟加拉灣的一個港口作爲貿易基地。

不過,其他南亞封建領主可不好打發。別看他們弱小,但脾氣卻不小,佔領了大片土地不說,還要求中華帝國再勻出一些土地給他們。

同時,波斯和阿富汗也通過他們扶植的拉傑普特封建主,也侵吞了莫臥兒帝國西部沿海大片領土。

原本,中華帝國準備領導南聯盟軍隊,繼續對波斯和阿富汗作戰,奪回西印度領土。不料南聯盟內部因爲瓜分土地而不和,導致無法再進行聯合行動。

南聯盟各國利益分配不均,因此無心繼續戰爭,反過來坐在一起商議談判。

中華帝國皇家陸軍南亞派遣軍司令部見各國不合作,因此只好跟他們談判,與此同時,帝國也藉機會鞏固對佔領區的統治。

此時,中華帝國政府軍不足五萬,僅僅只能控制德里周邊地區。其他地區暫時交給附屬國僕從軍和殖民地僕從軍,這樣一來,難免要給他們些甜頭,因此南亞派遣軍司令部允許他們縱兵搶掠,不過依然要向帝國政府繳納搶掠所得稅。其中附屬國僕從軍繳納一成,而殖民地僕從軍繳納三成作爲搶掠所得稅。

搶掠所得稅這個詞語僅限於外國人對中華帝國殖民戰爭的用詞,帝國政府從來不承認有這個搶掠所得稅,僅僅以宗主國供奉作爲措辭。

附屬國僕從軍和殖民地僕從軍得到搶掠的命令後,頓時鬥志昂揚,原本作爲炮灰的消極心態消失了,轉而擁護中華帝國政府,正應了那句話——有奶便是娘,只要中華帝國給他們好處,當炮灰他們也樂意。

中華帝國的僕從軍超過八十萬,遍佈莫臥兒帝國兩百七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給當地的印度人帶來沉重的災難。

南聯盟內部談判在孟買舉行,各國之間的利益分配分歧很大,很難達成一致,因此會議變成了馬拉松式的談判,不知道何時纔能有結果。

談判期間,中華帝國已經在實際控制區成立了印度殖民政府,殖民地首府依然在德里,劃分十三個州,分別委派帝國官員統治。

戈爾康達堡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堡了,一個月前,這裡被中華帝國軍隊佔領,城內除了鑽石工匠之外,其餘全部驅趕走。

同時,戈爾康達周邊地區的所有山地河流全部被充公,直接隸屬中華帝國皇家內務府。

戈爾康達到底是個什麼地方,竟然能夠讓中華帝國的皇家內務府直接管轄?

原來,這裡是當前世界上最大的科勒爾礦山所在地。

詹增勇進貢給帝國皇帝的那些大塊鑽石,全部都是從這裡開採出來的。

科勒爾山是鑽石礦是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全球最大的鑽石礦,南非的金伯利礦在這之前也只能佔據老2的地位。

皇家內務府接管了這座巨大的礦山,並投入巨資,用於擴大礦山的開採量。此時開採礦山,全部都靠人力,爲此內務府不得不抓捕大批的印度青壯來礦山勞動。

每天,在礦山上勞作的印度工人超過一萬人。他們的身份從此變成了奴隸,沒有自由,除了吃飯幹活之外,甚至沒有任何的醫療保障。疾病是他們的天敵,每天都有奴隸死亡,第二天便來了新夥伴,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着同樣的工作。

皇家內務府雖然抓免費勞工,但是並沒有在吃飯上面虐待他們,畢竟是給皇家幹活,待遇還是要好一些的。

然而,其他地方便不同了。

隨着莫臥兒成爲的中華帝國的殖民地,原來的印度人則淪爲了下等民,甚至變成了奴隸。

奴隸一詞率先被引入中華帝國,因爲隨着中華帝國殖民戰爭的擴大,帝國綜合國力強勁增長下,帝國國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均佔有的土地、工廠等生活、成產資料快速膨脹,勞動力開始急劇缺乏。

帝國國民人人生活富足,導致帝國國內的公司、工廠、農場、莊園、礦山的勞動力嚴重缺乏,帝國國民都想着自己單幹,不願意給其他人當僱工,使得帝國各行各業的勞動力嚴重缺乏。

這樣一來,帝國政府爲了維持帝國經濟的強勁增長,因此不得不大規模的引入勞動力資源。

此時,歐洲美洲流行黑人奴隸貿易。帝國政府因爲距離非洲較遠,引入黑人奴隸不划算,因此將目標放在了各個殖民地上。

不花錢的奴隸自然是最受歡迎的,爲此帝國政府趁着南亞戰爭之機,開始大規模的掠奪印度人作爲奴隸運回國內,然後拍賣給帝國國民使用。

於是,即歐洲人販賣黑人奴隸貿易之後,中華帝國開始了販賣殖民地人口的奴隸貿易。

但是,中華帝國的殖民地人口的人種大多數都屬於黃種人,對此帝國的國民不是很喜歡。有的奴隸逃跑後,地方警察很難在人羣中認出來,抓捕造成很大困難,也給社會治安帶來隱患。

於是乎,一種新的奴隸貿易模式開始了。英國、法國、荷蘭等國從非洲抓捕來的黑人奴隸十分受到帝國國民的歡迎,但是萬里迢迢的運來,價格很高。於是,帝國政府同歐洲國家簽署了一系列關於奴隸貿易的秘密協定,中華帝國從歐洲人手中進口黑人奴隸,作爲回報歐洲國家也從中華帝國手中進口殖民地奴隸,這樣的貿易互換使得雙方都有生意做,皆大歡喜。

從此,中華帝國的國民成分當中,多了黑人奴隸一個階層。而帝國爲了控制殖民地,將殖民地內的大批土著、下等人賣往歐洲,削弱殖民地人口力量,鞏固了統治。

紫禁城皇宮中,神武大帝鄧浩楠手裡把玩着詹增勇等人敬獻的“光明之海”大鑽石,偷着樂了好幾天。

無疑,“光明之海”等一系列鑽石作爲全世界最頂尖的鑽石,在後世被億萬人羨慕。尤其是這顆“光明之海”,作爲全球最大的紅色鑽石,永遠捍衛着第一的寶座。如今落到鄧浩楠手中,其中高興自然不言語表。

此時的“光明之海”還沒有進行第二次加工,使其總重量達到了三百克拉,鄧浩楠知道,這個時代的鑽石切割技術太差,如此大鑽石一旦加工起來,將會損失一大半重量,這絕對是’全世界人民’的損失。因此得知詹增勇帶回這顆鑽石的消息後,鄧浩楠立刻下旨命其不得加工,直接送入皇宮。

“皇上”大內總管李小六來到鄧浩楠身邊,輕聲問道:“奴婢已經找到了二十多個能工巧匠,按照皇上的吩咐,將鑽石打磨後鑲嵌到龍冠上”

鄧浩楠搖搖頭,道:“現在這個玫瑰形狀很好,不用打磨了這東西磨不好就可惜了”

鄧浩楠知道,中國的翡翠、玉石打磨能力雖然世界頂尖,但是在鑽石打磨工藝上,能力太差。這主要是因爲中國很少有鑽石,就連皇宮大內的一大半極品寶石都是從越南、東籲王朝、暹羅王朝、瀾滄等東南亞附屬國的朝貢得來,中國在全球前三大寶石的產地上沒有任何優勢。中華帝國此時只有山東地區有幾處寶石礦山,但是出產的寶石質地太差,數量也太少。

這些都導致中華帝國的工匠們,在打磨精品寶石上面的工藝太差,因此鄧浩楠信不過他們,不想把這顆世界第一的紅鑽石給糟蹋了。

小六子接過鄧浩楠手中的紅鑽石,帶去給工匠們安裝在龍冠上。

這時,內閣首輔錢謙益覲見。

“啓稟皇上,內閣認爲,既然帝國現在國庫儲備充盈,是不是繼續實行休養生息政策?”

鄧浩楠點點頭,道:“帝國現在錢多的都沒地兒花了,當然可以”

錢謙益道:“內閣擬定延長休養生息政策到神武二十年,然後再視情況而定”

“準了”

“皇上聖明”

錢謙益繼續說道:“啓稟皇上,廉政公署已經連續三年未發現有帝國官員貪贓枉法事件發生了。帝國檢察院今年接到的國民對官員們的投訴案件數量降低到了三百零三一起,比去年少了三十八起,主要集中在辦事效率和待民態度上。在皇上的英明領導下,帝國官員們盡忠守法,帝國吏治清明。”

鄧浩楠點點頭,微笑道:“這正是朕所期待的只要帝國政治清明,軍力強大,國民富足,放眼全世界,誰敢藐視帝國?”

錢謙益點頭稱是,接着話鋒一轉,說道:“只是,最近很多官員都遞交申請書,希望到印度殖民地和其他海外殖民地任職。他們當中,大多數都是衝着海外殖民地發財去的。微臣擔心天長日久,勢必會影響國內官員們的心態。”

鄧浩楠問道:“愛卿有何高見?不妨說與朕聽”

錢謙益回答道:“微臣以爲,海外殖民地油水太多。爲了公平起見,微臣建議海外殖民地官職實行輪換制度,總督每隔五年更換一屆,殖民地各州府官員每隔三年更換一屆。同時,帝國國內的官員應該增加俸祿,平衡他們的嫉妒心理,這樣他們有了盼頭,也好奉公守法的做事”

鄧浩楠笑了笑,說道:“愛卿所言極是,這樣好了,你回去召集其他官員們,擬個條陳,然後朕便給朝廷上下官員們加薪”

“微臣遵旨”錢謙益問道:“微臣以爲在現有俸祿基礎上,增加倍,皇上意下如何?”

增加一倍,就等於每年增加九千多萬銀元用於官員薪俸開支。此時國朝每年財政收入平均在三億銀元左右,財政支出一億九千萬銀元,盈餘一億一千萬銀元,完全可以支撐提升官員薪俸。同時,帝國財政收入每年以三千萬銀元的速度增加,總體上帝國財政不受加薪影響,依然有相當一大筆財政盈餘。

當前,帝國普通老百姓年收入平均在一百銀元左右,十二年的休養生息令他們生活富足,衣食住行穩定。國家公務員根據職能不同,薪俸也不同。大致普通地方公務員年薪基準線在兩百銀元左右,地方縣級官員六百銀元左右,州府官員一千兩百銀元左右,中央官員兩千銀元左右。

高薪養廉政策一直是鄧浩楠全力推行的,經過十年的執行,在廉政公署和檢察院的監督下,此時已經產生相當好的效果了。

“朕就是要打造一個吏治清明的盛世帝國,因此高薪養廉要永遠執行下去”

鄧浩楠說道:“不過,不能一下子給他們提升的太多應當逐漸加薪,給他們一個盼頭,這樣好了先加薪五成”

加薪五成後,國家公務員們的工資就已經超出全國平均水平很高了,單單靠領取國家俸祿,就成爲中產階級了。

加薪議題解決後,錢謙益又提出了動用財政,修建中華帝國皇家陵園的意項。

中華帝國皇家陵園的項目從神武二年就開始論證了,原本鄧浩楠準備將皇家陵園修在今天的清東陵或者是清西陵的位置,畢竟清朝延續了兩百多年,說明那裡的風水還不錯。

不過,鄧浩楠的提議被內閣大臣們否決了。按照前朝明的風水採納思想,帝國內閣的大臣們經過“複雜而激勵”的討論,最終選擇在霧靈山。

中華帝國的萬里長城穿越霧靈山,萬里長城象徵着中華帝國的龍圖騰,像一條巨龍在神州大地上一樣。在霧靈山修建皇陵,皇陵汲取神龍靈氣,保佑中華帝國繁榮昌盛,保佑皇室江山萬年穩固。

同時,霧靈山符合明代術士的普遍觀點。內閣官員們將帝國幾百位風水大師請來推算論證,結果這些風水術士們一致認爲霧靈山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因此被選爲營建中華帝國皇陵的‘萬年壽域”。

鄧浩楠不懂風水,爲此特意帶着文武百官們跑了一趟霧靈山。當年鄧浩楠入蒙古的時候,曾經走過霧靈山,當時並沒有注意霧靈山的情況,等到故地重遊時才發現,霧靈山絕對是個神仙聖地。

給自己選風水寶地,鄧浩楠額外的感興趣。

霧靈山主峰海拔2118米,爲燕山山脈主峰。雨熱同季、冬長夏短、四季分明。每當雲霧涌起時,雲鋪成路,人行在天,如入仙境,因此得名霧靈山。

選擇皇陵,自然要選擇高山,因爲山越高,皇帝的陵寢數量就會擺放的越高,象徵着萬世基業。

當然,不可能將陵寢修在山峰頂上,風水術士們給神武大帝選擇在了半山腰位置,處於雲層之上,代表天命神受之意。

鄧浩楠自然要親自感受一番了,爲此在那裡特意小住了幾天。當時正直春天,山巒重疊,山清水秀,恬靜瑰麗,曲流溪澗,晶瑩碧透,煙霧浩渺,吐珠濺玉,奇峰怪石,如塑似畫。

鄧浩楠置身其中,峽谷壁立,石徑縈迴,溝壑幽深。

春天,萬物復甦,鳥語花香,花紅柳綠,蜂蝶纏繞,杜鵑花、丁香花、忍冬花等競相開放,奼紫嫣紅,即使是綠色,也顯出濃淡不同的色彩和層次,依照山的海拔高度的不同,花一層層的開,樹一層層的綠,到處一片生機盎然,讓鄧浩楠感到親近大自然的無限美好。因此直接點頭同意了。

中華帝國皇家陵墓工程於是開始設計,從神武三年夏天開始修建,預計歷時二十二年完工。皇陵依山而建,神武大帝鄧浩楠的陵墓建在最上面,後代皇帝依次往下排,天門下神道長達三十里,完工後的皇陵將佔地一萬平方公里,將成爲一座壯觀無比的世界性陵墓羣建築。

第317章 殖民呂宋第448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356章 民兵第235章 七洲洋海戰(下)第293章 明車暗馬偷吃炮第167章 南下剿匪第271章 太平洋上的跳板第413章 超級皇家園林第13章 結黨營私第249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七)第120章 八品芝麻官第41章 捷足先登第110章 驚天陰謀第76章 各顯神通第373章 科羅拉多荒原之戰(下)第180章 北港爭奪第430章 暹羅灣海戰(六)第299章 拖拖拉拉的海戰第378章 歐洲大洗牌第185章 拉幫結派第166章 《C計劃》第197章 紡織工業革命第341章 美洲第一票生意第11章 名聲鵲起第394章 海上游擊隊第48章 海軍基地第258章 入關的藉口第149章 努爾哈赤掛了第417章 百慕大之戰(上)第161章 虎口脫困第120章 八品芝麻官第184章 巡航艦隊第363章 西班牙海軍的末日第113章 內廷招聘會第300章 巴拉顏灣海戰(下)第262章第256章 超級密碼本第204章 皇后張嫣第51章 一計不成第7章 李府賀壽第212章 張冠李戴第130章 寧遠大捷第242章 金戈鐵馬——險山堡大戰(下)第286章 十面埋伏(上)第266章第112章 絕命一戰第55章 大打出手第324章 新法典第402章 角逐非洲(中)第296章 潘多拉魔盒第394章 海上游擊隊第267章第21章 碼頭單挑第104章 A計劃第409章 帝王谷的浩劫第363章 西班牙海軍的末日第163章 命運喜峰口第237章 竊玉偷香第8章 觥籌較勁第332章 神武大炮第207章 勤王(下)第386章 陳圓圓漂流記第115章 夠黑海上馬車伕第159章 最後的蒙古天驕第326章 殖民戰爭——進兵巴布亞第404章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一)第319章 移民策第302章 陰差陽錯第15章 賭坊鬥智第302章 陰差陽錯第344章 風騷的海麻雀號第283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五)第253章 H計劃第214章 刑部殺威棒第23章 相互利用第62章 發展機遇第352章 伊莎貝拉海戰(三)第201章 京城風雲(一)第15章 賭坊鬥智第302章 陰差陽錯第275章 開啓寶藏第27章 山人妙計第169章 東征倭國第343章 國際間諜——帝國郵政公司第365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93章 租借蘇比克第394章 海上游擊隊第238章 慈寧宮春色第246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四)第248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六)第377章 英國恥辱的開始——塞得大借款第386章 陳圓圓漂流記第173章 北港出兵第29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39章 地方經濟危機第261章 直隸總督第246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四)第36章 矇混過關第78章 暗夜脫險
第317章 殖民呂宋第448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356章 民兵第235章 七洲洋海戰(下)第293章 明車暗馬偷吃炮第167章 南下剿匪第271章 太平洋上的跳板第413章 超級皇家園林第13章 結黨營私第249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七)第120章 八品芝麻官第41章 捷足先登第110章 驚天陰謀第76章 各顯神通第373章 科羅拉多荒原之戰(下)第180章 北港爭奪第430章 暹羅灣海戰(六)第299章 拖拖拉拉的海戰第378章 歐洲大洗牌第185章 拉幫結派第166章 《C計劃》第197章 紡織工業革命第341章 美洲第一票生意第11章 名聲鵲起第394章 海上游擊隊第48章 海軍基地第258章 入關的藉口第149章 努爾哈赤掛了第417章 百慕大之戰(上)第161章 虎口脫困第120章 八品芝麻官第184章 巡航艦隊第363章 西班牙海軍的末日第113章 內廷招聘會第300章 巴拉顏灣海戰(下)第262章第256章 超級密碼本第204章 皇后張嫣第51章 一計不成第7章 李府賀壽第212章 張冠李戴第130章 寧遠大捷第242章 金戈鐵馬——險山堡大戰(下)第286章 十面埋伏(上)第266章第112章 絕命一戰第55章 大打出手第324章 新法典第402章 角逐非洲(中)第296章 潘多拉魔盒第394章 海上游擊隊第267章第21章 碼頭單挑第104章 A計劃第409章 帝王谷的浩劫第363章 西班牙海軍的末日第163章 命運喜峰口第237章 竊玉偷香第8章 觥籌較勁第332章 神武大炮第207章 勤王(下)第386章 陳圓圓漂流記第115章 夠黑海上馬車伕第159章 最後的蒙古天驕第326章 殖民戰爭——進兵巴布亞第404章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一)第319章 移民策第302章 陰差陽錯第15章 賭坊鬥智第302章 陰差陽錯第344章 風騷的海麻雀號第283章 黑壓雲域——入口之戰(五)第253章 H計劃第214章 刑部殺威棒第23章 相互利用第62章 發展機遇第352章 伊莎貝拉海戰(三)第201章 京城風雲(一)第15章 賭坊鬥智第302章 陰差陽錯第275章 開啓寶藏第27章 山人妙計第169章 東征倭國第343章 國際間諜——帝國郵政公司第365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93章 租借蘇比克第394章 海上游擊隊第238章 慈寧宮春色第246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四)第248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六)第377章 英國恥辱的開始——塞得大借款第386章 陳圓圓漂流記第173章 北港出兵第29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39章 地方經濟危機第261章 直隸總督第246章 金戈鐵馬——第一次遼瀋大戰(四)第36章 矇混過關第78章 暗夜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