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武器

ps:看《漢兒不爲奴》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武器方面,在一衆百戶、試百戶圍着周士相爭了半天后,最終定下震虜營和雄威營全員配備長矛,虎捷營則是全員配備長刀,至於當作後世工兵使用的陷陣營則是全員配備火銃,所有藥子也都由陷陣營統一使用。

鑲藍旗漢軍此番帶來的火銃一共有270杆,除了十幾杆在戰鬥中損毀,餘下都完整無缺。出於對火銃的重視,並且已經決意將太平營從一支冷兵器軍隊向熱兵器軍隊轉換,因此周士相便讓陷陣營承擔太平營火器兵的試驗田。只要陷陣營的火銃兵能夠熟悉使用火銃,並且掌握戰法,將來便能做爲全軍裝備火銃的種子教官隊。

關於如何打銃,秦智生、邵九公等人都知道,只要教會幾個陷陣營的軍官,下面的士兵自然也跟着會使。周士相這邊也將前世當兵時對槍支的使用總結了一些能夠用在火銃上的東西,戰法方面也提出了分段射擊的理念,這比明軍或清軍使用火銃一窩鋒的射擊要強上數倍,威力和效果也更強。

周士相很是爲自己能夠將前世從國外電影中學到的三段射擊,運用到中國的17世紀竊竊歡喜,卻不知道早在兩百年前,大明朝的永樂皇帝就在軍中的神機營將三段射擊發揮到了極致。只不過兩百多年過去,一代不如一代,承平久了的大明朝竟然將這種火銃作戰的最佳辦法給遺忘了。

正如那些朝堂上的大員將三寶太監的龐大船隊給遺忘,從而讓明軍在百多年後的東南沿海面對倭寇的小船乾瞪眼一般,不重視火銃。忘記前人用鮮血凝就的作戰手段,就自然而然導致曾縱橫漠北的火銃成了現在的燒火棍。當真是可嘆,可悲!

當然。周士相琢磨的這些東西一時半會陷陣營也是無法掌握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雖然他很想讓火銃兵成爲太平軍的一支殺手鐗,但在沒有足夠的訓練和戰鬥磨合之前,他就是着急也沒用。眼下能夠實際解決戰鬥的決定性武器依舊還是大刀長矛。

武器分配定了下來,各營很快就將各自手中的兵器進行了調換。如今的太平營可不是剛剛在羅定組建時那般寒酸了,雖說和家大業大的清軍不能比,可通過幾次戰鬥也繳獲了大量兵器,至少能夠保證士兵人人有兵器,而不是從前一般有兵器的衝在前頭。沒武器的跟在後頭。

一伍的兵員配備大體都是相等,最先參加太平營的士兵除了實在是有些不堪的,大多都當了小旗和軍士,就是這些不堪的也是經歷了幾場戰事,雖說沒有建功,可也是見過血,知道這仗怎麼打,因此他們指揮不行,可帶領伍中的新兵還是綽綽有餘的。老兵帶新兵,古往今來都是一個模式。沒什麼可出陳立新的,平日裡多加訓練,戰時指揮得當。把腦袋系在褲腰帶上去拼就是。

高要新加入的四百多新兵每營都分了些,俘虜的高要綠營也被分了下去,李輔國這個千總給了個試百戶,手下也有幾個被任命爲小旗。全營完畢後,新兵也好,俘虜也好,都是心定,雖說今日高臺當衆砍頭實在是嚇人,但只要自己不逃。想來那刀也砍不到自個腦袋上。對軍官們而言,餘下的事情就是如何將這些新兵和俘虜訓練好。然後領着他們和清軍幹到底,其他。想多了也沒意思,有飯吃有肉吃不就行了。將來嘛,有千戶大人操心就成了。

自羅定以來,通過繳獲及與德慶唐三水的交易,太平營現在全營一共有320幅棉甲,這些棉甲大半是鑲藍旗漢軍“貢獻”出來的。

打仗時身上有甲和沒甲區別可大了,雖說這棉甲不及鐵甲來得結實,可對上無甲兵卻是佔盡上風,往往一個有甲兵能扛住三五個無甲兵的進攻。當日太平營與德慶綠營一戰時,那些身上披着棉甲的德慶親兵的強悍給周士相及一衆軍官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剛剛爭完兵器分配後,軍官們一致轉向圍繞着棉甲的分配吵了起來。

你一言我一句,個個吵得不可開交,個個都想多要些棉甲帶回去,可個個都不肯退讓,這吵到什麼時候是個頭?

最後,還是周士相拍了板,棉甲就320幅,攤到各營不過60多幅,能穿多少人,能濟得什麼事,不如統一運用,全部分給震虜一營。相對應,震虜營在日後的戰事中必須做爲前鋒出戰,以此條件換取其他各營百戶們的同意。

周士相拍了板,百戶、試百戶們自然無話可說,震虜營一下得了這麼多棉甲,葛正也是直拍胸脯保證日後戰事他們震虜營第一個上。就這麼着,不管情願不情願,棉甲的事就這麼定了。歡喜過頭的葛正連下面的軍議也不參加了,直溜溜的帶着兩個試百戶就去領取棉甲帶回營中進行分配了。

全營所有會射箭的加在一塊只有30人,這30人被編在親衛營單獨做爲一伍,就叫弓伍,伍長同樣是小旗缺,不過卻是配了兩個軍士擔任副伍長。周士相對蔣和交待得很清楚,弓手平日一定要刻苦訓練,絕不能因爲人少就不重視,日後有了新的弓手和弓箭補充,編制同樣也要擴大,若是能夠有一個獨立的弓箭營,對太平軍日後的戰事絕對是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的。

周士相交待的,蔣和自然一一記在心裡,回頭就把弓伍的小旗叫來又叮囑了一番。

全營會騎馬的人算起來也有幾十個,不過大多隻是會騎馬,而不能在馬上廝殺。前後繳獲的戰馬加在一塊也有三十多匹,周士相便編了個騎兵隊在近衛營,主要負責哨探和傳遞軍情,並不用於戰事。

陳默手下那六十幾個死士在各營整編完後被帶到了縣衙,整編五大營後,周士相對這些所謂死士已經沒有什麼興趣,便讓其中一半人出營回鄉,餘下人則編了一伍,由陳默擔任伍長,仍是小旗,並未晉升。平日也隨近衛營一起行動,不過卻擔負着另一個任務,就是充任剌殺之職。(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中文網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衆號!)(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四十二章 綁票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四十五章 好字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七十一章 抄家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一百九十一章 奸細第二十七章 吏員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孃家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虜第六十章 礦工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是陰謀是陽謀第五百九十二章 亂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七百三十三章 義王不如狗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太平寇來了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九百二十三章 漢奸無後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守 1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九百九十一章 賈老賊第一千三十五章 乳母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他們告去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六十二章 許諾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九百零三章 又敗了?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藥苦口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281章 攻打增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一千八十一章 鄭夫人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七百章 鎮反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一千六十九章 大寇雲集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一千零三章 圖謀鄭家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
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四十二章 綁票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四十五章 好字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七十一章 抄家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一百九十一章 奸細第二十七章 吏員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孃家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虜第六十章 礦工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是陰謀是陽謀第五百九十二章 亂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七百三十三章 義王不如狗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太平寇來了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九百二十三章 漢奸無後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守 1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九百九十一章 賈老賊第一千三十五章 乳母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他們告去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六十二章 許諾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九百零三章 又敗了?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藥苦口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281章 攻打增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一千八十一章 鄭夫人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七百章 鎮反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一千六十九章 大寇雲集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一千零三章 圖謀鄭家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