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這天下是漢人的天下

原先軍帥府所在是尚可喜的平南王府,監國至廣州後周士相將軍帥府遷至耿繼茂的靖南王府,這座原先的平南王府改爲行宮所在。靖南王府比平南王府稍小一些,但內中也是亭院樓臺,無一不足,大大小小屋子有四百多間,花園、校武場等亦是俱全。

帥府被分爲三部,最裡面是內眷所在,前面則是軍帥府的六官及軍部所在;西側是鐵人衛的營房,東面一處院子卻是軍情司總部所在。

軍情司大使張安的公房不大,擺設也簡單,此刻他正與從安南迴來的徐應元、郭紹、樑雙虎等人在談論監國不肯還都,還聲稱要歸政於天子的事。

因爲在安南呆的太久,徐應元、郭紹他們都比從前黑多了,樑雙虎更是黑的要命,打回廣州後就天天悶在屋子裡,說是要把自個悶白。屋內還有一人,卻是主管肅反,掛了一個刑部正五品郎中銜的汪士榮。

自從投靠周士相得了重用,主管肅反後,汪士榮在廣州也是日益權重,不過他這個新晉之人卻頗有自知之明,也很識趣,知道自己是新投之人,不比那些隨周士相在屍山血海裡活下來的老人,所以一點也不敢因爲自己手中的權力而沾沾自喜,怠慢這些老人,反而刻意巴結,唯恐得罪他們導致自己在周士相那裡落下壞印象。他好不容易纔爲自己謀了進身之階,可不想因爲小事而前功盡棄。

這次成功坐在張安的公房裡,證明了他的努力沒有白費。更要緊的是,汪士榮比任何人都知道眼前這個不起眼的張安權力有多重,如果不是張安的軍情司協助,恐怕他的肅反根本推行不下去。就是抓人,汪士榮靠的也是軍情司的那支秘密力量。而那些被抓的官員和將領聽說是軍情司的人,連反抗的心思都沒有就乖乖束手了,由此也可見軍情司這兩年在軍中經營出了多大的威風。所以不管別人怎麼看,汪士榮都是打定主意要示好張安,以爲臂助了。如果非要形容,汪士榮認爲張安就是崇禎朝以前那些掌管東廠的太監,只不過這人有鳥而矣。而他手下的人,就是廠衛那幫番子。

徐應元原先任的是六官的工官,後來做爲報捷使去了昆明,官職一直沒有調動。好不容易從安南保着公主回來,大帥又領軍北伐去了,所以竟是沒了事幹。畢竟他那工官只是閒職,沒有實際差遣。廣州這邊的老熟人大多在外面,也就一個張安和他談得來。

因爲要協助張安調查安南迴來的那批官員底細,徐應元便暫時在軍情司這裡幫忙。當日僞造聖旨時,郭紹和樑雙虎都是當事人,到軍情司這裡做了幾次陳述,一來二去和張安也是熟絡起來,連帶着也結識了汪士榮。

郭紹早前任的是香山的鹽巡大使,現在香山鹽巡大使早換了人,徐應元好歹還掛着工官,他倒好,成白丁了。沒人管他,廣州又沒什麼親人朋友,所以一日三餐都是跑張安這兒來蹭,搞得張安很是鬱悶。

樑雙虎的情形不錯,算是升官發財了,他跟郭紹去昆明時,還只是第一鎮中的總旗,所以回到廣州後就到第一鎮的留守部報了名。沒想到第二天軍部就有新的調令給他,卻是改任錦衣衛百戶,這會身上穿的可是晃眼的飛魚服,就是人黑了些。

錦衣親軍除了保衛行宮和監國就沒什麼事,因此樑雙虎也很閒,沒事時要麼呆在屋中悶白自己,要麼就過來找徐應元和郭紹,畢竟也是共患過難的,彼此感覺很深厚,潛意識的就喜歡呆在一塊。次數多了,幾人自然是無話不說的好友。

徐應元有些不滿的說道:“宋先生也真是,入了閣拜了大學士,真把自個當文官看了?唐王說什麼,他就聽什麼,光在那着急,卻沒個主張出來,難不成真由着唐王胡鬧不成?大帥留他在廣州,可是當門神使的,要的是鎮,不是幹看!”

在場幾人,張安和樑雙虎資歷最老。一個是大樵山老弟兄出身,一個則是羅定州最早參加太平軍的江西綠營兵。比起徐應元、郭紹、汪士榮三人來,他們的資歷可是軍中能排進前二十的。不過張安和樑雙虎可不敢像徐應元這樣大喇喇的評說宋襄公,因此聽着都是有些尷尬。

徐應元對幾人看他表情無所謂,他連僞造聖旨都敢幹,更何況說幾句埋怨話呢。再怎麼者,宋襄公身爲廣州太平軍軍政體系的第一人,下面人都看着他辦事,他如此軟弱,下面人如何辦事!大帥這會是不知道廣州發生的事,要是知道了,只怕當場就會下令把人強行綁到南都去,而不是束手無策,任由事態惡化下去。只可惜他不是宋襄公,要不然快刀斬亂麻,保不得又是一樁大功。

張安知道徐應元做過的事,明白此人日後肯定會得大帥重用,所以倒沒有訓斥他什麼,只是搖了搖頭,道:“宋先生有他的考慮,監國畢竟是君,朝廷上下又都看着,總不能硬逼着吧。”

“照我說,宋閣老就是膽小了點,真硬逼着監國還都,他還能不走?”徐應元冷笑一聲,“爾今這局面可是大帥一手打下來的,不是監國帶着大夥幹出來的。這事,他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郭紹聽了心一凜,張安目光微眯,樑雙虎一幅天經地義的樣子,汪士榮則是眼中精光一閃。

郭紹猶豫了一下,問張安:“有沒有可能將洪老兒的信判定爲假的?如此監國自是沒有理由不去南都了。”

“難。此事城中已是老少皆知,假的也是真的了。”張安苦笑一聲。

“難道就這樣乾耗着?真看着監國歸政給永曆?”

雖說被迫投降的太平軍,但畢竟在太平軍中呆了這麼久,周士相又對他不錯,加上在昆明又見識過朱由榔,知道他乾的那些破事,郭紹是打心底不樂意奉那膽小鬼做天子的。

徐應元微哼一聲,道:“洪承疇這法子倒是厲害,永曆原本一無是處,毫無價值,他這麼一弄,這人卻成了寶貝,能要挾我們了。”

樑雙虎撓撓頭,忽有所想,忍不住道:“他吳三桂和洪老兒敢把永曆弄回來,咱們就把這事透露給韃子,看誰好受!”

張安嘆道:“沒用的,吳三桂和洪承疇一口咬定這事子虛烏有,韃子能將他們怎麼辦?抓他們還是殺他們?”

“唔”

樑雙虎撇撇嘴,他不傻,韃子要真有抓殺吳三桂和洪老兒的能力,怕他們也不敢將朱由榔弄回來了。

“那總不能就任由唐王胡來吧?”樑雙虎也有些急眼。

“當然不能!”

徐應元看了眼張安,又掃了汪士榮一眼,擲地有聲說道:“這天下是漢人的天下,這江山也是大帥帶着我們打出來的,不是他朱家的他朱家的江山早就給韃子奪了去,給他朱家自個敗了!眼下咱大帥好不容易從韃子手中搶來半壁江山,難道還能讓他朱家敗壞嗎?”

郭紹一怔:“徐兄的意思是?”

徐應元嘴角微咧:“我的意思很簡單,咱們身爲手下的,得替主上分憂纔是。”(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一百零八章 投降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六百九十二章 想做皇帝的女性?呸!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元清非中國第二百一十章 清妖第四章 投奔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六百零八章 野戰軍團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五百八十九章 死多少人都得給我頂住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爲了帝國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八百八十九章 炮擊金旗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七章 知縣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四十二章 綁票更新說明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誰是漢奸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三百四十六章 韃靼人會幫忙的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強的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三十五章 民心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三十七章 麻煩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五十一章 明軍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救天子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八百七十二章 保護鰲拜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四百六十一章 擴軍 上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五百八十九章 死多少人都得給我頂住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陝西的漢子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一百二十六章 提督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八百一十八章 先入城?先謁陵?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一千八十七章 目無王法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解圍?第二十章 風起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一千九十一章 矯枉過正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284章 朕發誓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暴雨斷電
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一百零八章 投降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六百九十二章 想做皇帝的女性?呸!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元清非中國第二百一十章 清妖第四章 投奔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六百零八章 野戰軍團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五百八十九章 死多少人都得給我頂住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爲了帝國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八百八十九章 炮擊金旗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七章 知縣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四十二章 綁票更新說明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誰是漢奸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三百四十六章 韃靼人會幫忙的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強的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三十五章 民心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三十七章 麻煩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五十一章 明軍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救天子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八百七十二章 保護鰲拜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四百六十一章 擴軍 上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五百八十九章 死多少人都得給我頂住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陝西的漢子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一百二十六章 提督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八百一十八章 先入城?先謁陵?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一千八十七章 目無王法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解圍?第二十章 風起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一千九十一章 矯枉過正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284章 朕發誓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暴雨斷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