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江淮經略使

周士相沒有回南都,而是在鎮江養傷。』之前他爲了安定軍心強撐上馬,導致腿傷加重,腿骨也有些移位,故渡江之後,在郎中們的勸阻下,周士相只得暫在鎮江休養,免得因顛簸導致右腿落上終生殘疾。他沒有住在鎮江城中,而是選擇在鎮江北固山上的甘露寺休養。

離開揚州前,周士相頒令委任葛義爲江淮經略使,同時組建江北軍。

江北軍是太平軍自討安南遠征軍之後的又一個固定軍團編制,軍團下轄三步兵鎮、一騎兵鎮。步兵鎮於原有三旅編制再新設一炮兵營,每鎮有兵1oo2o人。三鎮由原第一鎮、第三鎮丙旅、第十三鎮改編擴充而成。其中第一鎮軍官老卒35oo人,補降兵6ooo餘;第三鎮丙旅軍官老卒9oo餘人,又從第二鎮抽調千餘官兵,新補降兵六千餘人;第十三鎮則補4ooo餘降兵。三鎮總計補入降兵一萬七千人。

補充兵源都是渡江以來在歷次戰鬥中被俘及投降的清軍,以綠營和漢軍爲主。對於降軍處置,周士相依如從前要求,嚴令將不領兵,兵不歸將,即原先的清軍各級軍官(把總以上)全部押到南京及鎮江,不能直領本兵於太平軍中任職。士兵則分散補入各鎮,先由各鎮安軍使組織進行思想改造,並進行爲期十五天的入營訓練,之後再由各鎮統一分至衛、隊。

押到南京和鎮江的清軍中高級將領,則進入軍事改造班學習,視其能及表現斟酌使用。對於犯下過屠城罪刑的清將(千總以上),且不是反正而是被迫投降的,周士相給下面的意見是一律明正典刑,不得縱容寬大。對於主動反正的清將,周士相給出的意見是願卸甲者,給予錢財補助,許其歸鄉。仍願于軍中效命的,則按原官降級使用。降級標準以其反正所立功勞大小定。

如淮安參將6如龍因反正有功,現安排爲江北軍第三鎮千戶,兀兒特、功間色、嶽得濟等反正兩白旗將領則給予北地總兵以下官職(代領),伺將來大軍北上收復這些地方後,則予以實領。只因受於形勢不得不反正,反正之後寸功未立者,如揚州城中一干漢軍綠營將校,則斟酌使用。

補充完畢的第一鎮改稱江北軍第一鎮,駐地揚州,鎮將由原第十五鎮鎮將齊豪接任;第三鎮丙旅改稱江北軍第二鎮,鎮將由原第一鎮副將朱慶來升任;第十三鎮原先是由從廣西招募的狼兵子弟組成,現改稱爲江北軍第三鎮,鎮將尚可遠是清平南藩下舊將;騎兵鎮是由反正的兩白旗滿兵加被俘投降的蒙軍、太平軍老騎兵數百人組成,共計四千餘人,稱騎兵第二鎮,鎮將由新三鎮的邵成國接任。

江北軍組建補充完畢後,即向北面的高郵、寶應進軍,兵鋒直進淮安府,然後駐兵徐州一帶,若有可能,江北軍將奪取徐州這座五省通衢之地,同時用兵江南左(安徽),在淮揚之地建立穩固防線和前進支點,此謂守江必守淮矣。

降兵補入各鎮後,也新定了降兵等級制。即以其投降時間爲準,將每批降兵定級,然後結合戰場表現、戰功多少晉升提拔。對於補充降兵過多的鎮,除安軍使這一塊外,大抵遵循的是“先降兵管後降兵”的原則,通過這種“先降管後降”的手段,使降兵之間形成等級制,從而削弱降兵有可能存的抱團牴觸,也方便對於降兵的管治訓練。

有人戲稱這種手段和滿州人的八旗制度很相似,只不過滿州壓蒙古,蒙古壓漢軍變成了太平軍官兵壓先降兵,先降兵再壓後降兵。本質上一樣,名目不同,換湯不換藥,理糙但效果卻佳。

事實證明,大量早期就被俘及投降的清軍降兵一旦獲得了太平軍給他們的管治權,立時就變得對太平軍無比忠誠,他們樂意在那些剛被押入營中的俘虜面前“展示”自己的存在,對於違反了太平軍條例命令的“後降兵”們,這些“先降兵”恨不得羣起攻之。而一旦有“後降兵”表現出了對太平軍或“先降兵”們的某種敵意,往往不用軍官和安軍使們出面,這些“後降兵”就會遭到“先降兵”的教訓,輕則體罰,重則打死。

因爲安軍使的制度只在草創,並未成熟,且缺乏足夠的人材擔任,周士相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完善這件事,故而太平軍事實上是向着他不願看到的一面轉進,那就是軍國等級化,而非他一早設想的官兵一體化。軍國等級化的最嚴重後果就是軍中存在大量私刑,用後世的話說便是極無人權。這重點表現在新補入的降兵身上,在軍官和先降兵的層層壓治下,這些後降兵的境遇和從前爲清軍時並無多大區別。

因爲不斷戰鬥,不斷傷亡,周士相早期在廣東舉辦的安軍使培訓班出來的安軍使陣亡了三分之二,現在的安軍使很多都是由軍官提任,除了知道有一本安軍手冊外,便對什麼是安軍使,安軍使的任務是什麼一無所知。每到戰鬥,這些安軍使也大多和從前一樣拔刀呼喊衝鋒,渾然不知自己究竟要做什麼。更讓周士相頭疼的是,這些新任安軍使們幾乎是百分百的不識字,所以想要指望這幫大字不識的安軍使將太平軍改造成一支“官兵一體”的人民軍隊,簡直是癡心妄想。

對這個現狀,周士相也很無奈,隨着太平軍這顆雪球的越滾越大,他現自己將來統帶的將是一支典型的古代軍隊,而想要改變這個事實,他要做的還很多,可謂任重道遠。甚至於他的有生之年都不一定能將太平軍改造成功,因爲除他之外,他部下的每一個人,無論是高級將領還是普通士兵,他們都是這個時代的原生土著。他可以通過他的強勢推行他的政治理念,帶領部下們去復仇,去中興漢家江山,但他不可能通過他的強勢將部下們徹底改造成幾百年後的人。(未完待續。)

第九百二十二章 造化弄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長刀比滿州更利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心中的辮子第一千二十三章 殺了朱由榔,家兄做皇帝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九十章 情報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震動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勳臣 清之雄鎮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鄭芝龍必須死今天無更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報仇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二百章 水師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632章 羅託當可全殲第九百七十四章 哪還顧得了你們!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九十章 情報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帥錯了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一百三十九章 搶奪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一百八十章 圍城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局面 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本官對不起大清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296 漢軍8大家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濟度怎麼死的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學士自廣東來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澳門來信第一千一十九章 夔東有文督師在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九十二章 保安
第九百二十二章 造化弄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長刀比滿州更利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心中的辮子第一千二十三章 殺了朱由榔,家兄做皇帝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九十章 情報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震動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勳臣 清之雄鎮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鄭芝龍必須死今天無更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報仇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二百章 水師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632章 羅託當可全殲第九百七十四章 哪還顧得了你們!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九十章 情報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帥錯了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一百三十九章 搶奪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一百八十章 圍城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局面 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本官對不起大清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296 漢軍8大家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濟度怎麼死的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學士自廣東來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澳門來信第一千一十九章 夔東有文督師在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九十二章 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