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鄆王之勸

bookmark

從軍監所出來,李延慶隨即來到了虹橋寶妍齋,他父親李大器去了杭州還沒有回來,不過李延慶今天是專程來找洪大志。

在賬房的休息室內,李延慶笑問道:“大志現在還去太學旁聽嗎?”

這時,李延慶又看到了洪大志已經略略發福的肚腩,他忽然覺得自己這句話是不是問得多餘了。

洪大志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已經快兩年沒有去了,我有自知之明,憑我這種水平,連太學都未必考得上,更不用說進士了。”

“你認識陳東嗎?”

洪大志笑了起來,“他那樣的太學名人,想不認識也不可能,但他不認識我。”

李延慶取出一張紙條,遞給洪大志,“能否麻煩你替我跑一趟,把這張紙條交給陳東。”

洪大志接過紙條,“我這就去!”

他起身要走,卻又猶豫了一下。“你想說什麼?”李延慶看出了他的猶豫。

“小東主知道餘慎嗎?”

李延慶搖搖頭,“他是什麼人?”

“他和陳東一樣,也是太學生領袖,我倒是和他接觸過。”

雖然李延慶也是太學出身,但無論陳東也好,餘慎也好,他都從來沒有見過,也更沒有接觸過,不過他現在沒有心思過問這些,便對洪大志道:“煩請你先替我送了這封信!”

洪大志點點頭,起身匆匆走了,李延慶也站起身準備返回軍監所,但他剛走出寶妍齋大門,一輛華麗的馬車便緩緩停在寶妍齋大門前。

“你果然在這裡!”

從馬車裡走下一人,正是已經數年未見的鄆王趙楷,他臉上帶着平淡的笑容,這個笑容曾經是那麼熟悉,現在卻變得那麼陌生。

“我去了軍監所,他們說你可能在這裡,所以我就趕來了。”

李延慶上前躬身行一禮,“卑職參見鄆王殿下!”

“不必,我是以朋友的身份來見你,假如我們還是朋友的話!”趙楷的眼中閃過一絲失落的神情。

.......

“這是我們科舉後的第一次見面吧!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就過去了整整兩年。”

清風茶樓內,趙楷輕輕感嘆,看得出他和當年那個小王爺已經有些不一樣了,目光中有一絲和他年紀不相配的成熟。

趙楷給他倒了一杯茶,“還記得我們一起去蘇州查案嗎?那次若沒有你,恐怕我會一無所獲。”

“殿下太自謙了!”

趙楷沉吟了一下,他來找李延慶顯然不是爲了敘舊,他喝了一口茶,儘量用一種若無其事的語氣和李延慶說話。

“聽說你最近一直在反對北伐?”

李延慶淡淡一笑道:“不是最近,我一貫如此,否則殿下怎麼會認識我呢?”

趙楷的臉上露出一絲尷尬,半晌,他揮揮手讓所有的僕婦和茶妓都離去,裝飾豪華的房間內只剩下他和李延慶兩人。

“我過去也很擔心金國,不贊成北伐,不過最近一兩年我的立場開始有了一些變化。”

“哦?不知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殿下的立場變化?”

李延慶深邃的目光分明已經知道了答案,是權力,對權力的渴望改變了這位年輕王子的立場,支持並積極實踐北伐,他將有可能取代太子成爲新的大宋儲君。

趙楷被李延慶犀利的目光看得臉微微一紅,不過他可是正一品的親王,而對方不過是正六品的中低級官員,趙楷的腰不知不覺又挺直了。

“是因爲責任!”

趙楷斟酌一下語氣繼續道:“父皇是大宋君主,雪洗先祖蒙受的恥辱,收復幽雲十六州是他的責任,現在遼國即將覆滅,這時實現祖先遺志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父皇畏難不前,他就有負於祖先,有負於天下,作爲皇子,這也是我的責任,至於金國,它或許攻宋,或許不會攻宋,但我們絕不能因噎廢食。”

儘管朝廷反對北伐的人很多,但大都是因爲財政壓力太大,民生艱辛或者擔心失敗等等,而擔心金國會大舉南侵的朝臣卻寥寥無幾。

原因也很簡單,女真本是偏遠蠻族,象它們那樣的體量吞下遼國,消化殆盡至少也要幾十年時間,怎麼會貪心不足,又繼續侵宋呢?

再說宋金已經簽署了海上之盟,將來最多是一些條款的變更,而不會想到墨跡未乾就撕毀了盟約。

基於這些考慮,趙楷對金國侵宋的擔心也不象從前那樣執着了。

“殿下看過我這次去河北監察寫的報告嗎?”李延慶目光銳利地望着趙楷。

趙楷避開了李延慶的目光,沉聲道:“報告我原原本本看了兩遍,我很痛心,也很憤怒,但如果你是因爲這份報告的內容而反對北伐,我就覺得有點多餘了,北伐至少還有半年,我們完全可以亡羊補牢,不過還是很感謝你這次監察發現的問題。”

“但朝廷並不相信我的報告,否則梁書平爲什麼還沒有受到任何處罰呢?”

“這件事我會勸說父親嚴懲梁書平!”

李延慶似乎明白了什麼,他不慌不忙喝了口茶,濃黑的眉毛一挑,“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北伐的主帥將會是殿下吧?”

趙楷沒想到李延慶這麼精明,一下子就把自己看透了,既然已經看破,他索性也不再含蓄,便對李延慶道:“你說得沒錯,父皇已經決定任命我爲北伐三軍大元帥,我希望你能跟隨我一同北伐,就像當初我們一起去蘇州一樣。”

李延慶望着茶盞淡淡笑道:“我也是朝廷職官,如果朝廷調我北伐,我豈能不從?”

“我還是希望你本人願意!”

李延慶緩緩道:“我本人是堅決反對北伐,可如果實在反對不成功,朝廷最終決定北伐,那麼我希望朝廷能取勝,不過這並不是我能決定。”

趙楷嘆了口氣,“我還是希望你能放棄反對北伐的立場,這樣對你很不利,父皇已經對你們十分不滿了!”

李延慶取過一張紙,提筆寫下了一行字,放下筆起身行禮道:“如果殿下沒有別的事,卑職先告辭了!”

他轉身便快步離去,趙楷望着他走遠,這才伸手將他寫的紙拿過來,只見上面只有一句話:‘**,**。’

趙楷一下子呆住了。

.........

沒有太多時間和趙楷細談,他已經和陳東約好了時間,如果他反而遲到,那就顯得太沒有誠意了。

李延慶約的地方在離太學不遠的潘家茶館,這也是京城一家很有名的茶館,著名的潘樓街就是因爲它而得名,不過太學這裡是一家分店,但也非常高檔,每人至少要三兩銀子的消費。

就在李延慶剛剛在一間雅室坐下片刻後,一名引路的侍女已經將陳東領了進來,在他身後還跟着一名太學生,李延慶上次在御史臺也見過,好像叫做雷觀,也是一名重要的學生領袖。

兩人都穿着太學的褐袍,表示他們內捨生的身份,一般太學預備生穿黑袍,象京兆府、應天府、洛陽府、太原府、大名府這幾個地方的府學生也可以轉到太學來讀書,不過只能是預備生,兩年內各種考評合格後才能成爲正式的外舍生。

外舍生穿藍袍,而上舍生的衣着則沒有什麼具體規定,也可以穿太學白袍,但也可以穿自己袍服,要求稍微寬鬆一點。

“學生來晚了,請李御史見諒!”

雖然陳東的年紀比李延慶還大兩三歲,他還是自謙爲學生,李延慶擺手笑道:“我也剛剛到,兩位請坐!”

兩人也坐了下來,李延慶笑道:“喝茶是主菜,兩位還想吃點什麼?”

陳東和雷觀對望一眼,兩人笑道:“我們客隨主便!”

李延慶點點頭,對旁邊侍女道:“來一份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一種套茶,三到四個人消費,價格十兩銀子,算是比較高檔的茶點,不是陳東和雷觀這種窮學生能喝得起。

陳東心中疑惑不解,便忍不住小聲問道:“不知李御史找我們來有什麼事?”

“兩位還有急事嗎?”李延慶笑問道。

“急事倒沒有,下午我們正好沒有課!”

“那就不急,我們先喝茶,然後慢慢再聊!”

........

第八百二十六章 探查情報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母見婿第一百零六章 安陽趕考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六百三十八章 磨礪之戰 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三百七十四章 衛州警訊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攻克燕京第四章 李氏宗祠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六百零八章 宋金爭燕 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四百章 擾而不戰第六百零八章 宋金爭燕 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九百八十八章 內戰爆發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一千零十四章 橫掃黃河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七百五十一章 談判之功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取歷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書坊相會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鬧大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五十五章 無福消受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內訌爆發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六百八十四章 防禦漏洞第三百零四章 鬥智鬥勇第八百零八章 遷都議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場月初求月票第五百五十六章 知州來訪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宋夏議和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舉大旗第五十四章 大雁喜鵲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八十五章 馬匹風波 上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決戰將至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整家族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四百零五章 臨戰之權第八百八十七章 緊急朝議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六百一十七章 酒樓話別第十九章 牛刀小試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二百三十四章 弓馬大賽 十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議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絕女將 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貴消息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敗
第八百二十六章 探查情報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母見婿第一百零六章 安陽趕考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六百三十八章 磨礪之戰 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三百七十四章 衛州警訊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攻克燕京第四章 李氏宗祠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六百零八章 宋金爭燕 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四百章 擾而不戰第六百零八章 宋金爭燕 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九百八十八章 內戰爆發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一千零十四章 橫掃黃河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七百五十一章 談判之功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取歷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書坊相會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鬧大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五十五章 無福消受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內訌爆發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六百八十四章 防禦漏洞第三百零四章 鬥智鬥勇第八百零八章 遷都議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場月初求月票第五百五十六章 知州來訪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宋夏議和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舉大旗第五十四章 大雁喜鵲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八十五章 馬匹風波 上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決戰將至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整家族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四百零五章 臨戰之權第八百八十七章 緊急朝議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六百一十七章 酒樓話別第十九章 牛刀小試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二百三十四章 弓馬大賽 十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議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絕女將 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貴消息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