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

新年伊始。

開封府的百姓還在沉浸在過年的喜悅之中。

正巧這時一場春後的新雨,如甘霖般降臨大地,令百姓們更添幾分喜慶。

在平定青唐的次日,韓絳率領百官道賀。

天子御正殿接受了百官的道賀,當殿宣佈章越除拜資政殿大學士,建安郡開國公,禮部尚書;章楶加樞密直學士,籤書樞密院事進京。

押解阿里骨以及被俘的青唐首領百餘人進京。

章越因定策之功再賜金百兩,錢百萬,絹一千匹。

章楶賜金五十兩,錢五十萬,絹五百匹。

至於其他有功將士封賞由兩府宰相商議後,再仔細奏來。

官家出手非常大方,深知‘有大賞方有大功’的道理。

在資政殿中。

接受兩府朝賀後,官家召兩府宰執,翰林學士議事。

樞密副使曾孝寬言道:“陛下命臣將阿里骨進京之事告知了西夏使節李清後,李清當即驚惶失措,雙眼失神了許久。”

“最後讓臣稟告陛下,明日回西夏覆命!”

官家聞言大笑道:“李清十餘前遞國書,何等猖狂囂張,如今狼狽而去,真是快意。”

“痛快,痛快!”

聞言一旁馮京露不悅之色。

薛向道:“陛下,如今西夏已遠非昔年李元昊,李繼遷時之強,這幾十年西夏國主大興土木,營造華池高殿,其宮殿極盛,西夏上層奢侈縱慾無度。”

“其昔時精銳步跋子,鐵鷂子於洮水一役覆沒大半,今不足爲懼。”

官家聞言點點頭。

宋軍如今對夏第一次具備了戰略優勢。

馮京道:“陛下,從橫山正面攻夏,有七百里瀚海,焉有糧可取?”

章惇道:“啓稟陛下,可以因糧於敵。”

馮京斥道:“大言不慚,遊牧之族焉有屯糧?”

章惇面露譏色言道:“樞密使有所不知,西夏經四世經營,已非家徒四壁可形容。興靈二州有黃河環繞,引水灌田。李元昊在時,又疏通古渠,營建有昊王渠,灌溉良田十萬頃。”

“七裡平山上有谷窖百餘所,鳴沙州‘御窖’藏米百萬石,賀蘭山以北‘攤糧城’,皆西夏屯糧之城,何說無糧?”

章惇言辭中那等目中無人的驕狂之色,令馮京氣不打一處來。

官家大喜,對章惇投以青睞的目光。

章越心道,新黨以呂惠卿,章惇政見爲首,即是從橫山進攻西夏,但歷史證明這條路已是走不通。

否則日後呂惠卿也不會改口了。

但現在官家,呂惠卿,章惇等一致相信從橫山正面,沉醉於畢其功於一役的夢想中。

章惇道:“陛下,臣願向陛下保舉一人!”

“卿且說來?”

章惇道:“前熙河路經略副使王韶,此人論兵論膽識都是出類拔萃!”

章越聽了心道,王韶與自己不和,自己數度壓他,章惇還要保舉他。

官家聞言笑了笑,看了殿下的章越一眼道:“王韶是人才,不過犯過罪,且擱在一旁。”

章惇仍不知進退地道:“陛下,如今朝廷唯纔是舉,豈可以過往名將良才拒之門外。”

章惇再三堅持,勸官家啓用王韶。官家見章惇如此不知甘休笑而不語。

章越則道:“王韶之事,朝廷已有定論,翰林學士不必再言。”

章惇見此欲言又止,想了想還是退回班中。

衆官員見此一幕心道,難不成章惇不怕官家,卻懼章越不成。但若是真懼,又怎會推舉王韶。畢竟連官家也礙於章越的面子,也不敢啓用王韶。

韓絳道:“陛下,熙河路經略使一日不可空缺,如今章楶回京,還請陛下速速定下人選。”

章越立即道:“陛下,臣舉代州知州,龍圖閣待制章直出任熙河路經略使。”

章越此言一出,衆官員們都是心底呵呵,難道三個熙河路經路使都要姓章不成。

如今熙河路的官員將士都私下稱章楶爲小章經略相公,以與章越區別。

若章直再出任熙河路經略使,這要怎麼叫呢?小小章不成?

馮京出班道:“陛下,臣以爲不可。”

官家心底也是意許章直這發小出任熙河路經略使,但聽馮京這麼說問道:“卿何出此言?”

馮京當殿陳詞言:“陛下,如今青唐已服,當休兵息武,整飭民生,無論從熙河路攻夏,還是從橫山攻夏,其勝算都不過一二成之數。”

“謀之必敗!”

章越側目看向馮京,馮京是聰明人,三任熙河路經略使皆歸章家,意味着章越還要掌控熙河路,以此日後經略西夏。

但更不高興的卻是官家。

官家道:“延州知州呂惠卿言,如今青唐已服,由此路一路兵馬牽制興靈,涼州一線的夏軍,我軍若從橫山正面進取,則勝算有九成以上,卿怎可言一二成?”

馮京當殿問道:“陛下,呂惠卿乃奸邪,其一意惑主,他言九成,便真有九成嗎?陛下便信以爲真嗎?”

“臣言一二成已是多了,司馬君實言一成都沒有,陛下又爲何不聽?反去聽呂惠卿言語。”

見馮京批評呂惠卿惑主,官家生氣地道:“呂惠卿言辭有所誇大,朕料想過去七成也是有的。”

章越心道,呂惠卿此人看着自己熙河路建功,生怕天子將戰略重心轉移到熙河路,從而忽略了他,所以繼續在官家那鼓吹主攻橫山。

九成勝算?你呂惠卿還真敢講。

阿根廷男足踢國足都不敢自稱九成勝算,呂惠卿居然敢吹九成。

官家對章越道:“卿當年在資政殿議事時,曾言若木徵不降,董氈不服,攻夏勝算不足五成,如今木徵,董氈皆平之,攻夏勝算則有七成,這話可是卿所言的?”

章越當初開拓熙河五州後,回朝後在資政殿接受王安石所率的兩府大臣問詢,諮以日後攻西夏之事。

當時的言談都有記錄在案,並給天子御覽。

當時自己確實如天子所言的這麼說,但自己還有幾句補充條件,官家卻忽略了不說。

現在列爲呈堂證供。

章越能說當初是……吹牛的嗎?

章越當時說七成,其實主要目的,是爲了忽悠兩府,爭取朝廷資源上的傾斜支持,支持他繼續對熙河路用兵。

至於是不是七成,到時候誰管呢?打得下來再說。

這年頭大臣們吹下了的牛逼,都是數不勝數,爲了天子能將攻略西夏的重心放在橫山,呂惠卿都能吹九成出來,章越吹七成,覺得自己已經很厚道,完全稱得上完人。

章越也不想有人事後會拿出來,而且天子居然記性這麼好,還將自己吹的牛當真了。

這就是吹牛和不吹牛,章越沒料到自己這麼快就把青唐打服。這比另一個時空歷史上的進度,整整提前了三十年啊。

章越頓時埋怨起阿里骨,你怎麼這麼菜啊!多玩兩年不好嗎?真的打下了青唐,官家追問自己當初說過的話,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章越要改口的話,那就成了欺君之罪了。

可不改口,仍說是七成。

有這個勝率,天子是可以起傾國之兵伐夏,畢其功於一役的。

若是戰敗,章越要背上超級大鍋。

元絳見章越猶豫,頓時昨日的氣悶舒緩了許多,讓你章三吹牛皮,如今自食其果了吧。

無論如何,章越此刻就是說破天,也無法改口的。

馮京也是一臉凝重,幾乎用眼神質問這七成的話,虧你章三也好意思說得出口。

章越想了想道:“陛下,容臣當殿一試個辦法。”

官家道:“卿且試之。”

章越當即對殿旁侍立的石得一招了招手,石得一也是貴官,天子的眼前的紅人,見章越招手示意,便恭恭敬敬地上前問道:“章大參有什麼吩咐?”

章越對石得一低聲說了幾句話。

石得一微微驚訝然後道:“咱家這就下去準備。”

片刻內侍石得一提着一個密封好的木桶登殿,將之交給了章越。

衆人見木桶上只有一個碗大的洞口,但木桶裡裝着什麼,完全看不清。

章越當即舉起木桶道:“陛下,臣吩咐石得一取了二十個石頭,其中數目不定的石頭塗上彩色。其中到底有多少彩石,這殿中唯有石得一知道。”

“臣與陛下和馮京,今日打一個賭,咱們各自猜猜這桶裡有多少彩石,誰接近者爲勝!”

官家聞言笑了笑道:“有意思,那朕先猜,有七五成之數,也就是十五顆彩石。”

章越笑了笑問馮京道:“馮公呢?”

馮京道:“五顆彩石。”

衆人聽出來,官家和馮京是以方纔所議對西夏的勝率盲猜桶中的彩石。

雖說這二者沒什麼聯繫,但賭氣的意思很顯然。

章越道:“那臣姑且也猜一猜,臣就猜十顆之數。”

說完章越對另一個內侍道:“先取四顆來。”

內侍聞言伸手從桶中摸出四顆石頭來,但見三顆是彩石,一顆則是普通石頭。

官家見此笑道:“看來是朕贏了。”

章越笑道:“那麼陛下還是堅持十五顆了,那麼容臣改一改,臣改爲十二顆彩石,馮公你可需改嗎?”

馮京猶豫了一下道:“我改爲七顆。”

當即章越對內侍道:“再取四顆來。”

但見內侍又取出四顆,兩顆是彩石,兩顆是普通石頭。

章越笑道:“陛下,臣改爲十一顆,陛下改否?”

官家聞言略有所思道:“君無戲言,朕不改。”

章越看向馮京道:“馮公改否?”

馮京微微沉吟道:“我改爲八顆。”

內侍又從桶取出四顆,但見則是一彩石三普通石頭。

這一回天子馮京章越三人皆不改。

最後章越命內侍將桶裡石頭全部倒出,衆人數清楚了一共是十顆彩石,十顆普通石頭。

石得一渾身顫抖,跪下言道:“陛下,臣確實是如此放的。臣……臣死罪!”

此刻沒有人笑石得一,反是官家本人臉色有些不好看。

而殿中沒有大臣言語,特別是馮京也是神色凝重至極,衆人都在細細思索章越方纔【桶中彩石】這則故事的深意在哪裡。

章越舉的這個例子是貝葉斯定理。

貝葉斯公式是十八世紀的一個求概率的定理,如今已是大規模運用人工智能等各個方面。

世界上一切事都是概率之事,從理論上說國足也能踢贏阿根廷國家隊,只是一個概率多少的問題。

貝葉斯定理主要用於求逆概率,具體應用類似於上面的【桶中彩石】。

先拿出一個先驗概率再乘以一個可能性函數。

比如天子說攻夏勝率七成,章越五成,馮京三成,這就是先驗概率,沒有經過實驗,誰也不知道。

除了你將桶裡的石頭全部倒出,否則誰也不知道桶裡彩石到底多少。

攻夏也是如此,如果宋軍不出兵,否則到底勝算多大,誰也說不準。

除了天子,章越,馮京三人,還有呂惠卿的九成和司馬光的零成,大家其實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做出一個概率上的判斷。

這叫先驗概率。

大家都在那猜盲盒。

所以先從二十個石頭裡拿出四個石頭來看看到底有幾個,什麼事情你不試試看,你永遠也不知道結果是什麼。

四個石頭裡有三個彩石後,得出一個百分之七十五的概率,這就是可能性函數。

你用先驗概率乘以這個可能性函數,用來更正之前的猜測,以求得更接近的結果。

當然一次不夠,還要再來一次,嘗試得越多,越接近真實概率。

所以有BO5,BO7。

先驗就是先知後行,後驗就是先行後知,也是實踐出真知,關於先驗和後驗的問題,哲學上吵了無數年。

此刻殿中皆是鴉雀無聲,章越這個認識是劃時代的,在大多數人還在糾結於變法不變法,攻夏不攻夏的時候,章越站出來說你們都太Low了。

你們這麼吵,與在那邊猜盲盒有什麼區別。

先驗概率是重要,但我們要提高的是概率問題,而不是站在原地猜對錯。

如何惟精?又如何惟一?

那些官員整天說我幹大事而惜身,整天說我左右逢源。

殊不知Showhand是一種智慧,切不可底牌都不看就將全部身家往賭桌上無腦押大。

眼見衆大臣們無一人接得上章越的話,最後官家道:“章卿,其中之意還是由你細細說來!”

章越目視左右,此刻衆大臣們集體啞巴。

章越道:“陛下,臣想說便是‘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

Ps:新年好啊!

第778章 就事論事第577章 酒宴第468章 同年宴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930章 表態第661章 智緣大師第61章 二哥中進士了(求訂閱)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329章 封還第1048章 高樓第680章 官家的心情第49章 推薦(第二更)第69章 來信第164章 俯視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319章 擔憂第568章 帝王心術第332章 雪泥鴻爪第690章 經營明日更新請假第173章 傳頌第217章 拜訪第902章 廣施恩德第920章 執政第419章 變革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950章 坐而論道第595章 脣槍舌劍第33章 篆書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325章 聖意在誰?第170章 家宴第224章 表白第113章 入汴京第726章 道賀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410章 你這缺人嗎?第849章 潼關道第797章 受賀第664章 首戰告捷第124章 打車第442章 小別勝新婚第42章 神童舉(感謝我愛怪仔盈盈成爲盟主)第402章 爲官一任造福百姓第748章 補償第635章 學士院試明日更新第107章 見識第288章 賜對第561章 喜上加喜第370章 崇政殿說書第1058章 利民是爲了利國第688章 霜筠雪竹鐘山寺(兩更合一更)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373章 知經筵第268章 捉婿請假第339章 信第731章 佈置第673章 大戰第903章 王安石復相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193章 價值第996章 參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445章 霸道第10章 望族第25章 君子厚德載物第61章 二哥中進士了(求訂閱)第270章 閨閣議論第426章 天下唯三人第82章 雪景第259章 朋友圈第804章 朕等不及第938章 底線和規矩第261章 御覽(第二更)第601章 吳府壽宴第219章 入場第676章 不退第321章 御試第594章 章呂之比第578章 齊道德第778章 就事論事第912章 返程第303章 三元第462章 臺諫(第二更)第827章 空城計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308章 心流第648章 屈身通判第811章 不能示之能第324章 誰爲三等?第994章 皆是故人(兩更合一更)第1010章 面面俱到第908章 本錢第97章 翻山越嶺第1023章 惟精惟一(兩更合一更)
第778章 就事論事第577章 酒宴第468章 同年宴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930章 表態第661章 智緣大師第61章 二哥中進士了(求訂閱)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329章 封還第1048章 高樓第680章 官家的心情第49章 推薦(第二更)第69章 來信第164章 俯視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319章 擔憂第568章 帝王心術第332章 雪泥鴻爪第690章 經營明日更新請假第173章 傳頌第217章 拜訪第902章 廣施恩德第920章 執政第419章 變革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950章 坐而論道第595章 脣槍舌劍第33章 篆書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325章 聖意在誰?第170章 家宴第224章 表白第113章 入汴京第726章 道賀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410章 你這缺人嗎?第849章 潼關道第797章 受賀第664章 首戰告捷第124章 打車第442章 小別勝新婚第42章 神童舉(感謝我愛怪仔盈盈成爲盟主)第402章 爲官一任造福百姓第748章 補償第635章 學士院試明日更新第107章 見識第288章 賜對第561章 喜上加喜第370章 崇政殿說書第1058章 利民是爲了利國第688章 霜筠雪竹鐘山寺(兩更合一更)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373章 知經筵第268章 捉婿請假第339章 信第731章 佈置第673章 大戰第903章 王安石復相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193章 價值第996章 參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445章 霸道第10章 望族第25章 君子厚德載物第61章 二哥中進士了(求訂閱)第270章 閨閣議論第426章 天下唯三人第82章 雪景第259章 朋友圈第804章 朕等不及第938章 底線和規矩第261章 御覽(第二更)第601章 吳府壽宴第219章 入場第676章 不退第321章 御試第594章 章呂之比第578章 齊道德第778章 就事論事第912章 返程第303章 三元第462章 臺諫(第二更)第827章 空城計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308章 心流第648章 屈身通判第811章 不能示之能第324章 誰爲三等?第994章 皆是故人(兩更合一更)第1010章 面面俱到第908章 本錢第97章 翻山越嶺第1023章 惟精惟一(兩更合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