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表態

沈括只用了兩日要對軍器監進行改革的流程寫好了,章越答允他在早朝替他稟告天子。

以往章越最經常面見天子的環節,一個是經筵,還有一個則是五日一次的內殿大起居及次對奏事。

一般內殿大起居之後,次對必須是待制以上資格的官員可以獲得與天子當面奏事的機會。

之前官家剛親政時,曾將次對資格從待制資格放寬到朝參官以上,令朝參官都可以面見天子奏事。

當然如今官家已是親政九年,權力運行已經有了正式的軌道,再也不像親政之初那麼急於求言或從官員中提拔人才。

所以現在已經罷去了大起居後的次對。

對此也是宰相一再要求的。身爲宰臣都要將天子面見的官員控制在一定範圍內,而轉對次對一次只有二三人,宰臣無法在旁聽聞,這對於任何一個宰相而言都是大忌。

現在章越面見天子的場合改爲常起居和大起居。

這日朝參官們正入文德殿前序班排隊,而官家升垂拱殿進行一個小早朝,這也是常起居。

先是中書升殿奏事,之後是樞密院,三司,開封府,審刑院及有資格請對的待制官依次面見天子。

章越有心遞沈括的條陳,但因爲呂惠卿在場不便打草驚蛇,打算朝後再說。

御史鄧潤甫先向官家稟趙世居之案,此案因爲王安石弟子李士寧牽扯入此案,複覈的鄧潤甫拒絕在上面簽字。

王安石道:“李士寧以術閒遊公卿,他結識趙世居之母,曾贈詩給之。審問此案的範百祿問贈詩之意,趙士寧言,彼乃太祖之後,帝子王孫是甚差事。然後範百祿便道趙士寧,言此有不軌之意。臣以爲此事乃十七八年前率意所作之詩,如今欲以此加罪可乎?”

這時候範百祿則道:“陛下,李士寧惑世亂俗,終身隱匿,如今顯敗,此乃王制必誅。臣之前問鄧潤甫,鄧潤甫言李士寧如此亂民必當誅之,到了今日竟與臣道李士寧罪不至死,其反覆如此,此分明欲迎合執政大臣。”

範百祿這話是指着和尚罵禿子。

鄧潤甫之前主持此案時是一心要置李士寧於死地的,但王安石回朝後就立即改口說不殺,這就是範百祿說的迎合執政大臣。

而範百祿本人是範鎮的侄兒,他肯定是想用此案將王安石打倒,這是不用多想的。

但鄧潤甫態度的轉變就令人曖昧了。呂惠卿之前授意鄧潤甫辦成鐵案,殺了李士寧以阻止王安石回朝,王安石復相後,呂惠卿就將刀收起來了。

鄧潤甫改了當初的意見,但範百祿仍舊不依不饒,還把呂惠卿,鄧潤甫兩面三刀的事給捅出來了。

在場的人都是心知肚明,章越也是樂於吃瓜。

範百祿道:“陛下,此案事實分明,證據確鑿,臣請先辦鄧潤甫,以正視聽。”

因牽涉到謀反大案大臣們都不敢說話,官家出面和稀泥對王安石道:“百祿沒有他意,只是沒有結案。但人心難知,朕看潤甫是曉事的,但難保其心。”

王安石道:“陛下,臣以爲範百祿乃忠信之臣,但潤甫則必有黨附。”

關鍵時刻,王安石向鄧潤甫及背後的呂惠卿來了一刀子。

章越清楚,王安石這次着急復相,就是阻止呂惠卿利用李士寧之案來對付自己。要知道之前呂惠卿就利用鄭俠案搞了王安國。

官家對呂惠卿還是有情義的,故意裝着聽不懂對王安石道:“縱然李士寧有罪,於卿也是無損。”

王安石道:“若李士寧真謀反,陛下治臣之罪,臣唯有服罪而死。臣當初在江寧聽聞李士寧坐獄,實惶恐不安。若是李士寧坐獄,言語稍爲增損,則臣便有難明之罪了。”

“陛下以爲人心難知,必不至此,但君子必不爲小人之事,小人又豈有爲君子之事?”

官家聞言問道:“譬如曾布,亦是如此?”

章越心底鼓掌,官家的段位比以前高了好幾個層次啊,整天和這些老狐狸打交道,水平見長啊!

王安石道:“曾布品行臣素來知道,臣未薦拔他時,他對變法並非反對,故而臣收而用之,之後效力之時,臣希望他是君子,然而並不敢擔保。”

“至於曾布爲何反覆,其因陛下難道不知嗎?若陛下始終對臣無二,曾布知利害必不如此。”

章越在心底大笑,王安石這嘴巴不是蓋的,當面反擊了回去,這曾布背叛自己還不是皇帝你的錯?

呂惠卿聽王安石當面懟了天子,心底大喜,但面上依舊恭敬如常。

接着王安石開啓了全面懟人模式,將官家說得下不了臺。

章越心想,你王安石去懟呂惠卿啊,懟官家作什麼

王安石懟完天子,呂惠卿則道:“陛下,大理寺評事王鞏言趙世居似太祖皇帝,又曾借過趙世居兵書,臣曾請下獄竟是不成,後得知此人系宮使韓絳親戚。”

章越聽了呂惠卿居然還要將此案擴大。

當然趙世居案本來就是官家親自督查操辦的,呂惠卿自是體貼上意,不斷擴大涉案人員,擴大打擊面。

果真這一句趙世居似太祖皇帝,令官家極不高興。

王安石則反對道:“陛下,杜甫曾雲虯鬚似太宗,此話又有什麼不同。”

官家道:“朕看王鞏此人不佳。”

王安石道:“陛下,王鞏亦無大惡。”

接着王安石道:“陛下,此案到此爲止,若是從重處罰監司,厚賞告密者,如今一旦誣告之風一起,小人藉此謀求賞金。朝廷官員亦避免禍及己身,會牽連他人。其實以當今風俗,有太多人爲了一己之私,而不惜枉殺無辜,禍人全家!”

呂惠卿沒有反駁王安石,但此番利用趙世居案雖沒打擊到王安石,但也使對方君臣離心近了一步。

這時候章越出班道:“陛下,此案雖非樞院主審,但臣以爲如今有宋遼交兵之危險,此時國內需安定,以人和爲重。此案處罰首惡即是,不宜輕造大獄。”

呂惠卿聞言不由怒瞪了章越一眼。

官家聞言略一沉吟,他並非殘暴之君,但凡是君主都有對權位那份天然的危機感和不安全感。

章越表態後,官家對王安石道:“既是如此,就依卿所奏!”

第964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658章 屯田之罪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樂第628章 章卿幾歲?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159章 上奏請假第261章 御覽(第二更)第805章 計劃與變化第453章 撕破臉第326章 入對第168章 易否第264章 壽宴(感謝馴猴低手書友盟主)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269章 媒人第891章 出班直言第520章 重聚第236章 如何辦第716章 藉機生事第1003章 信任與猜疑(兩更合一更)第481章 新三司使第101章 熟人第35章 真傳第940章 御前爭論明日更新第885章 報復第508章 兒臣想出來的第196章 村夫第83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943章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第65章 二哥是章惇啊!(第五更)第218章 解試第234章 蔡襄第586章 籌碼第334章 二事第134章 辭賦與萬言書第90章 策問第85章 這個人已經瘋了第892章 送你吃劍第912章 返程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759章 登門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620章 強勢復出第241章 執牛耳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536章 深宮大雪第264章 壽宴(感謝馴猴低手書友盟主)第92章 章家子弟第1036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1044章 役法之爭第133章 託付第49章 推薦(第二更)第67章 媒婆(第二更)第930章 表態第172章 成例第186章 三蘇父子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593章 主政太學第151章 一百四十九章教誨第68章 三字詩作者(第三更)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1052章 山頭第823章 得加錢第193章 價值第147章 不要玩梗了第645章 奪三職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117章 大學之大義第288章 賜對第875章 女色第321章 御試第570章 變法的序幕(兩更合一更)第455章 人才第619章 天下絕不可無參政第1058章 利民是爲了利國第268章 捉婿第267章 念頭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775章 入岷州第868章 事先第699章 二將爭功第191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402章 爲官一任造福百姓第813章 問題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219章 入場第932章 呂惠卿辭相第290章 謝恩(謝柳神輕語盟主)第733章 獨樂園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65章 二哥是章惇啊!(第五更)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366章 先生第198章 上元夜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468章 同年宴
第964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658章 屯田之罪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樂第628章 章卿幾歲?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159章 上奏請假第261章 御覽(第二更)第805章 計劃與變化第453章 撕破臉第326章 入對第168章 易否第264章 壽宴(感謝馴猴低手書友盟主)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269章 媒人第891章 出班直言第520章 重聚第236章 如何辦第716章 藉機生事第1003章 信任與猜疑(兩更合一更)第481章 新三司使第101章 熟人第35章 真傳第940章 御前爭論明日更新第885章 報復第508章 兒臣想出來的第196章 村夫第83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943章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第65章 二哥是章惇啊!(第五更)第218章 解試第234章 蔡襄第586章 籌碼第334章 二事第134章 辭賦與萬言書第90章 策問第85章 這個人已經瘋了第892章 送你吃劍第912章 返程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759章 登門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620章 強勢復出第241章 執牛耳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536章 深宮大雪第264章 壽宴(感謝馴猴低手書友盟主)第92章 章家子弟第1036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1044章 役法之爭第133章 託付第49章 推薦(第二更)第67章 媒婆(第二更)第930章 表態第172章 成例第186章 三蘇父子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593章 主政太學第151章 一百四十九章教誨第68章 三字詩作者(第三更)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1052章 山頭第823章 得加錢第193章 價值第147章 不要玩梗了第645章 奪三職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117章 大學之大義第288章 賜對第875章 女色第321章 御試第570章 變法的序幕(兩更合一更)第455章 人才第619章 天下絕不可無參政第1058章 利民是爲了利國第268章 捉婿第267章 念頭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775章 入岷州第868章 事先第699章 二將爭功第191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402章 爲官一任造福百姓第813章 問題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219章 入場第932章 呂惠卿辭相第290章 謝恩(謝柳神輕語盟主)第733章 獨樂園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第62章 縣令來道賀(第二更,求訂閱)第65章 二哥是章惇啊!(第五更)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366章 先生第198章 上元夜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468章 同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