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皆是故人(兩更合一更)

中書五房檢正官乃宰相屬官,是爲宰屬,這是熙寧變法後,由王安石設置。

而原先中書五房,是由六名堂後官從吏部選任,待遇以樞密院副承旨的標準。

中書檢正作爲宰相屬吏,在選用士人和曹吏的安排上,朝野有不同看法。

曹吏主要是身份低。各衙門的屬吏都是權力極大,經常有架空長官的現象,所以任用曹吏可以殺禮,用權大身卑的辦法,避免對方做大。

同樣的做法,還用在商人身上。

當年趙普爲相時,公然允許堂吏收受賄賂,這不是沒有先例的。

不過在王安石堅持下,中書檢正最後以朝官以上出任,使之擺脫了曹吏的命運,而且位在堂後官之上。

自此中書五房檢正權威大增,併成爲官員一條終南捷徑。

自熙寧三年來,如新黨干將曾布,呂惠卿,章惇,李承之,鄧潤甫先後擔任過這一職位,最後成爲朝野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而爲了權力平衡,異論相攪,王安石也不可能盡用新黨。

如呂大防,孫洙,李清臣等等也出任過中書檢正。

王安石答允後便在左右攙扶下緩緩上馬,身爲中書五房權都檢正的呂嘉問則對章越道:“大參借一步說話。”

呂嘉問對章越道:“啓稟大參,下官以爲蔡京還不是朝官,不如先爲中書五房習學公事,之後再轉爲權檢正中書五房公事,你看如何?”

章越道:“中書五房習學公事,以選人出任,蔡京好歹也是京官,如何屈就選人之職?當初呂大防,向宗儒皆以員外郎而拜檢正,效仿舊例便是?”

呂嘉問道:“他們二人也是熙寧三年的故事,如今已無此例……”

章越道:“加個權字足矣,不必多言了。”

呂嘉問被章越這麼說惱着頂了一句道:“屠沽都可出任檢正中書五房公事,權不權也無妨了。”

章越道:“名字被削去族譜之人,都能爲都檢正,又何況屠沽乎?”

見呂嘉問被自己這一句話刺激得一口氣差點喘不上來,章越見此道:“望之,我與晦叔(呂公著)交往多年,你當初的事我從他的言語中也猜出一些。”

呂嘉問聞言面色一凜。

這時已上得馬的王安石朝這裡看來,呂嘉問方停止了議論。

而唐九亦給章越騎過馬來。

對比王安石上馬的艱難,章越本可以乾脆利索地一躍而上馬背,甚至連上馬石都不需要。

不過他放慢了動作,稍借攙扶。

即便如此在中書宰屬以及二人元隨的眼中,一個年輕力壯的新相公,一個年邁體弱的老相公,哪個更有未來一望即知。

王安石對章越道:“度之方纔與望之談什麼?”

章越道:“無非元長之任。”

王安石笑道:“元長之才幹毋庸置疑,只是……只是老夫個人之見罷了。”

章越笑了笑道:“多謝丞相相告!”

說完王安石,呂嘉問離去。

呂嘉問在王安石馬邊道:“丞相,章越初登參政,即敢提議蔡元長爲宰屬,此事爲何丞相如此輕易答允他。”

王安石聞言道:“章度之藉此想說,他方纔在面君時,沒有言語老夫的不是。”

“當然他幫了老夫,就當面討要一些好處,也是理所當然。”

呂嘉問恍然道:“原來如此。”

呂嘉問心想,當然章越也可以這邊向王安石討要好處,那邊又在天子面前說了王安石壞話。

這事不是沒可能,但是此舉就毀人品了。

到了王安石,章越這個層次,信譽是最要緊的,除非從中得到的好處,要大於二者。

信譽這東西,只有第一次沒有第二次。

儒家整天講義利之辯,但從不考慮客觀。在一個穩定的體系裡,講道義的人將獲得最長期的好處。

……

王安石先行離去後,章越騎馬欲行,數名中書屬吏急着來到向章越馬前參拜。

“恭賀章相公回京榮任參政!”

幾人一併下拜在馬前,模樣極恭。

章越就任參政還有一番儀式,但這數名屬吏急着前來參拜,便有認山頭的意思。

王安石這時仍是權勢未衰,但身在中書的堂吏們非常有金風未動蟬先覺的意思。

在中書爲官,這些人的政治嗅覺很是靈敏,是能夠見微知著的。

“幾位有心了!”

這幾人聽章越這麼說都是大喜一併道:“以後願爲相公執鞭!”

章越微微點了點頭,然後從宮中打馬離去。

在宮門口處,他看見了蔡確。

蔡確手按繮繩在此,顯然已是等了自己一會。

蔡確如今是知制誥,知諫院兼判司農寺。從他身上一長串的官名,就知道他是天子眼中多麼炙手可熱的官員。

但章越身爲參政,以蔡確的官位也當下馬給他見禮。

可是蔡確在章越面前,沒拘這些禮節,而是催馬來到他的身旁,與之並騎。

“回來了!”

章越點點頭。

蔡確道:“回來便好,你我合當辦一番大事的時候了。咱們好生謀劃!”

章越道:“師兄說得是,我正要去尋你。”

二人邊騎馬邊聊天,出了宮門即到了繁華熱鬧的御街上。

臨近歲末了,御街上仍是人潮涌動。

距上元節燈會還有月餘,但城門外卻已是提前張羅起來,兩扇城門新刷一層朱漆顯得格外鮮亮,觀燈的鰲山已是搭建起來,御街兩側的千步廊上穿着錦衣華服的官人仕女,綵棚露屋之中的攤販兜售各色貨物。

在汴京只要你出得起錢,任何東西都買得到。

章越與蔡確來此多年,已是習慣了汴京的生活,並喜歡上了這裡。

汴京這座城市沒有排斥感,對異鄉而來的人統統張手擁抱,接納爲一份子。

這座生活着一百五十萬人以上的城市,從早到晚每天都有無數的新鮮事,在這裡任何名重天下的人物你都可以見到,青樓楚館裡各等絕色佳人,可以滿足你對女子的任何想象。

這裡的繁華遠非章越與蔡確出身的福建路可比。

對於這些,章越作爲穿越者可以免疫掉一些,可他每次看見蔡確那雙發亮的眼睛時,也是能夠感同身受的。

這也是爲何他與黃履,蔡確交情那麼好的緣故之一。

共同的出身,也有共同的抱負。

“官家今日說了什麼?”

章越看了蔡確一眼道:“你要窺測君意?讓我泄露禁中語不成?”

蔡確聞言笑了笑:“你不用與我說,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這些道理。官家是不是問你改元之事?”

章越心底一凜,蔡確知道這件事比自己還早?

蔡確看章越神色笑道:“果真如我所料。”

頓了頓蔡確對章越道:“此事是我密勸官家的!”

章越恍然道:“好個持正,原來是你起意的。”

蔡確道:“王介甫老了,失去聖眷是遲早的事。”

“其餘王禹玉不中用,陳昇之重疾纏身,只要王介甫一走,你便可以一展抱負了。”

章越道:“師兄是勸我儘早取代王介甫?”

蔡確道:“這是早晚的事,王介甫那一套已不合乎官家的心意了。變法九年,天下人都厭煩了他那一套。”章越道:“既是如此,讓王介甫自己退不好嗎?爲何我非要推他一把!”

蔡確道:“度之,你在等什麼呢?當取不取,必受其害,遲則生變啊!”

“好比那枯樹,遲早是要腐朽的,你去推倒他,沒有人會說你不是,反而會敬畏你。切莫再婦人之仁了,當初呂吉甫逼你出京的事難道忘了。”

“你當初若有他一成果斷,如今早已是丞相了。”

章越被蔡確這幾句話數落的,臉上有些不好看。他身居高位,已經很久沒有人這般與他說話了。

蔡確緩了緩道:“你啊,便是缺了殺伐決斷的勁。也是,你是狀元,敕元,官路上一路走得順風順水,不用去爭什麼,就有人從上面拉你一把,自然而然地提攜你進一步。”

“但丞相之位,又豈有等來的道理。你不去扯破這個臉,難道等着這天大好處,讓別人給你嗎?”

章越道:“別人尚可,王丞相卻不可。”

蔡確臉上露出荒謬之色道:“你是王介甫一手提拔的嗎?你與他的關係比呂吉甫還深嗎?你當初在熙河立下大功時,王介甫是如何唆使王韶取代你的?”

“你這一次回朝,便是對王介甫無任何圖謀之意又如何?但他手下的人,似呂嘉問,鄧綰,鄧潤甫之流,他們可是一直緊提防着你。”

“你在河北時,這些人沒少在君前編排你的不是。要不是我等維護着,你如何在熙河立下大功?”

章越聽了蔡確的話,繼續一言不發。

蔡確見章越沒有采納自己意見,再度道:“度之,我對你只有規勸,你若真不聽便罷了。到時候莫怪我話沒說在前頭。”

章越聽了心底不悅,但面上卻道:“多謝師兄這番言語。”

章越如今少與人爭論,一個是爭了傷感情,還有一個爭了沒用。

二人穿過御街,但見路邊好幾處玩百耍雜戲,戲劇社子正在開演,好多百姓聚在這裡,一個個拍手叫好,臉上充滿了喜悅之情。

高臺之上一個畫着大花臉耍雜劇的,突然口噴出一團焰火,照着周圍的人一陣尖叫。

這一幕幕人生百態,百姓們臉上的歡喜,這是真真切切地印在二人眼底。

蔡確突然問道:“度之,你還記得吳伯固(吳處厚)嗎?”

章越道:“記得,聽說他的詩賦極佳,當初師兄還想讓我拜在他門下學詩賦。”

蔡確感嘆道:“度之,還記得此事呢。不錯,說來當初我家大人曾對他有過恩惠。後來我初到京師時,便投靠他門下託他照顧。”

“不過吳子固對我十分冷淡,他當時在朝中交遊很廣,但從未向人推薦過我。我雖從他學詩賦,但他卻甚是敷衍。”

“之後我考中進士囊中羞澀,連上路赴任的盤纏都沒有,我向他借一些錢來用,但是他卻一文錢也不給我,反而打發我走了。”

“如今他爲官多年,仕途幾乎原地打轉。然後他見我如今不錯,在京裡逢人便說,當年如何如何幫的我,又如何如何看重我?後來這話傳到我的耳裡便去問他,他便說他這話沒有說過。”

“但他又向我提他如今仕途艱難,希望我能照顧他,謀個好差遣。度之,你說這忙我要不要幫?”

章越聞言想了想,捫心自問換了自己是蔡確這個忙要不要幫?

他對蔡確與吳處厚交往卻有了解。

吳處厚此人所寫的詩賦讀來確有氣魄,文章也頗有妙處,而且當年蔡確從吳處厚學詩賦確實毋庸置疑。

章越道:“此事我不好替師兄謀劃。不過他既是開了口,當面駁之不好。而且此人到處說自己當年當初如何如何幫的師兄,可見也是難纏之人。”

“得罪此人,怕是會有後患。師兄自己謀劃就是,如果不幫也無妨。”

蔡確低低一笑,然後道:“度之,你曉得我如何答?我說昔日陳執中作相,有婿向求差遣,陳執中便道,此官職是朝廷的,非臥房籠篋中物,女婿安得有之?”

“而我與你之交情,難道勝得過翁婿否?”

說完蔡確哈哈大笑,很是快意。

陳執中是蔡確一生最恨之人,但蔡確引陳執中的例子羞辱來吳處厚,實在是……有句話是性格即命運,真的是一點不錯。

此時千步廊走到了盡頭,二人在馬上對揖,相互作別。

章越目送蔡確離去。

……

章越打道回府。

剛到府中便見拜帖幾十封,都是今日知道自己剛回京了上門來拜會。

有的是拜帖到了,人沒有到,約定改日上門。

有的是人到了,還在客廳沒走。他們也估計章越面聖後,就要與家人見面,肯定沒有功夫見自己,但仍是逗留在此,也是表達一個誠意。

一旁黃好義道:“相公,這些帖子也罷了,但有個人,你卻不得不見!”

“何人?”

“向七!”

此人的名字已是許久沒有聽人提起過了。

章越看了他便記起來很多事,當即對黃好義道:“你請他到我書房來。”

即便這時候再不想應酬,但對方找上門來,章越也要見一面。

到了書房後,黃好義推門送向七入內。

章越與向七四目相對,對方有些不自然地道:“章相公,下官給你見禮了。”

章越道:“七郎,切勿這麼說,你我乃是布衣之交,不拘這些事。”

向七苦笑道:“哎,度之也只有你這麼說,身在官場哪有不見人下菜碟的。”

黃好義在一旁聽了神色一變心道,章越這麼說是客氣,你居然還當真了。人家蔡確與章越是以布衣時身份交往,但在外人面前,對方也是必恭必敬地稱章越爲相公的。

你向七居然也沒有半點分寸。

黃好義道:“向七,我出門了,你好自與相公說話!”

向七笑了笑道:“黃四,你爲三郎元隨,也跟着長進了。”

黃好義聽了一肚子氣,見章越示意他離開立即合門離去。

向七入座後道:“當初咱們在太學時,說是‘帶發頭陀院,無官御史臺’過的是清苦日子,也整日議論朝廷大事。”

“如今清苦是清苦,但朝廷大事卻不敢論了。”

章越笑着道:“七郎,這麼多年沒見,我也沒聽得你消息,我記得你是丁憂了一段是嗎?”

向七點點頭,感傷地道:“是的,我向七爹孃命苦,沒過上好日子。熙寧後便先後病逝。我趕着回老家守喪,陸陸續續爲官,岳父也病逝了,沒有老泰山家裡的照拂,仕途也跟着蹉跎了。”

章越嘆了口氣心想,向七今日找我,莫非是求官?

話說回來,參政與樞密副使手中權力可是不同。

中書有一條極大的權力便是堂除。

官員進入堂除的名單,以後你的人事關係就歸宰相管,而不是吏部管。

而宰相堂除官職的含金量要比吏部選官高了許多,一些重要職務唯有宰相堂除才作數。作爲參知政事,章越手中可以決定不少官員的命運,當然也要看王安石買不買自己的賬。

向七說到這裡看章越的臉色,立即道:“度之,我此來不是向你求官的。不過我遇到難處了,想找你幫幫我!”

聽說向七不是來找自己求官的,倒讓章越有些意外。

別說如今任參政,以往章越任翰林學士時,上門來十個人有七八個都是各種請託,大多都是求官的。

所以也不能避免,章越見向七上門第一個反應就是上門求官。

現在聽向七這麼說,章越覺得人家也是有一份傲氣的,至少這麼多年,他倒真沒有開口求過自己什麼。

“什麼難處,你直言無隱便是。”

向七嘆了口氣道:“度之,我得罪了沈存中,如今已經無法容身。若真不是迫不得已,我不會來求你出面!”

你得罪了沈括?

章越差點笑出聲來。

沈括這人,章越太清楚了。別看他是一個迂腐讀書人,在家裡整體跪搓衣板的樣子。

就如此低估了人家,其實像沈括這等讀書人,不少心還挺毒的,手段還挺狠的。

而且有時候都不知道怎麼得罪他,他會自行腦補出一道邏輯來,因爲情商不夠高,所以一下手便是死手,不給你留餘地。

第864章 上日第85章 這個人已經瘋了第922章 鎖院第441章 爲何爲官?第944章 探病第84章 招攬人才第246章 殘信第665章 陛下,小兒輩破敵了(兩更合一更)第424章 婚姻第251章 梅香第267章 念頭第894章 分化第243章 心意第231章 鹿鳴宴第581章 官家的支持第129章 新舍友第736章 章質夫第459章 反擊(第一更)第978章 權臣奸臣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221章 考場夜雨第462章 臺諫(第二更)第954章 萬古江河第183章 二三事第959章 射中者得候第546章 又在使絆子第468章 同年宴第1026章 名將氣度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435章 臨潭書絕壁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781章 河州兵敗第1032章 閩地一寒門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322章 題眼第365章 拜師第394章 急變第563章 蹀躞帶第361章 新的官職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128章 吃蟹(感謝罐裝冬瓜茶成爲盟主)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459章 反擊(第一更)第629章 商議第4章 縣城(感謝書友Joyii首盟)第188章 詩集第164章 俯視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298章 有錢故而任性第274章 議親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1006章 元隨傔從(兩更合一更)第915章 投機(第二更)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564章 熙寧二年第362章 太常因革禮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87章 星河第765章 這個人可以用第132章 爭風吃醋第577章 酒宴第902章 廣施恩德第773章 異化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561章 喜上加喜第671章 直撲要害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665章 陛下,小兒輩破敵了(兩更合一更)第278章 王者第273章 論名第433章 酒量第1042章 論孟第219章 入場第876章 處置辦法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957章 整頓河北兵馬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915章 投機(第二更)第435章 臨潭書絕壁第582章 落實工作第426章 天下唯三人第704章 熙河經略安撫使路第1046章 睥睨衆官第152章 相中第742章 諮以軍國事第362章 太常因革禮第66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第879章 殿議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199章 尋覓第851章 抵京第428章 出差第645章 奪三職第819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536章 深宮大雪第942章 贈詞予卿
第864章 上日第85章 這個人已經瘋了第922章 鎖院第441章 爲何爲官?第944章 探病第84章 招攬人才第246章 殘信第665章 陛下,小兒輩破敵了(兩更合一更)第424章 婚姻第251章 梅香第267章 念頭第894章 分化第243章 心意第231章 鹿鳴宴第581章 官家的支持第129章 新舍友第736章 章質夫第459章 反擊(第一更)第978章 權臣奸臣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221章 考場夜雨第462章 臺諫(第二更)第954章 萬古江河第183章 二三事第959章 射中者得候第546章 又在使絆子第468章 同年宴第1026章 名將氣度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435章 臨潭書絕壁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781章 河州兵敗第1032章 閩地一寒門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322章 題眼第365章 拜師第394章 急變第563章 蹀躞帶第361章 新的官職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128章 吃蟹(感謝罐裝冬瓜茶成爲盟主)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459章 反擊(第一更)第629章 商議第4章 縣城(感謝書友Joyii首盟)第188章 詩集第164章 俯視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298章 有錢故而任性第274章 議親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1006章 元隨傔從(兩更合一更)第915章 投機(第二更)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564章 熙寧二年第362章 太常因革禮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87章 星河第765章 這個人可以用第132章 爭風吃醋第577章 酒宴第902章 廣施恩德第773章 異化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561章 喜上加喜第671章 直撲要害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665章 陛下,小兒輩破敵了(兩更合一更)第278章 王者第273章 論名第433章 酒量第1042章 論孟第219章 入場第876章 處置辦法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957章 整頓河北兵馬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915章 投機(第二更)第435章 臨潭書絕壁第582章 落實工作第426章 天下唯三人第704章 熙河經略安撫使路第1046章 睥睨衆官第152章 相中第742章 諮以軍國事第362章 太常因革禮第66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第879章 殿議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199章 尋覓第851章 抵京第428章 出差第645章 奪三職第819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536章 深宮大雪第942章 贈詞予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