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考試政策

第247章 考試政策

王安國見自己的兄長陷入了沉思。

他不敢揣測兄長之意,不過他也對章越的文章揣摩不出到底深意在哪裡。

聚天下之財用之?

如何用?

卻見王安石踱步喃喃自語。

王安國突向王安石問道:“三哥,此信有何不妥麼?”

王安石對王安國道:“我記得當初你與這章度之相談時,他曾與你道變法在於富國,富國,不取於上則取於下,取於下則國亡。秦之亡在於失於民而不在於失於仁義是否?”

王安國一愣道:“是啊,三哥,你還記得此言語。”

王安石沒有說話。

王安國道:“我記得度之還說過,行變法則不得於仁義二字,要以利益補仁義之失?難道……難道利益就在於周禮的保息六政,九惠之教中?”

王安國恍然明白了,一旁王安禮略想了想也明白了。

聚天下之財於朝廷,然後呢?秦朝滅亡就是因爲橫徵暴斂,但若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呢?

如何用之於民,在於惠民之法。

如何惠民呢?在保息九惠。

章越兜兜轉轉就是說了這個意思。

變法一定會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對,但是若能將收上來的錢財,以惠民之法分給孤寡老弱的百姓。

讓老百姓們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如此就可以減少變法斂財所帶來的惡名了。

取民之財,用以助民。

當然章越所言的僅次一條,以後面的篇幅來看還有數條,到底寫得什麼就不知了。

但肯定一條條都有助於變法。

王安國此刻終於明白章越的用心言道:“三哥,度之並非是求倖進,向你行卷以舉薦,而是切切實實用心於國事。這條條主張不都正合於三哥聚天下之財爲國用的主張嗎?”

王安石聞言沒有說話。

一旁王安禮道:“是啊,三哥,之前度之是有些操切,但我與他相交非淺,他並非是那等一心求功名利祿之人,否則他與他二哥章子厚早就和好了。”

王安石還是沒有言語。

王安禮不由頓足氣道:“以後真是羞見於度之。如此剖析肝膽之言,終是錯付了。”

王安國道:“我看算了,縱使度之不怪罪,我又有何說辭,還有什麼面目見他嗎?以後你我就別去燒朱院找他了。”

王安國話雖這麼說,但始終偷看王安石的神色。

最終卻見王安石將信放在身上,轉身回到了書房裡。

兩兄弟也是無奈,費了這麼多口舌,仍是沒有打動王安石。不過有所改觀,以往章越的文章送來王安石都是看也不看,但至少這封信他收了。

王安石回到了書房裡,將昨日寫的奏章取出重寫,這本是他第八封推辭天子詔令的奏章。

如今王安石則提筆改了,最後在信末答允了天子讓他修起居注的任命,並表達了肝腦塗地報答天子知遇之恩的決心。

寫完信后王安石又拿起章越的殘信看了一眼,然後壓在了桌案一摞信的最下頭,再一併放在信匣裡。

王安石從腰間掏出鑰匙鎖好。

此信就如此靜靜地躺在了匣中。

王安石將匣子放入櫃中後,走到窗邊看着院中景緻道了一句:“吾學未信也!”

十二月中旬。

副考官人選終於定下分別是範鎮,王疇。

王珪等兩名考官一併入住貢院。

考官所在的都堂上設垂簾,再間隔幃幙於兩邊,使得內外不得窺見。至於點檢試卷官及吏人,非給使不得至堂上來。

這就是內簾外簾的考試製度。

外簾官不得擅入,但內簾官雖沒有名言禁止,但卻最好不得出。

至於宋處省試時採取初考,覆考兩道程序,也就是主考官先看卷子,等中式的卷子等次評定後,再命覆考官對中式的卷子進行評定,看來主考官有沒有徇私舞弊,將不合格的卷子取上來。

不過宋仁宗在天聖二年時取消了這初考,覆考的制度,而是再三強調內簾外簾官的規矩。

除了三位知貢舉外,還有十名點檢官。

點檢官是所有卷子先看過一遍,自己寫上評語定給等次,然後由知貢舉評定去留高下,作爲預考校。

知貢舉與點檢官內外隔絕,雙方不商量。

此外行文還有不等試,點抹的標準規定,使得每張卷子錄取與否都有法可依。

總而言之,省試之嚴格要勝過解試十倍。

而且省試後在放榜前,按照慣例,主考官還要將前十名的卷子抄寫一份副本進冊上呈給天子御覽,這意味着這十張卷子都是精挑細選而來。

這些制度當然日後都慢慢被人找出空子擊破了,但這也是法久弊生的緣故。

在方實行糊名制,天子表明於孤寒中取士的決心後,確實是篩選了大量有真才實學的人。

對此王珪當然明白,他是很精細的人,非常懂得揣摩上意。他與王安石是同年進士,他是第二名,王安石是第四名,他的才華不輸王安石多少。

範鎮對王珪,王疇道:“如今朝堂欲求科舉之變化,變聲律爲議論,變墨義爲大義,這與我們當初致學讀書時大不一樣了。”

聲律爲議論,就是降低詩賦地位,拔高策論。

墨義改爲大義就是從經學從訓詁變爲章句。

這兩點都引起了反對變革,鼓勵守舊的範鎮的不滿。

王珪道:“範公無論如何,此番進士科,詩賦還是第一場,至於論爲第二場,策爲第三場,貼經爲最後一場。大體用得還是慶曆前之舊法。”

範鎮道:“話是如此,但如今詩賦與經義之爭越來越烈。之前我看了汴京,國子監呈上的卷子,這些考生的詩賦可謂大不如前。”

“我以爲策論取士對寒門不利,反利於官宦。”

王珪想了想道:“我以爲不如如此,以詩賦純正爲優等,以文章有見地爲上等。”

範鎮,王疇都是點頭答允。

王珪道:“不過考生那邊還需有所交代,我們起草個文稿貼在貢院門外,言近來重策論輕詩賦之弊,然後張貼在外。”

範,王二人都是稱許道:“此論甚好。稱得上正大光明,堂堂正正。”

這佈告張貼之後,自是傳到了章越耳裡。

章越暗道不好,如此看來省試詩賦的比重要增加啊,要如解試般取個好名次看來不易啊!

(本章完)

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387章 嘉祐八年第321章 御試第575章 臣附議第485章 章越的發明第508章 兒臣想出來的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170章 家宴第914章 安排第817章 市易所第340章 價錢挺合適第3章 和離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289章 殿上詩第696章 出戰第283章 平邊策第893章 容忍更重要第854章 推辭和接受第870章 交換第488章 澤國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912章 返程第727章 回京?第21章 師兄弟第280章 喜事第218章 解試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757章 得不償失第505章 安排第291章 催婚第16章 沒事莫裝逼第945章 妥協和商量第457章 封侯之願第1010章 面面俱到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328章 授等第81章 初會第679章 報捷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682章 封賞第633章 爭執第840章 誰對誰錯第307章 月影第451章 未來的皇帝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256章 審卷第362章 太常因革禮第878章 錢重物輕第899章 呂惠卿的變通?第559章 天章閣待制第150章 相贈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533章 呂家提親第679章 報捷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708章 成事第700章 國恩私恩第736章 章質夫第131章 佩服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160章 見面第598章 司馬光的態度第848章 問話第475章 效太宗皇帝第624章 寒門出身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283章 平邊策第84章 招攬人才第211章 同窗第875章 女色第446章 投名狀第744章 左右第558章 賜字第379章 心底話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995章 必也正名(兩更合一更)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216章 靠自己第734章 該爭還是要爭第543章 百年無事扎子第64章 (第四更,求月票)第861章 孤勇第645章 奪三職第543章 百年無事扎子第927章 想罵就罵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300章 官職第360章 章越授予何職?第435章 臨潭書絕壁第329章 封還第761章 談判第696章 出戰第253章 王珪第292章 贈花第1053章 要章相公助我第986章 交鋒第300章 官職第688章 霜筠雪竹鐘山寺(兩更合一更)第741章 叔侄
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387章 嘉祐八年第321章 御試第575章 臣附議第485章 章越的發明第508章 兒臣想出來的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170章 家宴第914章 安排第817章 市易所第340章 價錢挺合適第3章 和離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289章 殿上詩第696章 出戰第283章 平邊策第893章 容忍更重要第854章 推辭和接受第870章 交換第488章 澤國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912章 返程第727章 回京?第21章 師兄弟第280章 喜事第218章 解試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757章 得不償失第505章 安排第291章 催婚第16章 沒事莫裝逼第945章 妥協和商量第457章 封侯之願第1010章 面面俱到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328章 授等第81章 初會第679章 報捷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682章 封賞第633章 爭執第840章 誰對誰錯第307章 月影第451章 未來的皇帝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256章 審卷第362章 太常因革禮第878章 錢重物輕第899章 呂惠卿的變通?第559章 天章閣待制第150章 相贈第979章 遼國的能臣(感謝一拾肆修書友上盟第533章 呂家提親第679章 報捷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708章 成事第700章 國恩私恩第736章 章質夫第131章 佩服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160章 見面第598章 司馬光的態度第848章 問話第475章 效太宗皇帝第624章 寒門出身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283章 平邊策第84章 招攬人才第211章 同窗第875章 女色第446章 投名狀第744章 左右第558章 賜字第379章 心底話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995章 必也正名(兩更合一更)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216章 靠自己第734章 該爭還是要爭第543章 百年無事扎子第64章 (第四更,求月票)第861章 孤勇第645章 奪三職第543章 百年無事扎子第927章 想罵就罵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300章 官職第360章 章越授予何職?第435章 臨潭書絕壁第329章 封還第761章 談判第696章 出戰第253章 王珪第292章 贈花第1053章 要章相公助我第986章 交鋒第300章 官職第688章 霜筠雪竹鐘山寺(兩更合一更)第741章 叔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