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月影

第307章 月影

章越聽歐陽修這麼說,心底萬馬奔馳而過。

原來召自己回京,不是與自己商量,而純粹就是一個通知啊?

沒有這麼玩的吧。

章越也感到其中微妙,韓琦與富弼二人如今不和吧,但是二人怎麼同時舉薦自己。

難道要自己站隊,可是這二相都不是自己想站隊的人啊。

章越與歐陽修告辭,這時出門遇到歐陽發。

歐陽發一臉見鬼的表情,失色道:“度之,你此刻不應在去楚州的路上麼?怎在此地?莫非……”

章越心道,你他娘是逗比麼?

章越道:“大郎君你能莫說笑麼?”

當即章越與歐陽發說自己被他爹召回來參加制科的事。

歐陽發這才釋然笑道:“赴大科好啊,這是好事,若是入等,官家一高興留你在京,豈不美載,度之怎還如此爲難呢?”

章越心道,你對二蘇的實力真是一無所知啊。

歐陽發鼓勵道:“昔日文帝令郡守舉賢良、能直言極諫者,親策之。晁錯對策高第,而擢爲中大夫。”

“昔武帝在元光元年策賢良文學詔,董江都連上天人三策。”

“這晁董二人都是以制科而顯世,兩漢時制科拔人才極盛,就算本朝也是佳話。”

章越心道,他當然知道。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堪稱史上最牛策論,三篇策論裡提及天人感應,推崇儒學,春秋大一統及設太學,選拔寒才而非士族任子。

從漢至清的國策都在其中折騰,沒有出圈的。

可是我是嘉祐六年的狀元,而蘇軾蘇轍是嘉祐二年的四甲五甲,若自己制科失利……

大宋第一水貨狀元???

結果你爹問也不問我一句,就將我名字報上去?

不過仔細一想,章越也並沒有退路。兩位宰相都點了你的名,自己推也推不掉。

一般而言制科需要兩名大臣的舉薦,但是兩位宰相親自出面同時推薦一人的事還是頭一次。

章越想到這裡雖說是被人強行安排,但也算是緩解了一些情緒。

既來之則安之,經過歐陽發的一番開解,章越已經決定赴制科考試了。

想到這裡,章越轉身回去重新見了歐陽修。

但見歐陽修正在兩名年輕貌美女使的服侍下洗腳。

看見章越去而復還,不由一個激靈。

看見腳盆上水花濺起,章越側過身站在門邊輕咳了兩聲。

歐陽修讓兩名女使先行退下,自己拿着毛巾擦腳問道:“度之何事去而復返?”

章越在旁道:“制科要選五十篇策論供兩制官看過,不知伯父有什麼要交待的?”

歐陽修微微笑了笑,真是孺子可教也。

聰明人都善於轉換情緒,變被動爲主動。

故而歐陽修滿臉笑容道:“進卷有策有論,我這一次舉你是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

章越心知制科有十科。

分別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博通墳典明於教化科、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詳明吏理可使從政科、識洞韜略運籌決勝科、軍謀宏遠材任邊寄科。

這六科是專考在朝官員的。

此外還有高蹈丘園科、沉淪草澤科、茂才異等科,這是取布衣百姓的。

此外還有考書法等等的。

不過這些科目,賢良科爲首,制科入等都以賢良互稱。

歐陽修道:“至於進策進論沒有一定之數,二十五二十五或二十三十皆可。”

說到這裡歐陽修對章越道:“你隨我到書房來。”

章越向侍女借了一盞燈跟歐陽修至書房。

歐陽修從案箱裡翻了一陣,拿出一件卷袋給章越道:“這是蘇子瞻的進卷,你拿去詳參,最後擬五十卷進呈。”

章越一愣。

歐陽修道:“怎麼還與老夫客氣不成?”

章越當然高興,歐陽修把蘇軾的文章給自己看,說明在他心目中還是更傾向自己一些。

章越道:“並非如此,子瞻所文必是精妙,我看了怕是亂了自己的方寸。”

歐陽修點點頭道:“甚好。你回去用心琢磨不必以他人爲繩。”

“是了,子瞻舉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至於子由則是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

章越稍稍鬆了口氣,這次倒是避開蘇軾,不過還是碰上了蘇轍。但也難怪歐陽修拿蘇軾的卷子給自己看,因爲二人不在一科。

是了,那日離京時聽說王魁考得也是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這是又碰上了麼?

章越向歐陽修施禮這才離開。

歐陽修看着一旁蘇軾的卷袋目望章越的背影道了一句真乃高士也。

歐陽修並不知道,章越不是不想看蘇軾的文章。而是蘇軾的進卷文章大部分都爲後世所收入,所以章越早已有個印象。

章越從歐陽修府上離開後,回了自己家。

章實於氏見了一臉的驚訝。

“三哥兒怎麼回來了?”

章實前日才送別章越,怎麼就回來了。

章越道:“此事說來話長,且容我先歇息。”

次日章越早起於案上動筆寫進卷。

論與策不同。

論更側重於虛,策更側重於實。

首先章越動筆寫得是經論。

開頭一篇是易經,之後尚書,詩經等九經依次寫下。

再寫了論語,孝經,一共是十一經。

最後章越又湊了孟子,一共十二經論。

這些都是章越往日的經學功夫,只是將之整理一番就是。

其中章越又對易經,尚書,禮記,孟子最有心得,故而擴充爲上中下三論。

故而二十論用了一日就已寫完。

章實見章越閉門不出,飯食都放在外邊,唯獨飲茶不停。

一日下來牛飲十幾盞茶,倒是顆米未進,到了晚上章越吃完飯即去歇息了。

章實不由問章丘:“你三叔到底作何制科功課?怎麼官也不去赴任了,回府以來寫了一日文章?”

章丘倒是明白道:“爹爹,三叔是赴大科,此乃古往今來帝王策對賢良之法,若是得用日後即爲卿相了。”

章實這才釋然,滿是歡喜道:“卿相不卿相的不打緊,要緊是在家就好。”

說着章實又心疼道:“你三叔如此考啊考,都累瘦了,不成我得給他好好補補。”

次日章越早起作文。

論他寫了二十篇,下面就是策。

策又分策略,策別,策斷。

策別之中又分課百官,安萬民,厚財貨,訓兵旅等等。

章越以往在太學作策論,寫了不少舊文。如今撿起來十數篇得意之作,進行修飾。

這十幾篇是從史記漢書引出,有論財貨,有論一朝得失,有點評人物的。

這些都是太學生們的基本功了。

不過寫至一半,章越不由停筆。

他將之前寫的二十篇經論與策對照一看,發覺經策相離。

章越想到這裡不由一陣發涼。

自己入太學時,胡瑗就曾教導自己要明體達用。

如今自己二十篇經論寫的是花團錦簇,策論也是文才斐然,引經據典,句句都有出處。

但是卻失於散漫,不能一以貫之。

章越看到這裡不由想到,我也犯了這個毛病不成。

想到這裡,章越冒起冷汗,但又想到科舉文章不必如此計較,不過自己心底卻過不去。

科舉時候文章,考一題因一題而作,有時候要揣摩考官的喜好,有時候自己靈感涌現。

但是進卷不同,五十篇的策略必須一以貫之,也就是成一家之言。

打個比方,論語的核心一個仁字。

朱熹的理學一個理字。

陸九淵的心學一個心字。

如此五十篇論與策看似各自分立,但合起來卻是一論。要不然就是巧言善辯。

不過這個年紀要成一家之言何其難也。

章越審視之前的文章,之前的文章確實是自己寫的。那是以往的學問和功夫所在,如今自己再重新讀一遍,已經發覺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章越看着文章冥思苦想不得其解,最終在棄與不棄間下了決斷。他咬了咬將自己十幾篇平日得意所作的策文盡數燒去。

章越索性躺在牀上不知覺睡去。

他於夢中那片天地之間,從小讀過得書,以及寫過的文章出浮現在眼前,進行了一番梳理。

這一覺章越足足從中午睡至了半夜。

直到聽聞巷間的打更聲,章越方纔從夢中醒來。

章越披衣走至中庭,但見頭頂之上一輪孤月獨照滿天。

章越此刻倍感疏離,似被人間所遺忘。

章越低下頭卻見,庭間池塘不知何時已滿,清澈的池水倒映着孤月。

章越坐在池邊伸手撥月。

但見水池盪漾,明月破而復圓。

章越不由有所觸動,此刻心底一片澄明,於是回到了房中續燭於是案前再度撰文。

章越自己也沒有想到因爲一次制科考試的進卷,卻成爲了夯實自己學問的進機。

三日後,歐陽修派歐陽發至章越家裡取文,準備送給兩制官員。

卻被拒之門外,唐九告訴歐陽發章越這幾日在苦心寫文章,任何人不得打攪。

歐陽發也是奇怪,沒說什麼,就回去了。

三日後再來,歐陽發卻被告知還是沒有寫完。

一直等到了五月,歐陽發再至少章越府上時得知還是沒有寫完,這回輪到歐陽發不淡定。

因爲制科考試在七月二十五,但其他的舉人都已是將進卷呈給兩制大臣看了,唯獨章越卻還在醞釀什麼。

若是錯過了期限,此番不就白回來了嗎?

(本章完)

第433章 酒量第366章 先生第662章 出兵第248章 展望第262章 官家第434章 演講第388章 觀天之道第305章 半路回京第187章 攻心第696章 出戰第861章 孤勇第98章 建陽(感謝~~愛啊!~~雙盟,)第799章 加官晉爵第144章 心事第445章 霸道第833章 獎率三軍第35章 真傳第427章 化解第502章 勢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554章 不嫌事大第1055章 最後的直諫第313章 秘閣第736章 章質夫第961章 宋軍操演第454章 歐陽修父子第142章 宴集第395章 更替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54章 饒我狗命第186章 三蘇父子請假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643章 戰略之爭第37章 二哥下落第233章 弊案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643章 戰略之爭第762章 管仲與桑弘羊第385章 說辭第200章 此時此景第446章 投名狀第486章 有想法的韓絳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429章 太平宰相第881章 共識第662章 出兵第799章 加官晉爵第84章 招攬人才第142章 宴集第266章 燈火闌珊處第583章 十日期限第810章 六轡在手第325章 聖意在誰?第117章 大學之大義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331章 三舍人第1052章 山頭第922章 鎖院第663章 底氣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850章 仰仗章公第87章 星河第109章 琴聲第797章 受賀第390章 圈套第134章 辭賦與萬言書第501章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第504章 似曾相識第308章 心流第207章 不累心第727章 回京?第376章 好朋友第822章 時代與變革第342章 五百貫第13章 求學第136章 邀請第912章 返程第538章 新黨舊黨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760章 消除誤會第789章 打到底爲止第582章 落實工作第961章 宋軍操演第52章 牧笛第940章 御前爭論第161章 手段第464章 一夜失勢第986章 交鋒第279章 水幾是道第920章 執政第824章 治蕃策論第282章 上巳第327章 奏對第158章 我的地盤第792章 決戰第1025章 一之(兩更合一更)第253章 王珪
第433章 酒量第366章 先生第662章 出兵第248章 展望第262章 官家第434章 演講第388章 觀天之道第305章 半路回京第187章 攻心第696章 出戰第861章 孤勇第98章 建陽(感謝~~愛啊!~~雙盟,)第799章 加官晉爵第144章 心事第445章 霸道第833章 獎率三軍第35章 真傳第427章 化解第502章 勢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554章 不嫌事大第1055章 最後的直諫第313章 秘閣第736章 章質夫第961章 宋軍操演第454章 歐陽修父子第142章 宴集第395章 更替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54章 饒我狗命第186章 三蘇父子請假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643章 戰略之爭第37章 二哥下落第233章 弊案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643章 戰略之爭第762章 管仲與桑弘羊第385章 說辭第200章 此時此景第446章 投名狀第486章 有想法的韓絳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429章 太平宰相第881章 共識第662章 出兵第799章 加官晉爵第84章 招攬人才第142章 宴集第266章 燈火闌珊處第583章 十日期限第810章 六轡在手第325章 聖意在誰?第117章 大學之大義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331章 三舍人第1052章 山頭第922章 鎖院第663章 底氣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850章 仰仗章公第87章 星河第109章 琴聲第797章 受賀第390章 圈套第134章 辭賦與萬言書第501章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第504章 似曾相識第308章 心流第207章 不累心第727章 回京?第376章 好朋友第822章 時代與變革第342章 五百貫第13章 求學第136章 邀請第912章 返程第538章 新黨舊黨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760章 消除誤會第789章 打到底爲止第582章 落實工作第961章 宋軍操演第52章 牧笛第940章 御前爭論第161章 手段第464章 一夜失勢第986章 交鋒第279章 水幾是道第920章 執政第824章 治蕃策論第282章 上巳第327章 奏對第158章 我的地盤第792章 決戰第1025章 一之(兩更合一更)第253章 王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