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

弘治皇帝沒能從謝遷這裡得到想要的東西,只好從別的方向着手。

但可惜,朝廷上下沒人願意沈溪出兵交趾,弘治皇帝就此被擺到一個下不來臺的位置上,做再多的努力也徒勞無功。

就算後來朱祐樘想到劉健和李東陽等人對沈溪有成見,要藉助文官集團的力量,讓沈溪出征交趾,也沒獲得任何支持。

劉健和李東陽在這件事上,態度非常堅決,爲休養生息計,戰端絕不可輕啓,沈溪想出兵交趾?等下輩子再說吧!

但隨着皇帝徵召越來越多的人去宮中商議,事情逐漸被更多人知曉,慢慢地幾乎所有在京的官員都知道,皇帝想對交趾用兵,而這卻是由交趾率先犯邊劫掠、沈溪奏請出兵所引發。

皇帝想將交趾納入大明版圖,以此來威懾西南各少數民族,同時把國境線向南推移上千裡,如此一來廣西、廣東便成了內陸地區,西南治安情況必然明顯好轉。

這想法其實很有見地,甚至到後面,朝中百官見面就討論這事兒,就到底是否出兵這一問題很快分成兩派,支持出兵和反對出兵的人都有。

基本上跟軍隊靠邊的人,都支持出兵,而文官集團則普遍持反對態度,當然其中都各有異類,爭論不休。

兩方意見無法形成統一,而交趾犯邊兵馬見大明朝廷遲遲沒有動靜,愈發蹬鼻子上臉,造成的戰亂影響逐漸擴大,如今除了南寧府告急外,就連廣東廉州府都受到交趾兵馬劫掠,事態急劇擴大。

到了這個地步,無論如何沈溪都必須要出兵驅趕交趾犯境人馬了,否則就是朝廷不作爲。

皇帝召集內閣、兵部、戶部和五軍都督府主要負責人,在乾清宮進行朝議,議題不再是關於沈溪是否出兵交趾,而是沈溪必須將寇邊的交趾兵馬徹底消滅或驅逐出境。

這提議,就算有些人心裡有意見,也不得不遵從。

交趾犯境不能總置之不理,如今兩廣大明臨近邊境線的百姓已是怨聲載道,地方官府的急報一封接着一封,西南能徵調的兵馬,最強悍的自然是六省兵馬提調、左都御史、兵部尚書沈溪親率的“六省聯軍”。

說是六省聯軍,其實也就四省兵馬,沈溪並未從雲南和四川兩省徵調,而他手頭上的廣西兵馬,僅僅只是柳州地方巡檢司兵馬,之前跟隨前來臨桂的柳州衛三個千戶所,已被廣西都司衙門調到了與南寧府毗鄰的地區,防止交趾兵馬繼續北犯。

開完會,離開乾清宮寢殿時謝遷臉色難看,他不支持沈溪跟交趾兵馬開戰,因爲他覺得這已不是打草寇平息叛亂,而成爲涉及國家層次的戰爭,沈溪的安全無法得到保障。

謝遷黑着臉往宮門走,沒等他走到奉天門,劉大夏從後面追上,氣喘吁吁地問道:“於喬,爲何走得如此匆忙?”

謝遷回頭瞪着劉大夏,有些不滿:“你劉時雍之前不是說,不支持沈溪小兒在西南跟交趾兵馬交戰麼?怎麼,這才一個月工夫,就改變態度轉而支持出兵了?那下一步是否就讓他帶兵進交趾,甚至將老撾、暹羅、阿瓦等番邦一併平了?”

劉大夏看謝遷惱羞成怒的模樣,啞然失笑:“於喬,這件事上你也未免太敏感了些。想來你單獨去見過陛下,聽陛下提及過西南的現狀,明白陛下的心意吧?”

就算謝遷再氣憤,聽到此話,也不得不低下頭。他當然知道正是因爲皇帝施壓,加上地方上軍情緊急,朝臣纔不得不同意沈溪出兵與交趾一戰。

劉大夏繼續分析:“沈溪自出兵平叛以來,西南局勢迅速好轉,我本以爲是他治軍有方,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致,但日前我才得知,沈溪正在西南六省大力推廣新作物,百姓有田耕種,迴歸家園後變得安分守己,預計只要明年新作物獲得大豐收,所有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可如此一來,西南已容不下他這個六省總督!現在要麼撤了他的職務,繼續掌管江贛和湖廣軍政,這並無不可,但他少了總領六省的身份,如何繼續推行新作物?”

“地方上那些文官的德性,你又不是不知道,沒了制約,又爲了拍京師某些人的馬屁,怕是推行下去行之有效的政策也會立即推翻,一旦新作物得不得推廣,百姓民生無從改善,那下一步是否會重蹈覆轍,西南之地再演一年一小鬧,三年一大鬧的惡劣局面?”

謝遷有些心神不定,強自分辨:“即便如此,也不該讓他領兵跟交趾人開戰!那臭小子的脾氣你也不是不知道,一旦戰事擴大,他很可能控制不住,領兵進入交趾,那時候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前功盡棄。”

話雖如此,但此時的謝遷,態度已沒之前那麼強硬。

劉大夏說服了他,現在沈溪六省兵馬提調的身份很管用,事關西南六省民生,謝遷也覺得沈溪在地瘠民貧的西南推廣新作物沒什麼壞處,只是要用對交趾開戰的方式來保留沈溪的職務,這讓謝遷感覺不可取。

劉大夏道:“於喬,你心平氣和些,且莫將此事光往壞處想,以沈家郎的軍事指揮才能,他有信心打好這仗,否則也不會主動請纓。既如此,那且先讓他將交趾犯境人馬驅走,不是既可安江山社稷,又可定君王之心的善舉?”

謝遷無奈搖頭:“你如今再跟我爭,有何意義?朝廷不給沈溪小兒軍糧物資,這場仗始終難打……”

劉大夏見謝遷語氣變得緩和,終於放心下來,如同做出承諾一般,道:“於喬儘管放心,在這件事上,我會極力向陛下爭取,讓戶部徵調一批糧草,再就是將沈家郎軍中急需的火藥運送過去……”

爲得到謝遷的理解,劉大夏做出很多“妥協”,在謝遷看來,這或許是皇帝對劉大夏做出的許諾,因爲皇帝之前死活不同意給沈溪徵調糧草物資。

沈溪現在兵強馬壯,若再有糧草物資補充,謝遷的擔心也就沒之前那麼大了,他抱怨道:“沈溪小兒入朝爲官才幾年?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卻屢屢被委以重任,這交趾的渾水已被他蹚了進去,這是他上輩子造孽,要回來還給我大明君臣?哼哼……”

……

……

連謝遷都妥協了,沈溪出兵的事情已是板上釘釘。

大明君臣相互間做出妥協,弘治皇帝以不讓沈溪出兵交趾爲代價,換來大臣同意沈溪驅走犯境的交趾兵馬,戶部迅速在江南之地徵調糧草物資,援助沈溪。

沈溪就好像一枚棋子,被人派到最艱苦的地方跟交趾人作戰,到最後,朝廷各方勢力盤算了一下,這樣做怎麼都不虧。

文團集團覺得,讓沈溪跟交趾人作戰沒任何問題,反正交趾只是西南蠻夷小國,勝了不用給大功,敗了卻可以讓沈溪名聲掃地……這是輸不起的戰爭,沈溪唯有勝利,才能對朝廷和天下人有所交差。

當擷芳殿的太子朱厚照得知這消息後,非常着急,他不是替沈溪叫不平,而是覺得自己沒在西南跟隨沈溪作戰太過可惜。

“……父皇也是,爲什麼每件事他都要佔着?就不能留個機會給我?等我登基,再去打交趾該多好?那時我就能跟隨沈先生,風風光光收復故土,少不得鑄碑留念!”朱厚照很不甘心,就算他現在癡迷修仙術,可對行軍打仗依然很熱衷。

就在他抱怨不休時,張苑帶着司馬真人進入寢宮,朱厚照瞪着司馬真人:“你這牛鼻子老道,本宮問你,對於奇門遁甲之術,你知曉多少?”

司馬真人一怔,本想說自己精通,但一想不合適,乾脆先問個明白:“奇門遁甲乃鬼谷密術,並非道家傳承,太子作何有此問?”

朱厚照可不知道司馬真人在胡說八道,奇門遁甲乃是真正的道家術法,姜尚、鬼谷子、諸葛亮、黃石公等都信奉道家學說,聞言有些失望,問道:

“那你們道家有什麼仙法,能讓本宮瞬間飛到西南……就是廣西……具體位置是桂林府!只要你能每天早晨把本宮送過去,到下午將本宮召回來,本宮就賜你……宮婢十名,將來賜封你當大官!”

司馬真人眼前一亮,朱厚照所提條件實在太過誘人,進宮後他最發愁的就是身邊全是女人,看得見摸不着。

而且他希望自己出人頭地,太子登基後能委派他個官,那時他就可以耀武揚威,不再只是招搖撞騙的江湖術士,而成爲人上人的官員,可以欺男霸女,將之前羨慕官員們做的事情,親自體驗一把。

只是想到朱厚照所提條件,他頓時焉了下來,顯然他沒辦法將朱厚照送到廣西桂林府,也就沒資格跟太子談條件。

就算沒真本事,司馬真人依然不甘示弱:“太子,貧道雖然此時尚無這能力,但貧道的法力正在增長中,將來必可助太子實現此願望。但不知太子去廣西,所爲何事?”

朱厚照怒道:“本宮要去做什麼,關你屁事?沒本事就直說嘛,還說什麼將來,本宮將來還能成爲太上老君呢!這種話,說出來鬼才信!”

“行了行了,本宮這裡不需要你們,且退下吧,哦對了,回頭找幾本修仙的書過來看看……別以爲本宮信了你司馬老道的鬼話,只是本宮想找幾本書解悶,順帶揭破你這牛鼻子的騙術!”

司馬真人笑了笑,一點兒都不擔心,以他爲人處世的閱歷,自然能看明白,朱厚照對他的信任與日俱增。

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六〇五章 意外收穫(第四更)第一〇〇九章 不後悔第三七二章 沒名氣不好混第五二三章 立言(第十一更,盟主加更)第一九九三章 舊案舊人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三八一章 娃娃臉的權臣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來臨第一〇三一章 替班內閣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二一二八章 一場空第一九九章 以棋會友第四〇九章 冷暖自知(第七更,盟主加更)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一二一〇章 策問比試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二五八一章 權臣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一五七一章 正當芳華第二三四八章 出將入相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三〇二章 等待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第一六七九章 彈劾第二八八章 大理寺丞(第七更)第一一〇四章 克復榆林衛(第三更)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一一四八章 裡應外合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四四二章 說不得(第四更,爲所有書友)第二一〇九章 以退爲進第一二〇二章 有肉吃第一三四二章 坐山觀虎鬥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八三三章 拒不合作(第四更)第一四二章 來自京城的謝家千金第八七八章 萬事俱備只欠戰船第五〇二章 熊孩子(第二更)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八八五章 浪裡白條第二〇五二章 我們是冤枉的第六〇六章 麻煩人的謝閣老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一二〇九章 誰來主持?第一〇二〇章 老懷安慰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一六九九章 利用第一〇六〇章 五體投地(第二更)第二三六〇章 賜婚第八十六章 新官到任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二〇六七章 宮災第一三七二章 協議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第六三七章 如此長夜,竟有佳人?第六三五章 六炮定國威(第二更)第五二九章 王鏊告狀(第四更)第二五〇〇章 老臣遵旨第一六六六章 強硬第一五三九章 暗流涌動第一七六八章 越俎代庖第一七二三章 千里送信第五六〇章 劫人劫船(第一更)第二一四四章 眼線第二三〇四章 站邊第一四三四章 唯親是用(第一更!)第三二九章 連環計(中)第一四三九章 兩張臉第五一一章 分家(第五更)第六〇一章 何時熬出頭(第四更)第一〇五七章 各方反應第一八〇九章 心懷社稷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來臨第五八二章 鎮守太監(第二更)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二二四三章 開脫第二四五二章 權力之爭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三三九章 賣了還是害了?(第四更)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四五〇章 失心瘋(第三更)第五一八章 殿前遛鳥(第六更)第三八四章 鄉試真相第二二五一章 搶位第四〇二章 四子造詣考題(第十二更)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議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二四九八章 要錢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
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六〇五章 意外收穫(第四更)第一〇〇九章 不後悔第三七二章 沒名氣不好混第五二三章 立言(第十一更,盟主加更)第一九九三章 舊案舊人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三八一章 娃娃臉的權臣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來臨第一〇三一章 替班內閣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二一二八章 一場空第一九九章 以棋會友第四〇九章 冷暖自知(第七更,盟主加更)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一二一〇章 策問比試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二五八一章 權臣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一五七一章 正當芳華第二三四八章 出將入相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三〇二章 等待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第一六七九章 彈劾第二八八章 大理寺丞(第七更)第一一〇四章 克復榆林衛(第三更)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一一四八章 裡應外合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四四二章 說不得(第四更,爲所有書友)第二一〇九章 以退爲進第一二〇二章 有肉吃第一三四二章 坐山觀虎鬥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八三三章 拒不合作(第四更)第一四二章 來自京城的謝家千金第八七八章 萬事俱備只欠戰船第五〇二章 熊孩子(第二更)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八八五章 浪裡白條第二〇五二章 我們是冤枉的第六〇六章 麻煩人的謝閣老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一二〇九章 誰來主持?第一〇二〇章 老懷安慰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一六九九章 利用第一〇六〇章 五體投地(第二更)第二三六〇章 賜婚第八十六章 新官到任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二〇六七章 宮災第一三七二章 協議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第六三七章 如此長夜,竟有佳人?第六三五章 六炮定國威(第二更)第五二九章 王鏊告狀(第四更)第二五〇〇章 老臣遵旨第一六六六章 強硬第一五三九章 暗流涌動第一七六八章 越俎代庖第一七二三章 千里送信第五六〇章 劫人劫船(第一更)第二一四四章 眼線第二三〇四章 站邊第一四三四章 唯親是用(第一更!)第三二九章 連環計(中)第一四三九章 兩張臉第五一一章 分家(第五更)第六〇一章 何時熬出頭(第四更)第一〇五七章 各方反應第一八〇九章 心懷社稷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來臨第五八二章 鎮守太監(第二更)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二二四三章 開脫第二四五二章 權力之爭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三三九章 賣了還是害了?(第四更)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四五〇章 失心瘋(第三更)第五一八章 殿前遛鳥(第六更)第三八四章 鄉試真相第二二五一章 搶位第四〇二章 四子造詣考題(第十二更)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議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二四九八章 要錢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