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六章 閹黨

謝遷喜歡見縫插針發表政見,好像是文官集團和皇帝之間的潤滑劑,他的存在,就是爲了轉移話題,通過插科打諢讓場面不再尷尬。

謝遷提出年號問題後,朝臣明顯感覺緊張氣氛緩和許多,小皇帝緊皺的眉頭隨之舒緩開來,顯然正在考慮這個問題。

你不是說自己沒權力嗎?那現在一件大事就擺在你的面前,確定年號,這件事儘可由你來確定!

到底行不行,不行的話讓翰林院再更改,如果你同意,那你別再說自己什麼事都管不了。

在場朝臣都覺得謝遷這一招高明,一些人猜想:“謝於喬到底是急中生智,還是誤打誤撞,早有圖謀?”

朱厚照想了半天,一時間沒個主意,自然而然側頭看向劉瑾。劉瑾迎上朱厚照的目光,馬上知道皇帝的意思,立即使了個眼色,好似點頭首肯,朱厚照這才釋然微微一笑,心中有了定計。

這一切看似做得隱蔽,卻根本逃不過劉健和李東陽等人的眼睛,只是目前君臣關係緊張,不便發作。

朱厚照道:“既如此,明年的年號就定爲正德吧……劉少傅,你還有別的事情嗎?沒有特別要緊的事情,朕想回去休息了!現在你見到朕,總不會再說什麼朕每天都輟朝吧?”

劉健道:“陛下,朝廷最近有很多事情發生,不僅地方有災害,而且涉及民生以及軍機必須由陛下做主!”

朱厚照好歹感受到一絲身爲帝王的尊嚴,當下道:“行,有什麼事儘管說,但朕最多給你們一炷香的時間,等香燒完朕便離開,所以請諸位愛卿抓緊時間!”

說完,朱厚照真讓人在玉階前點上一炷香,等着朝臣請示問題。

劉健和李東陽等人俱都皺眉,不過是他們自己要求皇帝臨朝的,現在大家各退一步,朱厚照沒發脾氣,他們也不能橫加指責,如此方可阻止君臣間的矛盾加大……劉健終於感受到來自少年天子朱厚照的沉重壓力。

聽了幾件事情,朱厚照道:“……行了,朕就先處置朝事至此,秋糧入庫後,調撥多少錢糧至西北,戶部再呈遞奏本……哦對了,西南那邊接連平息叛亂和邊患,難道不需要調撥錢糧過去?”

滿朝文武許久都沒聽過西南那邊的事情,好像沈溪出去帶兵打仗就萬事大吉,可以不管不顧。

劉健道:“回陛下,西南並無錢糧調度計劃!地方上也未對朝廷提出申請!”

朱厚照有些生氣:“看看西南,同樣一場大戰下來,損耗不小,但沈卿家卻自給自足,連軍糧和犒賞都自行解決!再看西北,有沒有戰事都會跟朝廷要這要那,朝廷每年在西北耗費上百萬兩銀子……”

劉健打斷了朱厚照的話:“回陛下,西南與西北畢竟不可同日而語,西南地區王化已久,周邊藩屬皆臣服大明,不若北方韃靼乃蒙元餘孽,志存恢復昔日榮光,隨時可南下染指京師,自然不可相同對待!”

朱厚照擺擺手:“行了,行了,朕不想再聽了,時間已到,有什麼事明天再說。以後每次朝會,都要在半個時辰內完成,到時候朕會讓人計時,每旬逢四九……還有二七便休息,初一、十五也要休息……就這樣吧!”

說完,朱厚照完全不顧滿朝文武大臣的意見,站起身撩開腿便走,很多大臣做出恭送的狀態,劉健和李東陽等人臉色則非常尷尬。

朱厚照的身影消失在殿門口,許多文官臉上滿是憤怒,但他們不敢對皇帝發氣,只能把怒火宣泄到“僭越”出現在乾清宮的劉瑾身上,出宮時基本都在議論如何才能打擊大有死灰復燃跡象的“閹黨”。

……

……

朱厚照回到寢宮,臉上的神情輕鬆中帶着幾分釋懷,衝着劉瑾道:“很好,這次朕很滿意,劉公公,你做得不錯!”

劉瑾突然被皇帝點名表揚,有些意外,因爲之前在朝堂上他根本沒做什麼事,完全是朱厚照自己個人發揮……就算劉健和李東陽控制了朝廷,但二人未在乾清宮給朱厚照多大難堪,尤其是在朱厚照把君臣矛盾挑明後。

當然這其中也有謝遷出來轉圜的功勞。

劉瑾笑道:“陛下,老奴一切都是爲了陛下……如今朝議已結束,是否……該下了老奴司禮監的差事?”

劉瑾雖然非常想進入司禮監,但他懂得分寸,照理之前的說法,這次事情結束朱厚照就會將他司禮監太監的位子褫奪。

朱厚照從不把承諾放在心上,擺擺手,無所謂地道:“沒事,這差事你先當着,反正司禮監那邊你又不管事,以後只管跟着朕參加朝議便是,朕有什麼事可以問問你。如果現在給你把職務下了,回頭又再安上,太過折騰……你現在先領着御馬監的差事,朕出宮需要可完全信任之人在身邊保護!”

劉瑾笑盈盈應承下來,心裡樂開花。

朱厚照又道:“哦對了,劉公公,之前朕在朝議時問過西南的事情,但最近好像根本沒有看到過任何與西南有關的奏本,你回頭去一趟司禮監,看看那裡是否有相關奏本,若是沒有,你再去趟通政使司,那邊所有奏本都有記錄,你爲朕整理好。”

“朕對沈先生的事情很感興趣,回頭朕準備微服私訪,走遍大江南北,西南是必須去的地方……”

劉瑾一聽,之前因兼任司禮監和御馬監太監的好心情突然沒了,心想:“就算沈溪小兒不在京城,可陛下對他還是非常看重!”但他不敢怠慢,趕緊應承:“是,陛下,老奴這就去司禮監和通政使司,將相關奏本拿來,供陛下御覽!”

……

……

劉瑾突然間成爲司禮監太監,雖然只是秉筆太監,在所有秉筆太監中居於最末,但沒有人敢輕視。

通常而言,司禮監設掌印太監一名,秉筆太監六名,隨堂太監兩名,另有提督太監一名,但除掌印太監和提督太監數量確定,秉筆太監和隨堂太監在不同時期人數是不定的,只要能保證司禮監正常運轉便可。

就算劉瑾在秉筆太監中居於最末,但別人可不敢把他當作末位者看待,因爲就算首席秉筆太監戴義現在也成了劉瑾的應聲蟲。

劉瑾原本接觸不到實權,可這次朱厚照想知道沈溪的消息,安排他去司禮監和通政使司衙門提奏本,他到了夢寐以求的司禮監,隨堂太監和秉筆太監都前來向他恭賀。

劉瑾一臉嚴肅:“咱家只是奉皇命前來辦差,諸位公公配合一下便是,咱家可不想破壞司禮監的清靜!”

劉瑾如此大張旗鼓只是爲了擺譜,這會兒別說在場幾名秉筆太監和隨堂太監,就算掌印太監蕭敬也要給他三分面子,誰都知道他是皇帝跟前第一紅人,現在蕭敬不得皇帝寵信,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子隨時都會換人。

戴義道:“劉公公需要辦什麼差事,只管吩咐下來,讓咱家幫您辦好便可,哪裡能勞動您的大駕?來人,去爲劉公公準備座椅!”

“誒!不必了!咱家奉皇命辦差,如果偷懶的話,回去怎生跟陛下交待?你們幾個,先將司禮監內存放的關於西南的奏本呈遞上來,謄錄本也可,回頭咱家還要去一趟通政使司……”

“諸位,陛下關心國事,你們做事可要明白分寸!”

劉瑾適時提醒在場的司禮監同僚,做事要心向皇帝,不能向着那些文官。

就在在場太監覺得劉瑾不近人情時,劉瑾突然一擺手,道:“來人,將陛下的賞賜擡上來!”

衆太監聽到這話,登時眼睛瞪大了。

但見幾名太監擡着幾口箱子進來,雖然箱子不大,但重量卻不輕,打開一看,裡面裝着的全都是銅錢,幾箱子下來至少也有數百貫。

劉瑾道:“陛下感念諸位辛苦,這是你們應得的賞賜,如果以後做事做得好,陛下自然還會有賞賜。若朝廷有什麼大事,故意隱瞞不報……哼哼,那時別說賞賜了,腦袋都要搬家,誰來說情也是徒勞!”

劉瑾如此恩威並濟一番,在場太監雖然有心懷不滿者,但大多數還是見錢眼開,沒有誰會跟銀子過不去。

一個個都過來行禮謝恩。

第一九〇章 縣試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六八二章 鄉試主考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二一五〇章 別有用心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九九八章 根基第六九二章 大明國史第一八一八章 爭權第一〇一章 早熟的小蘿莉第五九一章 蹴鞠的另一種玩法第一二九五章 築京觀第八六九章 紅雙喜第二二六〇章 慶典第二〇四五章 太監之爭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八三四章 從鹽引入手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二二三章 風花問月(下)第二二三章 風花問月(下)第一三〇七章 安排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二四八三章 反對和支持第一〇一六章 無處安置(第二更)第一五九〇章 如魚得水第一九一六章 借勢而爲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七十七章 敲定第八〇八章 老友同行(第一更)第一九一九章 殺沈之厚第一一四五章 最後的防線第一五九〇章 如魚得水第一五五九章 當皇帝沒勁第二六〇章 相親和武舉(第四更)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十三章 團聚(求收藏)第一五八七章 人比人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無奈第一六四一章 好日子到頭第五十四章 小軍師第一八七六章 王鏊致仕第一九一〇章 寫份奏疏第四〇四章 捉姦(第二更)第二四二二章 找個替代者第一七五一章 各懷心機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一三三五章 言盡於此第一五七章 老員工的重要性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二一二四章 敢諫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難分(第二更)第二五六六章 奇襲第一六五一章 最信任之人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二六一章 告狀第二一三八章 敢於納諫第六一七章 校場演炮(第四更)第七五四章 鄉試閱卷(第一更)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九章 雙溪鎮有個小蘿莉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一九五七章 定局第二二三七章 摧枯拉朽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一八〇五章 無條件信任第一四二五章 將計就計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一四九二章 外債第一三六五章 準備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二四八一章 功過是非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一七八章 老孃懷孕了第五〇三章 這裡不是清水衙門(第三更)第三七二章 沒名氣不好混第一八六四章 舉薦第二五七九章 洗牌正當時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一一七六章 困城(下)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二二七一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一一六四章 血戰(上)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織女(第三更)第一六四一章 好日子到頭第一一〇五章 重任在肩第五九二章 戶部可是苦衙門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貿易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二四七五章 不給面子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
第一九〇章 縣試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六八二章 鄉試主考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二一五〇章 別有用心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九九八章 根基第六九二章 大明國史第一八一八章 爭權第一〇一章 早熟的小蘿莉第五九一章 蹴鞠的另一種玩法第一二九五章 築京觀第八六九章 紅雙喜第二二六〇章 慶典第二〇四五章 太監之爭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八三四章 從鹽引入手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二二三章 風花問月(下)第二二三章 風花問月(下)第一三〇七章 安排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二四八三章 反對和支持第一〇一六章 無處安置(第二更)第一五九〇章 如魚得水第一九一六章 借勢而爲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七十七章 敲定第八〇八章 老友同行(第一更)第一九一九章 殺沈之厚第一一四五章 最後的防線第一五九〇章 如魚得水第一五五九章 當皇帝沒勁第二六〇章 相親和武舉(第四更)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十三章 團聚(求收藏)第一五八七章 人比人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無奈第一六四一章 好日子到頭第五十四章 小軍師第一八七六章 王鏊致仕第一九一〇章 寫份奏疏第四〇四章 捉姦(第二更)第二四二二章 找個替代者第一七五一章 各懷心機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一三三五章 言盡於此第一五七章 老員工的重要性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二一二四章 敢諫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難分(第二更)第二五六六章 奇襲第一六五一章 最信任之人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二六一章 告狀第二一三八章 敢於納諫第六一七章 校場演炮(第四更)第七五四章 鄉試閱卷(第一更)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九章 雙溪鎮有個小蘿莉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一九五七章 定局第二二三七章 摧枯拉朽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一八〇五章 無條件信任第一四二五章 將計就計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一四九二章 外債第一三六五章 準備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二四八一章 功過是非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一七八章 老孃懷孕了第五〇三章 這裡不是清水衙門(第三更)第三七二章 沒名氣不好混第一八六四章 舉薦第二五七九章 洗牌正當時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一一七六章 困城(下)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二二七一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一一六四章 血戰(上)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織女(第三更)第一六四一章 好日子到頭第一一〇五章 重任在肩第五九二章 戶部可是苦衙門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貿易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二四七五章 不給面子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