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的速度很快,下午縣令就親自過來了。
他本以爲一個管家沒多大能耐,但將家產清點完畢後就再也不敢耽擱了。
“譚大人,夫人,嶽明一家的資產已經清算出來,一共八千兩掛零,賬本和銀票下官都帶過來了。”縣令恭敬地說道。
譚正宏拱拱手:“辛苦陶大人了。”
他手上有嶽明的賣身契,這件事本來可以自己解決,但涉及到錢莊,只能讓官府出手。
“這是下官管轄的地方,都是我該做的,對了,佃農強烈要求將嶽明斬首示衆,不知譚大人有沒有什麼想法?”
縣令說出了最讓自己爲難的事情。
其實那些佃農還好,他們不滿意最多罵幾句,但譚家不行。
譚正宏很隨和:“既然報官了,你就按着律法辦事,怎麼判我都沒意見。”
“如果按着規矩應該讓嶽明一家遊街三日再流放。”
“那就勞煩縣令大人給他們選個好地方。”
譚正宏眯着眼睛說道,其實死亡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比一輩子受罪幸福多了。
縣令點點頭,他很清楚裡面的門道。
一樣是流放,有些人過得滋潤,有些人卻只能悽慘而死。
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看押送犯人的衙役,另一個就是看流放到哪裡。
就算夫人沒發話,他也好好招待嶽明一家。
趁着他們說話的時候喬朵兒翻了兩頁賬本,不由問道:“這莊子以前的主人是誰?”
嶽明貪污銀子來源分爲三部分,前東家、譚家和佃農都是受害者。
現在嶽明把銀子吐了出來,銀子也該分了。
縣令當即說道:“是府城的文書大人,後來牽扯到玄鷹寨的私鹽案被於正大人抄了家,現在被髮配到邊關去了。”
兩年前於正把寧天府的官員撤下了將近一半,這事兒他記憶猶新。
喬朵兒默默吐槽,難怪找了這麼個管家。
於大人一般量刑較輕,能抄家流放說明前東家很混賬,嶽明這麼做也算得上是上行下效了。
那前東家的那一份就給秦龍雲留着,讓他多修路多造橋。
一來造福百姓,另外也能給他增加點政績。
“麻煩大人幫我發個告示,讓近十年佃過這兩個莊子的佃農明天下午帶上契書去嶽明家,領取補償,之前的人家每年每畝補償三十文,這兩年補償八十文。”
喬朵兒客氣地說道。
縣令有些意外,但很快就反應過來。
混事是嶽明做的,可莊子是譚家的,或多或少都會有不好聽的話傳出來。
她現在這麼做不僅能挽回名聲,還會讓莊子的佃農對譚家感恩戴德,順利換上新管事。
說真的,管理這種事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如果人心齊,很容易就能管好,人心不齊,零頭的再怎麼努力也沒用。
“是,下官這就去安排。”
喬朵兒不知道這一會兒工夫縣令就腦補了這麼多,她這麼做的目的就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拿着這筆銀子,她也成了剝削佃農的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