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魚與熊掌

劉澤吟罷,當場卻是鴉雀無聲,劉澤一愣,該不會是露餡了吧——不可能呀,這首詩可是曹操在十幾年後所作的,難道……再看衆人,皆是一臉沉醉,都在搖頭晃腦地低聲吟詠。

首先是蔡邕嘆道:“妙哉妙哉,好一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輕輕一問,愁煞古今才子。自詩經以後,四言詩已漸趨沒落,鮮有佳作問世,然潤德此詩,立意高遠,跌宕悠揚,乃多年未見之佳作,此詩必名揚四海,稱頌天下。”

黃琬也道:“全詩既有對人生之感慨,更有求賢若渴之意,末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隱含王霸之氣,我觀潤德必定前途無量。”

衆人你一言,我一句,直把劉澤差點臊到几案底下去,人生感慨也罷,求賢若渴也好,就算那王八之氣,那也是人家曹操的關劉澤屁事,自己不過是一個厚顏無恥地抄襲者——不,應該是剽竊者,此詩一經傳出,將來曹操便不敢再寫了——尼瑪的,節操碎了一地。看來這光和年間,自己的臉皮可是數一數二手厚了,難不成這就是所謂的“厚黑”?劉澤心裡暗暗一笑,表面上還得若無其事,堆出一付虛心求教的模樣。

盧植呵呵一笑,對蔡邕道:“傳言伯喈收徒甚嚴,非賢者不能入其門,你看我這個學生有沒有資格列入你的門牆?”

蔡邕喜道:“當然,潤德的才華天下無幾人能及,只是子幹兄真得肯割愛嗎?”

盧植道:“潤德雖是我的得意門生,但我才薄德淺,有誤人子弟之嫌,今日我誠意推薦潤德到伯喈門下,還望伯喈看在我的薄面上,不要拒絕才是。”

蔡邕大喜,他收徒嚴格不假,但他只是不收庸者,但凡天賦過人的弟子,那個老師不是恨不得搶了去,劉澤賑濟萬民和這首短歌行,無論是人品還是才學,都讓蔡邕欣喜不己,早恨不得去挖盧植的牆角,此時盧植居然還自動送上門來,蔡邕笑得都合不攏嘴了,當下滿口地應承了。

劉澤這才恍然大悟,敢情盧植方纔讓自己賦詩別有深意,也算是投到蔡氏門下的一個小小考試,幸虧自己拿出曹操的得意之作來,算是輕鬆過關了。張溫黃琬等人紛紛向蔡邕道賀,稱伯喈不虛此行。

“我這學生雖是操持末流商業,卻是勤勉不墮,更是孝景帝閣下玄孫,中山靖王之後,帝室苗裔,想來也辱沒不了伯喈名聲。”雖然帝室之後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畢竟這裡的幾位可都是位高權重的朝庭重臣,但有鑑於劉澤商人的身份,盧植認爲還是有必要提出來的。

相比於一般士子,帝室之後多多少少要身份高貴些,試想那個豪門大族沒有點商鋪產業,但如果將他們也歸入末流商人之中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

可以想象見蔡邕此時更是喜出望外,連稱不敢。盧植回頭對劉澤道:“蔡公已然應允,你明日可去蔡府拜師,不過蔡公門下可不比我處,規矩甚嚴,潤德你可要好自爲之,勿失師望。”

劉澤忙恭身道:“謹遵恩師教誨。”

黃琬拿着筷子指着桌上的那盤紅扒熊掌和旁邊的輕蒸鱸魚道:“古人云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今日在此,卻見所言乃虛。”一語雙關,意指劉澤居然能同時拜得當世兩位大儒爲師,堪比兼得魚和熊掌。

盧植哈哈大笑,舉杯向諸位道:“諸公請滿飲此杯,不醉不歸。”

在中堂上歡宴之時,潘鳳也在外面安排那些隨從和跟班的就食。本來隨從跟班的只隨給些普通食物即可,可潘鳳並不知道這規矩,在鳳凰谷時,就算是主公劉澤也和衆人一同吃飯,別無特殊,自然招待尋些跟班隨從的,那全是和中堂內一般的山珍海味。

這些跟班的人數衆多,平日裡雖然跟着主人到處混吃混喝,但如此高檔的美酒佳餚根本就沒見過,一頓胡吃海塞,忙得酒樓裡的夥計來來回回地跑了好幾趟,纔將這幫傢伙的肚皮給撐圓了。回去之後,經過這些傢伙的添油加醋,盧府用山珍海味款待下人的事在洛陽城裡不脛而走,自然是有人是羨慕妒忌恨,甚至流言都傳入了宮裡,最後導致發生了宦官左豐公然向盧植索賄的事,卻是令劉澤始料未及的。

酒盡筵散,喝得半醉的衆人紛紛告辭,蔡邕和劉澤約下了明日在蔡府拜師之後也告辭而去。盧植今天倒是沒有喝多,一則他酒量極大,二則今日還要在校場點兵出征,公事可是萬萬不敢耽誤的。

送走了衆人,嚴肅地對劉澤道:“潤德,你隨我來。”

劉澤嚇得心裡直打鼓,他自作主張訂了山珍海味,還運來十桌的青花瓷器,顯然是違背了盧植做人的原則,在人前盧植不能把自己咋樣,可人後……事已至此,他也只好忐忑不安地跟在盧植後面進了中堂。

盧植輕嘆了一聲,道:“潤德,今日幸好有你在,給了爲師極大的顏面,人在官場,處處也是身不由己。不過,今日花費多少,全由爲師來付帳。”

劉澤一聽盧植並沒有怪罪他的意思,心中大喜,至於今天吃飯花了多少錢他才一點也不在乎。“老師,今日花費多少,您就不用操心了,這幾個小錢不算什麼,老師您不怪我自作主張我早已是千恩萬謝了。”

盧植瞪了他一眼,道:“爲師知道你不缺錢,但今日是爲師宴請各位同僚,豈可花你的錢。”

“一頓飯又花不了幾文錢,老師不必爭了,權當是弟子的一片心意。”

盧植搖頭道:“不行,這是原則的事,我豈能用弟子的錢去請客吃飯,傳言出去,豈不惹人笑話。潤德,到底花了多少,報上來,一會兒讓毓兒支給你。”

劉澤很無奈,不過盧植的脾氣他太清楚了,他說不行八匹馬也拉不回來,可自己也不清楚花了多少錢,只能叫地來遠遠在堂外的潘鳳問問。

潘鳳直接道:“稟公子,今日酒宴總共花銷二千……”

第475章 孫策遇刺第325章 馬氏火槍第86章 遼西採礦第94章 呂氏春秋第39章 考覈比試第171章 胖子董卓第291章 活字印刷第19章 初入洛陽第218章 針鋒相對第232章 洛陽危局第600章 刮骨療毒第107章 天高地厚第671章 兵出子午第508章 十里亭下第44章 尋釁滋事第213章 平原國相第201章 宗室重臣第331章 路遇刺客第307章 單騎救主第612章 進軍南中第587章 蟻附攻城第16章 盧府求學第475章 孫策遇刺第540章 韓當戰死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492章 孫策殞命第508章 十里亭下第138章 設伏大興第521章 龐統來訪第629章 法正來降第568章 韓玄之死第595章 彭蠡水戰(下)第56章 西域諸國第621章 藤甲覆滅第658章 驚聞噩耗第303章 叛出冀州第50章 算計賈詡第109章 八步成詩第38章 中山馬商第362章 絕望南岸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276章 挾持人質第495章 立軍令狀第185章 攻心爲上第336章 借款十億第105章 蔡府拜師第409章 紅顏禍水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316章 一讓徐州第377章 張飛罵宴第510章 輕取襄陽第247章 一石二鳥第518章 烏林水寨第427章 第三軍團第656章 滅門慘禍第304章 走爲上計第346章 任性糜蘭第548章 以退爲進第454章 突破重圍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94章 呂氏春秋第148章 離別樓桑第236章 國相來訪第326章 賈詡進言第288章 情何以堪第409章 紅顏禍水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629章 法正來降第282章 懸賞通緝第327章 枕蓆私語第637章 炮擊白帝第102章 稱重石獅第274章 兒女私情第351章 殘月之夜(上)第87章 匯通天下第680章 窮途末路第68章 出兵臥虎第149章 南下廣宗第257章 分崩離析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96章 謁見盧師第439章 陰陵之戰(二)第75章 千里之徵第508章 十里亭下第192章 再宴盧府第584章 高順戰死第365章 開科取士(一)第582章 糜芳投敵第445章 如此特使第377章 張飛罵宴第435章 背水一戰第700章 武昌烽煙第678章 東渡黃河第429章 袁術稱帝第154章 應敵之策第472章 偏殿面聖第654章 前往定軍第336章 借款十億第236章 國相來訪
第475章 孫策遇刺第325章 馬氏火槍第86章 遼西採礦第94章 呂氏春秋第39章 考覈比試第171章 胖子董卓第291章 活字印刷第19章 初入洛陽第218章 針鋒相對第232章 洛陽危局第600章 刮骨療毒第107章 天高地厚第671章 兵出子午第508章 十里亭下第44章 尋釁滋事第213章 平原國相第201章 宗室重臣第331章 路遇刺客第307章 單騎救主第612章 進軍南中第587章 蟻附攻城第16章 盧府求學第475章 孫策遇刺第540章 韓當戰死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492章 孫策殞命第508章 十里亭下第138章 設伏大興第521章 龐統來訪第629章 法正來降第568章 韓玄之死第595章 彭蠡水戰(下)第56章 西域諸國第621章 藤甲覆滅第658章 驚聞噩耗第303章 叛出冀州第50章 算計賈詡第109章 八步成詩第38章 中山馬商第362章 絕望南岸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276章 挾持人質第495章 立軍令狀第185章 攻心爲上第336章 借款十億第105章 蔡府拜師第409章 紅顏禍水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316章 一讓徐州第377章 張飛罵宴第510章 輕取襄陽第247章 一石二鳥第518章 烏林水寨第427章 第三軍團第656章 滅門慘禍第304章 走爲上計第346章 任性糜蘭第548章 以退爲進第454章 突破重圍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94章 呂氏春秋第148章 離別樓桑第236章 國相來訪第326章 賈詡進言第288章 情何以堪第409章 紅顏禍水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629章 法正來降第282章 懸賞通緝第327章 枕蓆私語第637章 炮擊白帝第102章 稱重石獅第274章 兒女私情第351章 殘月之夜(上)第87章 匯通天下第680章 窮途末路第68章 出兵臥虎第149章 南下廣宗第257章 分崩離析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96章 謁見盧師第439章 陰陵之戰(二)第75章 千里之徵第508章 十里亭下第192章 再宴盧府第584章 高順戰死第365章 開科取士(一)第582章 糜芳投敵第445章 如此特使第377章 張飛罵宴第435章 背水一戰第700章 武昌烽煙第678章 東渡黃河第429章 袁術稱帝第154章 應敵之策第472章 偏殿面聖第654章 前往定軍第336章 借款十億第236章 國相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