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東點軍校

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慘敗,咎其原因,不外乎一點,軍隊缺乏凝聚力,在主將陣亡或者逃逸之後,整支軍隊便失去了主心骨,幾十萬人馬在頃刻之間便崩盤,一觸即潰。爲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軍隊中缺乏大批的優秀的中下層指揮官,在失去主將的情況下,這些中下層的軍官無法勇敢地站出來,擔當指揮官的責任。一支優秀的軍隊,不光有智勇無雙的大將,還應當有各個階梯的優異的中下層軍官,能在危難的時候勇於擔當、悍不畏死,率領部下決死而戰,這樣的部隊纔是真正打不挎的百戰雄師。

所以培養中下層的軍官,無疑是劉澤面臨的一個重中之重的要務,諸侯討董草草收場,天下也將從此陷入諸侯混戰的局面之中,時間緊迫,刻不容緩。

平原城東北二十里處有一座小山,方圓數裡,環境清幽,再往東面,便是清柳河。劉澤一行數十人正在這裡考察軍校的建址,此處依山傍水,清寂幽靜,是一個再合適不過的地點了。

“校址就在建在山下如何?”劉澤徵詢大家的意見。

“依我看那,再往東點依河而建更佳。”盧植指着青柳河邊的一塊空地說道。盧植將是軍校的督學,全面負責軍校的管理事務。劉澤出兵征戰之後,盧植無所事事,便在平原城裡著書立說,將以前沒有完成的《尚書章句》、《三禮解詁》續寫完成。但他一直記着劉澤開學堂建私塾之事。劉澤回來之後,便首先和他商量着辦學的事宜。盧植原以爲劉澤的學堂是講授經史儒學的,後來經劉澤介紹這學堂將會一是所專門培養軍事人才的學堂,不禁暗暗稱奇。

在漢代,由於武將地位低下,所以根本就沒有正規的武學,一些將領大多是世家或行伍出身,所學的兵法也是家傳或師父傳授的,想劉澤這般專門成立學堂以武學兵法爲授課內容的學堂還真是聞所未聞。

不過盧植做爲文武全才的一代儒帥,還是完全能理解劉澤此舉的用意,培養一大批優秀軍事人才。在未來的戰爭中完全可以搶得先機。所以盧植欣然接受了劉澤要他出任督學的請求。

衆人皆稱好。唯獨劉澤喃喃自語道:“東點……東點……”忽然他眼前一亮,叫道:“有了!”

“什麼有了?”衆人皆是愕然。

劉澤微笑着道:“這兩天苦思冥想這學堂的名稱,始終也想不到一個合適的,方纔盧老師無意之中的一句‘東點’。倒是提醒了我。這學堂不妨叫東點軍校如何?”

“東點軍校?”盧植沉吟一下撫髯道:“從字面上看。似乎俗了點,也直白了點,但細細品來。卻別有一番雅趣,東點——紫氣東來,點石成金,好,就依潤德之言,這學堂便定名爲東點軍校吧。”

既然是主公劉澤提出來的,又經督學盧植首肯,衆人也就沒有異議了。

劉澤倒是有點自鳴得意,後世的美國有個西點軍校聞名遐邇,自己靈機一動整個東點軍校,足可媲美西點了。

歷史上的第一所軍事學校就這樣誕生了。在其後數十年的時間裡,從這裡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將,“系出東點”成爲武將的一種榮耀。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劉澤一直忙於軍校的籌備,校舍的建設,教員的選擇,學員的考覈和選撥,都忙得他焦頭爛額。到不是說劉澤不信任盧植,而是軍校尚在草創階段,萬事開頭難,尤其是幹一件前無古人的事,不花點心血又如何能辦成。

軍校的領導班子很快地就確定下來了,劉澤擔任名譽校長的職務,盧植擔任督學之職,負責軍校的整個日常管理,賈詡兼任學監(教務主任),陳到、徐榮等人擔任教官。

說到教官的人選,實在是讓劉澤捉襟見肘,他的這一大幫子手下,大多是草根出身,那裡學過什麼兵法戰陣的,趙雲、管亥善於練兵,但同樣也缺乏系統的軍事理論,關羽張飛更是一介武夫,只知道衝鋒在前,打仗全憑一個勇字。唯一在正規軍隊中服役的過只有陳到和徐榮兩個人,還算得上懂點兵法和戰陣變化。看來想要辦好軍校,首先便是師資力量的培養,劉澤在軍校的專業設置上,專門成立了一個師範系,選撥一些身體素質一般便理論知識豐富的學員進行重點培養,畢業後便可以充實到教官隊伍中去。

科系的設置暫時劉澤不準備過於繁複,除了師範系之外,設了步兵指揮系、騎兵指揮系、參謀系、後勤保障系四個系,以後可以視發展的情況和需求增設其他科系,暫時這五個科系就基本上滿足需求。

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則,學員的選撥則極爲嚴苛,大部分的學員來自於軍隊之中,少部分的來自於民間,經過了層層的考覈,五百人有幸成爲了東點軍校的第一期學員。成爲軍校學員之後,薪餉待遇立刻比普通士卒高出一倍,而且學制三年期滿合格畢業者,將會進入軍隊擔任下層軍官,成績優異者還可以直接晉升兩三級。

至於關羽張飛管亥武安國等人,則被劉澤安排進了特設的高級指揮班,由於他們都有職務在身,無法進行全日制地學習,劉澤便採用短期培訓和輪訓的方法,專門爲他們開小竈。

初時張飛很不滿意,好歹自己現在已經是官居都尉,千石的官了,居然還要象童生一樣坐到書桌前讀書,讓手下敗將徐榮給他講課,那是一百個不樂意。劉澤只得下了道死命令,任何人拿不到畢業證書,一律不得上崗就職。張飛無奈,也只能老老實實地坐到課堂上認真聽講,真要讓劉澤把他都尉給撤了,那他可就丟大人了。

對於教材的選擇,劉澤是費了一番腦筋的。《孫子兵法》、《吳起兵法》、《孫臏兵法》這些自然是必修的課目,但對於這些草根出身的學員而言,讀懂這些兵法可不件容易的事,甚至許多的人連字都不識幾個,讓他們去看這些晦澀的字句可不是要命嗎?

有鑑於此,劉澤決心以《孫子兵法》爲底本,用淺白的語言對孫子兵法進行詮註,定名爲《孫子新解》,將古代的一些兵法及後世的一些重要的軍事理論納入其中。

其文共分十三篇,依孫子十三篇而成書,但開書第一篇講的是論戰鬥的意志與精神。之所以劉澤將這個放在第一篇的位置上,正是由於縱貫古今得出來的結論,一支軍隊若沒有必勝的信念和堅韌的意志,那就稱不上百勝之師。真正的王者之師,必須要具備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亮劍精神,那怕戰鬥到最後一人,也不會輕言放棄。無論是敵衆我寡還是身陷絕境,都要勇敢地面向敵人,即使倒下,那也是一座山一道嶺,將後背面向敵人的軍隊,就算再精通兵法戰陣,就算再裝備優良的武器,最終還是會一敗塗地。

其後的十二篇則於孫子兵法大致相同,分爲戰略運籌、作戰指揮、戰場機變、軍事地理、特種作戰幾個部分。相比於《孫子兵法》,《孫子新解》在字數方面足足增加了十倍,內容更爲地廣泛,諸兵種獨立運用及聯合作戰也被寫入兵法詮註之中,放在第六篇兵勢篇中。騎步聯合作戰,水陸聯合作戰是新解詮註的重點,而火藥的使用及炮兵的作戰理論則無疑是前所未有的東西。

在特種作戰領域,信息戰也列入了篇章之內,截取和反截取敵人的情報成爲重中之重的研究課題。

對於不同的科系,還需要增加些專業的書籍,比如後勤系增設算學課目等等。

此時雖然紙張問世已久,但書籍還都是抄寫在竹簡之上的,想想每個學生都每天搬着幾大卷的竹簡進來出去,劉澤想想也頭疼。好在平原的造紙坊已經建立起來,可以生產出潔白平整厚薄一致的高質量紙張來,劉澤決定將教材統一刊印成冊,以避免手工傳抄出現有錯誤。

印刷術在漢代絕對是一件石破天驚的大事,劉澤直接就跳過了雕版印刷的階段,採用了活版印刷的技術,將宋代畢昇的發明整整地提前了一千年。爲此劉澤專門成立了一個印刷工坊,選派得力的工匠,分爲幾組,制模、刻字、燒造、排版印刷各爲一組,好在活版印刷技術難度不高,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工匠們基本就都掌握了要領,五百套教材很快地就被印出來了。劉澤又用線將散亂的書頁裝訂在一起,還設計了一個好看的封面。

當這一本線裝書擺到了盧植的辦公桌前,連盧植都驚詫不已。漢代雖然也用紙寫字,但寫好之後卻是如同竹簡一般地捲起來,象劉澤這般線裝書則是聞所未聞,盧植不禁連聲稱好。(未完待續。。)

第631章 火燒眉毛第614章 初戰告捷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705章 位極九五第330章 羊脂凝玉第271章 西去長安第391章 回師郯城第413章 臧霸歸心第678章 東渡黃河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520章 蔣幹盜書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263章 錦鷹條例第29章 龍淵太阿第216章 處以笞刑第660章 退回漢中第12章 高橋馬鞍第643章 獻城投降第651章 火燒陽平第10章 遼西太守第281章 止水微瀾第606章 城下之盟第415章 暗起殺心第554章 華陀歸服第212章 初入平原第162章 梟其首級第39章 考覈比試第374章 雙喜臨門第233章 混水摸魚第482章 甘寧請戰第131章 酒醉迷情第124章 離開洛陽第198章 何府來人第288章 情何以堪第119章 當局者迷第364章 遷治之議第455章 楊弘戰死第366章 開科取士(二)第86章 遼西採礦第471章 靖王殿下第232章 洛陽危局第140章 擒賊擒王第163章 長社城下第427章 第三軍團第129章 打個五折第206章 論功行賞第131章 酒醉迷情第155章 別部司馬第648章 第九軍團第588章 炮轟曹操第522章 離間之計第452章 袁術絕望第260章 回到平原第16章 盧府求學第341章 糜家小姐第417章 投案自首第54章 極品寶馬第528章 鐵鎖橫舟第466章 還璽於都第209章 難得糊塗第116章 驚世才華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113章 月蝕之夜第424章 重組新軍第400章 全部拿下第138章 設伏大興第299章 長途奔襲第113章 月蝕之夜第75章 千里之徵第107章 天高地厚第74章 亮銀鋼槍第633章 三渡涪水第375章 呂布來了第84章 守孝百日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287章 心意已決第79章 富可敵國第129章 打個五折第395章 高順被擒第387章 張飛醉酒第370章 開個玩笑第88章 加密錢票第461章 回到下邳第58章 收服大宛第436章 降者免死第240章 盟主之爭第657章 祁山腳下第224章 督郵駕到第24章 第一桶金第3章 重見人煙第147章 朝庭封賞第134章 洛陽紙貴第200章 廢刺置牧第480章 隔岸觀火第378章 貂蟬敬酒第5章 公孫世家第266章 拜訪田豐第198章 何府來人第81章 擂臺比武第531章 龐統夜遁
第631章 火燒眉毛第614章 初戰告捷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705章 位極九五第330章 羊脂凝玉第271章 西去長安第391章 回師郯城第413章 臧霸歸心第678章 東渡黃河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520章 蔣幹盜書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263章 錦鷹條例第29章 龍淵太阿第216章 處以笞刑第660章 退回漢中第12章 高橋馬鞍第643章 獻城投降第651章 火燒陽平第10章 遼西太守第281章 止水微瀾第606章 城下之盟第415章 暗起殺心第554章 華陀歸服第212章 初入平原第162章 梟其首級第39章 考覈比試第374章 雙喜臨門第233章 混水摸魚第482章 甘寧請戰第131章 酒醉迷情第124章 離開洛陽第198章 何府來人第288章 情何以堪第119章 當局者迷第364章 遷治之議第455章 楊弘戰死第366章 開科取士(二)第86章 遼西採礦第471章 靖王殿下第232章 洛陽危局第140章 擒賊擒王第163章 長社城下第427章 第三軍團第129章 打個五折第206章 論功行賞第131章 酒醉迷情第155章 別部司馬第648章 第九軍團第588章 炮轟曹操第522章 離間之計第452章 袁術絕望第260章 回到平原第16章 盧府求學第341章 糜家小姐第417章 投案自首第54章 極品寶馬第528章 鐵鎖橫舟第466章 還璽於都第209章 難得糊塗第116章 驚世才華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113章 月蝕之夜第424章 重組新軍第400章 全部拿下第138章 設伏大興第299章 長途奔襲第113章 月蝕之夜第75章 千里之徵第107章 天高地厚第74章 亮銀鋼槍第633章 三渡涪水第375章 呂布來了第84章 守孝百日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287章 心意已決第79章 富可敵國第129章 打個五折第395章 高順被擒第387章 張飛醉酒第370章 開個玩笑第88章 加密錢票第461章 回到下邳第58章 收服大宛第436章 降者免死第240章 盟主之爭第657章 祁山腳下第224章 督郵駕到第24章 第一桶金第3章 重見人煙第147章 朝庭封賞第134章 洛陽紙貴第200章 廢刺置牧第480章 隔岸觀火第378章 貂蟬敬酒第5章 公孫世家第266章 拜訪田豐第198章 何府來人第81章 擂臺比武第531章 龐統夜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