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袁術來犯

此次進攻,袁術是做了充分的準備,雖然只掌控着揚州淮南的二郡之地,但袁術在討伐董卓前後,一直割據在南陽,南陽是天下第一大郡,黃巾亂前人口愈百萬,富紳豪強不可勝數,其富庶在大漢朝也是數一數二的.袁術在南陽橫徵暴斂,奢資無厭,將南陽的地皮都刮盡三尺,後來袁術在南陽實在是無油水可撈了,便揮兵東進,打敗了陳瑀,殺死了朝庭委派的揚州刺史陳溫,竊居了淮南.其時孫堅亡故,其子孫策率舊部投其帳下,驍勇善助,助袁術攻下廬江郡.

袁術的出爾反爾讓孫策很失望,拿他父親用性命換回來的傳國玉璽換取了袁術的三千人馬,渡江征討劉繇去了.袁術自以爲得計,拿着傳國玉璽沾沾自喜,做起了當皇帝的清秋大夢.

原本袁術就有圖謀徐州之心,此次曹操給他傳來密信,說劉澤圖謀淮南,向朝庭上表準備征討,朝庭已經降詔,劉澤剋日就要進兵,曹操倒是挺";誠懇";地告訴袁術,看在老朋友的份上,他是好意提醒,讓袁術早做防備.

袁術與劉澤的積怨,早在諸侯討董的時候就種下了,眼瞅着劉澤不費吹灰之力進位徐州牧,更是讓袁術眼紅的不行.對於曹操的";好意";提醒,自然是心領神會,怒道:";劉澤豎子,倒煤販炭之徒,也敢佔據州郡,與諸侯同列.某尚未圖你,你反而要興兵淮南,殊爲可恨!";

於是,點起十萬大軍,以大將紀靈爲主將帥,張勳爲副將.長史楊弘爲監軍,點雷薄,陳蘭爲前鋒,又令陳紀爲糧草督運使,負責押運糧草.紀靈領命.誓師完畢.點起大軍,浩浩蕩蕩.離了壽春,沿淮水而進,連營十數裡,兵鋒直指盱眙.

盱眙雖然只是下邳國南面的一個小縣城.但北臨淮水東接廣陵,是徐州的西南門戶,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一旦盱眙有失,袁軍便可將整個徐州腰斬爲兩斷,北可取下邳東海,南可襲廣陵,所以歷任徐州州牧都對盱眙相當地看重.佈下重兵防守.陶謙在時,常派一軍在此駐守,曹操兵亂徐州之後,徐州軍傷亡殆盡.饒是如此,盱眙也一直保持着三四千人的駐軍.劉澤接手徐州之後,也極爲重視盱眙的防衛,特別地將原來駐守留縣的四千餘人馬調到盱眙,並派領軍都尉於毒到盱眙統領這支軍隊.現在盱眙的駐軍正好是滿編制的一個軍七千人,但對於袁術的十萬大軍,於毒那敢出城應戰,一邊緊守城池,一面派人向郯城求援.

消息很快傳到了郯城,徐州上下震動.

袁術覦覷徐州早已不是一日兩日,無論他何時發動進攻都沒有出乎劉澤的預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所以徐州上下一片慌亂之際,劉澤卻是從容不迫淡定自如.

目前徐州的軍隊,除了呂布的三四萬人馬和臧霸的一萬人馬不在劉澤的考慮範圍之內,轄下軍隊有自己從平原帶來的軍隊經過補充之後目前有三萬餘衆,陶謙的丹陽兵八千,原曹豹轄下徐州兵有一軍七千人,糜竺陪嫁過來的八千武裝家兵,盱眙的駐軍七千,還有平定蕭建叛亂後收編的軍隊六千餘人,加上新募的兵三萬餘人,林林總總,也有十萬之數,足以和袁術此次進攻徐州的總兵力持平.

但讓劉澤頭疼的是兵員的素質參差不齊,這些兵員之中,戰鬥力最強悍的,無疑是自己帶過來的平原軍和陶謙的親衛部隊丹陽兵,新募軍隊和各士家收編過來的家兵部曲,缺乏訓練,根本就是不堪一擊.如何有效地改編軍隊,形成戰鬥力,一直是劉澤思考的問題,但徐州的事情千頭萬緒,軍隊的重新編組將是一個系統而浩大的工程,劉澤實在是騰不出手來.雖然軍隊編組的雛形已在他的腦海之中形成,但一直苦於沒時間,此次袁術兵犯徐州,劉澤更是沒時間搞軍隊重組的事宜,只能等戰事結束之後再說.

至於迎戰袁術,劉澤並不準備將所有的軍隊都拉上去,兵不在多而貴在精,一直是劉澤所奉行的路線,袁術雖然兵多,但大多也是剛剛從淮南招募來的新兵,戰鬥力並不強,劉澤決定以平原兵和丹陽兵爲主,集結五個軍的兵力,加上盱眙於毒的一個軍,抗擊來犯之敵.

漢代的軍隊編制是以二五爲進制,五人爲一伍,二伍爲一什,五什爲一隊,二隊爲一屯,五屯爲一曲也有二屯爲一曲,二曲爲一部,算下來滿編的一部爲一千多人.部在靈帝以前一直是軍隊最高單位的存在,但黃巾之亂後,戰事頻仍,一千人一部的編制顯然已經不能適應大規模作戰的要求,於是設五部爲一軍,由將軍或都尉統領.由於軍需要擔負獨立作戰任務,除了戰鬥人員之外,還包括諸如輜重,糧草,軍械,醫護,警衛等後勤人員若干,一個滿額軍的編制在七千人左右.劉澤總共調動五個軍,加上駐防盱眙的於毒一個軍,總參戰兵力達到四萬二千餘人.

戰將方面,關羽,太史慈,陳到,管亥,高覽各率一軍,謀士賈詡,徐庶跟隨劉澤在中軍帳一同出征.五軍的排列順序是前軍太史慈,中軍關羽,左軍高覽,右軍管亥,後軍陳到,由於作戰地點在下邳境內,劉澤令趙雲爲策應使,糜竺督運糧草.

前方軍情似火,劉澤的軍令如山,命令一下達,關羽等五將便立即調動人馬集結隊伍,準備四更造飯五更.[,!]出征.

張飛一看就傻了眼,劉澤調兵遣將居然沒有他的份,不禁惱火萬分,對着劉澤嚷道:";大哥,要打仗爲啥沒有俺的份?";

劉澤微微一笑,道:";你既然是東海郡太守,那裡有擅離職守的道理,這次你的任務就是守好郯城.";

張飛不禁語塞,當初從小沛調回郯城時,張飛還爲能坐上東海太守的位置沾沾自喜,豈知這竟是劉澤爲他挖的一個坑,看着別人出征盱眙他卻要獨守郯城,不禁氣惱萬分,道:";那俺便不做這個勞什子的東海太守,只要讓俺陣間殺敵,再讓俺做個別部司馬也成.";

劉澤把臉一沉,喝道:";軍令如山,豈是你可以討價還價的!";

平日裡劉澤很少發火,如此一怒,倒讓張飛嚇一跳,低聲地嘟囔道:";俺不過是看二哥他們都能上陣殺敵,俺好久也不曾打仗,手癢的很.";

今天事務繁多,劉澤根本就沒空和張飛磨磯,斥責之後,劉澤也覺得自己的口氣也些硬了,神色緩了一下道:";三弟,爲將者得懂得張弛有度,固然前方打仗要緊,可守好自己的大本營不更要緊嗎?郯城是徐州治所,除了三弟這樣的心腹之人,爲兄敢將郯城託付給別人嗎?";

張飛爲之語塞,看來劉澤主意已定,張飛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保況守郯城的確是一份重責,張飛只好道:";小弟謹遵大哥吩咐.";

劉澤拍拍他的肩,道:";三弟,守郯城可是一份重責,你切不可掉以輕心,怠慢處事,郯城若失,我等可就如無根之萍了.";

張飛粗聲道:";放心吧,大哥,俺就睡覺也睜着大眼,保管無事!";

劉澤白了他一眼,道:";你睡覺的時候何時曾閉上過眼?";

張飛不好意思地搔搔頭,道:";俺就是打個比方,不管大哥你放心,若失了郯城,你按軍法處置俺便是!";

";三弟,你嗜酒性烈,酒後無德,撻罰部下,行事草率,不聽人諫,要你守郯城,說實話,我也是放心不下.";張飛的性格沒有人比劉澤更瞭解了,真要讓張飛來守郯城的話,劉澤心裡也是沒有底的.

張飛不服地道:";大哥,俺跟隨你征戰多年,何時曾給你落過後腿.你把郯城交給小弟,你就放心走吧,你走之後,俺絕不飲酒誤事,不鞭撻士卒,諸事聽衆人勸諫,定保郯城無虞.";

劉澤沉吟片刻,道:";這樣吧,我留元龍輔你守城,凡事皆與他計議,不使有失.";陳登行事穩重,有他輔佐張飛劉澤倒是很放心.

張飛不以爲意地道:";他一文官,武將事他摻和進來做啥?";

劉澤道:";元龍爲人謹慎,頗有謀略,有他助你守城,我纔可安心.你下去吧,傳元龍進來,我有事與他商議.";

張飛唱了一個諾,轉身出去了,把陳登叫了進來.劉澤與陳登在書房談話,一直到深夜時分,陳登才告辭離去.

劉澤看看已到四更天了,吩咐侍衛將他的盔甲戰袍拿來,穿上黃金鎖子連環甲,扣好掩心鏡,勒好系甲絲絛,戴上黃金色的頭盔,披上猩紅色的錦緞披風,腰間左懸龍劍右掛太阿劍,儼然一付領軍大將模樣.

";主公,諸軍已經集結完畢,請主公校場誓師.";中軍官進來稟報.

劉澤點點頭,轉身出屋,沒有前往大堂,而是直奔蔡琰房裡而去.

• Tтkan• ¢ o

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127章 衛家公子第693章 徐晃之死第398章 虛以委蛇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459章 傳國玉璽第538章 登陸北岸第344章 風尖浪口第387章 張飛醉酒第53章 白羚上谷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393章 出城迎戰第332章 三讓徐州第207章 再別洛陽第413章 臧霸歸心第30章 桃園結義第403章 勸降陳宮第549章 柴桑要塞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335章 屯田之法第61章 貴山之戰第694章 撤離許都第30章 桃園結義第586章 初顯崢嶸第171章 胖子董卓第581章 華費小道第562章 奪路而逃第238章 以騎制騎第347章 密謀叛亂第149章 南下廣宗第685章 周瑜北伐第383章 盱眙之戰第58章 收服大宛第88章 加密錢票第103章 盧門豪宴第699章 喬裝改扮第607章 禍水東引第670章 直指關中第419章 作繭自縛第85章 二十及冠第42章 地獄之旅第381章 曹豹嫁女第527章 草船借箭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610章 劍指巴蜀第465章 暗戰風雲第501章 野心勃勃第614章 初戰告捷第500章 陶製炸彈第121章 父母之命第207章 再別洛陽第593章 彭蠡水戰(上)第280章 八拜之交第165章 只欠西風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597章 秦晉之好第64章 渡口遇匪第208章 康橋之會第12章 高橋馬鞍第314章 賭注寶馬第323章 陳登做媒第345章 放棄私兵第67章 曲陽縣令第11章 忠孝難全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291章 活字印刷第679章 被圍忻口第426章 將星璀燦第491章 兩脅插刀第391章 回師郯城第628章 二渡涪水第471章 靖王殿下第177章 臨河賦詩第193章 錢莊議事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360章 挾持人質第238章 以騎制騎第579章 諸葛徵南第292章 界橋之戰第280章 八拜之交第437章 紀靈敗亡第509章 蒯良蒯越第149章 南下廣宗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465章 暗戰風雲第657章 祁山腳下第222章 解圍青柳第503章 王粲遊說第702章 死當同穴第487章 雷騎逞威第269章 禁械法令第571章 曹家兒郎第524章 在劫難逃第364章 遷治之議第26章 大賢良師第47章 何爲分紅第138章 設伏大興
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127章 衛家公子第693章 徐晃之死第398章 虛以委蛇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459章 傳國玉璽第538章 登陸北岸第344章 風尖浪口第387章 張飛醉酒第53章 白羚上谷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393章 出城迎戰第332章 三讓徐州第207章 再別洛陽第413章 臧霸歸心第30章 桃園結義第403章 勸降陳宮第549章 柴桑要塞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335章 屯田之法第61章 貴山之戰第694章 撤離許都第30章 桃園結義第586章 初顯崢嶸第171章 胖子董卓第581章 華費小道第562章 奪路而逃第238章 以騎制騎第347章 密謀叛亂第149章 南下廣宗第685章 周瑜北伐第383章 盱眙之戰第58章 收服大宛第88章 加密錢票第103章 盧門豪宴第699章 喬裝改扮第607章 禍水東引第670章 直指關中第419章 作繭自縛第85章 二十及冠第42章 地獄之旅第381章 曹豹嫁女第527章 草船借箭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610章 劍指巴蜀第465章 暗戰風雲第501章 野心勃勃第614章 初戰告捷第500章 陶製炸彈第121章 父母之命第207章 再別洛陽第593章 彭蠡水戰(上)第280章 八拜之交第165章 只欠西風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597章 秦晉之好第64章 渡口遇匪第208章 康橋之會第12章 高橋馬鞍第314章 賭注寶馬第323章 陳登做媒第345章 放棄私兵第67章 曲陽縣令第11章 忠孝難全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291章 活字印刷第679章 被圍忻口第426章 將星璀燦第491章 兩脅插刀第391章 回師郯城第628章 二渡涪水第471章 靖王殿下第177章 臨河賦詩第193章 錢莊議事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360章 挾持人質第238章 以騎制騎第579章 諸葛徵南第292章 界橋之戰第280章 八拜之交第437章 紀靈敗亡第509章 蒯良蒯越第149章 南下廣宗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465章 暗戰風雲第657章 祁山腳下第222章 解圍青柳第503章 王粲遊說第702章 死當同穴第487章 雷騎逞威第269章 禁械法令第571章 曹家兒郎第524章 在劫難逃第364章 遷治之議第26章 大賢良師第47章 何爲分紅第138章 設伏大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