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火燒浮橋

劉澤的這一手射橋不射人太狠了,一旦四座浮橋被毀,那隔阻在淮河北岸的軍隊就完全陷入了絕境,根本沒有半點逃生的機會。

紀靈目眥欲裂,一邊大罵劉澤卑鄙,一邊喝令手下趕緊去救火,但在密集的箭雨下,想靠近着火點是很困難的,還沒有靠近浮橋就被火箭射中。很快地第一座浮橋被烈火吞沒,火勢蔓延開去,一條長長的浮橋幾乎成爲一條火龍,在淮水上熊熊地燃燒起來,照得淮河上如同白晝一般。緊跟着第二座第三座浮橋也起了大火,被烈焰所吞噬。

陳蘭對紀靈的叫罵感到很奇怪,人家燒橋就是卑鄙無恥了,你半夜偷襲人家的營寨似乎也不夠光明磊落吧,戰場上爲了克敵制勝手段自然是無所不用其極,現在罵人家卑鄙又有什麼用,眼看着浮橋都快被燒光了,再不走的真得就是死路一條了。陳蘭急急地道:“紀將軍,快撤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紀靈也感到了情勢不妙,倘若最後一座也被燒燬的話,估計就得全軍覆滅了,所以急急地向最後一座浮橋衝了過去。

弓騎兵所處的位置是靠西的河堤上,四座浮橋由西到東橫跨在淮水上,最靠西的浮橋首先被摧毀,接下來的依次是第二第三座相鄰的浮橋,由於第四座浮橋在弓箭射程覆蓋範圍邊緣,只有少數的箭矢能夠射到浮橋上,儘管如此,橋面上還是引起了大火。

絕望中的袁兵還是有人跳到淮水之中,拼命地靠近了浮橋,捧起了河水向起火處澆去,撲滅了大火。

剛剛護着紀靈踏上浮橋的陳蘭靈光一現,高聲喝道:“快!用水將浮橋弄溼!”

衆軍士恍然大悟,浮橋被水淋溼之後就算有火箭射中浮橋也不會再引起大火了,於是袁兵奮力地將水潑到浮橋上,將整個浮橋淋了個溼漉漉的。

紀靈狼狽地踏上浮橋。向南岸倉皇逃去。溼滑的橋面更是無法承受這麼多的袁兵擁擠,許多的士兵倒地被踐踏而死,更多的人則是掉入了淮水中溺水而亡,剩下上千名來不及上橋的袁兵則是做了徐州軍俘虜。

天色泛明的時候,紀靈終於是回到了淮水南岸,戰袍被火燒掉了半幅,整個人彷彿是被煙熏火燎了一般。別提有多狼狽了。楊弘和張勳率兵已在南岸接應,看到紀靈這份慘樣就已經知道戰況如何了。清點人數,帶出去兩萬人馬,返回來的還不到一萬,人馬折損過半,算得上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紀靈把一肚子的怨氣都撒在了楊弘的身上。回營之後,對着楊弘大發脾氣道:“楊長史,虧你出得餿主意,損兵折將不說,就連本將軍都差點把命丟掉淮水北岸!本將軍受袁公重託,攻取徐州,可這出師未捷卻折損兵馬。你要本將軍如何向袁公交待?”

楊弘不禁暗生怨氣,出謀劃策那是謀士的本分,可最終拍板的不是你嗎,戰局千變萬化,出現誤判錯判那也很正常的,可一有事就將責任推卸個一乾二淨,這紀靈配做大將嗎?不過這隻能是楊弘在心底裡嘀咕,嘴上他可是無論如何也不敢說出口的。紀靈原本就是袁家的奴才出身。深得袁術的器重,是袁術最重要的心腹愛將。

“下官倒也是未曾想到劉澤竟然會如此狡詐,長途行軍之後居然暗設圈套,累得紀將軍損兵折將,此乃下官之罪也,請紀將軍按軍法處置。”楊弘俯首請罪。

紀靈冷哼了一聲,雖然他很想將楊弘治罪。一解心頭之恨,但想想戰事初開,真正與劉澤較量的時候還沒到,要論衝鋒陷陣。紀靈倒是誰也不怵,但說到耍陰謀詭計,自認還真不行,現在仗中唯一算得上謀士的也只有楊弘一人,少了他還真得不行。他擺擺手,故做大度地道:“算了,現在還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當務之急,諸位還是先議議如何才能破徐州軍,要下拿下徐州,先得要打敗劉澤才行,諸位有何良策不妨直言。”

張勳、雷薄、陳蘭等將一個個耷拉着腦袋,皆沉默不言。

紀靈大爲光火,道:“怎麼?剛剛打了個敗仗你們就喪膽了?劉澤區區不過三萬多人馬,就算老子損了一萬多人,至少還有八九萬人馬,難道還懼怕他劉澤不成?在袁公面前,本將軍可是立過軍令狀的,拿不下徐州,提頭去見袁公!楊長史,你還有何妙計?”

楊弘吞吞吐吐地道:“下官倒是思量出一計來,卻不知可行不可行?”楊弘這回學聰明瞭,沒有立即向紀靈獻策,而是把醜話說在前頭,計謀是有,行不行我可不負責。

紀靈正苦於沒有計策,一聽楊弘有計策,心頭一喜,道:“你說來聽聽。”

楊弘道:“此番劉澤前來,便是解盱眙之圍的,我軍雖然未能拿下盱眙,但盱眙守軍恐怕也到了強弩之末,只要我們加大攻城的力度,劉澤必然會心急,想渡河前來解圍。到時我們可以向劉澤下戰書,約他在準水南岸進行決戰。只要他敢渡河,我們就給他來個半渡而擊,定然殺他個片甲不留。不知此計可否行,還請紀將軍斟酌。”楊弘臨尾加了這麼一句,行不行你自己拿主意,出了事你可別賴我。

紀靈已經把楊弘昨天出的臭簍子主意給忘了,一聽他又有“妙計”出爐,興奮地一拍大腿,道:“好一個半渡而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這次一定能把劉澤滅在淮水南岸。”

楊弘小心翼翼地道:“計策是不錯,只是下官不知那劉澤是否會上鉤?”

紀靈大手一揮,道:“上不上鉤倒是無妨,我軍兵力倍於劉澤,就算是堂堂正正地廝殺一番,本將軍亦是不懼於他,就依楊長史之計行事吧!”紀靈當即立令,命張勳親自指揮圍攻盱眙,本方大營後撤十里,暗伏精兵於淮水南岸,又令楊弘書寫戰書一封,派使者前往徐州軍營下書,約定在淮水南岸決一死戰。

一場反偷襲戰,徐州軍大獲全勝,光是在淮水北岸俘獲得的袁術士卒就達三千多人,另外被刀槍所殺的,弓箭射死的,掉入淮水中溺斃的,難計其數。衆將一齊盛讚劉澤算無遺策,料敵如神,將紀靈前來偷營劫寨算的精準無比,暗伏人馬,殺了個痛快淋漓。

要說料敵如神,真是過於誇讚劉澤了,其實劉澤也真沒想到紀靈敢來偷營劫寨,反劫營的佈置完全是一種常規的佈置,就算紀靈不來,劉澤的佈置也是一定要進行的,不來算他走運,來了只能是讓他自認倒黴。偷襲本來就是一種高風險的作戰行動,成功的機率很低,劉澤還真沒想到紀靈竟敢夜渡淮河來偷襲,至於派太史慈使用火箭燒掉袁軍的渡河浮橋則是劉澤的神來之筆,而且的確也收到了奇效,殲滅了紀靈派出來的大半兵力。

劉澤下令修整營寨,打掃戰場,斥侯兵來報,袁軍對盱眙城展開了猛烈地攻勢,盱眙城的戰況空前激烈。劉澤立即召集衆將議事,商討下一步的作戰方案。

徐庶首先道:“紀靈以一部分兵力圍攻盱眙,一部分兵力佈署在淮水南岸,妄圖圍點打援,想乘我軍主力南下救援盱眙之際,倚仗其兵多的優勢,伺機想在淮水南岸與我軍進行決戰,如果我軍此時南下盱眙,必定正中紀靈下懷。”

關羽道:“盱眙守城兵力有限,而且已經承受了袁術軍隊四五日的輪番強攻,此時已是芨芨可危,如我軍再不救之,恐怕支撐不了多久。”

就在此時,中軍官前來稟報,袁軍派了使者前來下戰書,劉澤拆開視之,哈哈大笑道:“看來這個紀靈真的倒是急不可耐,妄圖憑藉着優勢兵力與我軍決一死戰。好,既然他有這份心思,我便成全了他。來人,回書使者,就約在二日之後,淮水南岸,我們兩軍一決勝負。”

賈詡端詳着地圖,神情凝重地道:“主公,袁軍後撤十里,空出了淮水南岸,意圖在此地與我一決生死,依屬下之見,恐怕事情遠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紀靈很可能會在淮水南岸暗伏兵馬,趁我軍半渡而擊之,主公,不得不防啊。”

半渡而擊的典故出自《左傳春秋》,周襄王十四年夏,宋襄公及楚人戰於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子魚曰:“彼衆我寡,及其未濟,請急擊之。”公弗許。即濟未成列,子魚復請。公復未之許。及成列而戰,宋師敗績。《孫子兵法》有云,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宋襄公爲他的愚蠢而付出了代價,也爲歷代兵法提供了反面教材。

“半渡而擊……半渡而擊……”劉澤看着地圖喃喃幾句,忽然眼中掠過一絲詭異的神色,微笑道:“好,就給他來個將計就計。”

第232章 洛陽危局第65章 登臨街亭第593章 彭蠡水戰(上)第386章 半渡而擊第386章 半渡而擊第191章 班師回朝第384章 偷營劫寨第347章 密謀叛亂第655章 陣斬夏侯第187章 混元之陣第540章 韓當戰死第29章 龍淵太阿第136章 揭榜投軍第205章 覲見陛下第635章 圍點打援第108章 渾天之說第381章 曹豹嫁女第567章 棄城而逃第582章 糜芳投敵第103章 盧門豪宴第545章 促膝而談第84章 守孝百日第96章 謁見盧師第308章 文津渡口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545章 促膝而談第646章 張母知義第261章 東點軍校第703章 香消玉殞第550章 興建武昌第605章 昨日如夢第177章 臨河賦詩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267章 幕後主使第285章 魚和熊掌第511章 平定荊州第339章 福源米莊第254章 頤氣指使第647章 新兵招募第210章 黃河氾濫第215章 丈量田畝第322章 用心良苦第563章 勸降黃忠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228章 朝庭賦稅第526章 棋差一着第161章 百死莫贖第431章 鳩佔鵲巢第201章 宗室重臣第458章 江東來使第126章 一擲千金第74章 亮銀鋼槍第311章 罄竹難書第524章 在劫難逃第395章 高順被擒第257章 分崩離析第162章 梟其首級第10章 遼西太守第697章 巧舌如簧第295章 雪地獵熊第300章 秒殺文丑第618章 兵抵三江第236章 國相來訪第225章 鞭笞督郵第215章 丈量田畝第271章 西去長安第55章 踢雪烏騅第546章 諸葛歸心第79章 富可敵國第384章 偷營劫寨第469章 覲見陛下第389章 夜襲徐州(下)第354章 絞刑架下第149章 南下廣宗第452章 袁術絕望第668章 街亭阻擊(下)第616章 祝融夫人第32章 販煤進京第492章 孫策殞命第327章 枕蓆私語第263章 錦鷹條例第520章 蔣幹盜書第63章 重返涼州第264章 刺客來襲第335章 屯田之法第143章 打掃戰場第554章 華陀歸服第388章 夜襲徐州(上)第596章 橫渡長江第67章 曲陽縣令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550章 興建武昌第175章 欺君罔上第126章 一擲千金第676章 全面開戰第289章 喜結良緣第70章 驚見子龍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180章 鐵桶圓陣
第232章 洛陽危局第65章 登臨街亭第593章 彭蠡水戰(上)第386章 半渡而擊第386章 半渡而擊第191章 班師回朝第384章 偷營劫寨第347章 密謀叛亂第655章 陣斬夏侯第187章 混元之陣第540章 韓當戰死第29章 龍淵太阿第136章 揭榜投軍第205章 覲見陛下第635章 圍點打援第108章 渾天之說第381章 曹豹嫁女第567章 棄城而逃第582章 糜芳投敵第103章 盧門豪宴第545章 促膝而談第84章 守孝百日第96章 謁見盧師第308章 文津渡口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545章 促膝而談第646章 張母知義第261章 東點軍校第703章 香消玉殞第550章 興建武昌第605章 昨日如夢第177章 臨河賦詩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267章 幕後主使第285章 魚和熊掌第511章 平定荊州第339章 福源米莊第254章 頤氣指使第647章 新兵招募第210章 黃河氾濫第215章 丈量田畝第322章 用心良苦第563章 勸降黃忠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228章 朝庭賦稅第526章 棋差一着第161章 百死莫贖第431章 鳩佔鵲巢第201章 宗室重臣第458章 江東來使第126章 一擲千金第74章 亮銀鋼槍第311章 罄竹難書第524章 在劫難逃第395章 高順被擒第257章 分崩離析第162章 梟其首級第10章 遼西太守第697章 巧舌如簧第295章 雪地獵熊第300章 秒殺文丑第618章 兵抵三江第236章 國相來訪第225章 鞭笞督郵第215章 丈量田畝第271章 西去長安第55章 踢雪烏騅第546章 諸葛歸心第79章 富可敵國第384章 偷營劫寨第469章 覲見陛下第389章 夜襲徐州(下)第354章 絞刑架下第149章 南下廣宗第452章 袁術絕望第668章 街亭阻擊(下)第616章 祝融夫人第32章 販煤進京第492章 孫策殞命第327章 枕蓆私語第263章 錦鷹條例第520章 蔣幹盜書第63章 重返涼州第264章 刺客來襲第335章 屯田之法第143章 打掃戰場第554章 華陀歸服第388章 夜襲徐州(上)第596章 橫渡長江第67章 曲陽縣令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550章 興建武昌第175章 欺君罔上第126章 一擲千金第676章 全面開戰第289章 喜結良緣第70章 驚見子龍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180章 鐵桶圓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