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探親江東

諸葛瑾的確是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諸葛亮趕到建業的的時候,諸葛瑾還纏綿在病榻之上。

孫策病故之後,孫權接掌了江東的一切事務,將江東的治所從曲阿遷到了建業。在魯肅的引薦下,諸葛瑾投到了孫權的帳下。諸葛瑾博學多才,滿腹經倫,孫權初領江東,正是求賢若渴之時,見了諸葛瑾,大喜過望,拜爲長史,後又遷爲中司馬。

諸葛瑾性格溫良,體性純懿,諫而不犯,正而不毅,孫權年輕氣盛,脾氣雖然沒有孫策那般暴躁,但也常有固執的一面,往往聽不進直諫之言。諸葛瑾善於把握分寸,同孫權無論談話、勸諫,從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傾向,大略道出自己的意圖,點到爲止。如有與孫權心意不合時,他便放棄正在進行的內容而轉向其他的話題,漸漸地再借其他事情從頭開始,以對同類事情的看法求得孫權的贊同,深得孫權的重用。

官渡那邊激戰正酣,袁紹和曹操都在拉攏各方諸侯,袁紹派信使前來江東,意圖結好孫權,共謀曹操。江東的許多幕僚看到袁紹勢大,都建議孫權與袁紹結好,諸葛瑾對此持不同的意見,他對孫權道:“袁紹好謀少決,色厲膽薄,必定難成大事,主公宜順曹操,內修外治,先定江東之地而後方可圖中原霸業。”

孫權聽從了諸葛瑾的建議,回絕了袁紹結盟的要求,派人前往許都朝貢。曹操正爲和袁紹的決戰忙得焦頭爛額,得到了孫權交好的訊息,大喜,遂封孫權爲吳侯,領會稽太守拜徵東將軍。吳侯和會稽太守的位子原本就是孫策所有,孫權繼承了孫策的基業自然也就接手了這些官爵,只不過是沒有得到朝庭的正式任命罷了。孫策曾拜討逆將軍,這個封號只是個雜號將軍。此次曹操封孫權爲徵東將軍,那可是實打實的名號將軍,四徵將軍位子僅在大將軍驃騎車騎前後左右將軍之下,比劉澤的鎮東將軍還高一個檔次,着實讓孫權高興了一陣,對諸葛瑾更是青睞有加。

諸葛瑾這次病得比較突兀,可能與操勞過度也有一些關係。不過得到了華陀高徒的診治,已無大礙。病情好轉,只是還得靜養些時日方可痊癒。

諸葛亮風塵僕僕地趕到了諸葛瑾的府邸,直接就到了臥室,看到諸葛瑾已無大礙,才略略心安,道:“兄長疾病,可急煞弟也,幸得兄長無恙,我方自心安。”

諸葛瑾略帶歉意道:“我本無大礙。累得二弟千里迢迢從荊州趕來,真是抱歉。”

諸葛亮道:“兄長那裡話來,兄長抱恙,弟本當探視,何辭辛苦?”

諸葛瑾問道:“荊州那邊情況如何?”荊州那邊打得如火如荼,諸葛瑾念及兩個弟弟都在荊州,故而對荊州戰事頗爲上心。

諸葛亮的神色凝重了幾分。道:“劉澤先後攻佔江夏、章陵、新野之後,強渡漢水,兵逼襄陽城下,劉表鬱憤而死,其子劉琮繼位。蔡瑁自知不敵,已是舉城而降。漢上九郡,大半已爲劉澤所得。”

諸葛瑾眉頭一皺,道:“想不到劉表雄據荊州多年,竟然會如此一敗塗地,劉澤拉枯摧朽,只用了半年時間,就平定了荊襄。莫不成是天助其功?”

諸葛亮淡然一笑道:“荊州之所以速敗,並非是天意而是人力使然,蔡瑁居心叵測,排除異己,任人唯親,包藏禍心,荊州之敗,敗在其內耗不斷,劉磐輕兵冒進而死,黃祖絕地無援而亡,文聘新野之敗,敗得更爲離奇詭異,凡此種種,蓋是蔡瑁擅權獨斷之故。反觀靖王劉澤,兵強馬壯,衆志成城,以齊心戰離心,荊州焉有不敗之理?”

諸葛瑾嗟嘆了一陣,道:“二弟既來江東,可否有出仕的打算?”

諸葛亮輕搖了一下手中的鵝毛扇,道:“一葉扁舟,逍遙江湖,我之願也,紅塵俗事,自有俗人打理,何須勞我費心?”

諸葛瑾道:“弟才勝爲兄十倍,縱然是管仲樂毅、呂尚張良亦不能比,何故有棄世之嫌?方今天下亂世,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以二弟的才華,若得明主,必可成就千秋功業。”

諸葛亮呵呵一笑,道:“以兄長之見,何人可爲明主?”

諸葛瑾道:“天下能稱得上英雄的,不外乎三人。許都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勢浩大,官渡之戰雖鏖戰正酣,但歲內定有勝負之分,曹操一統北方大勢所趨,已無人可擋;徐州劉澤,帝室之胄,位極王爵,雄起於東海之濱,兼併淮南,鯨吞荊襄,此誠難有人與之爭鋒。不過曹操多疑猜忌,獨斷專行,善攬才而不能盡才,手下智謀之士多如過江之鯽,二弟就算投其帳下,也未必能得重用,不過如楊德祖、孔文舉罷了。靖王劉澤雖然多有賢名,廣攬人才,但其重布衣而輕士人卻也令天下名士畏之如蛇蠍,在徐州的種種倒行逆施離經叛道之舉更是大寒天下士家之心,吾家雖非豪門世閥,但也是望族之後,豈能與那些販夫走卒同堂共事,劉澤雖然此時得勢,但未得天下士族相助,其勢將來必頹,二弟若投此人,也殊爲不智。”

諸葛亮古井無波地道:“兄長所言的第三人,定然是此間的孫仲謀了?”

一提到孫權,諸葛瑾雖然疾病纏身,卻也來了精神,目光灼灼地道:“不錯,吳侯雖然年輕,但卻是睿智不凡,卓爾不羣。江東之地,孫家三世而營,國險而民附,伯符英年早逝,令人扼腕而嘆,仲謀承父兄之業,正是大展鴻圖之時,總攬英雄,思賢若渴。如二弟有意留在江東,爲兄當竭力舉薦之,以二弟之才華,必在江東有用武之地。”

諸葛亮手搖羽扇,呵呵一笑,方待說話,卻聽門外有人報道:“吳侯駕到!”

兄弟二人剛剛談到孫權,孫權居然就到了,諸葛瑾掙扎着想從榻上起來,吩咐下人給他寬衣準備迎候吳侯大駕,不料孫權竟然直奔內室而來,見諸葛瑾要起身,忙上前一把將他按住,道:“子瑜身染重疾,勿須起身。孤早就想前來探視,這幾日公務繁忙,無瑕抽身,今日始得有空,不知子瑜病情如何了?”

諸葛瑾只得在榻上施禮道:“多謝主公牽掛,屬下已無大礙,只需靜養幾日便可無虞,屬下微末之人,勞動主公親自探視,屬下惶恐之至。”

孫權爽朗地大笑道:“子瑜乃是孤的肱股重臣,子瑜有疾,孤寢食難安。這位是?”孫權一早就瞧見了在榻邊的諸葛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羽扇倫巾,神態自若,讓孫權不禁是嘖嘖稱奇。孫權坐領江東,威赫一方,凡人見之,莫不是戰戰兢兢,眼前之人卻是從容不迫,怡然自得,那份與生俱來的瀟灑淡定可不是一般人能學來的。

諸葛瑾引見道:“此乃舍弟諸葛亮,聞屬下抱恙,特意從襄陽趕來探望。”

諸葛亮含笑着抱扇施了一禮,道:“草民見過吳侯。”

孫權尚未開口,身後一人驚呼道:“公便是諸葛孔明乎?伏龍鳳雛,兩者得其一可安天下,想不到今日在此得拜臥龍真顏,某真是三生有幸。”

諸葛亮略帶詫異地打量了開口之人,但見此人身材魁梧,眉宇間英氣勃勃,隱然已經猜出了八九分,諸葛瑾也適時地給他介紹道:“此乃東城魯子敬是也。”

諸葛瑾能在江東得享俸祿,就是由於魯肅的舉薦,所以他對魯肅很是敬重。魯肅現下也是孫權駕前的紅人,出任左護軍、橫江將軍,在軍中的位置僅次於周瑜、程普,深得孫權的重用,今日孫權專門來探視諸葛瑾,不叫旁人,獨叫魯肅陪伴,便可見一斑。

當下諸葛亮含笑道:“亮山野粗鄙之人,才疏學淺,如何敢當之,子敬兄謬讚了。”

孫權也聽到了魯肅方纔的稱呼,什麼伏龍鳳雛,兩者得其一可安天下,好大的口氣,孫權有些不以爲然,不過好奇心還是令他想一探個究竟,道:“子敬方纔所言是何意?”

魯肅聽得孫權詢問,便解釋道:“荊州有一隱士高人,名曰司馬徽,字德操,號爲水鏡先生,學識淵博,滿腹經倫,劉表多次禮聘出山都爲其所拒,只願閒雲野鶴散淡江湖。水鏡先生曾有云;‘伏龍鳳雛,兩者得其一可安天下。’鳳雛乃是襄陽龐士元,其叔龐德公爲荊襄名士。伏龍便是諸葛孔明,今日在此得見君顏,足慰平生矣。”

孫權也是聽說過司馬徽的名號的,知道司馬徽是一位真正的隱士高人,既然司馬徽對諸葛亮如此推崇,想必諸葛亮定然有過人之處,孫權坐領江東之後,招攬人才可是他的首要之舉,當下便對諸葛亮心生招募之意。

第699章 喬裝改扮第176章 冰河難渡第627章 迂迴川東第154章 應敵之策第299章 長途奔襲第244章 雙騎對決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224章 督郵駕到第550章 興建武昌第466章 還璽於都第527章 草船借箭第455章 楊弘戰死第558章 暗使離間第451章 平分淮南第274章 兒女私情第67章 曲陽縣令第343章 左拉右攏第162章 梟其首級第356章 三不原則第257章 分崩離析第512章 探親江東第223章 勸降於毒第92章 山雨欲來第27章 鳳凰山谷第269章 禁械法令第456章 舉城而降第643章 獻城投降第192章 再宴盧府第272章 天牢重地第618章 兵抵三江第703章 香消玉殞第345章 放棄私兵第256章 收降徐榮第8章 峰迴路轉第350章 臨陣反水第450章 風露中宵第446章 攻破皖城第406章 往事如煙第31章 黑色火藥第248章 血染五社第436章 降者免死第372章 許親子龍第138章 設伏大興第115章 願賭服輸第204章 靈帝其人第697章 巧舌如簧第308章 文津渡口第284章 瞞天過海第660章 退回漢中第386章 半渡而擊第580章 曹賊奸詐第142章 殺一儆百第583章 血染隘口第596章 橫渡長江第280章 八拜之交第476章 三省六部第619章 藤甲奇兵第348章 應對之策第667章 街亭阻擊(中)第504章 臥龍在野第568章 韓玄之死第261章 東點軍校第329章 不讓鬚眉第609章 海上絲路第1章 離奇穿越第318章 孤膽徐庶第549章 柴桑要塞第405章 重燃舊情第342章 蕭建之謀第487章 雷騎逞威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611章 另闢蹊徑第346章 任性糜蘭第47章 何爲分紅第675章 擴軍備戰第450章 風露中宵第99章 絕色女子第388章 夜襲徐州(上)第296章 喜得貴子第379章 不堪回首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294章 富貴如雲第205章 覲見陛下第404章 再收張遼第365章 開科取士(一)第627章 迂迴川東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227章 前往青州第177章 臨河賦詩第436章 降者免死第403章 勸降陳宮第65章 登臨街亭第57章 引蛇出洞第624章 一渡涪水第279章 力舉千斤第478章 決意西進第115章 願賭服輸第433章 黯然而別第484章 另投新主
第699章 喬裝改扮第176章 冰河難渡第627章 迂迴川東第154章 應敵之策第299章 長途奔襲第244章 雙騎對決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224章 督郵駕到第550章 興建武昌第466章 還璽於都第527章 草船借箭第455章 楊弘戰死第558章 暗使離間第451章 平分淮南第274章 兒女私情第67章 曲陽縣令第343章 左拉右攏第162章 梟其首級第356章 三不原則第257章 分崩離析第512章 探親江東第223章 勸降於毒第92章 山雨欲來第27章 鳳凰山谷第269章 禁械法令第456章 舉城而降第643章 獻城投降第192章 再宴盧府第272章 天牢重地第618章 兵抵三江第703章 香消玉殞第345章 放棄私兵第256章 收降徐榮第8章 峰迴路轉第350章 臨陣反水第450章 風露中宵第446章 攻破皖城第406章 往事如煙第31章 黑色火藥第248章 血染五社第436章 降者免死第372章 許親子龍第138章 設伏大興第115章 願賭服輸第204章 靈帝其人第697章 巧舌如簧第308章 文津渡口第284章 瞞天過海第660章 退回漢中第386章 半渡而擊第580章 曹賊奸詐第142章 殺一儆百第583章 血染隘口第596章 橫渡長江第280章 八拜之交第476章 三省六部第619章 藤甲奇兵第348章 應對之策第667章 街亭阻擊(中)第504章 臥龍在野第568章 韓玄之死第261章 東點軍校第329章 不讓鬚眉第609章 海上絲路第1章 離奇穿越第318章 孤膽徐庶第549章 柴桑要塞第405章 重燃舊情第342章 蕭建之謀第487章 雷騎逞威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611章 另闢蹊徑第346章 任性糜蘭第47章 何爲分紅第675章 擴軍備戰第450章 風露中宵第99章 絕色女子第388章 夜襲徐州(上)第296章 喜得貴子第379章 不堪回首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294章 富貴如雲第205章 覲見陛下第404章 再收張遼第365章 開科取士(一)第627章 迂迴川東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227章 前往青州第177章 臨河賦詩第436章 降者免死第403章 勸降陳宮第65章 登臨街亭第57章 引蛇出洞第624章 一渡涪水第279章 力舉千斤第478章 決意西進第115章 願賭服輸第433章 黯然而別第484章 另投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