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爭鋒相對

等等,劉澤可是熟讀三國史的,無論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都從來沒有提到過劉備有個胞弟,這又是神馬情況?一個念頭在劉澤的腦海裡一閃而過——就算三國史料上沒提,也不代表劉備就沒有兄弟,在古代可沒有計劃生育這一國策,真要是找出幾個獨生子女來,那估計也是鳳毛麟角,只是那個年月出生率高但死亡率也高,許多小孩還沒有長大成人就夭折了,或許劉備還真有個失蹤了的小弟弟也說不定。

想到此節,劉澤心裡暖暖的,原本以爲自己來到漢代孤苦零丁無依無靠,竟然想不到天下會掉下個親哥哥來,而且這哥哥也超牛逼點。雖然他現在什麼都不是,可將來那可是要坐皇帝的,跟着他混再不濟也能弄個王爺侯爺啥的,也算是不枉轉世一番。

不過,自己咬斷了公孫範的手指,這廝絕不可能善罷甘休的,指望現在一窮二白的劉備來保自己無疑是癡人說夢。現在唯一可能救自己的只有公孫瓚了,也不知劉備和公孫瓚的交情咋樣?公孫瓚肯不肯爲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外人跟本家兄弟翻臉?還有就是以公孫瓚目前在公孫家的地位,說話又夠不夠份量?不過看這情況懸!

本來已報必死之心的劉澤早已心如止水,但此時突然出現的這個意外狀況又讓他瞧見了一絲生的希望,心情反而變得忐忑起來,不管咋樣,先認了這個哥哥再說。

劉備丫得還真能哭,淚水就如決堤的洪水,想收都收不住。劉澤也只好耐心地等他渲泄完,拼命地擠出兩點淚水,泣道:“今日小弟能與大哥相見,實在是上天眷顧,小弟今日就算是命喪黃泉也一無遺憾了。”

“弟弟放心,爲兄就算是舍下這條命來也要保弟弟周全。”劉備此刻也意識到了劉澤所處的困境,一邊安慰劉澤,一邊將求助的目光投向公孫瓚。

不用劉備再開口,公孫瓚也心領神會,他只躊躇了一下,大步流星地走向公孫範那邊,沉聲道:“三弟,爲兄有個不情之請。”

公孫範此時屁股坐在了一條几案之上,正掂着二郎腿,斜着眼瞅着這邊發生的事。

“哎喲,不敢不敢,兄弟何時曾有這麼大的顏面,要你大公子這麼低聲下氣地來求?既然兄長都這麼說了,做兄弟的又如何能駁了兄長的面子?不過……”公孫範把臉一沉,拉着長聲,“兄長若是爲這小賊求情的話,最好免開尊口,否則我不顧兄弟情面!”

公孫瓚和他平時關係就不太和睦,知道此事不可能一兩句話就解決了的,但劉備和他是同學,關係相當鐵,劉澤既然是劉備的弟弟,那他就絕不能袖手旁觀。

“三弟,殺人不過頭點地,你都把他傷成那樣了,給愚兄一個面子,放他一馬如何?”

“放他一馬?”公孫範豎起他斷了食指的右手,咬牙切齒地道,“誰能還我這根手指,我倒是不介意放他一馬!否則憑他豬狗一般的身份,剁成肉泥也補償不了我的半截指頭。”

公孫瓚遲疑了一下,這斷了的手指又如何和能接回去,公孫範的要求看似無禮,但卻無法反駁,畢竟劉澤是咬斷了他的手指的。劉備挺身而出,恭敬地施了一禮,慷然道:“此事的確是舍弟有錯在先,在下願自斷一指,求公孫公子開恩放舍弟一條生路。”

一聽這話,劉澤心中頓時一暖,都說兄弟手足情深,看來真的不假,劉備情願斷指爲剛剛相認的弟弟贖罪,光是這份情義就彌足可貴了。有親人就是好!劉澤在心底裡大嘆。

連公孫瓚也不禁慫容,低聲對劉備道:“賢弟暫且退下,爲兄自有主意。”

但公孫範卻不買帳,用鄙夷的眼神打量了劉備一下,譏諷地道:“你算那根蔥呀?就憑你的那根破指頭,也配和本公子相提並論?”

公孫瓚正色地道:“三弟不可無禮,這位乃是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涿郡劉備。”

“哎喲喲,漢室宗親就了不起了?中山靖王就了不起了?啊呸!就算是皇親國戚來了,那又怎樣?今天就算是說破大天,不賠還我手指頭,休想讓我放過他!”劉備一身布衣,公孫範真沒有把他瞧在眼裡,何況公孫世家在遼西也那算是一手遮天,公孫範橫行霸道慣了,又如何能咽得下這口斷指之氣。

“再怎麼說,他們也是我公孫瓚的朋友,三弟也傷得他不輕,賣愚兄一個面子,這事就算了。至於三弟要如何補償,直管開口,只要我能辦到的定當盡力。”

“哼哼,公孫瓚,你兄弟我手指斷了,你不替我找回公道,反而口口聲聲的幫着外人說話,你他孃的算那門子的兄弟?居然要我給你面子,你他孃的賤婢生的,也配?”

公孫瓚臉色鐵青,公孫範的話已辱及他的先母,涵養再高的人也不可能再沉默了。“公孫範,你嘴裡放乾淨點!再胡說八道,休怪我翻臉無情!”

公孫範依然是一付吊兒郎當的模樣,冷笑道:“公孫瓚,你是在求我嗎?求我就這態度?你們長房的果然盛氣凌人吶。”

公孫瓚強壓下心頭的怒火,想想現在的確有求於他,並不方便和他翻臉,乃道:“三弟,愚兄方纔言語之上多有得罪,請多多包涵,這位小兄弟年輕氣盛,有冒犯之處還請三弟可以高擡貴手。”

公孫範哈哈大笑,道:“好!阿兄的面子小弟又豈敢不給,這樣吧,本來小弟還尋思着將這小賊抽筋剝皮點天燈,既然阿兄開了口,那就賞他個痛快。小的們,將他的腦袋給砍了,扔到後山去喂狼!”

手下的幾名兵士正欲擡步,見公孫瓚怒目圓睜厲聲怒叱:“誰敢!”嚇得他們渾身一哆嗦,停在那兒看看公孫瓚,又瞧瞧公孫範,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公孫範從身邊的兵士腰間抽出一把環首刀來,喝道:“那我親自動手,我倒要看看誰敢攔我報仇!”

公孫瓚撥出腰間的佩劍,擋在了劉澤的身前,沉聲道:“想殺他?先過我這一關再說!”

“你——公孫瓚!我跟你拼了!”公孫範怒不可遏地吼着,拿着環首刀作勢要劈下去。

公孫瓚冷冷地一笑,不屑地道:“就憑你?那你試試先?”

公孫範左手持刀,刀在半空中,也不知是該劈下去還是不劈下去。別說是他右手受了傷,就算他沒受傷,三個他撂一塊,也不是公孫瓚的對手。他臉上的冷汗刷地就流下來了,可他今天要是認慫後退了,那這丟臉可就丟大了。

就在他進退維谷之間,一聲斷喝傳了過來:“住手!”公孫範借坡下驢,後退了一步,將刀放了下來,恭敬地道:“叔父。”

來人正是公孫洵,他負責柳城鄔堡的全部事務,剛剛接到下人的稟報說兩位公子起了衝突,急忙趕了過來,看到公孫瓚和公孫範劍撥弩張的模樣,連忙出言喝止。

“你們兄弟二人何事爭執,竟然要弄到刀劍相逼的地步?”

公孫範惡人先告狀,搶先道:“叔父大人,事情是這樣的:今日小侄派人出城捉拿逃跑的民夫,看到這小賊鬼鬼祟祟,或恐是鮮卑人的奸細,便將他擒拿回來拷問個究竟。豈料這小賊滿口胡言亂語,據不承認,反而乘小侄不備之際咬掉了小侄的一截手指。求叔父大人爲小侄作主。”

公孫洵看了看他的傷勢,安慰道:“範兒放心,爲叔自有理會。”回頭看了看公孫瓚,和顏悅色地道:“瓚兒,不就是個奸細嗎,又何至於讓你們兄弟反目?”

在長輩面前公孫瓚可不敢再亮劍了,趕緊收劍入鞘,施了一禮,道:“回稟叔父,這位小兄弟乃是我一個朋友的弟弟,而且他乃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又那裡是什麼奸細,三弟不分青紅皁白捉了回來,嚴刑逼供,打得遍體鱗傷,混亂中誤傷了三弟的手指,三弟定要取他的性命,不得以瓚纔出手相阻?”

“噢,他居然是漢室宗親?卻不知他父輩現任何職?”聽說劉澤是帝室苗裔,公孫洵也頗爲感興趣。

“他家祖上因酎金失侯,遺居涿郡數百載,其父現任涿郡典郡書佐。”公孫瓚據實以告。

公孫洵輕唔了一聲,便沒有再言語。如果劉澤的父親是二千石或者二千石以上的朝庭高官顯貴,公孫洵就要考慮一下了,典郡書佐嘛,不過是一小吏,根本就掛不上號。

公孫範一臉的興奮,急急地道:“叔父,這小賊子竟敢跑到我們公孫家的地盤上鬧事,不把他大卸八塊實難解心頭之恨。”

公孫洵掃了他一眼,淡淡地道:“範兒稍安勿躁,爲叔自會秉公處理。”公孫洵是公孫家老一輩碩果久存的一位了,作爲家主,他自然有權決定族內的事務。公孫範雖心有不甘,但也得悻悻然退了下去。

劉備急切地看着公孫洵,想開口說什麼,公孫瓚給了他一個眼色,阻止了他。現在是公孫洵當家,公孫瓚也沒理由和剛纔一樣撥劍相向,一則在長輩面前不可失禮,二則公孫瓚知道公孫洵爲人還是厚道的,辦事也公允,唯今之計也只有聽聽他的處理結果再說。

衆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公孫洵身上,就連爬在地上的劉澤也等着這乾巴精瘦的老頭做出最終的審判。

公孫洵乾咳了一聲,道:“事實的情況基本上已經很清楚了,應該是出於一場誤會,範兒錯將這位小兄弟當作奸細拿了回來,但時屬非常時期,寧枉勿縱,謹慎一點並非大錯。這位小兄弟咬斷了公孫範的手指,也系誤傷,雖有錯亦罪不至死,斷其一臂,以爲懲誡!”

第247章 一石二鳥第383章 盱眙之戰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442章 陰陵之戰(五)第656章 滅門慘禍第617章 巧破象陣第482章 甘寧請戰第186章 輕取廣宗第349章 賓客如雲第315章 破竹之勢第456章 舉城而降第443章 兵圍壽春第16章 盧府求學第650章 進軍漢中第666章 街亭阻擊(上)第208章 康橋之會第692章 趙括第二第59章 匈奴來襲第51章 西出陽關第438章 陰陵之戰(一)第98章 平生之志第10章 遼西太守第434章 破釜沉舟第101章 阮瑀元瑜第663章 司馬仲達第554章 華陀歸服第511章 平定荊州第285章 魚和熊掌第658章 驚聞噩耗第389章 夜襲徐州(下)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525章 蔡張授首第659章 逃過一劫第288章 情何以堪第240章 盟主之爭第90章 錦鷹之衛第43章 力撥頭籌第571章 曹家兒郎第563章 勸降黃忠第631章 火燒眉毛第279章 力舉千斤第380章 二虎競食第276章 挾持人質第258章 醉翁之意第470章 晉封王爵第116章 驚世才華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144章 慶功之宴第484章 另投新主第27章 鳳凰山谷第588章 炮轟曹操第562章 奪路而逃第508章 十里亭下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699章 喬裝改扮第156章 千里躍進第163章 長社城下第233章 混水摸魚第308章 文津渡口第85章 二十及冠第84章 守孝百日第529章 蔡氏詐降第280章 八拜之交第90章 錦鷹之衛第498章 強渡漢水第419章 作繭自縛第599章 見血封喉第312章 決意南下第304章 走爲上計第305章 火燒平原第667章 街亭阻擊(中)第629章 法正來降第219章 平原王府第91章 車裂酷刑第459章 傳國玉璽第30章 桃園結義第464章 衆說紛紜第94章 呂氏春秋第96章 謁見盧師第23章 波斯商人第285章 魚和熊掌第334章 四大家族第14章 醫治父親第520章 蔣幹盜書第190章 張角授首第130章 再別康橋第402章 呂布殞命第430章 劉備來了第392章 奪關沂水第478章 決意西進第652章 到底降誰第202章 左豐登門第674章 長安大火第124章 離開洛陽第671章 兵出子午第318章 孤膽徐庶第228章 朝庭賦稅第108章 渾天之說第453章 臣有一計第95章 千金購書
第247章 一石二鳥第383章 盱眙之戰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442章 陰陵之戰(五)第656章 滅門慘禍第617章 巧破象陣第482章 甘寧請戰第186章 輕取廣宗第349章 賓客如雲第315章 破竹之勢第456章 舉城而降第443章 兵圍壽春第16章 盧府求學第650章 進軍漢中第666章 街亭阻擊(上)第208章 康橋之會第692章 趙括第二第59章 匈奴來襲第51章 西出陽關第438章 陰陵之戰(一)第98章 平生之志第10章 遼西太守第434章 破釜沉舟第101章 阮瑀元瑜第663章 司馬仲達第554章 華陀歸服第511章 平定荊州第285章 魚和熊掌第658章 驚聞噩耗第389章 夜襲徐州(下)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525章 蔡張授首第659章 逃過一劫第288章 情何以堪第240章 盟主之爭第90章 錦鷹之衛第43章 力撥頭籌第571章 曹家兒郎第563章 勸降黃忠第631章 火燒眉毛第279章 力舉千斤第380章 二虎競食第276章 挾持人質第258章 醉翁之意第470章 晉封王爵第116章 驚世才華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144章 慶功之宴第484章 另投新主第27章 鳳凰山谷第588章 炮轟曹操第562章 奪路而逃第508章 十里亭下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699章 喬裝改扮第156章 千里躍進第163章 長社城下第233章 混水摸魚第308章 文津渡口第85章 二十及冠第84章 守孝百日第529章 蔡氏詐降第280章 八拜之交第90章 錦鷹之衛第498章 強渡漢水第419章 作繭自縛第599章 見血封喉第312章 決意南下第304章 走爲上計第305章 火燒平原第667章 街亭阻擊(中)第629章 法正來降第219章 平原王府第91章 車裂酷刑第459章 傳國玉璽第30章 桃園結義第464章 衆說紛紜第94章 呂氏春秋第96章 謁見盧師第23章 波斯商人第285章 魚和熊掌第334章 四大家族第14章 醫治父親第520章 蔣幹盜書第190章 張角授首第130章 再別康橋第402章 呂布殞命第430章 劉備來了第392章 奪關沂水第478章 決意西進第652章 到底降誰第202章 左豐登門第674章 長安大火第124章 離開洛陽第671章 兵出子午第318章 孤膽徐庶第228章 朝庭賦稅第108章 渾天之說第453章 臣有一計第95章 千金購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