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兵圍壽春

張遼與劉澤見面,具述陰陵之戰詳情,張遼對自己如何謀劃攻城之事倒是輕描淡寫,對孫觀血戰南城牆卻是講得很詳細,同時對太史慈、高覽、於毒、郝萌等人的功績也是一一細述,無有遺漏。

劉澤微微頷首,雖然張遼沒有將自己擺在首功的位置上,但劉澤卻是心知肚明,此役若不是張遼運籌得當指揮有方,又如何能輕取得了陰陵城。前期陰陵城屢攻不克,衆生怨言,張遼能頂着流言蜚語,任毀任謗,功成之後,虛懷若谷,不居功自傲,直讓劉澤暗地裡直豎拇指,張遼真乃大將之才,自己的眼光果然絲毫不差,曹魏歷史上能排在五子良將首席那真不是蓋的。

雖然張遼竭力推辭,劉澤還是爲張遼記下了首功一份,同樣獲得殊榮的還有在南城牆身先士卒,浴血奮戰,以一個師的兵力獨力抗住袁軍四萬人瘋狂反撲的第七師總兵孫觀。正是由於孫觀的英勇表現,吸引了袁軍大部分的主力,爲太史慈高覽攻破陰陵北門創造了條件,所以孫觀的這份榮譽實至名歸。

同時被通令嘉獎的還有太史慈、高覽、於毒、郝萌等人,第四軍團榮記三等功勳一次,第七師榮記二等功勳一次。

軍功的賞賜是極爲優厚的,劉澤規定,凡榮記三等功勳的集體,所有將士的月俸糧餉雙倍發放,而且軍功將會記錄在個人的履歷當中,積功會獲得升遷。二等以上的功勳除了雙倍薪俸之外,還會額外到了錢帛的獎勵。

嘉獎令通傳到第四軍團的軍營之中,整個營地都沸騰了,個個笑逐顏開,歡欣鼓舞。

徐州軍的獎罰條例是透明公開的,在義成之戰中取得大勝的第一軍團雖然沒有榮膺集體功勳,但凡是戰場之上殺敵立功的人,都獲得了相應的個人功勳。所以第一軍團對第四軍團獲得的殊榮也沒有什麼眼饞妒忌的,反而是更加激發了第一軍團將士的鬥志,壽春就在眼前,那個軍團先拿下壽春。自然這首功是跑不了的。

中軍帳中,諸將都在紛紛向劉澤請戰,都想擔任主攻壽春的任務,羣情激昂,你爭我搶,互不相讓。

劉澤微笑着擺擺手,示意諸將稍安勿躁,說道:“壽春不比陰陵,不是架起幾架投石車轟他個幾天幾夜就可以攻下來的,壽春是袁術的老巢。城防堅固,城中防衛部隊又多是袁術的嫡系,跟着袁術轉戰豫宛,戰力不俗,我軍若是強攻壽春。袁術必然會做困獸猶鬥,拼個魚死網破。這個結果是誰願意見的?自然是曹操!曹操借天子之名發詔給我們,就是要借刀殺人,借我們這把刀,來殺掉袁術。最好的結局就是讓我們和袁術拼個兩敗俱傷,曹操再從中漁利,我軍若是強攻壽春。豈不正中曹操下懷?”

衆將皆是面面相覷,若論行軍打仗,他們都是行家裡手,但玩政治,他們顯然都不擅長,壽春已經被徐州軍團團圍困了。衆將一門心思所想的,就是如何以最快地速度攻破城池,擒拿袁術,那裡還會想什麼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事,現在聽劉澤如此說來。敢情這打仗之外還有這麼多的考量,的確是在他們的思慮之外。

管亥瞧着壽春就在眼前卻不能強攻硬取,不禁有些氣餒,道:“那我們就眼睜睜地瞧着袁術在壽春城裡逍遙快活、作威作福,真是氣煞人也!”

劉澤呵呵一笑,道:“袁術的日子也未必好過,我大軍壓境,壽春已是孤城一座,外無援兵相救,內無糧草爲繼,袁術現在可真的就是孤家寡人了,壽春城裡尚有幾十萬人口,這些人每日要吃要喝,就算袁術儲備再多的糧草,也有吃盡之日。孤城不可守,袁術困守孤城,只能是自取滅亡,我軍無須強攻,只須圍而不打,假以時日,壽春必定軍心渙散,不攻自破。”

趙雲略有所思地道:“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爲上策,但袁術糧草無以爲繼,我軍長途徵進,糧草轉運困難,若相持日久,恐怕也難爲繼。”七萬大軍,再加上數萬降兵,十幾萬人馬的糧草供應對徐州軍的後勤保障體系而言,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不過顯然劉澤已經有過深思熟慮了,現在的糧草運輸,基本上靠陸路,如果速戰速決的話,糧草供應基本問題不大,但如果準備打持久戰圍困戰的話,僅靠陸路運輸,是很難保證十幾萬人的供給的,於是劉澤想到了利用水運,淮河就是最好的漕運通道,從下邳沿泗水而下轉道淮水,便是一條完整的漕運通道。

於是劉澤傳令負責後勤事務的糜竺立即組織船隻,沿着泗水和淮水向壽春前線運送糧草,同時命令第一軍團和第四軍團挖深壕立堅寨,斷絕壽春的內外交通,做好長期圍困壽春的準備。同時派遣大量細作潛入壽春,進行策反活動。最堅固的堡壘往往是從內部就被衝破的,袁術驕奢淫逸,軍民怨聲載道,早已是離心離德,肯死心塌地爲袁術賣命的人已經不多了,長期的圍困下去,壽春既無糧草來源,又無救兵可待,壽春軍民在絕望之中必然會自尋出路。

在壽春城內的袁術本來已經做了魚死網破的打算,但一連多日,圍城的徐州軍沒有半點攻城的動靜,這讓袁術和他手下的那班朝臣深感詫異,摸不清劉澤的葫蘆裡到底賣得是什麼藥,按常理,接連拿下義成和陰陵兩戰勝利的徐州軍就應該乘勝而進,一鼓作氣地拿下壽春纔是,可劉澤偏偏對壽春是圍而不攻,隔而不打,這可是大背兵家之道。

“陛下,這劉澤肯定是畏懼我大陳天威,如蚍蜉搖大樹,自感不自量力,故而纔在壽春城下裹足不前。我大陳基業千秋萬代,仲家皇帝天命所歸,豈是此等宵小之輩可以撼動得了?”朝議之時,司空張炯對着袁術一臉諂笑地道。

衆人皆是一臉鄙夷之色,張炯全無半點真才實學,全仗着阿諛奉承拍馬溜鬚的本事才坐到了三公的位子上,是袁術身邊出了名的弄臣,此時諛詞如潮涌,就連臉皮一向很厚的袁術都聽得有些臉紅了。

諫議大夫閻象出班道:“非也,張司空此言大謬。劉澤乘勝而來,在壽春城外挖壕築壘,分明有長期困守之意,壽春孤城一座,雖有兵糧,但未可久守,望陛下三思。”

楊弘立即道:“閻大夫所言極是,孤城不可自守,壽春雖然薄有存糧,但人口衆多,日耗糧萬斛,如今內外交通斷絕,糧草只耗不進,終有糧盡之日。一旦糧盡,壽春城必定淪陷,依臣之見,壽春早晚不保,陛下還應當早做打算。”楊弘先前就曾力主棄壽春而奔廬江以避徐州軍的鋒芒,上次袁術沒有同意,此次不過是舊話重提而已。在楊弘看來,壽春肯定是守不住的,遲走不如早走,等到將來山窮水盡之時,再想走未必就能那麼如意。

橋蕤依然是堅定的留守派,凜然地道:“劉澤不過才幾萬人馬而己,待某親自領兵出戰,必定殺他個片甲不留,壽春之圍便可立解!”

張勳搖頭道:“橋校尉沒有和劉澤交過手,不知徐州兵的厲害,紀靈將軍輕兵冒進,便是中了劉澤的計謀,一戰而全軍覆滅,依某之見,依城固守纔是上策,劉澤也深知壽春城防堅固,守備森嚴,故而纔不敢輕舉妄動,橋校尉率軍出擊,恐怕纔是正中劉澤下懷?...

。”

橋蕤冷笑一聲,反脣相譏道:“張大將軍倒是固守陰陵,可結果呢?一昧死守只能是自取滅亡!”

張勳同樣冷笑道:“笑話!就憑現在壽春這點家底,經得起橋校尉的這般折騰嗎?固守尚有一線生機,倘若出戰的話,只怕橋校尉會死得更慘!”

“你——”橋蕤勃然大怒,瞪着大眼怒目而視。雖然張勳身爲大將軍比他的位置要高,但張勳在陰陵慘敗之後威望已是大不如前了,所以橋蕤纔敢在朝堂上與張勳公然相對,但張勳似乎並不買他的帳,與他是爭鋒相對。

袁術被他們吵得是心煩意躁,楊弘閻象主張要跑,張勳的意見是守,橋蕤卻是要打,袁術本來也不是一個特別有主意的人,這個時候也不知該聽誰的了,不禁有些惱羞成怒地道:“放肆!朕要你們出主意想辦法,你們倒好,一個個掐起架來,有本事你們把劉澤的兵給退了,省得在這兒聒噪!”

諸官一看袁術發怒了,都嚇得不敢再吭聲了,退縮回自己原來的位置,低頭不語。

袁術更火了,道:“一羣廢物!關鍵時刻就連給朕分憂的人都沒有了嗎?”

諸人皆是面有愧色,皆不能答。

這時,朝班的最後位置有一人出班道:“陛下勿憂,臣有一計,可退劉澤!”

第107章 天高地厚第331章 路遇刺客第204章 靈帝其人第9章 柳城信燈第342章 蕭建之謀第291章 活字印刷第329章 不讓鬚眉第614章 初戰告捷第605章 昨日如夢第441章 陰陵之戰(四)第78章 廖化歸降第447章 倚老賣老第316章 一讓徐州第278章 不肯就範第211章 誓堵決口第601章 張飛暴怒第359章 狼子野心第487章 雷騎逞威第281章 止水微瀾第96章 謁見盧師第32章 販煤進京第98章 平生之志第658章 驚聞噩耗第45章 巧取豪奪第430章 劉備來了第227章 前往青州第342章 蕭建之謀第304章 走爲上計第11章 忠孝難全第58章 收服大宛第556章 黃忠出戰第86章 遼西採礦第129章 打個五折第370章 開個玩笑第160章 人公將軍第127章 衛家公子第395章 高順被擒第361章 喪心病狂第53章 白羚上谷第660章 退回漢中第525章 蔡張授首第259章 官封太守第484章 另投新主第217章 風波再起第67章 曲陽縣令第101章 阮瑀元瑜第131章 酒醉迷情第129章 打個五折第694章 撤離許都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49章 尋找通譯第618章 兵抵三江第628章 二渡涪水第411章 開陽臧霸第289章 喜結良緣第62章 西域九國第440章 陰陵之戰(三)第488章 敲山鎮虎第61章 貴山之戰第178章 聲東擊西第21章 收服管亥第433章 黯然而別第624章 一渡涪水第582章 糜芳投敵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347章 密謀叛亂第106章 才女昭姬第617章 巧破象陣第204章 靈帝其人第269章 禁械法令第102章 稱重石獅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597章 秦晉之好第259章 官封太守第488章 敲山鎮虎第99章 絕色女子第439章 陰陵之戰(二)第382章 袁術來犯第398章 虛以委蛇第385章 火燒浮橋第232章 洛陽危局第204章 靈帝其人第304章 走爲上計第352章 殘月之夜(中)第401章 白門樓上第83章 噩耗傳來第573章 吳巨求救第220章 孔雀換鴿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407章 舊情難捨第203章 平原縣令第514章 周瑜決斷第339章 福源米莊第629章 法正來降第613章 蠻王孟獲第558章 暗使離間第54章 極品寶馬第423章 水落石出第604章 物是人非第162章 梟其首級
第107章 天高地厚第331章 路遇刺客第204章 靈帝其人第9章 柳城信燈第342章 蕭建之謀第291章 活字印刷第329章 不讓鬚眉第614章 初戰告捷第605章 昨日如夢第441章 陰陵之戰(四)第78章 廖化歸降第447章 倚老賣老第316章 一讓徐州第278章 不肯就範第211章 誓堵決口第601章 張飛暴怒第359章 狼子野心第487章 雷騎逞威第281章 止水微瀾第96章 謁見盧師第32章 販煤進京第98章 平生之志第658章 驚聞噩耗第45章 巧取豪奪第430章 劉備來了第227章 前往青州第342章 蕭建之謀第304章 走爲上計第11章 忠孝難全第58章 收服大宛第556章 黃忠出戰第86章 遼西採礦第129章 打個五折第370章 開個玩笑第160章 人公將軍第127章 衛家公子第395章 高順被擒第361章 喪心病狂第53章 白羚上谷第660章 退回漢中第525章 蔡張授首第259章 官封太守第484章 另投新主第217章 風波再起第67章 曲陽縣令第101章 阮瑀元瑜第131章 酒醉迷情第129章 打個五折第694章 撤離許都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49章 尋找通譯第618章 兵抵三江第628章 二渡涪水第411章 開陽臧霸第289章 喜結良緣第62章 西域九國第440章 陰陵之戰(三)第488章 敲山鎮虎第61章 貴山之戰第178章 聲東擊西第21章 收服管亥第433章 黯然而別第624章 一渡涪水第582章 糜芳投敵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347章 密謀叛亂第106章 才女昭姬第617章 巧破象陣第204章 靈帝其人第269章 禁械法令第102章 稱重石獅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597章 秦晉之好第259章 官封太守第488章 敲山鎮虎第99章 絕色女子第439章 陰陵之戰(二)第382章 袁術來犯第398章 虛以委蛇第385章 火燒浮橋第232章 洛陽危局第204章 靈帝其人第304章 走爲上計第352章 殘月之夜(中)第401章 白門樓上第83章 噩耗傳來第573章 吳巨求救第220章 孔雀換鴿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407章 舊情難捨第203章 平原縣令第514章 周瑜決斷第339章 福源米莊第629章 法正來降第613章 蠻王孟獲第558章 暗使離間第54章 極品寶馬第423章 水落石出第604章 物是人非第162章 梟其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