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重返徐州

此番劉澤東進,從武昌出發,一路向北,到西陽後折向東行,沿淮河東進,經六安、壽春、夏丘,直抵下邳。% 這條路未必是最近的路,但卻是最好走的路,一路星夜兼程,不敢絲毫地耽擱,直奔徐州而來。

行至淮南,張遼在合肥與孫權激戰,太史慈則在淮北與曹兵作戰,劉澤也無瑕助戰,而且他知道以張遼和太史慈的能耐,守住淮南淮北沒什麼問題,真正讓他心憂的,還是徐州。高順的陣亡將劉澤的佈局全盤給打亂了,雖然有張郃臨危受命擔當重任,但畢竟以張郃的能力還是和曹操差了一大截子,曹操親自率二十萬大軍主攻徐州,現在徐州方面的壓力可謂是山大,徐州北面的四個郡已然失守,下邳真要是再丟了的話,整個徐州可真就不保了。

徐州對於劉澤而言,真有一份難捨的情結在裡面,徐州是劉澤的發跡之地,正是因爲他坐擁了徐州,才得以在羣雄爭霸的格局中脫穎而出,地跨江淮,虎距荊交,在三分天下的格局中穩坐一席之地,。這一切,都是以徐州爲根本的,徐州就是根據地,就是大本營,所以在劉澤的心目中,徐州不能丟。

大軍行至取慮的時候,眼看離下邳已是不遠,劉澤降低了行軍的速度,加強的警戒,曹操可是用兵的高手,最擅長的手段就是偷營劫寨襲擊糧道,劉澤如何敢大意,雖然下邳近在眼前。劉澤卻依然是步步爲營,穩紮穩打,絕不行冒險突進之舉。

這個時候,卻傳來了曹操退兵彭城的消息,劉澤尚在疑慮之中,難不成是曹操以退爲進之計,還另布殺招。

對於這一點,諸葛亮倒是微微一笑,道:“曹操與主公皆是用兵的行家裡手,那些偷襲暗算的招數或許對付一些庸才尚可。但和真正的高手較量。反倒是不敢輕易地使用。夫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就是這個道理。曹操此番攻下邳不克,反而折損了頭號謀士郭嘉。士氣低迷。如何敢撥奇弄險。暗襲主公援軍,此番曹操退守彭城,必定是想以逸待勞。與主公決戰于徐北,下邳既不能克,或許對於曹操而言,守住徐北四郡,纔是最明智的選擇。”

劉澤點點頭道:“軍師所言極是。此番曹操折損郭嘉,傷筋動骨,想曹操得兗州,迎天子,平定河北四州,全仰賴郭嘉之謀,張郃此番能計除郭嘉,的確是立了首功一件。”

諸葛亮倒是臉上略帶一絲遺憾地道:“亮平生早聞郭奉孝有‘鬼才’之譽,料敵神算,奇謀百出,此番徐州會戰,亮倒真有心會一會這等天縱奇才,可惜郭奉孝命殞下邳城下,天下不復再聞‘鬼才’之智也。”

劉澤暗暗一笑,作爲三國時代的頂尖智者,諸葛亮和郭嘉可謂是各領,郭嘉在三國前期大放異彩,諸葛亮卻在是後三國時代風聲水起,只是兩人如同晨暈交替一般,從未有過交集,原來劉澤都以爲在徐州會上演一場三國頂尖謀士的龍虎鬥,可天意弄人,諸葛亮與郭嘉竟然一如歷史般失之交臂了。能消滅郭嘉這樣的頂尖智囊對於劉澤而言是如釋重負,可少了兩大謀士對決的風雲際會,卻讓劉澤也暗生遺憾。不過在這個三國能人輩出的舞臺上,從來也不會缺乏棋逢的對手,郭嘉固然離世了,但司馬懿這樣的對手必將會橫空出世,三國的軌跡縱然已經改變了,但結局依然是充滿了未知之數。

於是劉澤驅大軍直抵下邳城下,張郃聞劉澤率援兵已至,親自率衆出迎。徐州軍民聞靖王回徐,喜極而泣,奔走相告,滿城歡騰,皆出城夾道相迎,焚香叩拜。

靖王劉澤永遠都是徐州民衆的主心骨,在徐州生死存亡之刻,靖王的到來,無疑給徐州軍民注入了一劑強心劑,恐懼茫然一掃而空,所有的人都相信,只要劉澤在,徐州就一定在。

好不容易劉澤纔在熱情如火的軍民團團包圍之下回到了刺史府。徐州的刺史府就是原來的靖王府,自從靖王府搬遷到了武昌之後,原來的靖王府就成爲了徐州刺史盧毓的辦公場所。而整個的三省六部也隨之遷移到了武昌,盧植和蔡邕也相繼離開了下邳,下邳做爲靖王治下政治中心的地位已是不復存在了,不過它依然還是徐州的州治所在。

張郃、臧霸、陳登、盧毓等徐州的一應軍政官員都在刺史府謁見劉澤,以張郃和盧毓的本意,應當在刺史府設宴,爲劉澤等人接風洗塵。劉澤當即擺手拒絕了他們的安排,大敵當前,這些虛儀能免則免,劉澤等人一路趕來下邳,這個時候天過午時,不但午飯,就連早飯都未曾吃過,劉澤命大軍立即埋鍋造飯,令皰廚進餐食,一人一碗端着,在大堂上邊吃邊議事。

劉澤詳細地聽聞了張郃等人的彙報,先前雖然有戰報相傳,但內容畢竟簡略的多,劉澤此番親至徐州,自然要對徐州的情況仔細地瞭解一番。聽得曹操偷襲彭城,糜芳傅士仁不戰而降變節投敵,衆人義憤填膺怒斥聲討,獨劉澤默然不語。

糜芳的投敵固然與糜芳的意志不堅有關,但這些年自己一直忙於征戰,對家人和親屬的關懷的確是太少了,糜芳難免會心生怨念,此番投敵,便是印證了這點。糜芳定然是心懷不滿,纔會做出如此之舉來,歸根結底還是自己對糜芳不聞不問,近十年來糜芳一直沒有受到提撥和重用,其一固然與糜芳的能力有關,其二在潛意識之中,劉澤對糜芳還是極端鄙視的,居其土而獻其地,是爲不義,歷史上糜芳投敵導致關羽被害,劉澤可沒忘,冷落糜芳顯然與此有極大的關係。可惜千算萬算,劉澤還是漏算掉了,是金子總會發光,是叛逆在何處也能投敵,糜芳沒有獻南郡,卻一樣獻了彭城,沒害到關羽,卻害死了高順。未完待續。。

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184章 南陽平定第234章 董卓進京第34章 免費試用第145章 再見劉備第160章 人公將軍第200章 廢刺置牧第340章 破釜沉舟第567章 棄城而逃第699章 喬裝改扮第61章 貴山之戰第452章 袁術絕望第498章 強渡漢水第77章 調虎離山第450章 風露中宵第386章 半渡而擊第308章 文津渡口第453章 臣有一計第549章 柴桑要塞第671章 兵出子午第80章 揚威鏢局第56章 西域諸國第587章 蟻附攻城第607章 禍水東引第211章 誓堵決口第449章 爭奪合肥第406章 往事如煙第487章 雷騎逞威第679章 被圍忻口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19章 初入洛陽第429章 袁術稱帝第263章 錦鷹條例第404章 再收張遼第2章 與狼共舞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543章 論功行賞第233章 混水摸魚第49章 尋找通譯第662章 葫蘆山谷第575章 君山養病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2章 與狼共舞第178章 聲東擊西第321章 豫州刺史第624章 一渡涪水第421章 一念之間第564章 黃忠歸降第69章 黑臉周倉第329章 不讓鬚眉第174章 揮師兗州第79章 富可敵國第525章 蔡張授首第484章 另投新主第148章 離別樓桑第118章 刀聖揚威第323章 陳登做媒第647章 新兵招募第661章 再出祁山第648章 第九軍團第185章 攻心爲上第153章 左髭丈八第336章 借款十億第580章 曹賊奸詐第386章 半渡而擊第1章 離奇穿越第531章 龐統夜遁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250章 曹操敗績第350章 臨陣反水第513章 劃江而治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690章 許都之戰(下)第436章 降者免死第392章 奪關沂水第604章 物是人非第175章 欺君罔上第389章 夜襲徐州(下)第320章 二讓徐州第435章 背水一戰第225章 鞭笞督郵第537章 火燒赤壁第176章 冰河難渡第700章 武昌烽煙第509章 蒯良蒯越第395章 高順被擒第497章 文聘落敗第703章 香消玉殞第390章 二枚棄子第390章 二枚棄子第232章 洛陽危局第192章 再宴盧府第544章 三生有幸第532章 只欠東風第115章 願賭服輸第87章 匯通天下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617章 巧破象陣第225章 鞭笞督郵
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184章 南陽平定第234章 董卓進京第34章 免費試用第145章 再見劉備第160章 人公將軍第200章 廢刺置牧第340章 破釜沉舟第567章 棄城而逃第699章 喬裝改扮第61章 貴山之戰第452章 袁術絕望第498章 強渡漢水第77章 調虎離山第450章 風露中宵第386章 半渡而擊第308章 文津渡口第453章 臣有一計第549章 柴桑要塞第671章 兵出子午第80章 揚威鏢局第56章 西域諸國第587章 蟻附攻城第607章 禍水東引第211章 誓堵決口第449章 爭奪合肥第406章 往事如煙第487章 雷騎逞威第679章 被圍忻口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19章 初入洛陽第429章 袁術稱帝第263章 錦鷹條例第404章 再收張遼第2章 與狼共舞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543章 論功行賞第233章 混水摸魚第49章 尋找通譯第662章 葫蘆山谷第575章 君山養病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2章 與狼共舞第178章 聲東擊西第321章 豫州刺史第624章 一渡涪水第421章 一念之間第564章 黃忠歸降第69章 黑臉周倉第329章 不讓鬚眉第174章 揮師兗州第79章 富可敵國第525章 蔡張授首第484章 另投新主第148章 離別樓桑第118章 刀聖揚威第323章 陳登做媒第647章 新兵招募第661章 再出祁山第648章 第九軍團第185章 攻心爲上第153章 左髭丈八第336章 借款十億第580章 曹賊奸詐第386章 半渡而擊第1章 離奇穿越第531章 龐統夜遁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250章 曹操敗績第350章 臨陣反水第513章 劃江而治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690章 許都之戰(下)第436章 降者免死第392章 奪關沂水第604章 物是人非第175章 欺君罔上第389章 夜襲徐州(下)第320章 二讓徐州第435章 背水一戰第225章 鞭笞督郵第537章 火燒赤壁第176章 冰河難渡第700章 武昌烽煙第509章 蒯良蒯越第395章 高順被擒第497章 文聘落敗第703章 香消玉殞第390章 二枚棄子第390章 二枚棄子第232章 洛陽危局第192章 再宴盧府第544章 三生有幸第532章 只欠東風第115章 願賭服輸第87章 匯通天下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617章 巧破象陣第225章 鞭笞督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