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強攻德陽

劉澤也出現了前沿陣地上,他的表情很凝重,顯然對攻城的戰果不太滿意,雖然說用兵之道是講兵法講謀略的,但有的時候,還是需要打硬仗的。比如此次避實就虛跳出川軍的包圍圈,使得就是計謀策略,但攻取德陽,卻容不得耍半分手段。楊杯和高沛算不上川中赫赫有名的名將,但依託堅城死守德陽,不會出差子。靖軍沒有時間耗在這兒打圍城戰,估計這個時候劉璝和李嚴的兩路大軍在江陽撲空之後,已經向德陽方向撲了過來,按照川軍的行軍速度,最遲也不過四五日即可抵達德陽城下,如果靖軍不能快速地拿下德陽城,定然會深陷泥潭之中。

所以拿下德陽是走活川中這盤棋的關鍵一步,不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也必須要拿下德陽。

劉澤命人將孫觀傳到跟前,問道:“拿下德陽,還需要多長的時間?”

孫觀沒有強調守軍的防禦能力強悍,也沒有提及己方的攻城器械短缺,他明白,既然主公將這塊硬骨交給他來啃,那就是對他乃至第七師的一種信任,孫觀牙關緊咬,鄭重地道:“回稟主公,天黑之間,末將一定拿下德陽城。”

劉澤點點頭,道:“此戰非同小可,儘管是困難重重,但必須要全力以赴,狹隘路相逢勇者,孫總兵,打出靖軍的氣勢來,今夜德陽城中,我爲你擺慶功酒!”

孫觀凜然拱手道:“孫觀誓死不負主公厚望。”說罷,慷然轉身,回到本部,立即抽調精壯之士,組成敢死隊,準備發起突擊。

奉劉澤的命令。第十七和第二十二步兵師也已經向德陽城圍了過來,除了臨水的德陽西門這外,南東北三面都已陷入了靖軍的重重包圍之中。並開始了全面對德陽的攻城作戰。不過第十七師和第二十二師是做爲輔助力量的,擔任主攻的依然還是第七師。

孫觀組織起敢死隊。自己全身慣甲,左手執盾,右手持槍,帶着敢死隊就往城下衝去。副總兵一看急了,孫觀要親自攻城,一旦有所閃失,第七師可就是羣龍無首了,他急忙阻攔。孫觀此刻根本就沒有理睬他。下令由他代爲指揮全師,自己義反顧地衝到了德陽城下。

副總兵一看沒有辦法,深恐孫觀有失,立刻調來大量的弓弩手,給孫觀提供攻城掩護,無數的箭矢,向着城頭射去。

高沛此時堅守在第一線指軍川軍守城,看到靖軍突然地加強了對城頭的射擊力度,便很清楚靖軍這是要進行新的一輪強攻了,偷眼往城下瞄了一下。果然發現城下聚集了不少的靖兵,正在那兒豎雲梯。高沛冒着箭雨,指揮守軍向這一段城牆加強兵力防守。擂石滾木一齊地砸下城去。現在準備的好滾木擂石已經是消耗的差不多了,高沛令人扒掉城樓上的方磚,來當做守城的武器。

孫觀身先士卒,還沒等雲梯架好,孫觀已經是頂盾持槍,踏上了雲梯,可沒等他爬幾步,一塊厚重的方磚狠狠地砸在了孫觀左臂挽着的盾牌上,咣噹一聲巨響。將孫觀直接就從雲梯上砸了下去。也幸虧是厚實的盾牌擋了一下,否則要被方磚直接砸中腦袋。就算孫觀是銅頭鐵腦,也要被砸開花。

衆人七手八腳地將孫觀扶了起來。孫觀狠狠地啐了一口,吐掉口中的泥土,喝道:“孃的!來人,拿手雷來!”

立即有人拿過七八個手雷過來,孫觀將五個手雷捆在了一起,將導火索也擰在了一起,靖軍的手雷還是引燃式的,需要用明火來點燃導火索,一般投擲手雷的士兵都會點燃一根炭條。孫觀將一束導火索在炭條上引着了,奮力地向城上擲去。一顆陶瓷手雷的重量在二斤左右,一般的士兵同時也只能扔一顆手雷,孫觀孔武有力,大喝一聲,竟然將五顆綁在一起的手雷投到了城牆上。

也合該高沛倒黴,他正在向城下打瞧之時,忽見五個綁在一起的手雷突然從城下扔了上來,就落在了他身邊不到三尺的地方,靖軍的攻城戰持續了一天,高沛也見識過了這種陶瓷手雷的威力,但平常扔上來的手雷,都是單個的,五個擱在一起的很是少見,想必威力也定然不小。高沛一看見勢頭不妙,剛想閃身躲避,那個集束手雷就爆炸了,轟隆隆的一聲巨響,火光迸射,煙霧升騰,左近一丈之外的敵樓立刻是轟然倒塌,而高沛距離更近,下場就更慘烈了,巨大的衝擊波將他的雙腿生生地從他身體上分離了開去,十幾枚鋼珠更是毫不容情地擊穿了高沛的身體,整個人血肉模糊,只有出的氣沒有了進的氣。

孫觀一看這集束手雷的威力不錯,哈哈大笑,再一次地攀上了雲梯,嗖嗖嗖,孫觀身手矯健,步履如飛,趁着城上硝煙還未散盡之時,飛快地躍了城牆。

在孫觀的帶動和激勵下,數百名的敢死隊員也個個奮勇爭先,蜂擁而上。

楊懷原本去了東城門巡視,剛折返回來,就瞧見了高沛血肉模糊地倒在地上,還沒等他叫出來,孫觀已經是飛上躍來,瞧着楊懷的模樣,定然是守軍中的主將,暴喝一聲,舉槍便刺。

突如其來如神兵天降一般,孫觀就出現了城頭上,楊懷大吃一驚,看到他一槍刺來,下意識的用手中劍格擋了一下。孫觀這一槍刺去,幾乎是用盡全力,楊懷直震得右臂發麻,暗叫不好,於是便抽身欲走。

楊懷在此時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將後背讓給了他的對手,孫觀竟能放棄這樣的機會,一個箭步追上了上去,長槍追魂索命,毫不留情地在他的後心上刺出了一個透明窟隆。

楊懷高沛一死,守軍羣龍無首,德陽城很快便陷入了一團混亂,孫觀趁機斬關落鎖,打開了城門,靖軍一擁而上,德陽城很快就陷落了。)

第503章 王粲遊說第183章 裡應外合第330章 羊脂凝玉第11章 忠孝難全第119章 當局者迷第635章 圍點打援第401章 白門樓上第487章 雷騎逞威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634章 進軍白帝第631章 火燒眉毛第122章 蔡氏算經第341章 糜家小姐第337章 糜竺心事第93章 轘轅舍粥第214章 討要錢糧第285章 魚和熊掌第392章 奪關沂水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103章 盧門豪宴第490章 黃祖授首第347章 密謀叛亂第508章 十里亭下第93章 轘轅舍粥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64章 渡口遇匪第56章 西域諸國第687章 重中之重第286章 退婚風波第181章 直逼鄴城第476章 三省六部第232章 洛陽危局第308章 文津渡口第562章 奪路而逃第9章 柳城信燈第292章 界橋之戰第72章 招攬趙雲第585章 臨危受命第317章 下書曹營第294章 富貴如雲第563章 勸降黃忠第443章 兵圍壽春第559章 陰損招數第318章 孤膽徐庶第90章 錦鷹之衛第408章 金屋藏嬌第353章 殘月之夜(下)第686章 偷營劫寨第229章 玩物喪志第267章 幕後主使第405章 重燃舊情第345章 放棄私兵第282章 懸賞通緝第135章 風起雲涌第174章 揮師兗州第268章 投石神威第479章 錦衣甘寧第265章 人工呼吸第73章 軍法三章第646章 張母知義第167章 三雄聚首第157章 江東二喬第572章 劍走偏鋒第74章 亮銀鋼槍第105章 蔡府拜師第184章 南陽平定第118章 刀聖揚威第22章 峽江平渡第329章 不讓鬚眉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649章 葭萌險關第231章 張榜招軍第438章 陰陵之戰(一)第340章 破釜沉舟第576章 天倫之樂第702章 死當同穴第401章 白門樓上第320章 二讓徐州第638章 嚴顏歸降第203章 平原縣令第130章 再別康橋第586章 初顯崢嶸第307章 單騎救主第359章 狼子野心第665章 以絕後患第680章 窮途末路第111章 鳳尾焦琴第628章 二渡涪水第393章 出城迎戰第653章 增援漢中第420章 蔡琴發飆第48章 汗血寶馬第70章 驚見子龍第155章 別部司馬第147章 朝庭封賞第439章 陰陵之戰(二)第582章 糜芳投敵第666章 街亭阻擊(上)第13章 返回故里
第503章 王粲遊說第183章 裡應外合第330章 羊脂凝玉第11章 忠孝難全第119章 當局者迷第635章 圍點打援第401章 白門樓上第487章 雷騎逞威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634章 進軍白帝第631章 火燒眉毛第122章 蔡氏算經第341章 糜家小姐第337章 糜竺心事第93章 轘轅舍粥第214章 討要錢糧第285章 魚和熊掌第392章 奪關沂水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103章 盧門豪宴第490章 黃祖授首第347章 密謀叛亂第508章 十里亭下第93章 轘轅舍粥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64章 渡口遇匪第56章 西域諸國第687章 重中之重第286章 退婚風波第181章 直逼鄴城第476章 三省六部第232章 洛陽危局第308章 文津渡口第562章 奪路而逃第9章 柳城信燈第292章 界橋之戰第72章 招攬趙雲第585章 臨危受命第317章 下書曹營第294章 富貴如雲第563章 勸降黃忠第443章 兵圍壽春第559章 陰損招數第318章 孤膽徐庶第90章 錦鷹之衛第408章 金屋藏嬌第353章 殘月之夜(下)第686章 偷營劫寨第229章 玩物喪志第267章 幕後主使第405章 重燃舊情第345章 放棄私兵第282章 懸賞通緝第135章 風起雲涌第174章 揮師兗州第268章 投石神威第479章 錦衣甘寧第265章 人工呼吸第73章 軍法三章第646章 張母知義第167章 三雄聚首第157章 江東二喬第572章 劍走偏鋒第74章 亮銀鋼槍第105章 蔡府拜師第184章 南陽平定第118章 刀聖揚威第22章 峽江平渡第329章 不讓鬚眉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649章 葭萌險關第231章 張榜招軍第438章 陰陵之戰(一)第340章 破釜沉舟第576章 天倫之樂第702章 死當同穴第401章 白門樓上第320章 二讓徐州第638章 嚴顏歸降第203章 平原縣令第130章 再別康橋第586章 初顯崢嶸第307章 單騎救主第359章 狼子野心第665章 以絕後患第680章 窮途末路第111章 鳳尾焦琴第628章 二渡涪水第393章 出城迎戰第653章 增援漢中第420章 蔡琴發飆第48章 汗血寶馬第70章 驚見子龍第155章 別部司馬第147章 朝庭封賞第439章 陰陵之戰(二)第582章 糜芳投敵第666章 街亭阻擊(上)第13章 返回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