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開科取士(三)

盧植聞言,沉吟良久,劉澤這一番推心置腹的話讓他感觸很深,他老了,一生的政治抱負終是鏡花水月,眼見社稷傾危民生塗炭卻是無能爲力,現在,他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劉澤的身上,劉澤說的句句在理,盧植也就默認了。

蔡琰那邊勸說蔡邕倒是簡單的很,知父莫如女,蔡邕在經學音律書法等文學造詣的成就或許是盧植鄭玄不能相比的,但在氣節上卻明顯地比盧植差了一籌,面對董卓的淫威,盧植是拍案而起,怒而斥之,誓不低頭,蔡邕卻是選擇了屈從,甚至差點爲此丟掉了性命,若不是劉澤千里赴險營救的話,蔡邕早就魂斷長安了。

一見面,蔡琰就把徐州的形勢坦白地告訴了父親,劉澤雖然接任了陶謙的州牧之位,但徐州內外的反對勢力卻是虎視眈眈,蕭王呂三大家族公然發動武裝叛亂,雖然被鎮壓了下去,但其他的士家豪族陽奉陰違,採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手段繼續對抗,徐州的吏治崩壞,官場一片腐敗黑暗,應對徐州這千瘡百孔的局面劉澤是進退維谷步履艱難。三項法令的頒佈,科舉制度地推出,是劉澤應對危機不得已的招數,如果不對猖獗的豪族勢力進行打擊的話,劉澤很可能在徐州就無法站穩腳跟,甚至很有可能身死敗亡。

蔡琰說道:“女兒既然已嫁給劉澤爲妻,蔡劉兩傢俱爲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劉澤若敗,蔡家亦將覆滅。所以女兒懇請父親,在科舉之事上全力支持潤德,您想得通也要支持,想不通也要支持!”

蔡邕默然了,在學術界他可以稱得上是泰斗,但在官場之上。卻只能算是雛兒,他放逐江湖的時間太久了,以至於他對官場之中的那種步步驚心險惡叵測感覺有些陌生,聽女兒講來,才知道劉澤的日子也並不太好過。做爲劉澤的師長兼岳父,在劉澤最危難的時刻,他理應責無旁貸地站在劉澤的一邊。女兒說的很對,想得通也得支持。想不通也得支持,何況蔡邕欠着劉澤一份人情,在這個關鍵時候,蔡邕明白自己應當站在那邊了。

盧植和蔡邕被說服之後,反過來勸說鄭玄,誰知鄭玄卻是頑固不化,固持己見,死活也不同意劉澤離經叛道的科舉制度,最後談來談去談僵了。鄭玄一氣之下,決心返回了高密故里。鄭玄這一走,長年追隨他的上千弟子大多也就選擇跟隨他北歸高密。

劉澤對此十分地愧疚,想不到因爲科舉之事卻要逼着老師離開居住了五六年的徐州,他二次登門,竭力挽留,又請盧植和蔡邕反覆地勸說。可鄭玄去意已決,劉澤也是無可奈何,親自備下厚禮出城相送。

追隨鄭玄的弟子大部分地跟着鄭玄北歸青州了,但還是有一部分弟子留了下來,準備參加徐州的科舉考試,這部分弟子皆是寒門庶族或者是家道中落的士族。他們也渴望有一個機會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華,這讓遺憾之餘的劉澤感到些許的欣慰。

科舉考試很快定了下來,時間是在八月金秋,首先將進行初試,按考生的籍貫,分爲了七個考場,分別對應東海、琅琊、彭城、下邳、廣陵、沛國以及外郡。錄取舉人的比例大概是十分之一,由於每個考場的人數並不相同,東海籍和廣陵籍的考生最多,沛國的考生最少,所以各個考場中舉的人數也是不相同的。初試結束之後,會試將在旬日後舉行,由中舉的舉人蔘加考試。

漢代士子可不是後世的那些文人只會寫八股文,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是他們的必修課程,初試和會試的考試題目自然會在六藝的範圍之內。劉澤與盧植蔡邕商榷之後,文科考試不涉及射御二術,確定了以考經義、策論、詩賦、術數、禮樂這五個科目,其中經義和論策最爲重點。

隨着考試日期的日益臨近,州牧府的工作重心都轉移到了科舉考試上來,盧植和蔡邕主持考試命題,印刷試卷,徐庶則負責考場的安排。由於考生人員衆多,初試的七個考場均設在徐州城外,而會試的考場則設在徐州督學署衙,武科的初試和會試則都設在徐州北軍營進行。事務繁雜,雖然有督學從事和勸學從事的協助,徐庶依然是忙得是焦頭爛額。

由於劉澤要負責整個科舉的諸多事宜,而且他還親自擔任武科的主考官,更是忙得天昏地暗。

其間張飛來過一次郯城公幹,辦完公事之後,張飛忽然向劉澤提出要把他調到下邳去,這讓劉澤很是納悶,張飛做小沛都尉幹得挺好,怎麼會突然想要調到下邳去?下邳有趙雲趙風打理,張飛過去根本就插不上手。何況小沛乃是徐州的門戶,有張飛這員悍將在小沛看守門戶,劉澤才能安心治理徐州,張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問他原因,張飛卻是支支唔唔地不肯說,這讓劉澤更是大惑不解,以張飛直率的性格可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事情,最後張飛被他問急了,乾脆拍拍屁股走人回小沛去了。劉澤雖然好生詫異,但科舉之事已經夠他忙得了,實在也顧不上張飛的事,只能擱到腦後了。

到了開考的日子,城外的七個考場已經戒嚴了,周圍士兵林立,嚴禁任何無關的人等進入考場,所有考生,一律憑考引進入考場。考生的身份都要經過仔細的甄別,一旦發現冒名頂替者直接逐出考場,取締考試資格。所有考生都必須要經過搜身檢查,任何違禁品都不準夾帶進入考場。

由於是第一次科舉考試,搜身的時候自然查出了不少的書籍紙條的違禁之物,還有個別考生直接將題目抄寫在身上。對於這些舞弊者,並沒有取締他們的考試資格,而給予了一次警告,如有再犯的話則是嚴懲不貸。書籍紙條之類的自然是沒收了,至於那些將題目寫在身上的,只能洗過澡再來了。

考場之內更是戒備森嚴,到處都是持着戈戟目無表情巍然而立的士兵。一個考場之內,分別設有不同的考室,每個考生一張几案,一張席子,再無他物。考生就坐之後,考官嚴肅地宣佈考場紀律,自然是不準交頭接耳、不準抄襲別人、不準高聲喧譁等等。

考試從卯時開始,至酉時結束,一共五個科目,整整持續一天,上午考禮樂、詩賦、術數三個科目,每科考試時間一個時辰,下午考經義和策論,每科一個半時辰,中午休息半個時辰,飯食則由考場提供。

考題是由本次科考的兩位主考官擬定的,試卷全部由印刷坊印製,經過校對,絕無任何紕漏,許多的考生還是第一次接觸到印刷出來的文字,皆是暗暗稱奇。

武舉則是在徐州城北軍營進行,考試的項目分武術、騎術、射術和策論四項,與文科的策論不同,武科的策論考的是兵法和謀略。劉澤在北軍營親自主持了武舉初試。

初試結束之後,經過緊張地閱卷,三日之後,中舉的名單在督學府門外張榜公佈,文科共有七百一十三人中舉,武科共有三百二十一人中舉。放榜之後,圍觀的人羣如潮,榜上有名者,欣喜若狂、奔走相告,榜上無名的,則是捶胸頓足,黯然神傷。

根據規定,中舉的舉人一旦獲得舉人的功名,那就是終身擁有,不但獲得參加會試的資格,而且各郡國功曹處都將備案,也就是說中舉將是士子們踏上仕途的第一步。

放榜十日之後,便迎來了會試大考,七百多名舉子齊聚督學府,爲三甲榜上的六十個名額奮力而搏。

爲了此次的科舉考試,劉澤可沒有少花心思,從隋唐到明清的資料他是翻了個遍,但真正實行起來,依舊是困難重重,畢竟時代是不同的,後世的科舉制度經過千年的積澱,已經有了一整套的科舉流程,現在劉澤從零開始,探索出一條前無古人的人才選撥之路來,註定是一條佈滿荊棘的路。不過雖然坎坷,這一步終於還是走了下來,剩下的,就是要慢慢地完善,一口氣吃不成胖子,這個道理三歲的小孩都懂。

三甲的名單已經公佈出來了,鄭玄的兩位高足國淵和王經高居榜首,摘了狀元和榜眼,探花的位置則是廣陵東陽人陳矯。鄭玄的弟子果然是名不虛傳,在徐州衆多的芸芸學子中撥走了頭籌,這讓徐州衆士子又是豔羨又是嫉妒。

鄭玄一氣之下離開了徐州,也帶走了大部分的弟子,這讓劉澤非常地遺憾,要知道鄭玄的上千弟子那可都是人才,最不濟的也能當個書佐門吏,要知道鄭玄的高足子弟將來很多都成爲曹魏的棟樑之臣,鄭玄不走,這些弟子極有可能皆爲劉澤所用。

第139章 小人得志第452章 袁術絕望第338章 米市風波第606章 城下之盟第658章 驚聞噩耗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431章 鳩佔鵲巢第73章 軍法三章第607章 禍水東引第210章 黃河氾濫第54章 極品寶馬第151章 打殘右翼第234章 董卓進京第100章 軟玉溫香第172章 厚顏無恥第411章 開陽臧霸第697章 巧舌如簧第190章 張角授首第383章 盱眙之戰第310章 徐州之變第388章 夜襲徐州(上)第677章 匈奴詭計第187章 混元之陣第28章 血戰羣狼第660章 退回漢中第643章 獻城投降第472章 偏殿面聖第645章 踏出牢籠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449章 爭奪合肥第128章 紅兒身世第453章 臣有一計第545章 促膝而談第697章 巧舌如簧第83章 噩耗傳來第453章 臣有一計第455章 楊弘戰死第601章 張飛暴怒第426章 將星璀燦第481章 蒙衝鬥艦第394章 坑陷陣營第51章 西出陽關第408章 金屋藏嬌第380章 二虎競食第346章 任性糜蘭第486章 安陸陳兵第219章 平原王府第73章 軍法三章第597章 秦晉之好第109章 八步成詩第526章 棋差一着第106章 才女昭姬第308章 文津渡口第225章 鞭笞督郵第192章 再宴盧府第405章 重燃舊情第286章 退婚風波第427章 第三軍團第1章 離奇穿越第311章 罄竹難書第473章 青梅煮酒第679章 被圍忻口第268章 投石神威第359章 狼子野心第538章 登陸北岸第173章 力保盧植第407章 舊情難捨第430章 劉備來了第672章 潼關要地第520章 蔣幹盜書第681章 棄守晉陽第380章 二虎競食第158章 調虎離山第668章 街亭阻擊(下)第516章 進軍赤壁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619章 藤甲奇兵第122章 蔡氏算經第321章 豫州刺史第349章 賓客如雲第73章 軍法三章第449章 爭奪合肥第568章 韓玄之死第609章 海上絲路第367章 開科取士(三)第602章 姻緣天定第440章 陰陵之戰(三)第591章 諸葛之計第644章 入主成都第30章 桃園結義第640章 山北小路第395章 高順被擒第145章 再見劉備第69章 黑臉周倉第579章 諸葛徵南第100章 軟玉溫香第171章 胖子董卓第103章 盧門豪宴第281章 止水微瀾第366章 開科取士(二)
第139章 小人得志第452章 袁術絕望第338章 米市風波第606章 城下之盟第658章 驚聞噩耗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431章 鳩佔鵲巢第73章 軍法三章第607章 禍水東引第210章 黃河氾濫第54章 極品寶馬第151章 打殘右翼第234章 董卓進京第100章 軟玉溫香第172章 厚顏無恥第411章 開陽臧霸第697章 巧舌如簧第190章 張角授首第383章 盱眙之戰第310章 徐州之變第388章 夜襲徐州(上)第677章 匈奴詭計第187章 混元之陣第28章 血戰羣狼第660章 退回漢中第643章 獻城投降第472章 偏殿面聖第645章 踏出牢籠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449章 爭奪合肥第128章 紅兒身世第453章 臣有一計第545章 促膝而談第697章 巧舌如簧第83章 噩耗傳來第453章 臣有一計第455章 楊弘戰死第601章 張飛暴怒第426章 將星璀燦第481章 蒙衝鬥艦第394章 坑陷陣營第51章 西出陽關第408章 金屋藏嬌第380章 二虎競食第346章 任性糜蘭第486章 安陸陳兵第219章 平原王府第73章 軍法三章第597章 秦晉之好第109章 八步成詩第526章 棋差一着第106章 才女昭姬第308章 文津渡口第225章 鞭笞督郵第192章 再宴盧府第405章 重燃舊情第286章 退婚風波第427章 第三軍團第1章 離奇穿越第311章 罄竹難書第473章 青梅煮酒第679章 被圍忻口第268章 投石神威第359章 狼子野心第538章 登陸北岸第173章 力保盧植第407章 舊情難捨第430章 劉備來了第672章 潼關要地第520章 蔣幹盜書第681章 棄守晉陽第380章 二虎競食第158章 調虎離山第668章 街亭阻擊(下)第516章 進軍赤壁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619章 藤甲奇兵第122章 蔡氏算經第321章 豫州刺史第349章 賓客如雲第73章 軍法三章第449章 爭奪合肥第568章 韓玄之死第609章 海上絲路第367章 開科取士(三)第602章 姻緣天定第440章 陰陵之戰(三)第591章 諸葛之計第644章 入主成都第30章 桃園結義第640章 山北小路第395章 高順被擒第145章 再見劉備第69章 黑臉周倉第579章 諸葛徵南第100章 軟玉溫香第171章 胖子董卓第103章 盧門豪宴第281章 止水微瀾第366章 開科取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