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到底降誰

接到陽平關失守的消息,張魯頓時是呆若木雞,原本以爲楊柏去守陽平關,縱然不敵,抵擋個三五月應該問題不大,可未曾想到,楊柏就連三五天都沒守下去。陽平關可是漢中的唯一天險,陽平關一失,漢中幾乎再無險可據,張魯的手中也再無多少兵馬可以調動了,在漢中稱王稱霸呼風喚雨十幾年的張魯,終於是走到了他的窮途末路。

張魯算得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神棍,披着道教的外衣,裹挾民衆蠱惑人心,不過他比張角聰明就在於不公然地於朝庭爲敵,利用他母親是劉焉的姘頭的機會,任職督義司馬,在漢中發展起了自己的勢力,因爲信徒入道,需要交五斗米,所以張魯的道教又被稱之爲五斗米教。張魯一直對劉焉陽奉陰違,培植黨羽,後來又與劉璋反目成仇,割據漢中,嚴然自立。

劉璋奈何不了他,曹操又無瑕對付他,所以張魯在漢中很是逍遙了有些年頭,井底之蛙之所以覺得天就是那麼大,因爲它看見的就是那一片天,張魯在漢中無所欲爲了好多年,自以爲漢中這一畝三分地就是他的天下,別人都染指不了。劉澤進軍益州,他還誤認爲有機會來分一杯羹的,想趁機去奪葭萌關,可結果卻是沒吃到羊肉惹了一身羶,葭萌關沒拿下來,反倒是引火燒身,不光賠了弟弟張衛及五萬大軍,而且靖兵犯境,連陽平關都丟了,不禁讓張魯好生後悔,你說招誰惹誰不好,偏偏在招惹那個煞星劉澤,看來自己的好日子是要到頭了。

主薄閻圃道:“陽平關既失。南鄭兵微將少,決然擋不住靖軍來攻,主公何不效荊州劉琮益州劉璋,爲了漢中數十萬百姓,獻漢中而降,劉澤素以仁義爲懷。主公亦不失高官厚祿。”

張魯遲疑不決,說實話,漢中眼前的局面張魯並不是看不出來,只是一想到獻城而降,他就心如刀割,故而猶豫再三。

謀士楊松道:“漢中固然守不住,又何須向劉澤投降?方今天下,最得勢的莫過於魏王曹操,挾天子而以令諸侯。主公乃曹丞相親授的鎮夷中郎將漢寧太守,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魏王代表的是朝庭大義,主公歸降魏王,都算不得上是投降,只要魏王入主漢中,又何懼劉澤來襲。主公的富貴名爵,一樣也少不了。”

曹操沒空來理會漢中。並不認爲着對漢中不聞不問,建安五年曹操破袁紹之後,就曾加封張魯爲漢寧太守鎮夷中郎將,楊松做爲張魯這方派出的使者,曾前往許都與曹操進行過接洽,得到過曹操的不少金帛賄賂。在降劉還是降曹上,楊松自然還是傾向於曹操的。

閻圃卻不同意,道:“曹操乃是國賊,久欲篡漢矣,主公若歸降此人。在其帳下爲官,將來也不免要擔逆臣之名。靖王劉靖秉誠大義,奉詔討賊,行的乃是堂堂正義之師,主公緣何舍明珠而求暗土?”

張魯沉吟未決,其實他倒是不在乎當不當逆臣,關鍵是既然自己要投降,那就得找一張長期的飯票才行,現在天底下最強悍的兩個諸候就是曹操和劉澤,終竟誰可以吞併掉誰最終一統天下,張魯心中並沒底,不管投降誰,張魯可沒想着要投降二回。比如說投降了劉澤,反過來劉澤被曹操給滅,自己不得還再投降一回嗎。既然要張魯做出選擇,張魯肯定要做出明智的選擇。

張魯沒吭聲,楊松卻沉不住氣,冷笑道:“閻主薄如此急不可耐想向劉澤投降,難不成是閻主薄拿了劉澤的好處,故而在此攛慫主公?”楊松倒打一耙,矛頭直指閻圃。

閻圃滿面臉脹的通紅,他沒有想到楊松竟然會信口雌黃,污衊自己,氣憤地道:“楊松,你欺人太甚,我何時曾拿過劉澤的賄賂?如今靖軍大兵壓境,我說這話也不過是爲了漢中的數十萬百姓,你竟然……真是豈有此理!”

楊松陰陰一笑道:“拿沒拿好處,只有天知地知,但你別忘了,二將軍張衛可是死在劉澤的手中,楊任、楊柏、楊昂還有七八萬的漢中將士,又是爲誰所殺?這樁樁血債未酬,閻主薄卻建議主公與不共戴天的劉澤握手言和,你的用心何在?”

閻圃忿恨地道:“主公明鑑,卑職如果心存半點二心的話,必遭天遣!”

張魯倒沒有怪罪閻圃的意思,反正現在就是二選一的問題,似乎沒有第三條路可走,從情感上來講,他更願意投靠曹操,畢竟他與曹操的關係一直就保持的不錯,而且劉澤的那些鐵腕手段他也曾聽說過,投降劉澤之後,有沒有好果子吃張魯心裡可沒譜。但擺在面前現實的問題是,遠水難解近渴,劉澤攻陷了陽平關之後,距離南鄭已是不遠,而曹操遠隔千山萬水,恐怕沒等得曹操援兵到來,劉澤的軍隊就已經攻到了南鄭城下。

對於張魯的疑問,楊松倒是從容不迫。“主公勿憂,曹公目前已兵抵長安,與韓遂馬超大戰於關中,與漢中之間,也不過是隔了一道秦嶺而已,主公此刻可派人立刻前往長安,遞上降書順表,言明漢中形勢,曹公必定會派精兵前來援助。至於主公擔憂劉澤會從陽平關進軍南鄭,主公也請放心,南鄭之西,尚有一處緊要,就是定軍山,卑職願領一支兵馬,前往定軍山阻擊劉澤,等曹公援兵前來,裡應外合,必破劉澤。”

張魯點頭應允,立刻修書一封,派使者前往長安去見曹操,言明自己從此願歸順曹操,同時說明漢中形勢危急,請曹操立即派援兵前來,確保漢中不失。

打發走了去長安的使者後,張魯又從南鄭僅存的三萬多守軍之中,撥了一半人馬給楊松,令昌奇爲前部先鋒,趕往定軍山阻擊劉澤。

建安十年徐州之戰結束後,曹操拿到了除了廣陵郡之外的徐州五個郡,可謂是戰果輝煌,唯一讓曹操痛心疾首的就是郭嘉戰死於下邳城下,讓曹操寢食難安。自從見識到了紅衣大炮的威力,曹操對火炮十分的上心,決心仿製出同樣的武器來,曹操立刻召集國內頂尖的匠師,包括將作大匠鄭渾,要他們羣策羣力,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研製出同等威力的火炮來。

鄭渾等人一愁莫展,雖然雲集了天下最好的工匠,但他們對火炮一無所知,僅憑着遠遠地觀看,根本就不可掌握這項技術,更談不上仿造了。鄭渾向曹操提出,只要能獲得一件實物,那怕是殘次品,他也能依瓢畫葫蘆造出大炮來。

曹操這回可傻了眼,明知道劉澤對這些火炮視如珍寶,根本沒機會搶奪一門回來,而且這些火炮極其地笨重,就算是擺在那兒無人防範,想去偷竊一門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劉澤主動地放棄了徐州,交給孫權,曹操這下就不客氣,打劉澤他尚忌憚火炮,但打孫權可用不着那麼小心,連着強攻了數月,曹操終於是拿下了徐州,同時他也獲得了意外之喜,從靖軍撤離的火器營中找到了一門火炮的殘骸。

這門火炮是靖軍在使用中炸膛損壞的,由於損失得太厲害,沒有修復的價值,就被火炮兵棄之於營後,當成了一堆廢鐵。鄭渾如獲至寶,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可以仿造出一模一樣的火炮來。

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660章 退回漢中第238章 以騎制騎第274章 兒女私情第230章 驚見石油第598章 暗香浮動第272章 天牢重地第516章 進軍赤壁第588章 炮轟曹操第196章 華服公子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698章 釜底抽薪第425章 軍銜制度第365章 開科取士(一)第194章 秉燭夜談第274章 兒女私情第628章 二渡涪水第513章 劃江而治第18章 生意本錢第179章 白馬渡河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160章 人公將軍第198章 何府來人第397章 困守孤城第173章 力保盧植第596章 橫渡長江第525章 蔡張授首第556章 黃忠出戰第505章 訪賢隆中第140章 擒賊擒王第12章 高橋馬鞍第155章 別部司馬第686章 偷營劫寨第308章 文津渡口第263章 錦鷹條例第59章 匈奴來襲第382章 袁術來犯第125章 賣身葬父第557章 汩羅江畔第307章 單騎救主第475章 孫策遇刺第357章 金蟬脫殼第644章 入主成都第352章 殘月之夜(中)第396章 陳宮出謀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705章 位極九五第172章 厚顏無恥第533章 捨我其誰第644章 入主成都第677章 匈奴詭計第151章 打殘右翼第102章 稱重石獅第615章 蠻心難收第76章 陳留張邈第316章 一讓徐州第641章 擒獲張任第397章 困守孤城第320章 二讓徐州第371章 偶遇董祀第145章 再見劉備第358章 笮融出逃第705章 位極九五第340章 破釜沉舟第356章 三不原則第455章 楊弘戰死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576章 天倫之樂第163章 長社城下第257章 分崩離析第449章 爭奪合肥第478章 決意西進第447章 倚老賣老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544章 三生有幸第75章 千里之徵第379章 不堪回首第449章 爭奪合肥第380章 二虎競食第195章 風波突起第599章 見血封喉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442章 陰陵之戰(五)第371章 偶遇董祀第42章 地獄之旅第271章 西去長安第241章 孫堅中伏第517章 阻擊吳軍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189章 白虹貫日第64章 渡口遇匪第114章 和氏玉墜第10章 遼西太守第671章 兵出子午第459章 傳國玉璽第391章 回師郯城第635章 圍點打援第380章 二虎競食第18章 生意本錢第242章 刀斬華雄
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660章 退回漢中第238章 以騎制騎第274章 兒女私情第230章 驚見石油第598章 暗香浮動第272章 天牢重地第516章 進軍赤壁第588章 炮轟曹操第196章 華服公子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698章 釜底抽薪第425章 軍銜制度第365章 開科取士(一)第194章 秉燭夜談第274章 兒女私情第628章 二渡涪水第513章 劃江而治第18章 生意本錢第179章 白馬渡河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160章 人公將軍第198章 何府來人第397章 困守孤城第173章 力保盧植第596章 橫渡長江第525章 蔡張授首第556章 黃忠出戰第505章 訪賢隆中第140章 擒賊擒王第12章 高橋馬鞍第155章 別部司馬第686章 偷營劫寨第308章 文津渡口第263章 錦鷹條例第59章 匈奴來襲第382章 袁術來犯第125章 賣身葬父第557章 汩羅江畔第307章 單騎救主第475章 孫策遇刺第357章 金蟬脫殼第644章 入主成都第352章 殘月之夜(中)第396章 陳宮出謀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705章 位極九五第172章 厚顏無恥第533章 捨我其誰第644章 入主成都第677章 匈奴詭計第151章 打殘右翼第102章 稱重石獅第615章 蠻心難收第76章 陳留張邈第316章 一讓徐州第641章 擒獲張任第397章 困守孤城第320章 二讓徐州第371章 偶遇董祀第145章 再見劉備第358章 笮融出逃第705章 位極九五第340章 破釜沉舟第356章 三不原則第455章 楊弘戰死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576章 天倫之樂第163章 長社城下第257章 分崩離析第449章 爭奪合肥第478章 決意西進第447章 倚老賣老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544章 三生有幸第75章 千里之徵第379章 不堪回首第449章 爭奪合肥第380章 二虎競食第195章 風波突起第599章 見血封喉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442章 陰陵之戰(五)第371章 偶遇董祀第42章 地獄之旅第271章 西去長安第241章 孫堅中伏第517章 阻擊吳軍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189章 白虹貫日第64章 渡口遇匪第114章 和氏玉墜第10章 遼西太守第671章 兵出子午第459章 傳國玉璽第391章 回師郯城第635章 圍點打援第380章 二虎競食第18章 生意本錢第242章 刀斬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