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水師總兵

劉澤聽聞甘寧來投,自然是喜不自甚,親自出營迎接。

甘寧此次投奔劉澤,帶的正是麾下八百健卒,方甫行至徐州軍營十里之內,便被一隊巡哨的徐州軍截住,帶隊的正是第一騎兵師總兵管亥,甘寧具道來意,管亥便引甘寧來到大營去見劉澤。

說實話,甘寧內心之中還是很忐忑的,黃祖這兒是呆不下去了,江東那邊甘寧也不敢去投,想來想去,現在去投劉澤已經是甘寧唯一的選擇了。但在劉澤的手下,甘寧剛剛吃了敗仗,劉澤如何來看待這個敗軍之將,又如何安置於他,一切都是未知之數,劉澤會不會是別一個黃祖?甘寧心裡一點底也沒有,雖然劉澤在徐州廣開科舉先賢任能,大肆提撥寒門出身的人才,這讓甘寧有點動了投奔劉澤的心思,但百聞不如一見,到底將會怎樣甘寧還是惴惴不安。

甘寧和管亥並轡而行,至大營前下馬,天色已晚,管亥令中軍報於劉澤。甘寧瞧着徐州大營壁壘森嚴,旗幟鮮明,井然有序,軍容齊整,不禁是暗暗點頭,劉澤的治軍嚴謹果然是名不虛傳。

不多時,從營中涌出一叢人來,爲首一人,身着便服,光着腳未穿襪子,遠遠地就高聲呼喊道:“興霸何在?”

甘寧不禁愕然,心想這是何人,竟然如此裝束,身穿居家的便服倒還罷了,居然光腳汲着鞋子,連襪子都未曾穿着。這在極重禮儀的漢代那是一件很失禮的事。

“這位就是我家主公,靖王殿下。”管亥給甘寧介紹道。

甘寧忙深揖一禮道:“敗軍之將甘寧參見靖王殿下。”

劉澤已行至跟前,雙手相攙道:“興霸言重了,什麼敗軍之將,前幾日某不過是仗着兵多,僥倖勝了一場而已,興霸乃是水中蛟龍,倘若換做水戰,我可萬萬不是興霸的對手。”

甘寧見劉澤全無半點諸侯王的架子,笑容可鞠。禮讓有加。不禁頓生幾分好感,道:“什麼水中蛟龍,靖王謬讚了,甘寧少年孟浪。昔日在江上曾討口飯吃。幹過些殺人越貨的勾當。被人喚作錦帆賊,慚愧慚愧。”

劉澤含笑道:“久聞興霸之俠名,今日始得一見。真乃三生之幸也。今日聞興霸至營前,某欣喜不甚,只顧得欲與興霸一唔,衣衫不整,跣足赤踵,失禮之處,還請海涵。”

甘寧聞之,不禁是大爲慫容,想不到自己來投,居然驚動着劉澤連鞋襪都未及穿好就急着出迎了,雖然有失禮之賺,但劉澤一片愛賢之心顯露無遺,這讓懸着一顆心的甘寧將心放回了肚子裡。

劉澤攜甘寧的手一同進營,在帥帳之中落座,奉甘寧爲上賓,待之禮厚。

甘寧拱手道:“在下在江夏黃祖帳下,因昔日爲賊,始終未得重用,言不聽計不從,聞靖王仁德寬厚,招賢納士,不拘一格,特來相投,願賜收錄。”

劉澤大笑道:“某得甘興霸,如久旱之逢甘霖。”也不管現在都什麼時間了,置擺酒宴,爲甘寧接風。甘寧對劉澤亦是心悅誠服,酒宴之上,相談甚洽。

甘寧對劉澤道:“荊州乃天下之腹也,西連巴蜀,南結交越,北通宛洛,東臨吳會,自古乃是兵家之必爭之地,其主劉表,坐而論談,胸無大志,如何坐得了這荊州之主的位子,此乃天賜于靖王也。以在下之見,靖王此次西進,亦不單單是圖謀黃祖的江夏吧?”

劉澤不動聲色地道:“荊州雖好,某亦有心而無力啊。”

“靖王雄才大略,手下兵精將勇,以在下之見,取荊州易如反掌。”

劉澤搖頭道:“某之兵雖然善戰,不過都是些陸戰之旅,荊州座跨長江,如無得力水師,想要渡江爲戰,誠爲難事。”

甘寧道:“寧今日來投,便是欲爲靖王獻犬馬之勞。寧雖不才,卻自幼在這江上弄潮,懂些水上行船鬥艦之法,在下麾下八百勇士,亦是精通水戰,追隨在下多年,忠心無二,誠蒙靖王厚待於寧,寧願效死以命,甘爲水上先驅。”

長久以來,劉澤帳下不併缺少陸戰中衝鋒陷陣的勇將,唯獨缺能夠統領水軍的將領,象關羽、張飛、趙雲、張遼、高順、太史慈這些曠世名將,皆都是出身在北方的旱鴨子,要論在陸上攻城撥寨,個頂個的都是頂呱呱的好漢,但一擺到船上,無一不認慫了。前者張郃在做廣陵都尉的時候,劉澤就曾下令讓他組建水軍操練,這讓縱橫沙場百戰餘生都沒有皺過眉頭的張郃是大吐苦水,對於這位河北四庭柱來說,無疑是件苦差事,所以張郃在廣陵操練水軍一直沒有取得成功。

雖然說廣陵水軍最終沒有成建制,主要的原因是長江上風浪太大不適合用來練兵,但缺乏真正能統領指揮水軍的將才,無疑是也一個重要的問題。劉澤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是煞費苦心,在自己的軍隊中麟選多次,竟然找不出一個可以擔當水師主將的人才來。這次甘寧主動來投,倒讓劉澤看到了一絲希望。

宴會後,劉澤任命甘寧爲水師總兵,讓他來籌組徐州軍的第一支水軍部隊,沈彌和婁發被任命爲水師都尉,協助甘寧組建水師。沈彌和婁發是甘寧的老部下了,當年跟隨着甘寧在長江上做水賊,也着實風光過一陣。甘寧直接被授予了偏將軍銜,這在新降將領之中絕對是獨一無二的,象雷薄陳蘭就些降將雖然也是總兵的官職,卻只能享受裨將的待遇,甘寧初來,寸功未立,劉澤就給了他與元從系將領一樣的待遇,不能不說劉澤對甘寧的看重。沈彌和婁發也被授予了准將的軍銜。

雖然掛着水師總兵的頭銜,甘寧的手下也不過才八百餘號人十幾條船,與陸軍一個滿編的步戰師人數上相去甚遠。不過甘寧倒是信心滿滿,有着劉澤的鼎力支持,他完全可以甩開膀子大幹一場。(未完待續。。)

第157章 江東二喬第282章 懸賞通緝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77章 調虎離山第217章 風波再起第412章 坐井觀天第226章 圖財害命第633章 三渡涪水第452章 袁術絕望第167章 三雄聚首第654章 前往定軍第359章 狼子野心第569章 冤頭債主第548章 以退爲進第42章 地獄之旅第167章 三雄聚首第388章 夜襲徐州(上)第634章 進軍白帝第95章 千金購書第317章 下書曹營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149章 南下廣宗第613章 蠻王孟獲第424章 重組新軍第625章 強攻德陽第31章 黑色火藥第310章 徐州之變第651章 火燒陽平第49章 尋找通譯第277章 轉道渭北第594章 彭蠡水戰(中)第267章 幕後主使第145章 再見劉備第177章 臨河賦詩第618章 兵抵三江第240章 盟主之爭第134章 洛陽紙貴第142章 殺一儆百第313章 太史子義第514章 周瑜決斷第325章 馬氏火槍第54章 極品寶馬第610章 劍指巴蜀第368章 開科取士(四)第146章 兄弟談心第183章 裡應外合第270章 甄家提親第211章 誓堵決口第247章 一石二鳥第453章 臣有一計第506章 失之交臂第599章 見血封喉第143章 打掃戰場第467章 初至許都第585章 臨危受命第84章 守孝百日第39章 考覈比試第680章 窮途末路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190章 張角授首第601章 張飛暴怒第635章 圍點打援第76章 陳留張邈第379章 不堪回首第648章 第九軍團第357章 金蟬脫殼第58章 收服大宛第125章 賣身葬父第651章 火燒陽平第16章 盧府求學第360章 挾持人質第585章 臨危受命第482章 甘寧請戰第605章 昨日如夢第54章 極品寶馬第109章 八步成詩第54章 極品寶馬第45章 巧取豪奪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183章 裡應外合第547章 敗訊傳來第389章 夜襲徐州(下)第75章 千里之徵第676章 全面開戰第643章 獻城投降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392章 奪關沂水第668章 街亭阻擊(下)第171章 胖子董卓第432章 主公三思第576章 天倫之樂第157章 江東二喬第281章 止水微瀾第478章 決意西進第464章 衆說紛紜第580章 曹賊奸詐第273章 劫牢反獄第608章 秦淮條約第578章 一觸及發第50章 算計賈詡
第157章 江東二喬第282章 懸賞通緝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77章 調虎離山第217章 風波再起第412章 坐井觀天第226章 圖財害命第633章 三渡涪水第452章 袁術絕望第167章 三雄聚首第654章 前往定軍第359章 狼子野心第569章 冤頭債主第548章 以退爲進第42章 地獄之旅第167章 三雄聚首第388章 夜襲徐州(上)第634章 進軍白帝第95章 千金購書第317章 下書曹營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149章 南下廣宗第613章 蠻王孟獲第424章 重組新軍第625章 強攻德陽第31章 黑色火藥第310章 徐州之變第651章 火燒陽平第49章 尋找通譯第277章 轉道渭北第594章 彭蠡水戰(中)第267章 幕後主使第145章 再見劉備第177章 臨河賦詩第618章 兵抵三江第240章 盟主之爭第134章 洛陽紙貴第142章 殺一儆百第313章 太史子義第514章 周瑜決斷第325章 馬氏火槍第54章 極品寶馬第610章 劍指巴蜀第368章 開科取士(四)第146章 兄弟談心第183章 裡應外合第270章 甄家提親第211章 誓堵決口第247章 一石二鳥第453章 臣有一計第506章 失之交臂第599章 見血封喉第143章 打掃戰場第467章 初至許都第585章 臨危受命第84章 守孝百日第39章 考覈比試第680章 窮途末路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190章 張角授首第601章 張飛暴怒第635章 圍點打援第76章 陳留張邈第379章 不堪回首第648章 第九軍團第357章 金蟬脫殼第58章 收服大宛第125章 賣身葬父第651章 火燒陽平第16章 盧府求學第360章 挾持人質第585章 臨危受命第482章 甘寧請戰第605章 昨日如夢第54章 極品寶馬第109章 八步成詩第54章 極品寶馬第45章 巧取豪奪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183章 裡應外合第547章 敗訊傳來第389章 夜襲徐州(下)第75章 千里之徵第676章 全面開戰第643章 獻城投降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392章 奪關沂水第668章 街亭阻擊(下)第171章 胖子董卓第432章 主公三思第576章 天倫之樂第157章 江東二喬第281章 止水微瀾第478章 決意西進第464章 衆說紛紜第580章 曹賊奸詐第273章 劫牢反獄第608章 秦淮條約第578章 一觸及發第50章 算計賈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