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水淹樊城

張任在北線豪取幷州數郡的同時,靖軍在南線的攻勢進行地也是如火如荼。

由第二軍團、第六軍團和新二軍團組成的第二野戰軍團羣成立之後,便很快地在襄陽完成了集結,關羽擔任二野的督帥,統領十五萬大軍,美髯飄逸,卓爾不凡,關羽意氣紛飛,接到劉澤的進軍命令,立刻發兵樊城。

從襄陽北上,便是宛城,靖軍只要攻克宛城,許都就在靖軍的直接威脅之下,所以關羽這一路是四路大軍進攻距離最短的一路,也是劉澤認爲最重要的一路,除了關羽的二野之外,張飛的第三軍團也加入了戰鬥序列,關張哥倆已經好多年沒有並肩作戰了,此次能再聚首,自然是欣喜不甚。

爲了協助二野渡漢水,甘寧還特地派了一支艦隊來助戰。同時關羽還得了一支最強有力的部隊支援——火炮師,整整一百門野戰青炮火炮。這支部隊原本是隸屬於最高統帥部直接歸劉澤指揮的,此次劉澤特意調撥給關羽指揮。

鑄鐵火炮由於太過沉重,只適用於守城而不利於野戰,馬鈞在研發完成艦載青銅炮之後,又開始研製適合於陸戰使用的青銅炮,在炮身的兩側安裝鐵製的車輪,通過騾馬的牽拉提高了火炮的機動性,第一次可以將火炮投入野戰和攻城戰,這一突破,無疑使得靖軍的攻擊力更爲強大。巴蜀關隴多山地,火炮無法應用,但從襄陽向北進入中原,幾乎是一路平川,無疑火炮擁有了用武之地。

關羽出兵之時,正是八月中秋。連降驟雨,漢江水暴漲,諸將都勸關羽暫緩用兵,待到漢江洪水消退之時再行進軍。關羽撫髯大笑道:“此乃天助我也,此時進軍,正可大功告成。”

關羽遂令副都督曹性引一軍先行渡河。卻不到樊城,在樊城西十里的浦口川堰住漢水的幾條支流,又令甘寧派來的艦隊靜候在漢水南岸,等到萬事齊備,衆軍一起登船,殺奔樊城。

靖軍在襄陽動作頻頻,宛城都督曹仁自然坐不住了,親赴樊城,督查樊城前線的防務。此時樊城的守將是副都督李典。他對樊城的守禦能力信心滿滿,樊城作爲曹魏最前哨的重鎮,在攻防兩端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魏軍在樊城的建設上自然是不遺餘力,把樊城打造成了固若金湯的要塞。

“要象一顆釘子一樣把樊城釘在漢水邊上!”這是曹操對新建樊城時下的批示,爲了對付靖軍的火炮,樊城從一開始的建設上就採用了最堅固的方法,城牆不再使用夯土或磚砌結構。而是使用了整塊的條型巨石,石砌的樊城堪稱是最堅固的堡壘。

李典對樊城的防禦信心十足。曹仁視察之後也覺得沒有什麼漏洞,便返回了宛城,畢竟宛城也是防禦重點,需要曹仁親自坐鎮。

但他們都忽視了樊城的地理位置,樊城地勢低窪,漢江水淺之時倒也看不出什麼。一旦漢水暴漲,樊城就時刻處在了被洪水淹沒的危險境地。

關羽鎮守襄陽多年,對這裡的地形地勢瞭若指掌,故而令曹操性先期過江,堰塞住各處水口。等到河水暴漲之後,放水一淹,樊城就會淪爲水鄉澤國。

是夜狂風大作,暴雨傾盆,關羽傳令曹性在上游各處水口掘堤放水,洪水咆哮而下,如天崩地裂,樊城內外,俱成爲一片汪洋。

水軍的船隻早已候在漢水南岸,關羽率大軍登船,夜渡漢水。比及天明之時,大軍已殺到了樊城城下,此時的漢水洪水一片氾濫,根本就分不清哪兒是河道,那兒是田莊,放眼望去,一片浩淼,水天一色。

天明之時,雨勢稍小,但洪水仍未消退,樊城的大街小巷,盡皆被淹入水中,軍民苦不堪言,多有斃溺,號稱最堅固的樊城城牆,此刻也大半浸泡在水中,從水面到城頭的距離,也不過是數尺而已,城內更是一片汪洋,除了高高的幾處屋脊,樊城內已看不到任何的建築了。

李典是徹夜未眠,兩軍還未交鋒,他卻不得不與洪水展開搏鬥,城內已無立錐之地,李典不得不將樊城的軍民轉移到了城牆之上。城牆原本就只有一條不寬的通道,根本就站不了多少人,此時城內的守軍和百姓蜂擁地擠上了城牆,一時間人滿爲患,水泄不通。

此時李典的頭都大了,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場洪水來得竟然是如此猛烈,樊城全部被淹沒了,現在的樊城已經完全喪失了防禦能力,靖軍趁虛來攻的話,魏軍毫無還手之力。李典暗暗地祈求上天不再下雨,洪水快點退去吧。可他萬萬想不到的是,這場洪災不光是天災,人禍的因素也佔據了很大程度。

就在李典以爲關羽在襄陽也被泡入水中的時候,靖軍已分乘幾百艘戰船殺到了樊城城下。此時的樊城城牆,在靖軍的眼裡,不過是一道幾尺高的矮牆而已,而這道矮牆上,密密麻麻地擠滿了人。

李典的臉登時就變得煞白,不過面對靖軍勸降的喊話,李典根本就沒有理睬,吩咐弓箭兵開弓射箭。

對面的喊話停止了,迴應守軍箭矢的,是更猛烈的箭雨。

即使再激烈的守城戰鬥,城牆上也不需要站太多的人,任何時候,城牆上都必須留下足夠的空間來讓守城的兵卒活動,彼此調防和使用守城器械。此刻樊城的城牆上擠滿了人,非但無助於防守,更悲劇的是,密密麻麻的人郡擠在一起,根本就無法逃避靖軍箭雨的射擊,一排排的箭矢呼嘯而來,根本就無需任何瞄準,一排排的魏軍和樊城百姓就倒了下去,箭無虛發,往往一支箭甚到可以穿透兩三個人。

副將董超見情勢危急,乃對李典道:“樊城已經守不住了,再打下去,非得全軍覆滅不可,不如投降,尚可保下性命。”

李典大怒,道:“某追隨魏王數十載,魏王待之恩厚,某寧可戰死,也不願做屈節苟活之輩!”撥出劍來,將董超斬殺,喝令守軍以死相拒。衆軍士畏懼,不得不拼死力戰。

董超的弟弟董衡也在軍中,見李典殺了董超,深恨之,遂引東城守軍挑起白旗,向關羽投降。董衡一降,身處絕境的魏軍皆是紛紛倒戈,一時之間,降者如潮。

都督霍峻率部登上了樊城城頭,靖軍如狼似虎,一路斬殺而進,魏軍抵擋不住,節節敗退,死於靖軍刀箭之下的,自相踐踏而亡的,不計其數。

關羽乘坐在戰船,直抵樊城西門,遙望着在城頭上做困獸斗的李典道:“李典!你已無路可走,何不早降!”

李典怒目而視,罵道:“我乃國中名將,豈可降爾等賤民!”李典環視左右,靖軍四下攻到,自己身邊只剩幾十名親兵,知道今日已是不免一死,遂撥出佩劍,面北而望,大叫一聲:“魏王,李典無能,守不住樊城,先走一步了!”說罷,橫劍自刎。李典身邊的幾十名親兵,也皆自殺身亡,無一降者。

關羽視之,長嘆道:“李曼成不失爲忠義之士!”遂令人將李典的屍首收斂,厚葬於樊城城外。

李典既死,魏軍大半投降,樊城陷落。入城之後,關羽令人疏浚河道,清退洪水,張榜安民。數日後,洪水退去,關羽在樊城未曾多做停留,便率大軍向宛城開進。(未完待續。。)

第405章 重燃舊情第86章 遼西採礦第513章 劃江而治第424章 重組新軍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420章 蔡琴發飆第410章 酩酊一醉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299章 長途奔襲第517章 阻擊吳軍第473章 青梅煮酒第173章 力保盧植第28章 血戰羣狼第459章 傳國玉璽第581章 華費小道第256章 收降徐榮第563章 勸降黃忠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542章 營救諸葛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294章 富貴如雲第451章 平分淮南第175章 欺君罔上第5章 公孫世家第56章 西域諸國第318章 孤膽徐庶第303章 叛出冀州第165章 只欠西風第698章 釜底抽薪第259章 官封太守第355章 補個洞房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367章 開科取士(三)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358章 笮融出逃第431章 鳩佔鵲巢第388章 夜襲徐州(上)第582章 糜芳投敵第700章 武昌烽煙第456章 舉城而降第125章 賣身葬父第482章 甘寧請戰第567章 棄城而逃第122章 蔡氏算經第7章 節外生枝第266章 拜訪田豐第354章 絞刑架下第427章 第三軍團第120章 昭姬婚事第78章 廖化歸降第371章 偶遇董祀第649章 葭萌險關第503章 王粲遊說第678章 東渡黃河第66章 賈詡歸心第71章 粗茶淡飯第349章 賓客如雲第281章 止水微瀾第378章 貂蟬敬酒第509章 蒯良蒯越第505章 訪賢隆中第404章 再收張遼第372章 許親子龍第423章 水落石出第150章 弓騎顯威第664章 烈火洪水第348章 應對之策第111章 鳳尾焦琴第67章 曲陽縣令第103章 盧門豪宴第683章 獨眼夏侯第488章 敲山鎮虎第658章 驚聞噩耗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667章 街亭阻擊(中)第549章 柴桑要塞第175章 欺君罔上第488章 敲山鎮虎第513章 劃江而治第117章 關羽歸來第654章 前往定軍第76章 陳留張邈第417章 投案自首第11章 忠孝難全第418章 王庶同罪第55章 踢雪烏騅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143章 打掃戰場第152章 一騎當先第571章 曹家兒郎第10章 遼西太守第109章 八步成詩第289章 喜結良緣第544章 三生有幸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429章 袁術稱帝第501章 野心勃勃第682章 狂妄匈奴第568章 韓玄之死第130章 再別康橋
第405章 重燃舊情第86章 遼西採礦第513章 劃江而治第424章 重組新軍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420章 蔡琴發飆第410章 酩酊一醉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299章 長途奔襲第517章 阻擊吳軍第473章 青梅煮酒第173章 力保盧植第28章 血戰羣狼第459章 傳國玉璽第581章 華費小道第256章 收降徐榮第563章 勸降黃忠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542章 營救諸葛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294章 富貴如雲第451章 平分淮南第175章 欺君罔上第5章 公孫世家第56章 西域諸國第318章 孤膽徐庶第303章 叛出冀州第165章 只欠西風第698章 釜底抽薪第259章 官封太守第355章 補個洞房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367章 開科取士(三)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358章 笮融出逃第431章 鳩佔鵲巢第388章 夜襲徐州(上)第582章 糜芳投敵第700章 武昌烽煙第456章 舉城而降第125章 賣身葬父第482章 甘寧請戰第567章 棄城而逃第122章 蔡氏算經第7章 節外生枝第266章 拜訪田豐第354章 絞刑架下第427章 第三軍團第120章 昭姬婚事第78章 廖化歸降第371章 偶遇董祀第649章 葭萌險關第503章 王粲遊說第678章 東渡黃河第66章 賈詡歸心第71章 粗茶淡飯第349章 賓客如雲第281章 止水微瀾第378章 貂蟬敬酒第509章 蒯良蒯越第505章 訪賢隆中第404章 再收張遼第372章 許親子龍第423章 水落石出第150章 弓騎顯威第664章 烈火洪水第348章 應對之策第111章 鳳尾焦琴第67章 曲陽縣令第103章 盧門豪宴第683章 獨眼夏侯第488章 敲山鎮虎第658章 驚聞噩耗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667章 街亭阻擊(中)第549章 柴桑要塞第175章 欺君罔上第488章 敲山鎮虎第513章 劃江而治第117章 關羽歸來第654章 前往定軍第76章 陳留張邈第417章 投案自首第11章 忠孝難全第418章 王庶同罪第55章 踢雪烏騅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143章 打掃戰場第152章 一騎當先第571章 曹家兒郎第10章 遼西太守第109章 八步成詩第289章 喜結良緣第544章 三生有幸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429章 袁術稱帝第501章 野心勃勃第682章 狂妄匈奴第568章 韓玄之死第130章 再別康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