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太史子義

“何人求見?”

“他自稱是北海相孔融派來的信使。”

劉澤暗暗點頭,看來該來的到底是跑不了,道:“速傳!”

不多時,中軍官引一人進來,但見此人身長八尺開外,方面闊口,劍眉朗目,步履如風,目光沉着,來至劉澤近前,躬身施禮呈上書信,具言北海被黃巾賊寇圍困之事,奉命前來向平原求援。

劉澤看過書信,道:“足下何人?在孔國相處現居何職?”

“某乃東萊黃縣人也,複姓太史,名慈,表字子義。並非孔國相之下屬,與孔國相非親非故,只是義氣相投,纔有分憂共患之意。今黃巾暴亂,圍困北海,賊勢浩大,北海危在旦夕。孔國相知劉太守仁德仗義,能扶危濟困,特命某冒死突圍,前來求救。”太史慈凜然作答。

劉澤哈哈大笑道:“說到仗義救難,子義才配得上此之稱謂啊,單槍匹馬突出重圍,真乃世豪傑之士!”

太史慈斂容道:“劉太守謬讚了,些許微功,何足掛齒,在下倒是素聞劉太守之英雄勝跡,今日一見,方知所言非虛。卻不知劉太守能否出兵救援北海?”

劉澤微笑道:“子義快人快語,與我真是一見如故,就衝着子義這份俠肝義膽,今日我便出兵北海。”

太史慈大爲驚喜,劉澤不光答應了他的請求,而且答應的如此爽快,實在令他大感意外。也讓他頗受感動,再次躬身而拜道:“慈謝過劉太守。”

只是他不知道劉澤此刻正在點兵準備出征,劉澤正好做個是順水人情,反正要南下救援徐州,途經北海,也不算太繞道,真要和曹操的軍隊硬碰硬地幹仗劉澤心裡沒多底,但要收拾一堆烏合之衆的黃巾,不過是小菜一碟而已。

在劉澤的印象中,歷史上圍攻北海的黃巾的統帥是管亥。而此時管亥早年就追隨自己了。卻不知這黃巾軍的渠帥換做了何人。

“不知黃巾軍的賊勢如何?領兵者何人?”

太史慈道:“黃巾賊聲勢浩大,號稱有十萬人馬,統兵之將名叫郭太,原爲張角弟子。張角敗亡之後。先後流竄到河東、冀南等地。繼續作亂,青州黃巾被曹操擊敗之後,郭太才當上了青州黃巾渠帥。大舉進犯北海。”

劉澤點點頭,敢情統兵的是那個廢材郭太,當年廣宗之戰時,被關羽一箭射落馬下僥倖地撿了一條命回去,居然現在還敢作亂北海。他當即立令道:“救兵如救火,子龍聽令!”

趙雲昂然而出,拱手道:“末將在!”

“命你率三千弓騎以太史子義爲嚮導,立即施援北海,不得有誤!”

趙雲領命道:“末將遵令!”

在一側的太史慈則瞬間石化了,三千人馬去打十萬大軍?這可能嗎?孔融手下可是有着好幾萬人,也不敵黃巾軍的攻勢,劉澤只派出區區三千人馬就能解圍?

“劉太守,這……三千人是不是太少了?”

劉澤微笑道:“一羣黃巾兵而已,三千騎足夠矣。子龍,到達北海之後速戰速決,不得耽誤南下徐州的行程,我亦率軍隨後出發,我們在徐州琅琊國諸縣相會吧。”太史慈雖然知道劉澤是破黃巾的英雄,但廣宗之戰他卻知之甚少,當年劉澤以五百騎打殘了以郭太領銜的十萬黃巾兵,現在解圍北海,可謂是冤家聚首,打廢材郭太,三千弓騎都是多餘的,但劉澤爲了速勝,纔將三千弓騎全數派了出去。

太史慈將信將疑,同趙雲出征而去。

劉澤回頭笑着對陳登道:“因北海之事,略有些耽擱,元龍先生勿怪,某這便起兵出征。”

不用說,陳登一樣和太史慈處在石化之中,劉澤和他說話之時,才恍然驚覺,道:“徐州之圍也不急在一時,既然北海那邊有急,潤德公何不多派兵過去,解危之後再行南下不遲。”

劉澤大笑道:“北海還需繞行,步兵行軍緩慢,耽擱不得,我派子龍率騎兵過去,解危之後依然可以趕得上大隊人馬,這樣就不會耽誤行程了。”

陳登心懷疑慮,道:“在下方纔聽聞黃巾賊衆號稱十萬,潤德公只派區區三千人過去,如何能勝?”

“元龍先生放心吧,我數次與黃巾作戰,黃巾軍戰力如何我心知肚明,若不是徐州那邊軍情緊急,根本就無須派三千騎過去。”

陳登大爲感嘆道:“潤德公運籌帷幄,在下折服。可嘆糜子仲自以爲是,前往北海去搬救兵,現在孔融都自顧不瑕了,那裡還有餘力去救徐州。”

劉澤即刻下令,點齊一萬五千軍隊,旗幟招展,鎧甲鮮明,軍容齊整,鬥志昂揚,浩浩蕩蕩地出征了。

陳登視之劉澤軍隊軍紀森嚴隊伍齊整,更是大爲驚歎,始信劉澤以三萬人擊敗袁紹二十萬大軍絕非虛言,而劉澤只派出三千騎兵就敢於應戰十萬黃巾,這絕不是自負,而是有着充足把握的自信。陳登眼前一片光明,他對自己的選擇深感欣慰。

如果說陳登以前對劉澤只是仰慕,只是聞名而已,經過這幾天的接觸,陳登深深地爲劉澤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同時他也暗下決心,爲了徐州的長治久安,一定要設法將劉澤留在徐州。

劉澤的軍隊向東南方向開進,走濟南國、齊國,望徐州琅琊國而行。由於一路行進都是在青州的範圍之內,劉澤此行已經支會過青州刺史田楷了,雖說田楷是公孫瓚的手下,但卻和劉澤的私交不錯,何況劉澤只是和公孫瓚有些小摩擦,雙方還遠沒有到翻臉的地步,所以劉澤在青州境內是暢行無阻。

另外田楷來書稱他也接到了徐州牧陶謙的求援書信,青徐兩州脣齒相依,脣亡齒寒,他也不可能袖手旁觀,擬派兵會同劉澤一起南下救援徐州。

這一日,劉澤的軍隊已經行出了青州地界,抵達了琅琊國最北面與青州相鄰的諸縣。此地正是劉澤定下的與趙雲會合之地。劉澤命令大軍停止前進,就地紮營安寨,埋鍋造飯。

飯還沒熟,就聽東北方向戰馬嘶鳴,一彪人馬滾滾而來,爲首一將,白袍白甲,跳下馬來,行至劉澤面前,拱手道:“末將趙雲回營交令!”

陳登驚爲天人,大軍一路逶迤而行,一刻也不曾耽擱,想不到剛剛趕到匯合地點,趙雲就尾行而至,難不成這麼短的時間內,北海之圍已經解了?

劉澤卻是一臉的從容,道:“北海那邊,情勢如何?”

趙雲便將解圍北海之事一一見告。

原來趙雲率三千弓騎一路長驅而行,一直殺到了北海城下。此時郭太正指揮黃巾兵大舉攻城,孔融率北海軍民奮起抵抗,雙方陷入膠着之中。

十萬黃巾就如同密密麻麻的蝗蟲一般,撲天蓋地,漫山遍野,太史慈微微皺眉,欲問趙雲如何應敵。趙雲鎮定自若,一聲令,三千弓騎分做三排,每排一千騎,向黃巾軍的陣地發起攻擊。弓騎兵還是使用慣用戰術,對黃巾陣地實施中遠程打擊,對於防護能力弱的黃巾軍而言,劉澤的這種戰術完全是屢試不爽。

沒有騎兵的反制,沒有弓箭兵的反擊,沒有盾兵的防護,在密集的箭雨攻擊下,黃巾軍人數再多也是待宰的羔羊,弓騎的的打擊只進行了三四輪,整個黃巾兵的陣線就完全的崩潰了,兵敗如山倒,一發不可收拾。

看到黃巾已經敗亡,趙雲下令弓騎兵全面出擊,對黃巾軍發動了最後一擊。

北海城中的孔融一看城下黃巾軍陣形大亂,知道是劉澤的援兵來了,立即大開城門,揮兵出城,裡應外合,前後夾擊。

對於郭太來說,這完全是噩夢重演,多年前在廣宗發生的一幕與這有着何其驚人的相似,劉澤的騎兵在他的心目中一直就是個揮之不去的陰影。看到這可怕的弓騎兵,郭太也慌了神了,顧不上組織軍隊反擊,自己首先倉皇而逃了。

但幸運之神不會總眷顧他,趙雲遠遠地瞧見了郭太欲逃,掂弓搭箭,直接就射中了他的後背,郭太大叫一聲,墮下馬去,還沒等他從地上爬起來,一隻腳已經重重地踩在了他的脊樑上,他的脊柱被生生地踩斷了。郭太在地上哀號慘叫,竟然無人理會,更多的大腳和馬蹄踐踏上來,將他生生地踏成了一堆肉泥。

郭太一死,羣賊無首,在弓騎兵和北海中兩廂夾擊之下,完全潰敗了,屍體鋪得漫山遍野,投降者甚衆,僥倖逃得性命者潰散而去。

太史慈沒有參與此次戰鬥,趙雲統率的弓騎兵太強悍了,幾乎以零傷亡的代價完勝十萬黃巾,他現在纔算明白劉澤的自信緣何而來。

趙雲收攏兵馬,徑直來見孔融。孔融喜不自甚,欲在城中大排酒筵爲趙雲慶功。趙雲婉言相拒,稱有軍務在身,不便耽擱,與孔融太史慈拱手而別,直赴諸縣。

劉澤爲趙雲計上一功,吩咐全軍在諸縣屯營休整。

張飛納悶了,問道:“大哥,既然子龍已經歸隊,理當揮師南下才是,爲何不走了?”

劉澤神秘地一笑道:“莫急,我還要在這兒等一個人。”(未完待續。。)

第367章 開科取士(三)第226章 圖財害命第82章 五原呂布第448章 玉人垂淚第276章 挾持人質第295章 雪地獵熊第147章 朝庭封賞第6章 爭鋒相對第79章 富可敵國第582章 糜芳投敵第166章 火燒長社第160章 人公將軍第343章 左拉右攏第247章 一石二鳥第235章 盧植遇刺第645章 踏出牢籠第480章 隔岸觀火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572章 劍走偏鋒第520章 蔣幹盜書第24章 第一桶金第224章 督郵駕到第158章 調虎離山第284章 瞞天過海第539章 無情碾壓第167章 三雄聚首第546章 諸葛歸心第377章 張飛罵宴第506章 失之交臂第341章 糜家小姐第22章 峽江平渡第180章 鐵桶圓陣第517章 阻擊吳軍第166章 火燒長社第232章 洛陽危局第592章 棄子爭先第673章 救援曹洪第505章 訪賢隆中第28章 血戰羣狼第472章 偏殿面聖第571章 曹家兒郎第253章 孫堅離去第700章 武昌烽煙第454章 突破重圍第631章 火燒眉毛第354章 絞刑架下第6章 爭鋒相對第489章 夏口城陷第315章 破竹之勢第495章 立軍令狀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127章 衛家公子第390章 二枚棄子第614章 初戰告捷第377章 張飛罵宴第397章 困守孤城第124章 離開洛陽第647章 新兵招募第296章 喜得貴子第532章 只欠東風第606章 城下之盟第276章 挾持人質第53章 白羚上谷第666章 街亭阻擊(上)第519章 故人來訪第673章 救援曹洪第197章 太僕袁逢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484章 另投新主第409章 紅顏禍水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486章 安陸陳兵第274章 兒女私情第680章 窮途末路第513章 劃江而治第489章 夏口城陷第593章 彭蠡水戰(上)第455章 楊弘戰死第539章 無情碾壓第427章 第三軍團第369章 秋狩郊遊第349章 賓客如雲第655章 陣斬夏侯第248章 血染五社第104章 魚與熊掌第28章 血戰羣狼第459章 傳國玉璽第147章 朝庭封賞第494章 輕取章陵第150章 弓騎顯威第543章 論功行賞第455章 楊弘戰死第547章 敗訊傳來第621章 藤甲覆滅第238章 以騎制騎第457章 窮途末路
第367章 開科取士(三)第226章 圖財害命第82章 五原呂布第448章 玉人垂淚第276章 挾持人質第295章 雪地獵熊第147章 朝庭封賞第6章 爭鋒相對第79章 富可敵國第582章 糜芳投敵第166章 火燒長社第160章 人公將軍第343章 左拉右攏第247章 一石二鳥第235章 盧植遇刺第645章 踏出牢籠第480章 隔岸觀火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572章 劍走偏鋒第520章 蔣幹盜書第24章 第一桶金第224章 督郵駕到第158章 調虎離山第284章 瞞天過海第539章 無情碾壓第167章 三雄聚首第546章 諸葛歸心第377章 張飛罵宴第506章 失之交臂第341章 糜家小姐第22章 峽江平渡第180章 鐵桶圓陣第517章 阻擊吳軍第166章 火燒長社第232章 洛陽危局第592章 棄子爭先第673章 救援曹洪第505章 訪賢隆中第28章 血戰羣狼第472章 偏殿面聖第571章 曹家兒郎第253章 孫堅離去第700章 武昌烽煙第454章 突破重圍第631章 火燒眉毛第354章 絞刑架下第6章 爭鋒相對第489章 夏口城陷第315章 破竹之勢第495章 立軍令狀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127章 衛家公子第390章 二枚棄子第614章 初戰告捷第377章 張飛罵宴第397章 困守孤城第124章 離開洛陽第647章 新兵招募第296章 喜得貴子第532章 只欠東風第606章 城下之盟第276章 挾持人質第53章 白羚上谷第666章 街亭阻擊(上)第519章 故人來訪第673章 救援曹洪第197章 太僕袁逢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484章 另投新主第409章 紅顏禍水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486章 安陸陳兵第274章 兒女私情第680章 窮途末路第513章 劃江而治第489章 夏口城陷第593章 彭蠡水戰(上)第455章 楊弘戰死第539章 無情碾壓第427章 第三軍團第369章 秋狩郊遊第349章 賓客如雲第655章 陣斬夏侯第248章 血染五社第104章 魚與熊掌第28章 血戰羣狼第459章 傳國玉璽第147章 朝庭封賞第494章 輕取章陵第150章 弓騎顯威第543章 論功行賞第455章 楊弘戰死第547章 敗訊傳來第621章 藤甲覆滅第238章 以騎制騎第457章 窮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