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

文月也就是開個玩笑罷了。

確實有江南的豪族託人給徐代灼說親,而且賈史王薛四大豪族,還有一些別的士紳家庭的小姐都有,總數加起來怕不得有幾十個人。

這些人中有幾個是通過文仲聯絡過來的,文月礙於哥哥的情面也不得不見了幾個人,但以父親病重,現在不宜說這些事爲由,文月並未答應下任何親事。

實際上,文月現在很奇怪,這些江南的豪族爲何會覺得以自家現在的格局,能夠看得上他們家的小姐?

自家再怎麼平易近人,那也是皇族啊!而且全天下都知道帝國統一在即,他們應該也看得明白形勢纔對(否則就不會來聯姻了)。

如果不是帝國現在暫時沒有統一,自己又身在帝國勢力範圍之外的江南,他們本應連求見自己的機會都不會有。

文月能看得出來,這些家族現在的想法,似乎就是把女兒塞給未來的天子,以此來維持自家現在的奢華生活,而不去參與即將到來的社會大變革中。

他們太過保守而且落伍了。

畢竟嫁給徐世楊已經快二十年了,而且十多年來一直在內閣工作,文月對丈夫的想法和帝國的佈局還是有一定了解的——徐世楊對原來傳統的社會風氣非常不滿,老百姓有小農思想可以慢慢糾正引導,但豪門若是太過守舊,帝國通常不會對其客氣。

通過與皇室聯姻成爲外戚而逃避這種變革,那真的是太小看帝國了。

倒是有點可惜,文月見過的那些女孩子本人,至少在自身的德行、容貌、文化水平上都算的上出類拔萃,若是到時候跟着她們那選擇錯誤的家族一起走上絕路,未免太過暴殄天物了。

文月畢竟是帝國婦女權益部門的領導人,她現在已經開始思考,等帝國把這些守舊豪族的家全抄了,這些小姐們能去做什麼工作來養活她們自己了。

就在這時,一個文家的婢女跌跌撞撞跑過來,大聲叫着:“大小姐!大小姐!大事不好了!”

“出了什麼事?這麼慌慌張張的。”

文家的下人還是習慣性的稱呼文月爲大小姐,儘管她的孩子都快成年了。

“老爺!老爺!”

文府的老爺只有一位。

文月猛地站起身來,把椅子都碰倒了。

徐代灼也用驚訝的目光看向來報信的人,他們都意識到,文相公情況可能不太妙。

共和1795年,隆道13年2月初五,多少有些突然,又顯得不太突然的,兩次出任大周宰相的文介甫平靜的離開了人世。

由於世人都有些心裡準備,訃告傳播的速度很快。

第一個反應過來的,當然是大周朝廷,隆道皇帝第一時間追封文相公爲王,賜諡號,同時允其配享文廟。

皇帝以下上門表示哀悼的官員絡繹不絕,隆道天子甚至打算仿武侯例,爲文相公舉辦國葬。

但是於此同時,備戰工作也在緊鑼密鼓的準備當中——隆道皇帝不傻,徐世鬆也一樣,他們都知道文相公算是大江南北沒有撕破臉皮的最後一根保險。

現在保險斷了,也就到了該了斷的時候了。

徐世鬆按照他的計劃,迅速動員部隊前往江淮一線準備作戰,隆道皇帝身邊無大將,只要再次啓用已經冷藏了數年的童貫——他至少有平定方臘叛亂的戰績。

童貫的任務是率領十五萬禁軍(對外宣稱50萬,滿編20萬,實數15萬),利用在淮河一線的幾條重要防線和半要塞化的城市遲滯華軍的進攻,給徐世鬆創造機會。

徐世松本人率領新軍十萬人(實數)作爲機動部隊,準備在江淮戰場的某個突破口附近與華軍決戰。

如果能夠取勝,徐世鬆認爲自己還能給大周爭取一段時間,會有幾年不一定,但總歸還是有機會的。

……

共和1795年2月初七。

遼北。

徐睦海打了個大大的哈欠,推開身上幾個沒穿衣服的女孩,從鋪着厚棉墊和熊皮的大榻上站起來。

他的這個動作驚醒了幾個伴侶,至少五個年輕女子一起圍上來,很快就給徐睦海穿好衣裳。

他現在居住的是一棟大木屋,整間房子直接用遼北粗大的木頭支撐起來,離地面足有三十公分高度,主要是用來防止小動物之類竄進屋內。

大屋的地板上鋪着厚厚的羊毛地氈,直接躺在地板上都很舒服。

屋子兩側有用磚塊砌成的壁爐,裡面的膛火現在正熊熊燃燒,兩個妙曼的女孩正分別守在爐膛邊,負責照看壁爐以及裡面架起的烤野雞。

看到主人睡醒了,一個少女連忙端上搪瓷鐵盆,裡面有溫度正好的溫水,還有一條厚厚的毛巾和香皂。

另一個少女湊上來,用沾了溫水的毛巾溫柔的幫徐睦海擦臉。

很快,整間大屋都醒了過來,十多個少女忙裡忙外,動作輕柔的伺候着她們的主人。

“叫廚子炸些油燴來,順便做些豆腐腦,多放茱萸。”

徐睦海懶洋洋的吩咐道:

“叫慧能大師來一起吃吧。”

少女們趕緊按照主人的吩咐做事,兩個人穿好厚厚的大衣,鑽進屋外的冰天雪地裡,其中一個去大屋旁邊的伙房找廚子給主人開小竈,另外一人負責去找慧能。

其她人在暖洋洋的屋內穿着輕薄的衣衫,依偎在徐睦海身邊,有人送上來一壺溫好的葡萄酒。

一杯酒剛剛下肚,徐睦海的早餐和摟着兩個少女的慧能一起走進屋內:

“哈哈哈,三郎,你在這日子過得不錯啊!”

“嗯,是不錯。”

一個少女夾起一根油燴,輕輕放在徐睦海嘴邊,他咬了一口,含含糊糊的說道:

“剛來的時候我還傷心過好一陣子,不過後來就習慣了。”

徐睦海被髮配遼北已經好幾年了,剛開始的時候,他對離開家鄉來遼北的冰天雪地很是恐慌,他總覺得自己在這邊可能活不了多久。

但是沒過多久,他就發現情況沒這麼壞。

雖說是發配,但怎麼也是帝國的皇族宗室,當地負責屯墾的官員沒有讓他乾重活的意思,只是讓他負責聯絡本地的幾個外蕃索倫,給他們安排徵丁、徵糧、貿易等方面的工作。

第432章 從容第93章 李逵第221章 破莊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544章 軍改1第319章 戰2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153章 洽談第501章 春天8第394章 伐高麗6第223章 條例第44章 菜鳥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448章 差距第364章 摘果子第597章 戰爭1第659章 釣魚第241章 回家3第203章 問題第432章 從容第260章 戰黃河3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165章 主戰派第99章 宣言第572章 北行記4第360章 血河第251章 權利第464章 人口!人口!1第557章 1790年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642章 父親第306章 風暴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216章 祝家莊3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493章 期盼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615章 興靈2第33章 備戰1第564章 遼北攻略2第594章 機會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381章 狙擊手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365章 教訓第498章 新春5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第552章 野店1第632章 南下1第285章 韃奸第258章 戰黃河1第178章 收容所第558章 去北方第620章 興慶府1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41章 矛盾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557章 1790年第149章 雙嶼港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342章 思過第482章 籌備大戰1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484章 國家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573章 北行記5第164章 文仲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244章 局勢第146章 賺到了第509章 各方3第497章 新春4第133章 徐王一體第275章 換命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19章 塢堡主們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106章 哨騎第529章 抓機會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2章 夜間第403章 再擴軍第234章 分裂第240章 回家2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672章 南方第320章 重視第748章 請內附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470章 巡邏隊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523章 一個老實農民引起的小插曲第460章 佈局2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665章 暴秦5第122章 徐家重組2
第432章 從容第93章 李逵第221章 破莊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544章 軍改1第319章 戰2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153章 洽談第501章 春天8第394章 伐高麗6第223章 條例第44章 菜鳥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448章 差距第364章 摘果子第597章 戰爭1第659章 釣魚第241章 回家3第203章 問題第432章 從容第260章 戰黃河3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165章 主戰派第99章 宣言第572章 北行記4第360章 血河第251章 權利第464章 人口!人口!1第557章 1790年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642章 父親第306章 風暴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216章 祝家莊3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493章 期盼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615章 興靈2第33章 備戰1第564章 遼北攻略2第594章 機會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381章 狙擊手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365章 教訓第498章 新春5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第552章 野店1第632章 南下1第285章 韃奸第258章 戰黃河1第178章 收容所第558章 去北方第620章 興慶府1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41章 矛盾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557章 1790年第149章 雙嶼港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342章 思過第482章 籌備大戰1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484章 國家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573章 北行記5第164章 文仲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244章 局勢第146章 賺到了第509章 各方3第497章 新春4第133章 徐王一體第275章 換命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19章 塢堡主們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106章 哨騎第529章 抓機會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2章 夜間第403章 再擴軍第234章 分裂第240章 回家2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672章 南方第320章 重視第748章 請內附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470章 巡邏隊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523章 一個老實農民引起的小插曲第460章 佈局2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665章 暴秦5第122章 徐家重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