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請內附

共和1798年的謀逆大案震驚了整個華夏文明圈,並且引發了劇烈後續影響。

帝國刑部認定這是以大理王室爲核心的周邊反帝國分子聯合在一起,狼狽爲奸所犯下的罪責。

對此,內閣和刑部沒有任何寬大處理的意思,因爲那個“小王爺”是謀逆集團的核心,因而大理王室所有成員全部被連坐,所有男性成員全部被處決,女性則貶爲奴隸,發配邊疆出售。

帝國的這個做法,讓帝國周邊暫時倖存的所有國家心中一驚——這華夏帝國,跟傳統的中原王朝確實不一樣啊!

以往的中原王朝,即使最強盛的時候,也有一個擴張極限。

比如向西大抵不過蔥嶺,向北大多不過外興安嶺,向南最多佔據安南。

而且,對於被俘的敵人君主,傳統的中原王朝應該區別對待,比如國內爭天下的敵人首領,一般都會以殘酷的手段殺死,以免他們再產生別的野心。

但對外國君主,則至少封個“恭順侯”之類的爵位,將養在京城,以示中原皇帝的仁義。

然而帝國徹底打碎了這種傳統,而且他們正好是與傳統反着來:投降的大周君臣,一個都沒殺,雖然也沒封侯,但是帝國允許他們跟着楚國出外開拓,在海外關着門繼續稱孤道寡,帝國也不去苛責。

即使留在國內的趙周宗室,也被當做正常的國民對待,犯了罪就挨罰,立了功就受獎,學習成績好,表現出色,有功勳的趙周宗室,也可以出仕做官。

不得不說,帝國對前周宗室可謂仁至義盡了。

但對外國君主就沒這麼友善了,當初女真人的幼帝和王公權貴被俘後押解泉城處死,還可以說是帝國對傳統大敵的報復,以及當時帝國並未統一,還算不上一個真正中原皇朝的話,這次把大理王室全員處決,那就直接讓周邊所有國家的心涼了半截。

沒錯,那個謀逆的“小王爺”確實是大理王族不假,可他並非嫡子,很小的時候就送到廟裡出家了,跟王室有血緣關係卻沒有得到什麼好處。

而且,“小王爺”謀逆的時候,大理王室早就到金陵了,他在大理不論做出什麼事,大理王室都確實根本不知情。

但刑部還是把他們全都株連進去了。

手段之酷烈,讓人不忍直視。

這件事,再加上帝國已經在各個方向上都明顯突破了傳統中原王朝的勢力範圍,使得那些原本在傳統中原王朝視線外的國家也變得不再安全了。

現在,他們都面對一個令人心悸的問題:若是帝國要來併吞,自己應該怎麼辦?

抵抗?打不過。

不抵抗?誰敢說自己不會因爲某些自己完全不知道的事被株連?

華夏文明輻射範圍之內的所有現存國家全都惶惶不可終日,大家都在擔心一覺醒來,帝國已經在國境線上陳列大兵,準備進攻自己。

最先做出反應的外國,是華夏帝國的外蕃之首,高麗王國。

現任高麗王是先王的次子,因爲曾經在華夏留學,而被帝國內閣選中爲現任高麗國王。

這是高麗第一次在帝國監督下進行王位更替,因此相對別人,他的心多少能夠放一點點。

另外,他的姐妹都嫁給帝國世字輩宗室,雖說都是側妃,但畢竟是有點親戚關係。

高麗郡王做出的反應是,上書帝國,請求內附。

這個做法很討巧,若是帝國同意這個請求,高麗內附之後,雖然不能關起門來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稱孤道寡,但實際權力其實不受太大影響的——高麗郡王依舊是郡王級別,只不過從外蕃變成內屬,然後把其他帝國並未指染的權利讓渡出去而已。

當個無實權的快樂王公,有什麼不好的?反正我主動內附了,向帝國表明了忠誠,內閣再怎麼狠辣,也不會把之後發生的事牽連到自己身上。

這就相當於用剩下的一半主權換王室一個免死金牌。

若是帝國不同意,當然更好,繼續當自己的高麗郡王,老老實實讓帝國把持本國的外交、軍事、教育、海關等大權,不用擔心被外敵欺負,不用擔心錢不夠花(帝國掌管的海關通常是外蕃國家最高效的部門,能給所在國掙來龐大財富),也不用擔心屁民起來暴動推翻自己——內閣承諾保護外蕃國家王室,若是發生內亂,帝國軍隊可以直接過境前來鎮壓,使館區也有足夠的武裝力量保障王都堅持到援軍到來

一句話,給帝國當狗,不管是養在家裡的寵物犬還是放在大門外面的看家犬,其實待遇蠻不錯的。

虔誠的高麗郡王得到了帝國的信任,皇帝徐睦河親自寫信安慰高麗郡王,他表示:

高麗想要內附,嚮往文明的心是好的,也可以理解,但帝國沒有那麼霸道,非得把所有土地全部吞併(其實還是因爲高麗剩下的地區油水太少)。

只要高麗郡王勤修貢事,按照《江華條約》和《江華再約》的規定好好統治國家,帝國就會保障高麗郡王的合法權益。

爲此,皇帝還專門賜下一方玉印,算作給高麗郡王的權利背書。

至此,高麗郡王算是過關了,其他外蕃國家看到成功的經驗,紛紛效仿,上書請求內附。

但對這些人,帝國的手法就嚴酷了許多,有些外蕃與高麗一樣得到他們想要的安撫——傳國玉印。

但另一些,他們的內附請求居然被允許了!

比如扶桑,原先有包括三河伯國在內的八個外蕃國家,其中四個上書請求內附後,立刻被內閣同意並被除國!

而且皇帝下達詔令,認爲相同爵位下,外蕃國應該低於內屬國,更加低於國內貴族。

因而,內附之後,從外蕃國貴族轉爲母國貴族,應當降低爵位兩級,而四個扶桑外蕃國都是子爵國和男爵國,降低兩級爵位就直接成了普通公民了……。

這真是一個悲劇,但包括德川家在內,剩下四個沒來得及上表內附的外蕃,也沒法鬆一口氣。

因爲帝國的直接威脅還在頭上,他們可沒像高麗郡王那樣渡過這道難關。

第332章 金州1第633章 暴秦3第414章 高麗1第600章 瀨戶內海海戰1第479章 絕望第507章 各方1第294章 忠臣1第3章 女孩第455章 目的地第443章 賀使2第678章 邕州2第33章 備戰1第316章 搶劫第23章 不妥協第329章 旅順3第135章 乃服第64章 冬季1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17章 莒州徐家第322章 坦誠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509章 各方3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556章 黑店第662章 暴秦2第93章 李逵第763章 晨輝第589章 沙塵之中4第568章 北行記3第497章 新春4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198章 回程第11章 殺韃子第391章 伐高麗3第475章 和平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634章 暴秦4第673章 慘案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202章 團結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446章 薩廉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700章 戰利品第267章 夜戰1第721章 大帝國5第123章 新軍第584章 世界那麼大第171章 人第665章 暴秦5第727章 父子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227章 留人第210章 標杆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81章 暴打族叔第226章 公主第682章 尾聲第721章 大帝國5第353章 疑慮第544章 軍改1第352章 返回第163章 鎮邪第17章 莒州徐家第144章 福船第93章 李逵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393章 伐高麗5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452章 陸文昭第265章 汗位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188章 小樊樓第58章 擴散第57章 勝利第752章 無題第46章 莫名其妙第727章 父子第244章 局勢第37章 人生大事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442章 賀使1第499章 春天6第83章 結盟提議第653章 宣戰第204章 炮擊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712章 勝利果實1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544章 軍改1第585章 隴西之戰1第347章 海軍第308章 重新接觸
第332章 金州1第633章 暴秦3第414章 高麗1第600章 瀨戶內海海戰1第479章 絕望第507章 各方1第294章 忠臣1第3章 女孩第455章 目的地第443章 賀使2第678章 邕州2第33章 備戰1第316章 搶劫第23章 不妥協第329章 旅順3第135章 乃服第64章 冬季1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17章 莒州徐家第322章 坦誠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509章 各方3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556章 黑店第662章 暴秦2第93章 李逵第763章 晨輝第589章 沙塵之中4第568章 北行記3第497章 新春4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198章 回程第11章 殺韃子第391章 伐高麗3第475章 和平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634章 暴秦4第673章 慘案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202章 團結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446章 薩廉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700章 戰利品第267章 夜戰1第721章 大帝國5第123章 新軍第584章 世界那麼大第171章 人第665章 暴秦5第727章 父子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227章 留人第210章 標杆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81章 暴打族叔第226章 公主第682章 尾聲第721章 大帝國5第353章 疑慮第544章 軍改1第352章 返回第163章 鎮邪第17章 莒州徐家第144章 福船第93章 李逵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393章 伐高麗5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452章 陸文昭第265章 汗位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188章 小樊樓第58章 擴散第57章 勝利第752章 無題第46章 莫名其妙第727章 父子第244章 局勢第37章 人生大事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442章 賀使1第499章 春天6第83章 結盟提議第653章 宣戰第204章 炮擊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712章 勝利果實1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544章 軍改1第585章 隴西之戰1第347章 海軍第308章 重新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