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回家3

李逵身強力壯,用扁擔挑着幾十斤的東西走路,對他來說純粹小菜一碟,一口氣走到日照靠近萊州的原王家塢堡附近,額頭上連汗水都沒有。

他站在一處小坡上,眺望原本王家的塢堡,卻發現原本塢堡圍牆外面,也有很多小小的建築物——大多數是稻草房子。

不過重點不在房子的材質,而是爲什麼這種明顯沒有任何防禦能力的建築物會蓋在塢牆之外?

這些人不怕的嗎?

別說韃子山賊倭寇什麼的,就算小股流民或附近其他的塢堡主逮住機會也有可能來搶一波的。

自從朝廷南遷後,江北已經十幾年沒有出現過這種防禦體系之外的建築物了。

“叔父!”

這時,一個活潑的童音叫醒了正在疑惑中的李逵。

他回頭一看,發現自己的侄子正提着一個大籃子,裡面裝着一大捆豬草,跟男男女女7、8個小夥伴站在李逵身後,瞪着大眼睛驚喜的看着他:

“叔父你回來啦!”

小傢伙似乎對見到李逵非常非常驚喜,他小跑着來到李逵身邊,拽着李逵的衣角,對小夥伴們炫耀道:

“這就是我叔父哦~~~,我叔父是新軍的勇士哦~~~,我叔父是司令的親兵隊長哦~~~”

童音拉的很長,李逵卻覺得略有些不習慣。

叔父?現在的小孩子都叫的這麼正式嗎?

不過小侄子這麼一炫耀,確實收穫了小夥伴們陣陣驚歎,這居然也讓李逵覺得自己似乎真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人物。

所以嘍,也不能給小侄子丟臉不是?

李逵放下扁擔,從懷中摸出一個小小的油紙包,打開之後,小心翼翼的捏出一捏紅糖,放進侄子嘴裡:

“嚐嚐,這可是好東西!”

小傢伙舔了舔,又仔細砸吧砸吧嘴,片刻之後,臉上釋放出燦爛的光芒:“真甜!”

“是吧?”

李逵樂呵呵的把小侄子抱起來,讓小孩騎在自己脖子上,再提起行禮,向家裡走去:

“叔今天買了細面,回家讓你娘烙餅子吃,還有紅燒肉!”

“哦~~~,吃餅子嘍!”

一大一小倆人歡快的走了,身後還跟着一大串直流口水,羨慕不已的小不點……。

一刻鐘以後……

“不行!吃啥烙餅子!”

李逵那看着跟他一樣粗的嫂子掐着腰,指着聳拉着腦袋的李達、李逵還有小侄子仨男人一頓臭罵:

“剛吃幾天飽飯不知天高地厚了是吧?吃烙餅子?還想吃紅燒肉!你們咋不上天啊?”

李逵的兄長李達是王家的佃戶,以前兩兄弟住在一起的時候,窮的叮噹響,這個婆娘還是王家看李達老實本分,勤勞肯幹活的份上,賜了個家中粗使的婢女給李達,這才讓李家留了個後。

因爲這事,李逵的老孃對王家一直感恩戴德,連帶對這個兒媳婦也是百依百順,特別是她生了個兒子之後,李家的內政大權實際上已經落入李達媳婦手中。

別說李達和他兒子,就連李逵這個實際上已經獨立出去的,回到家中也得老老實實挨訓——沒辦法,誰讓老孃就是支持人家呢?

李逵這個人,別的不說,至少在孝上,做的還是沒問題的。

“細面留着過年再吃!”

狠狠訓了家中男人一頓後,李逵的嫂子開始着手張羅做飯,當然,否決了烙餅子和紅燒肉,不代表今天不能改善一下。

“俺給你們燜乾飯,李達,你帶着兄弟拿肥肉去熬油!”

肥肉在這個時代是難得的好東西,但貧民一般不會像大戶人家那樣直接做來吃,而是拿來熬油,剩下的脂渣也能做菜,一舉兩得。

屋子小,草棚也不適合做太多與火有關的工作,李達和李逵兄弟倆就在屋外支起一口大鍋,把肥肉切成小塊,加上少量清水放在鍋裡熬煮。

“哥,家裡啥時有自己的鍋了?”

李逵好奇的問。

以往塢堡民都是幾戶共用同一口鍋,每年還得爲此給王家老爺一點糧食做租金。

“王家老爺賞的。”

李達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

“你去當兵算是主動報名,王家老爺很高興,就賞了咱家這口鍋。”

日照王家與莒州徐家有姻親,算是最早投靠的外系塢堡主,因此也是最早進入青州核心層的外系塢堡主。

如今的王家家主老爺已經由徐世楊的親舅舅王平接任,王家關於家主的競爭也早已經結束,作爲青州的核心家族,王家一項以緊貼徐家,服從青州節帥府的一切命令自傲。

當初新軍第一次在日照徵兵,大家對此還有很大疑慮,王家爲了徵兵順利進行,向徐家展示自己的忠誠,就暗示會給主動參軍的家庭一些好處。

這口鍋就是當初給的好處之一。

別的不說,有了這口鍋,李達家可以自己生火做飯,不用浪費時間與人合作煮飯,可以把更多時間放在手頭的工作上,也不用花糧食租鍋。

甚至左鄰右舍若是有需要,還會來租李達家的鍋,這樣每年居然還能多饒上幾升糧食。

可別小看幾升糧食,很多時候,這幾升糧食就是能救命的!

大鍋裡傳出陣陣油香,李逵的侄子蹲在一邊幫着添柴燒火,李達掀起鍋蓋,用一個竹漏勺在鍋裡攪拌幾下,撈出一塊小小的油渣,溺愛的塞進兒子嘴裡。

被煙燻成花臉的小孩立刻眉開眼笑:“爹,真香!”

看到兒子的笑容,做父親的,也滿意的笑了。

“哥,我來的時候,看到牆外面有些房子,那是咋回事?”李逵接着問道:“就不怕土匪搶?”

“現在誰敢來搶咱們王家?”李達慢悠悠的回答:“王老爺跟徐家是啥關係?土匪一早就被清了,萊州那邊有仇的老爺,咱們不去搶他們就該燒香唸佛嘍。”

“還有流民……”

“流民?住在圍牆外面的那些都是主動來投的流民,下了山有地種,有屋住,不用擔驚受怕,不用吃了上頓沒下頓,咱們這邊地面上平靖下來,那些流民都跑來投靠嘍。”

“今年咱們堡子裡有好多光棍娶了媳婦,很多都是流民女人,有些寡婦,也有姑娘,人家也不傻,能過安穩日子,幹嘛不過呢?”

第143章 遣周船第223章 條例第246章 牽制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70章 信使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120章 逼迫第69章 女權2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421章 移民車隊2第255章 方案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488章 善保第298章 改編2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254章 幫助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709章 南征9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166章 死諫第252章 大生產1第353章 疑慮第199章 局勢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631章 西征1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274章 豬突3第432章 從容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355章 登陸第158章 知恥而後勇第733章 混亂第138章 平定五蓮山第53章 炮灰2第33章 備戰1第743章 突發第178章 收容所第423章 叛徒第449章 焦土第359章 炮擊第456章 索倫部第415章 高麗2第125章 鑄炮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612章 西域1第233章 天下3第558章 去北方第104章 開始第25章 未來2第619章 興靈6第513章 擊發槍2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256章 牆頭草第503章 新的一年2第464章 人口!人口!1第463章 遼陽之戰2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110章 傷亡第288章 狗第210章 標杆第460章 佈局2第654章 南北1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365章 教訓第102章 徐世柳的江南之行第100章 備戰2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568章 北行記3第614章 興靈1第388章 選擇第371章 不怕第456章 索倫部第511章 各方5第706章 南征6第3章 女孩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111章 間歇第537章 等待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455章 目的地第400章 降服5第503章 新的一年2第328章 旅順2第501章 春天8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744章 殺徐世楊1第665章 暴秦5第270章 反擊1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81章 暴打族叔第237章 槍與槍第3章 女孩
第143章 遣周船第223章 條例第246章 牽制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70章 信使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120章 逼迫第69章 女權2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421章 移民車隊2第255章 方案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488章 善保第298章 改編2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254章 幫助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709章 南征9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166章 死諫第252章 大生產1第353章 疑慮第199章 局勢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631章 西征1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274章 豬突3第432章 從容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355章 登陸第158章 知恥而後勇第733章 混亂第138章 平定五蓮山第53章 炮灰2第33章 備戰1第743章 突發第178章 收容所第423章 叛徒第449章 焦土第359章 炮擊第456章 索倫部第415章 高麗2第125章 鑄炮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612章 西域1第233章 天下3第558章 去北方第104章 開始第25章 未來2第619章 興靈6第513章 擊發槍2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256章 牆頭草第503章 新的一年2第464章 人口!人口!1第463章 遼陽之戰2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110章 傷亡第288章 狗第210章 標杆第460章 佈局2第654章 南北1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365章 教訓第102章 徐世柳的江南之行第100章 備戰2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568章 北行記3第614章 興靈1第388章 選擇第371章 不怕第456章 索倫部第511章 各方5第706章 南征6第3章 女孩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111章 間歇第537章 等待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455章 目的地第400章 降服5第503章 新的一年2第328章 旅順2第501章 春天8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744章 殺徐世楊1第665章 暴秦5第270章 反擊1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81章 暴打族叔第237章 槍與槍第3章 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