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勸和

起先袁紹並不清楚劉虞來意,當時心中揣測或許是劉徵又來要糧,畢竟換回俘虜,一下子多了十幾萬張嘴。所以袁紹殷勤接待劉虞,既有前面所講的用意,當然也有拖延之意。

不過令袁紹沒有想到的是,劉虞來冀州竟是想要說服自己與公孫瓚罷兵言和,這件事情不在袁紹意料之中,更不在衆謀士的意料之中,所以衆人莫衷一是,而袁紹遲遲不語。

還需理清劉徵此舉何意才行,於是袁紹對劉虞問道:“虞公既是大將軍派來斡旋之使,袁某倒有一言想請教虞公。”

“本初但問無妨,劉虞知無不答。”劉虞坦然說道。

“想我冀州與那公孫瓚交兵已非一日,大將軍前番曾像我索取軍糧百萬,但卻並沒有言及此事。爲何今日卻又令虞公前來擔當說客?莫非大將軍眼中也昨是而今非?”袁紹這是質問,爲什麼劉徵之前不當自己與公孫瓚之間的談和說客,而現在又來想要兩邊罷兵?

其實這事情袁紹當然看的很清楚,前面劉征剿滅牛輔,擔心自己還來不及,巴不得冀州與幽州不合,當然不會想要兩家和好。袁紹這麼問劉虞,其實就是責難劉徵。

劉虞當然也懂,但他更明白的是劉徵的所作所爲都是一心爲了大局。於是回袁紹話道:“大將軍所謀者,社稷之大。所不欲者,擅權州郡之間。這正是大將軍尊重本初之處!豈有他意乎?”

劉虞的話既把大將軍劉徵置於一個大公無私的位置,又表示了劉徵對袁紹的尊重,可謂應對有度,措辭有方。

“誠如虞公所言,那今日大將軍豈非擅權州郡?”郭圖駁道。

劉虞正色道:“公則此言差矣!冀、幽兩州交兵逾年,百姓困苦,黎庶喪亂。大將軍所憂,乃漢室安危。如今鮮卑大軍南犯,據我四郡之地,若幽、冀不寧,如何北拒胡騎?如何揚我漢威?”

郭圖本想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但是卻被劉虞義正嚴詞的錯開焦點,反而將問題擋了回來。

劉虞將幽州、冀州的安定和抗擊鮮卑人的戰事緊密聯繫在一起,這樣就將袁紹拉進了家國大義的船上。如果袁紹不顧及邊郡安危,繼續與公孫瓚爭鬥不休,那就顯然是告訴天下人,他袁紹根本不重視漢家江山,根本就不是漢室忠臣。而他袁家四世三公,受漢恩隆重,怎麼能夠行此無義之舉?

袁紹其實也想罷兵,但是這事兒不是一方說了算,就算自己不打公孫瓚,也保不齊公孫瓚會主動攻擊自己。然而問題是公孫瓚也會這麼想!

二人自界橋之戰、龍湊之戰、青州爭奪,結怨已深,根本就不願意來往,這也是二人一直交兵不斷的原因。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手下武將也不希望罷兵,如果沒有戰爭了,那武將去哪裡博取功名利祿呢?所以兩邊的武將都有意無意的會主動製造一些摩擦。

別駕田豐見袁紹無言以對,於是出來對劉虞說道:“虞公所言自是正理!然而此事卻不全在袁公一肩之上。即算是袁公開懷大度,不計前嫌,主動罷兵,可那公孫瓚能安心固守幽州,而不覬覦我冀州郡縣嗎?”

所謂別駕,就是指人主出行時旁邊的車駕,也就是心腹之意,論威望,當僅次於州郡長官。

田豐出來化解尷尬氣氛,又將問題的關鍵踢給了劉虞。不過劉虞早有準備,既然要來冀州說和,劉徵那邊自然早就已經準備好了應對之策。

劉虞對袁紹說道:“元皓所擔心的事情,其實是多慮了!劉虞既然奉命來此,自然是有兩全之策。從晉陽出來的可不止我劉虞一人,大將軍帳下賈文和先生已經去往幽州,相信此時,也正是公孫伯珪座上之客。”

“諸位敬請放心!本初也無需多慮!劉虞曾任幽州,頗有故舊,此時當有我書信傳於幽州諸將帥。只要本初肯罷手爲和,公孫伯珪那邊定然沒有異議!”劉虞接着說道。

袁紹聽了劉虞的話,看了看坐下諸謀士,田豐向袁紹使了個眼色。袁紹於是故作爲難之狀,繼而對劉虞說道:“虞公爲漢室殫精竭慮,袁某欽佩之至,冀州自然願爲朝廷分憂,但是此事居中頗多曲折,待袁某與諸將商議,明日再行回覆虞公,你看如何?”

田豐對袁紹可謂是朝夕侍立左右,對於田豐的示意,袁紹自然心領神會,於是藉口拖延。

袁紹既然這麼說了,劉虞也不能硬逼着袁紹馬上表態,而且他相信袁紹一定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既然如此,劉虞就先行告辭,明日再來與會諸君!”劉虞起身向衆人行禮,袁紹與屬下也都趕緊起身回禮。

劉虞走後,袁紹問道:“諸位以爲如何?我是否應該與那公孫瓚就此罷兵?”

田豐首先進言說道:“在下以爲不可,此事於我冀州並無多少裨益,反而是對那劉徵以及公孫瓚頗有好處。”

“元皓兄所言甚是!大爭之世,此消彼長,強弱變化。公孫瓚曾雄視河北,界橋一敗,如今與袁公已然攻守易勢。目前的態勢,於我軍有利,幽州地狹民稀,公孫瓚如何耗得過袁公?”郭圖也說道。

聽了二人的話,袁紹又問荀諶道:“友若以爲如何?”田豐、郭圖向來更看重眼前的利益得失,這是袁紹所瞭解的,所以他還想看看其他人的想法,尤其是荀諶。荀諶家學身後,對大局見識可能更深。

荀諶見袁紹問道自己,於是對道:“田、郭二位大人爲袁公計議之心甚爲忠純。然諶以爲,不謀全局,不足以謀一角。不慮公義,不足以成私利!漢室雖弱,民心未離,且今劉徵領政,頗有中興之象。若不顧皇宗斡旋之義,但求足下三尺之土,恐失民望,竊爲袁公心憂!”

荀諶既肯定了田豐、郭圖對袁紹的忠心,沒有駁了二人面子,又提出了自己的政見,而且說的鞭辟入裡。袁紹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友若不愧是飽學大家,見識非凡,袁某心服。田、郭二位大人也是忠心爲我,只是所慮異端,並無不當!既如此,我意已定,就給劉虞這個面子,暫且與公孫瓚罷下兵戈。衆將士勤修軍武,待時日一到,再報此仇!”

衆人見袁紹主意已定,當即拱手稱是。

第四百一十九章 合擊江夏第六百零七章 計施故交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潁川二荀第七十七章 濟陽遇險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痛失愛女第九百七十二章 何日攻曹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馬超誘敵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問策尋陽第一百零八章 再退強敵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四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五十章 罪在己身第七百六十六章 劉闡脫身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互相試探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賀齊敗退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呂蒙顧慮第七百六十三章 二賊潰滅第九百四十三章 步步逼問第二百九十四章 興霸投敵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井陘第八百一十八章 蠻兵劫營第七百一十章 秘遣二將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性命無憂第七百零六章 又得賢才第八百九十八章 七個同夥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虎添翼第七百三十四章 答雍闓書第七百二十八章 蜀中豪族第三十五章 荀彧諫言用賈徐第一百一十二章 徐榮死戰第六百零八章 烏合之衆第三百零六章 設試才院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異之使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邀請周瑜第八百零一章 似是故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家庭糾紛第八十三章 去卑戰死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井陘已破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再殺一場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意外又生第十四章 關東兵馬吃癟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勸和第二百九十一章 計通江東第五百三十章 挖墳掘墓第一百六十八章 傳告天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既縱且殺第四百七十五章 關中易主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孫權探病第七百三十一章 越俎代庖第四百九十三章 祁山攻掠第九百一十三章 昨夜歡暢第一千零五十章 動情家宴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龐統請兵第六百五十九章 霍峻出擊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意難違第八百六十四章 女王之書第七百二十四章 鼓舞士氣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四中郎將第四十三章 壽春獻寶第九百七十章 英雄無意第五百四十九章 真假營寨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降趙衢第一百三十六章 七將齊出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大事險求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擒二楊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曹植失言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理政第四百二十七章 張遼劫營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道義何在第八百五十二章 接風酒宴第九百七十八章 江東迷霧第九百六十九章 小妹獻舞第八百九十六章 初見郭照第一千二百章 周瑜悵惘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第八百四十七章 分置衆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金堂夜襲第七百九十四章 民不畏死第五百零三章 無奈出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西南塵起第一百四十二章 君命不受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襲擾糧船第六百五十八章 向充赴死第一千零三章 血染徵袍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軍心重挫第一百五十六章 王師凱旋第五百九十章 夏侯伯仁第一千零五十章 動情家宴第八百六十章 別來無恙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張嶷來報第九百四十三章 步步逼問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關羽病了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都內訌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函谷告急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遷往長安第四百六十七章 據水阻敵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已成孤軍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魏延抗命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寒意徹骨
第四百一十九章 合擊江夏第六百零七章 計施故交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潁川二荀第七十七章 濟陽遇險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痛失愛女第九百七十二章 何日攻曹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馬超誘敵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問策尋陽第一百零八章 再退強敵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四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五十章 罪在己身第七百六十六章 劉闡脫身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互相試探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賀齊敗退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呂蒙顧慮第七百六十三章 二賊潰滅第九百四十三章 步步逼問第二百九十四章 興霸投敵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井陘第八百一十八章 蠻兵劫營第七百一十章 秘遣二將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性命無憂第七百零六章 又得賢才第八百九十八章 七個同夥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虎添翼第七百三十四章 答雍闓書第七百二十八章 蜀中豪族第三十五章 荀彧諫言用賈徐第一百一十二章 徐榮死戰第六百零八章 烏合之衆第三百零六章 設試才院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異之使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邀請周瑜第八百零一章 似是故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家庭糾紛第八十三章 去卑戰死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井陘已破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再殺一場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意外又生第十四章 關東兵馬吃癟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勸和第二百九十一章 計通江東第五百三十章 挖墳掘墓第一百六十八章 傳告天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既縱且殺第四百七十五章 關中易主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孫權探病第七百三十一章 越俎代庖第四百九十三章 祁山攻掠第九百一十三章 昨夜歡暢第一千零五十章 動情家宴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龐統請兵第六百五十九章 霍峻出擊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意難違第八百六十四章 女王之書第七百二十四章 鼓舞士氣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四中郎將第四十三章 壽春獻寶第九百七十章 英雄無意第五百四十九章 真假營寨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降趙衢第一百三十六章 七將齊出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大事險求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擒二楊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曹植失言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理政第四百二十七章 張遼劫營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道義何在第八百五十二章 接風酒宴第九百七十八章 江東迷霧第九百六十九章 小妹獻舞第八百九十六章 初見郭照第一千二百章 周瑜悵惘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第八百四十七章 分置衆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金堂夜襲第七百九十四章 民不畏死第五百零三章 無奈出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西南塵起第一百四十二章 君命不受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襲擾糧船第六百五十八章 向充赴死第一千零三章 血染徵袍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軍心重挫第一百五十六章 王師凱旋第五百九十章 夏侯伯仁第一千零五十章 動情家宴第八百六十章 別來無恙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張嶷來報第九百四十三章 步步逼問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關羽病了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都內訌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函谷告急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遷往長安第四百六十七章 據水阻敵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已成孤軍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魏延抗命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寒意徹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