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潁川二荀

荀彧說出的話讓劉徵很是疑惑,劉徵疑慮的不是是否出兵,而是荊州歸屬問題。若若荀彧所言,則荊州爲孫權所得,雖然劉徵現在並沒有實際控制荊州,但荊州落到孫權

手裡,對劉徵始終不是一件可以樂見其成的事情。

見劉徵一臉顧慮,荀彧沉吟道:“陛下是擔心荊州羊入虎口,孫權藉此更加強大吧?”

“孫權雖連失二州,眼下依舊擁有徐、豫、揚三州之地,若再得到荊州,便是坐擁半壁江山,朕如何能輕易置荊州於不顧?”劉徵略有疑色。“陛下儘可放心,於一時一地而言,將荊州讓與孫權似有不妥,然長遠來看,卻是有利大於弊。”荀彧繼續進言道:“常言道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如今孫權之妹死於江陵,

劉備已無通吳之路,是以劉備處不可失之地,必然有死守之志。孫權雖勢大於劉備,然欲得荊州,必也是元氣大損!總有半壁江山,無兵可守,此其不利者一也!”“劉備其人,雖乏善可陳,然劉備手下不乏賢良之士。據臣所知,劉備治荊州頗有建樹,而東吳孫氏,與荊州兩代世仇,十餘年兵禍不解。如此,即便孫權得到荊州,荊州

之民心向背,豈在孫氏乎?雖得其地,不得其民,此其不利者二也!”

荀彧將自己的看法說了出來,劉徵似有所悟,不禁感慨道:“文若所言甚是!”

沮授、周羣二人也點頭不止,對荀彧的話很是欽佩。“讓出荊州,於孫權是弊大於利,於陛下卻是利大於弊!”荀彧接着說道:“一旦孫權與劉備交兵,則陛下無後顧之憂,可以全心全力對付曹操。此前洛陽之戰,便是孫權從

中插手,才致陛下大功未遂!今孫權兵向荊州,必無力量可以插手陛下與曹操之戰,此陛下之利一也!”“二虎相爭,一死一傷!無論孫權與劉備誰死誰傷,於陛下都是有利而無害!冀州之地,袁紹得之以稱雄河北,曹操得之而揚威天下!其地豐饒,其民富庶。陛下舉全力而

取冀州豐饒之地,則益強;孫權耗心力得荊州不附之民,則益弱!陛下愈強,孫權愈弱,此陛下之利二也!”“一旦如此局面形成,則陛下立可轉攻孫權!兵發三路,一路自河北而南,橫掃中原,直逼壽春!一路自巴蜀而東,攻取江陵,進逼柴桑!一路自嶺南北上,攻取桂陽、零

陵,收服荊南!如此大勢已明,天下可取!”

荀彧和盤托出了自己的全部戰略謀劃,拱手等待着劉徵評判。

宣室殿中沉默了一會兒,繼而響起了清脆的掌聲,這掌聲來自劉徵。

“世人道文若爲王佐之才,今朕看來,文若理政不亞蕭何,運籌不遜張良,王佐之才已不足稱!”劉徵對荀彧由衷的讚歎道。“二位可有異議?”劉徵轉又詢問沮授、周羣二人,二人俱無異議。“既如此,那便如文若所言,荊州之事,便讓劉備自生自滅吧!待其山窮水盡之時,朕倒是不妨收編了他

!”

劉備致書求援,長安君臣四人卻已定下如此大計!

再說冀州曹操這邊,匈奴劉靖兵敗身死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鄴城,曹操聞知此事,輕嘆了幾聲,只道劉靖時運不濟,並無更多唏噓。

然而謀士荀攸卻對幷州之事很是擔憂,在他看來,劉靖之死絕非小事!

魏王宮外,門校見到荀攸憂心忡忡趕來,不消多言,立即便入內稟報,很快便爲荀攸放行,荀攸急匆匆便走了進去。

曹操正在休息,聞聽荀攸求見,當即揮退了侍婢。

“今日休沐,公達何事急着見我?”曹操不禁問道。

荀攸神色憂慮,上前拱手道:“匈奴劉靖兵敗,魏王知否?”

曹操不以爲意的喔了一聲道:“已得到稟報,怎麼?公達便是爲了此事而來?”

荀攸見曹操似乎並不在意,不覺憂慮更深,“魏王既知劉靖兵敗,可知劉靖如何兵敗?”

曹操看見荀攸神色,於是端正了一下坐姿,正經問道:“公達爲何問及於此?”

荀攸道:“據臣所知,劉徵以徐晃爲正軍,劍指並北,卻令馬超爲奇兵,輕騎出關,調集西域諸國兵馬,奇襲龍城。”

“有什麼問題麼?”曹操不解的問道。

馬超一行原本保密,是以剛開始並不爲鄴城所知,直到劉靖兵敗身死,並北大局已定之後,此事方纔爲外界所知。荀攸這會兒便是瞭解到了這個消息,並深以爲憂。

然而曹操卻並沒有覺得奇怪,畢竟劉徵一向兵出奇招,這似乎是很尋常的事情。荀攸見曹操還沒有意識到危險,不禁更加着急起來。“那劉徵在關中常備兵力不下十餘萬!本可直接揮軍北上,滅了劉靖!卻只令徐晃引軍三萬出擊,反遣馬超往西域調兵

,魏王難道就沒有想過那劉徵爲何如此行事嗎?劉徵爲何不願輕易動用長安之兵?”

荀攸已經將話說到這個份上,以曹操的智商,再怎麼忽視,也該明白荀攸眼下之意了!

果然,在荀攸說完這話之後,曹操神色大變,原本放鬆的姿態此刻也變成了正襟危坐。

“公達是說劉徵要與本王開戰了?”曹操神色凝重的問道。

曹操神色凝重起來,荀攸的憂慮反倒是消解了不少。危險總是無處不在的,怕只怕意識不到危險的存在。如今曹操重視起來,荀攸自然也就放心一些了。“劉徵有兵而不用,寧願千里徵調西域諸國兵馬,且據在下所知,劉靖雖然兵敗,然其部衆傷亡並不多,如今已經盡數臣服單于劉豹。那劉豹對劉徵一向是唯命是從,如今劉豹麾下聚集匈奴騎兵數萬,便如同劉徵手中又多了數萬騎兵!再加上河東、弘農等處兵馬,眼下劉徵隨時可以動用的兵馬,已達數十萬衆!”荀攸眉目深鎖,擔心的對曹

操說道。曹操一聽劉徵已經可以動用數十萬兵馬,不覺一震!心中暗道不妙!此前曹操一直都認爲劉徵在經歷了洛陽之戰大敗,損失上十萬兵力之後,短時間內將無法再次聚集起足以與自己決戰的力量。卻不想,事情的發展早已超出了曹操的預料。

第六百九十一章 漢王改策第七百三十六章 黃權聚兵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七百一十章 秘遣二將第四百八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興兵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殿上交鋒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倉皇北歸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卻敵百里第九百四十五章 廬江兵亂第四百六十三章 老當益壯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遷往長安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申儀背叛第九百三十七章 功曹龐統第一百零八章 再退強敵第一百七十章 似可圖之第九百九十一章 神醫贈寶第八百一十七章 牂牁捷報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曹仁派兵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其安乎第七百八十二章 妻妾初見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心紛亂第一千三百章 龍馭賓天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紙上談兵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搶佔先機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放棄郭淮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旋諸部第七百三十六章 黃權聚兵第七百八十三章 蠶室刺客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賀齊求情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備壽宴第三百八十五章 二士崛起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得償所願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龐統出山第十二章 自己想象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一百七十三章 家庭糾紛第九百四十三章 步步逼問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徐琨棄城第六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兵下邳第一百二十七章 賈詡挖坑第四百四十五章 截擊嚴顏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理政第八百二十章 夫人快走第一百八十九章 故人相見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破曹之後第一百零三章 議封漢王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胡綜脫身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高蕃說韓第四百八十六章 樸胡破關第一百九十二章 父女生隙第五百七十五章 張郃死心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拉攏全柔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君子一諾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忠請罪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頓失代郡第三百六十六章 拜訪水鏡第三十章 段煨仗義釋徐榮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進逼許都第二百三十八章 陳氏父子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問計賈詡第八百五十四章 拉人入夥第七百一十八章 對峙府門第四百一十八章 求援江東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六百六十二章 追殺黃蓋第二百零七章 仲德善斷第一千五百章 口氣不小第九百四十七章 藉機削權第八百六十三章 母子之情第一百四十五章 烏桓埋伏第六百零七章 計施故交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頒佈新詔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井陘已破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四十一章 尚書檯議策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荀彧決斷第三百八十四章 江東拒曹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佳獵手第五百四十六章 河西亂起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踏屍陣中第八百八十九章 雍闓血書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三百五十二章 馬韓表態第一百四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問策尋陽第四百八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九百零三章 錢糧問題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有膽有識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馬超厲兵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拿下馬超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昔日君臣第二百三十七章 糜竺報信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洛陽決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臣再遇
第六百九十一章 漢王改策第七百三十六章 黃權聚兵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七百一十章 秘遣二將第四百八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興兵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殿上交鋒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倉皇北歸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卻敵百里第九百四十五章 廬江兵亂第四百六十三章 老當益壯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遷往長安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申儀背叛第九百三十七章 功曹龐統第一百零八章 再退強敵第一百七十章 似可圖之第九百九十一章 神醫贈寶第八百一十七章 牂牁捷報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曹仁派兵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其安乎第七百八十二章 妻妾初見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心紛亂第一千三百章 龍馭賓天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紙上談兵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搶佔先機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放棄郭淮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旋諸部第七百三十六章 黃權聚兵第七百八十三章 蠶室刺客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賀齊求情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備壽宴第三百八十五章 二士崛起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得償所願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龐統出山第十二章 自己想象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一百七十三章 家庭糾紛第九百四十三章 步步逼問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徐琨棄城第六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兵下邳第一百二十七章 賈詡挖坑第四百四十五章 截擊嚴顏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理政第八百二十章 夫人快走第一百八十九章 故人相見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破曹之後第一百零三章 議封漢王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胡綜脫身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高蕃說韓第四百八十六章 樸胡破關第一百九十二章 父女生隙第五百七十五章 張郃死心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拉攏全柔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君子一諾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忠請罪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頓失代郡第三百六十六章 拜訪水鏡第三十章 段煨仗義釋徐榮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進逼許都第二百三十八章 陳氏父子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問計賈詡第八百五十四章 拉人入夥第七百一十八章 對峙府門第四百一十八章 求援江東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六百六十二章 追殺黃蓋第二百零七章 仲德善斷第一千五百章 口氣不小第九百四十七章 藉機削權第八百六十三章 母子之情第一百四十五章 烏桓埋伏第六百零七章 計施故交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頒佈新詔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井陘已破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四十一章 尚書檯議策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荀彧決斷第三百八十四章 江東拒曹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佳獵手第五百四十六章 河西亂起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踏屍陣中第八百八十九章 雍闓血書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三百五十二章 馬韓表態第一百四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問策尋陽第四百八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九百零三章 錢糧問題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有膽有識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馬超厲兵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拿下馬超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昔日君臣第二百三十七章 糜竺報信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洛陽決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臣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