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曹操明心跡

與劉、關、張三人的初次會面令劉徵很是高興,張飛性情豪爽,關羽爲人忠義,劉備也有不錯的見識,可見名不虛傳。

話說曹操進入長安也已經有些時日了,劉徵想着是不是該跟他見上一面,畢竟是有功勞的。正在劉徵尋思間,管家劉福又來報,司隸校尉曹操曹孟德大人求見。嘿!這‘說曹操曹操到’還真有其事不成?

劉徵心裡一樂,既然來了,那就有請吧!自己也該會會曹操了!

“司隸校尉曹操,見過大將軍!”曹操進來便拜道。

劉徵看着曹操,跟三年前那個時候的樣子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但是整個人給劉徵的感覺卻似乎截然不同了!似乎少了一絲輕浮急躁,變得更加沉穩了。

“是曹大人啊!請坐!”劉徵客氣的對曹操說道。曹操謝座。劉徵看着曹操又笑了笑說道:“三年不見,曹大人似乎大有不同啊!”

曹操聽了劉徵的話,笑道:

“是啊!人事輪轉,三年間風起雲涌,家國憂思,曹操自然不同。大將軍也越發的睿智澄明瞭!是曹操錯了!”

劉徵聽了曹操這話,問道:“曹大人何錯之有啊?”

“三年前曹操既錯識了袁紹,更錯識了大將軍你啊!”曹操答道。

這是在說三年前曹操和袁紹遊說劉徵反董的事情,劉徵笑了笑。

“那你說說如何錯識了袁紹?”

曹操嘆了口氣道:“三年前,曹某意氣風發,志大而寡謀,因而與那袁紹爲伍。袁紹狼子野心,反覆小人,曹某不察。”

“那又如何錯識了我?”劉徵問道。

“當日將軍斷然拒絕了我二人,曹操當時以爲將軍不過一介自保之輩,不足謀事。今天再想來,大將軍心思深遠,非曹某所能及。”

劉徵望着曹操,他不知道這是曹操的真心話,還是拍馬屁故意說的。曹操這個人,劉徵原來以爲自己看的很清楚,但是現在反而卻看不太懂了。

“曹大人今日到訪,不知所爲何事啊?”劉徵端起身前茶碗。

“曹某今日特意來向大將據表明心跡!”曹操說道。

“哦?你曹孟德會說真話嗎?”劉徵停下茶碗說道。

“以大將軍的智慧,相信曹某即使說的假話,大將軍也能假中取真。如此,真假又有何妨?”曹操坦言道。

劉徵放下茶碗,凝視曹操道:“如果你是我,你會如何對待曹操?”

“殺!不留後患!”曹操面無表情的說道。劉徵哈哈大笑,這個曹操還真是與衆不同。劉徵又問道:“爲何殺?如何殺?”

“非我自矜,我曹操也算的是天下英雄!把一個有英雄之志的人留在世上,始終是對自己的威脅。所以,如若我是大將軍,曹操必不得活!至於如何殺?那便再簡單不過了,想殺一個人,有千種方法。”

劉徵笑道:“那我豈不是犯了個大錯誤?”

“非也!以曹某行事手段,自然先下手爲強。然而,這正是大將軍不同凡響之處,也正是今日曹某願意來表明心跡的原因。”

“如何不同凡響?”劉徵問道。

“得志而不傲,擁權而不擅,不以私情而廢公事,此爲不同凡響。”

劉徵入朝輔政,各方勢力,盡得封賞,尤其是曹操等人。這些曹操都看在眼裡,所以曹操說劉徵不以私情而廢公事。

劉徵笑了笑,沒有說話,曹操拜道:“曹某曾以爲天下並無明主,所以,也曾有志爲亂世梟雄。如今,曹某以爲,有大將軍在,曹操不應再有其它想法,但求效命於將軍麾下。”

“人言曹孟德‘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你果真選擇前者?”

“曹某以列祖列宗起誓,此生只要大將軍在,曹某絕無二心!”

曹操這話把曹家祖宗都搬出來了,劉徵聽了可真的是大爲困惑!不對啊!自己印象中的曹操可是個野心勃勃的人。劉徵說道:

“世人皆知你曹孟德胸有大志,你自己也曾說寧教你曹孟德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你曹孟德!如今你卻說要爲我效命,如何可信?”

曹操哈哈大笑道:“世人碌碌,豈知我曹操?與俗人豈可言哉?”

“那你就跟我說說!你爲何如此狂狷?”劉徵說道。

“凡天下大才,不滯於物,不困於事,不泥於情!但求己道行於天下!若因人情而身死,那豈不是天下的大損失?曹某計議者,天下也!不屑者,人情也!此間輕重,時間俗人又怎麼知曉?”

曹操的話讓劉徵開始有些刮目相看了!自古雄主人君,都不是能夠用世俗人的標準去要求的。但凡頂尖的政治人物,往往是褒貶兩端,那正是因爲一般人都在用自己固有的思維和價值觀去評價他們。可是真正處於最上層的人,那些心懷天下的人,他們的心思又怎麼會和普通人一樣呢?普通人之所以普通,正是因爲他的思想普通。普通人的思想跟那些風雲人物的思想本就不在一個層次。

世俗人眼裡的是非功過,從來都不是心懷天下的人所考慮的。用評價普通人的所謂“人品”、“道德”,去衡量這些人本來就是不對的。因爲當一個人已經處於最頂層的時候,事實上他已經不是一個人了,而是一個機器!機器是沒有情感的,有的只是理性的邏輯。正所謂“謀國者,豈有家乎”?當一個人考慮的都是天下大事的時候,普通人的情感只會壞事,譬如項羽!

劉徵對曹操的話,心底裡很是贊同,他也沒想到曹操會說的如此直白,絲毫不加掩飾,儼然超脫世俗。劉徵感慨道:

“曹孟德不愧是曹孟德!你是抓住了我的心思故意說的這一番話吧?”曹操笑了笑回答道:

“曹操知道大將軍見識絕非俗人,相信大將軍是能懂我曹操的人,這也正是曹操今日坦陳心跡的原因,也是我甘願臣事將軍的原因!曹操畢生所求,不過是想盡展胸中韜略罷了!”

劉徵覺得自己現在開始看清楚曹操了!或許自己曾經誤看了曹操,大概是那個時候自己也不過是一個世俗人的眼光吧!這幾年來,劉徵對於曹操說的這些早已有了很深的思考。曹操的這番話,竟讓劉徵有一種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覺。

劉徵覺得,自己終將成爲曹操這樣的人,雖然現在已然會爲情所動,常常心有不忍。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麒麟增援第九百五十一章 攀龍附鳳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罷兵而去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胡綜覆命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烏桓埋伏第五十三章 敲袁紹竹槓第七百四十章 羣狼戰術第七百七十七章 夫人心事第四百五十章 罪在己身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呂娘行刺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殿上交鋒第六百九十章 龐統留書第一千零一十章 西入蜀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必留情第六百三十四章 心狠如斯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六百九十六章 二虎相爭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襲擾糧船第二百三十一章 虎豹精騎第二百八十三章 西城突變第五十章 徵而平之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仲達攔路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都督人選第二百六十九章 伊籍通劉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退出南郡第八百一十五章 危險來臨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來使周羣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意外叢生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七百七十六章 再見徐晃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西南塵起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守軍分歧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蠱惑人心第九百八十五章 樂進豪氣第六百七十二章 多多益善第六十章 張遼奇兵破汾關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頒佈新詔第三百二十七章 四將斬帥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小小幼麟第一百五十三章 驅虎猛將第二百八十六章 漢王入府第八百八十一章 張郃讓功第七百九十三章 全城激憤第九百三十章 切莫中計第四百九十九章 老臣說客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切莫勉強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中再會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劉封弒母第三百二十二章 駐守陽平第二百七十章 先發制人第九百二十九章 安撫郭照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復收下邳第四百二十二章 東門之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降爲什長第五百六十章 濫殺無辜第六百一十八章 轉攻江陵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十五章 張任二楊來奔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蠱惑人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急召曹仁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韓晞挑戰第八十八章 張任叫陣第八百八十九章 雍闓血書第六百五十七章 決議出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當真無悔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杖責蔡揚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追回夫人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洛陽決戰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兩軍僵持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虎將破關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周泰披創第四百二十八章 吳班履約第七十三章 琅琊諸葛第五百九十七章 衆人求情第五百三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零六章 文聘陳書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程普掛印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號爲神兵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戲弄曹軍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臨別贈金第六百七十三章 按並不戰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蔣濟探營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麒麟增援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薊城反水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再窺天意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馬公孫第一百一十章 劉徵出手第一百六十六章 朱王二公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知進知退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二姜戰死第二百八十五章 張魯離去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才知上當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二姜戰死第五百四十七章 疏不間親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當場被捕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四百八十二章 腹背受敵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麒麟增援第九百五十一章 攀龍附鳳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罷兵而去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胡綜覆命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烏桓埋伏第五十三章 敲袁紹竹槓第七百四十章 羣狼戰術第七百七十七章 夫人心事第四百五十章 罪在己身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呂娘行刺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殿上交鋒第六百九十章 龐統留書第一千零一十章 西入蜀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必留情第六百三十四章 心狠如斯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六百九十六章 二虎相爭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襲擾糧船第二百三十一章 虎豹精騎第二百八十三章 西城突變第五十章 徵而平之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仲達攔路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都督人選第二百六十九章 伊籍通劉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退出南郡第八百一十五章 危險來臨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來使周羣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意外叢生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七百七十六章 再見徐晃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西南塵起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守軍分歧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蠱惑人心第九百八十五章 樂進豪氣第六百七十二章 多多益善第六十章 張遼奇兵破汾關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頒佈新詔第三百二十七章 四將斬帥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小小幼麟第一百五十三章 驅虎猛將第二百八十六章 漢王入府第八百八十一章 張郃讓功第七百九十三章 全城激憤第九百三十章 切莫中計第四百九十九章 老臣說客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切莫勉強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中再會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劉封弒母第三百二十二章 駐守陽平第二百七十章 先發制人第九百二十九章 安撫郭照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復收下邳第四百二十二章 東門之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降爲什長第五百六十章 濫殺無辜第六百一十八章 轉攻江陵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十五章 張任二楊來奔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蠱惑人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急召曹仁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韓晞挑戰第八十八章 張任叫陣第八百八十九章 雍闓血書第六百五十七章 決議出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當真無悔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杖責蔡揚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追回夫人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洛陽決戰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兩軍僵持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虎將破關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周泰披創第四百二十八章 吳班履約第七十三章 琅琊諸葛第五百九十七章 衆人求情第五百三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零六章 文聘陳書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程普掛印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號爲神兵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戲弄曹軍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臨別贈金第六百七十三章 按並不戰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蔣濟探營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麒麟增援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薊城反水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再窺天意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馬公孫第一百一十章 劉徵出手第一百六十六章 朱王二公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知進知退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二姜戰死第二百八十五章 張魯離去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才知上當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二姜戰死第五百四十七章 疏不間親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當場被捕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四百八十二章 腹背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