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3 豫州刺史

江南精華在於三吳,吳會核心則在會稽。

晉元帝司馬睿在世時曾言,今之會稽,昔之關中。相對於吳郡、吳興,會稽距離中樞動盪之源最遠,地理上得以安全。同時會稽地域廣袤,多膏腴豐田,在三吳之中潛力最大。而且並無傳統意義上的高門把持,相對易於掌控。

雖然會稽僅僅只是郡治,但其地理位置決定,一旦北方有事,便成爲整個江南的穩定後方,一旦加督諸郡軍事,權柄之重,不遜江、徐,足堪列於方鎮之中。

在沈哲子原本的打算中,就把會稽列爲備選之一,因此並沒有召回守在西陵的部曲家兵,以此作爲南下會稽的橋頭門戶。

但一方面,他心裡還幻想老爹能坐鎮長江沿線,這樣在地理上接近北伐目標。另一方面,則是會稽士人與老爹並不對付,至今還有萬餘義軍盤踞在那裡,未免加劇衝突,所以纔沒把會稽作爲首選。

可是等到達晉陵,見識到這裡盤根錯節的駁雜局勢後,與會稽士人的衝突反而要容易處理一些。

沈哲子深知,在當今局勢下,所謂的民族大義北伐之舉,儘管政治正確,但卻不得人心。自己想要在這時局中立足,最重要的依靠還是家族的力量。而想要獲得更穩固的地位,首先就要把老爹擺在安穩且舉足輕重的位置上,耐心經營。

坐鎮會稽,輻射三吳,繼而反扼南徐,以此自重於中樞。穿越至今,如果說此前是爲了求活而左衝右突,謀求活路,那麼現在,沈哲子心裡終於形成一個戰略性的規劃。

只是想要達成這計劃的第一步坐鎮會稽,難度並不算小。

穩定三吳對於穩定時局的意義之大,不言而喻。沈充本有叛史,要說服朝堂認命其坐鎮會稽覈心之地已經不容易。會稽士人對吳興沈氏又不友好,就算能坐鎮會稽,能否快速穩定局勢也是一個隱憂。

當然也並非全無可能,以沈氏南人身份節制會稽情理上可以說得通。有了這個前提,再聯合庾氏的力量,在朝堂上並非沒有一爭之力,必要時甚至可以放棄都督諸軍事的權力。還有一點則就是,要讓三吳士人明白,有老爹這樣一個強人坐鎮會稽,才符合吳人的利益,防止僑姓變本加厲的向南方腹心滲透。

如果有可能,沈哲子也不想選擇這樣一個迂迴之策。但如今北方未寧,南寇無力,威脅不大,如今在東晉朝堂上,南北士族的衝突反而要甚於民族衝突。以沈氏南人身份想要經營長江沿線,幾乎沒有可能。

沈哲子並不想讓自家力量在這種內鬥衝突中消耗掉,那麼只能暫避鋒芒,韜光養晦,擇時而起。

如果沒有南北的矛盾限制,那麼無論以晉陵、京口爲中心的南徐,還是抵抗北方寇掠的一線荊襄,都不失爲一個上佳的選擇。

南徐派系林立,荊襄分陝重地,很顯然都不是如今的沈家能夠插手涉足的。

眼下當務之急,便是要搞清楚庾家究竟打算將老爹安放在哪裡。王敦敗亡已成定局,朝野諸多暗潮涌動,經過連日奔走,想必庾氏兄弟應該也有了目標。

晚飯後,趁着庾懌閒暇時間,沈哲子便問起此事。

庾懌不敢輕視沈哲子,以探討的語調說起此事:“亂局將定,我的打算是想爲你父謀求江州刺史之職。”

沈哲子聽到這裡,嘴角便忍不住一抖。這位老世叔對江州是有多大的渴求,原本歷史上便是爲謀江州而身亡,如今還是想讓老爹出鎮江州,還真是矢志不移。

江州重鎮,位尊權重,爲荊州後盾。荊州雖有分陝之名,但只有掌控住江州,纔算真正有了劃地而治的大勢。

王敦一反再反,便是因爲荊州、江州皆在王氏掌控之中。其後荊州刺史陶侃謀廢王導,也是因爲其兼任江州才成其勢。若沒有江州支撐,荊州爪牙雖兇,但也勢難持久。

但這個打算,眼下卻有些不合時宜,甚至可以說是妄念。首先是老爹身爲南人,沈家又非江東一等高門,名望不足出任重鎮。其次是庾家大勢未成,謀求重鎮力有未逮。第三朝廷挾平叛之威,正要樹立君威,絕對不容許江州重地再落入難以控制的人手中。

見沈哲子沉吟不語,庾懌似乎也覺得自己這想法有點不現實,略有羞赧道:“這只是我一己的想法,能夠爭取到自然最好,若事不能成,那也只能退求其次。家兄的意思則是讓你父任豫州刺史。”

知道庾亮的打算後,沈哲子倒是有些意外。看來身處中樞的庾亮對老爹的投靠也頗爲看重,原本他以爲庾亮頂多願意給老爹謀求交廣湘之類的邊州,沒想到居然真把老爹當做一張可用的牌。

由此也看得出庾亮要杯葛王氏之心,以及其掌握的力量之匱乏,就連老爹這樣一個新近歸附的人都要委以重任,大概也有千金市骨的心思。

但沈哲子學習老爹,不憚以最大惡意來揣測庾亮的用意,旋即便看出其隱藏更深的險惡用心。

如今東晉疆土有兩個豫州,一者是舊豫州故地,爲祖狄北伐收復,眼下祖狄已經亡故,掌控者爲其弟祖約,並不在朝廷掌控之中,庾亮所謀的自然也不是這個豫州。

另一個則是僑立豫州,位於建康往西長江中游,有譙、歷陽、潁川、襄城四郡,轄地雖然不大,地勢卻很重要,毗近建康,扼於上游有形勝之勢,號爲西藩。歷史上的陳郡謝氏,便是由此而興,得列方鎮,兄弟相繼爲豫州刺史數十年。而歷史上的庾亮也是在蘇峻之亂後引咎退出中樞,執掌此地以威逼遙控建康朝廷。

如此戰略要地,以當今朝堂形勢,顯然不能交給沈充一個南人掌握。庾亮有此主張,實在有些出人意料。但若結合整個時局來看,其用心可謂惡毒。

流民帥南來平叛,立下大功。朝廷已經任命蘇峻爲歷陽內史,以其部署就地駐紮佈防江北,皇帝司馬紹要借其勢來壓制僑姓大族的用心極爲明顯。

庾亮在這樣的時機下,想要舉薦沈充爲豫州刺史,作爲蘇峻名義上的上級,顯而易見是讓他們彼此制衡內鬥,無論勝負如何,都能漁利。沈充就算敗亡,但其居官肯定要借庾家之勢,日後庾家再入主豫州便順暢得多。

由這一點,沈哲子便看出庾亮行事風格,好於弄險,手段激進直接,不擅迂迴,欠於圓潤,完全是把老爹當槍來用。

當然居其位便要承其責,老爹要居顯位,肯定要應對挑戰,但豫州這裡地狹民衆,缺乏縱深,一旦與蘇峻發生衝突,必然是短兵相接,一個處置不當,或許就要全面開戰。

蘇峻所部悍勇不須贅言,否則也不會釀成日後那種大禍。而且蘇峻背後尚有江北廣袤縱深可供進退斡旋,然而老爹這裡則不然,且不說兵員輜重處處受制於人,就連退路都沒有一個。

庾亮如果真是有心聯合,最起碼應該給老爹加領一個宣城內史,預留退路,否則便是不成功便成仁的背水一戰之死局!須知這個老東西坐鎮豫州的時候,儘管已經沒了蘇峻這個肘腋之患,還不止加領宣城內史,尚都督豫州、揚州之江西宣城諸軍事,唯恐自己不夠安全。

費盡心機,卻落得一個更兇險的局面,這是沈哲子無法忍受的。儘管他家在此事上是借勢庾家,但也是雙方受益的互利合作,而且附贈庾懌一個大名望。

現在要搞清楚他們兄弟是否已經達成共識,關起門來一家親,卻把老爹丟出去當棄子。沉吟片刻後,沈哲子便開口問道:“世叔對庾公的提議是何看法?”

庾懌倒不及沈哲子想得深遠,聞言後嘆息一聲:“豫州雖然地狹,卻是形勝西藩要地。時下風氣南北隔閡日深,家兄想要一蹴而就讓你父居此重鎮,阻力實在太大。而且豫州通衢,四方皆有鉗制,士居鎮此,難免要屈於時勢,我是不大認同家兄此策。”

聽到這話,沈哲子才鬆一口氣。庾懌倒是沒有欺騙他的必要,畢竟以時下形勢而言,沈家對他來說乃是比其兄庾亮還要可靠的外援。只要還有分歧,就有挽回的餘地。

思忖片刻後,沈哲子才又說道:“時下之局,大江已成沸湯,強求於此,弊大於利。世叔您和我父親何必侷限大江兩側,避開這裡另闢局面不是更好?”

“那麼哲子你又有什麼看法?”庾懌聞言後微微一笑,轉問沈哲子。

沈哲子也不遮掩,直接開口道:“強逐其不可爲,事倍功半。何如因勢而成,直趨實地。會稽三吳腹心,我父親去那裡纔是合乎時宜。”

庾懌聞言後搖搖頭:“哲子你這想法雖好,但淺顯了些。會稽確是上選,但眼下首要是維穩局面,我擔心你父親去了會稽不能平復局勢,若是出現翻覆,再要爭取眼下的良機復起可就困難了。”他是擔心沈充被會稽士人聯手抵制傾覆驅逐,畢竟會稽眼下還匯聚萬餘義軍,因此不作此想。

“這也不是沒有化解之道,會稽虞公雖然勤於王事,而我父親又歸於王統,不免師出無名。若任其乍起乍伏,難免動盪,不如請奏朝廷,請虞公統帥部屬北上勤王,押運三吳錢糧以輸京畿。”

沈哲子說出他的計策,同時笑道:“途徑吳興時,正可以順道將我父親籌措的錢糧押送北上。”

庾懌聽到這話,眸子頓時一亮。此舉可謂釜底抽薪一舉兩得,既能把會稽義軍納於朝廷節制,師出有名,又能暫時掃清沈充入主會稽的阻撓障礙。

只是,原本會稽義軍是以討伐沈充爲名興起,現在卻成了編外的輜重押運隊,還要幫沈充運送上下打點的錢糧,這個臉就打得有點狠,讓人情何以堪?

不過一想到沈充籌集起來的那數額龐大的錢糧財貨,庾懌也忍不住心旌搖曳,點點頭說道:“這倒不失爲一個良策,哲子你也準備一下,咱們先去建康,我跟家兄見面商討細節。”

如果能夠平穩交接,庾懌是樂見沈充鎮守會稽的,考量與沈哲子類同。至於會稽義軍會不會貪掉沈充輸送的錢糧,他並不擔心,回頭開具一份清單,把這些財貨先歸於幾家僑姓大戶名下,除非虞潭不想在朝廷混了,否則押運多少都得完璧歸趙。

只是一想到困擾自己和沈充良久,甚至想要放棄會稽的難題,被沈哲子隨手點撥,混沌局勢便豁然開朗,難怪沈充對這兒子視若珍寶。得子如此,還復何求!

0382 鼎仍未冷0878 鄉土榮幸0180 大勢已定1015 妙功混元0325 首戰0077 奪命之樂0204 春宵1364 不負義氣0125 七娘難配0484 似我者死1407 君父恩重0738 平陽郭誦0077 奪命之樂0763 兩線大捷1087 宜作自度0277 朝議反跡0122 白龍魚服0716 護軍可期0123 困龍猶鬥0927 天助我也0837 向險而行0689 引寇於南0629 豹尾封侯1180 氐胡蒲氏0749 忠良遭辱0592 趁火打劫0528 氣通神暢成漢篇50311 假節督護0798 弄巧成拙0738 平陽郭誦0021 恨不生於豪富家0750 石堪歸國0908 王者之津0291 前夕0136 我心甚慰0480 精益求精1494 老奴戀勢0050 賜爵關內侯0968 甜膩入骨1238 關中新法1285 爲我斬單于0339 黃泉共爲友0168 不如婦人0248 危樓高百尺0602 太保驚魂0188 天子之淚0346 宣陽門前0744 汝南危矣0250 相煎太急0037 南人慾爲大事1243 竇融可效1077 歷陽蓄甲1013 遂古之道0521 尚書難大0291 前夕0194 肅家風0845 官民共營0995 禍福難測0249 軍備井然1353 國爭兒戲0636 施口搶登0243 寸絲之利0779 大譽千秋0185 妝奩1495 聖人萬歲0541 吳人性狹無標題0068 吳興郡中正1464 鄉愿必除0033 輕輕的我走了0681 惡客招災1036 城破軍危0431 文法高義0751 進退維谷0768 將謀大事0441 臺中禁嚴1209 鄉士淺薄0203 大婚0459 山河舊人1106 引而不發1145 慕容萬年0989 舊情不復0795 人力有窮1494 老奴戀勢0951 虎牢關城0856 片言折獄0926 色厲內荏1176 河東軍府0079 定品0753 民變在即0060 軍法治家09110156 騎樹少年1397 徒河慘敗1124 悲慟傷形0760 奴軍渡淮0160 佛言0758 水戰利器0373 太保讚賞
0382 鼎仍未冷0878 鄉土榮幸0180 大勢已定1015 妙功混元0325 首戰0077 奪命之樂0204 春宵1364 不負義氣0125 七娘難配0484 似我者死1407 君父恩重0738 平陽郭誦0077 奪命之樂0763 兩線大捷1087 宜作自度0277 朝議反跡0122 白龍魚服0716 護軍可期0123 困龍猶鬥0927 天助我也0837 向險而行0689 引寇於南0629 豹尾封侯1180 氐胡蒲氏0749 忠良遭辱0592 趁火打劫0528 氣通神暢成漢篇50311 假節督護0798 弄巧成拙0738 平陽郭誦0021 恨不生於豪富家0750 石堪歸國0908 王者之津0291 前夕0136 我心甚慰0480 精益求精1494 老奴戀勢0050 賜爵關內侯0968 甜膩入骨1238 關中新法1285 爲我斬單于0339 黃泉共爲友0168 不如婦人0248 危樓高百尺0602 太保驚魂0188 天子之淚0346 宣陽門前0744 汝南危矣0250 相煎太急0037 南人慾爲大事1243 竇融可效1077 歷陽蓄甲1013 遂古之道0521 尚書難大0291 前夕0194 肅家風0845 官民共營0995 禍福難測0249 軍備井然1353 國爭兒戲0636 施口搶登0243 寸絲之利0779 大譽千秋0185 妝奩1495 聖人萬歲0541 吳人性狹無標題0068 吳興郡中正1464 鄉愿必除0033 輕輕的我走了0681 惡客招災1036 城破軍危0431 文法高義0751 進退維谷0768 將謀大事0441 臺中禁嚴1209 鄉士淺薄0203 大婚0459 山河舊人1106 引而不發1145 慕容萬年0989 舊情不復0795 人力有窮1494 老奴戀勢0951 虎牢關城0856 片言折獄0926 色厲內荏1176 河東軍府0079 定品0753 民變在即0060 軍法治家09110156 騎樹少年1397 徒河慘敗1124 悲慟傷形0760 奴軍渡淮0160 佛言0758 水戰利器0373 太保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