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太保驚魂

郭默的屍首被一艘大船載入了建康,這給都內熱鬧歡快的氣氛潑了一盆冷水。

郭默此人,儘管有諸多劣跡,但其絕衆南逃卻能在江東屢受重用,戰名赫赫,可謂如今江東爲數不多能夠與羯奴硬撼且互有勝負的勇將。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兇名卓著的勇將,卻就這麼輕易的死於非命。無論原因爲何,都足以令時人側目。

對於那些在野之士看來,他們雖然未必清楚其中的詳情,但是郭默的死卻足以讓他們感受到如今時局中那種波詭雲譎的鬥爭氣氛。不乏人因此生出自疑,開始認真思考自己若是加入時局鬥爭中,能否應對如此兇險的局面?

而臺城內受到的震撼則更多,對於這些臺臣而言,郭默是死是活真的不足令他們關心。然而這種死亡的方式,卻透露出太多的訊息。雖然臺內已經明令行詔捉拿郭默歸都審問罪狀,結局可謂註定,但他怎麼就死在了歷陽?

換言之,原本以狼狽姿態退出中樞的潁川庾氏,用這種略帶血腥的方式再次悍然躍回了時局中!素來爲人所輕視的庾懌,通過郭默這一條命向時人宣告,他絕非一個可以被隨意忽略的簡單角色!

這一件事,落在位處不同的人眼中,感受真是截然不同。

因爲這一件事,苑中久不露面的皇太后再次親臨朝堂,召集臺輔衆臣們,叮囑要儘快落實郭默的各種罪狀,公告天下。

郭默的罪狀之類倒好說,畢竟江州人提供的證據很翔實,加上還有早年塗中等地的補充。如今人又死了,況且郭默本身在江東便無至親強援,原本的恩主也將之拋棄。所以在罪名上面倒也沒有太多波折,很順利便定罪,並無隱惡。

只是談到處置的時候,臺臣們卻產生了分歧。以褚翜爲首的一衆臺臣主張,郭默人雖然死了,但卻不足償罪,還需要懸首大桁,以收警示之效。而王太保等一衆人則主張既然人已經死了,也不宜再窮究下去,剝奪生前一應名爵之類,簡單安葬即可,以示朝廷終究還是寬宏爲主。

雙方各持己見,都有充足的理由,拒不讓步。於是臺城內便圍繞着一具屍首爭執不休,久久沒有一個結果。幸在如今未至酷暑,否則就算討論出一個結果,只怕這屍首也已經爛個精光。

剛剛結束了一場議事,王導拖着有些疲憊的身軀返回官署,然而他卻沒有時間休息,署內還有大量清議有關的卷宗函文等待他批示。

公府內屬官也知近來太保精力耗損嚴重,所以一般若非影響特別大的事務,俱有長史帶領幾名從事先給處理掉。然而王導近來卻總有一種心緒不寧的感覺,即便已經處理過的事務,也要讓人送來再批閱一遍。

可是今天,在看到室內幾大箱的卷宗後,王導心情卻是更加煩躁。他靠在榻上,讓人送來一杯滾燙茗茶,輕啜一口,或濃香或苦澀或辛烈的滋味在脣齒之間散開,餘味悠長,一如當下擺在面前諸多錯綜複雜的線索。

茗茶很快就飲盡,侍者悄無聲息上前想要再續一杯,卻被王導擺手制止。他終究還是不慣南人飲食,淺嘗尚可,飲得太多便有不適。

待到精神略有迴轉,王導才又坐入席中,擡起筆來攤開一份卷宗,兩眼雖在仔細瀏覽,然而注意力卻不在此。待到他有所醒轉,赫然發現在那捲宗空白處正有他在無意識中所寫下的“豫州”。

是的,眼下豫州庾懌實在給他帶來極大的困惑。庾懌爲什麼時機卡的這麼準確?又爲什麼要除掉郭默?難道僅僅只是爲了向時人宣示他的存在?

雖然不曾身臨其地,但通過所接觸到的諸多訊息,王導深知庾懌與江州人之間有很深的牽扯。豫州殘破之地,想要重新經營起來並不容易,庾懌對江州有想法,這一點王導很明白。

王舒在江州動作太大,窮迫之下江州人勢必要求到庾懌那裡,讓簡單的問題複雜化,這也是王導對王舒近來所爲略有不滿的原因之一。他明白王舒想要久鎮江州的想法,但對此並不看好。江州太偏僻了,如果投注太多精力在那裡,勢必會影響到對中樞的掌控,乃是捨本逐末。

www ¸Tтkǎ n ¸C O

而且,就算想要大力開發江州,困難也有諸多。除了江州本土豪宗,還有諸多蠻部。那些蠻部可是在孫吳年代便屢屢作亂,乃是比豪宗還要難纏的頑疾。即便這些都不考慮,鄉人們也未必願意大量遷往江州。況且江州那裡同樣不乏南來人家,他們青徐門戶在這方面同樣不佔優勢。諸多困境,絕非一腔熱血的勇進就能解決。

所以,江州註定只能作爲一個籌碼來用,想要落地生根的長治,即便他們衆多鄉黨上下一心,想要得功也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而如今各方虎視眈眈,根本不會給他們從容經營的機會!

庾懌派兵截殺郭默,這就是一個警告,不只表明其態度和底氣,更表示其人對於江州的介入已經很深。而且這個警告後面是否還銜接着別的佈置,庾懌是自作主張還是已經與其他各方達成了聯合,這都值得深思。

更讓王導感到憂慮的是,事情發生后王舒非但沒有收斂,反而變得更加激進,傳信歸都讓他在臺內有所配合。可是王導要怎麼配合?

且不說如今各方門戶異軍突起,早已經打破了他獨斷政事的局面,在最重要的軍事上面,他所掌握的也已經不多,僅僅只有宿衛的一小部分而已。一旦都內再發生什麼突然變故,就連掌控整個建康的力量都不足。

而且,皇太后針對這件事的反應,也讓王導有些拿捏不定。或者說,從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就隱隱感覺皇太后的態度有些變化,而這變化卻讓他看不透。

今次郭默伏誅,皇太后終於露面。這在常人看來,似乎是皇太后要爲母家兄弟長勢,可是王導總感覺沒有那麼簡單。

以往再複雜的局面,王導都能應對有度,並不是因爲他的智謀遠超時人。而是他能夠清楚明白的把握到時局中各方的需求和意圖,遇到爭端時能夠提出來一個讓各方都能勉強接受的方案。

看不透,對普通人而言沒有什麼,得過且過。可是對王導來說,意味着局面失控,意味着他喪失掉了在時局中賴以掌舵的能力!

以往局面是好是壞,都清楚明白的陳列在他面前,再困頓的局面,也能找到一個解決的方案。可是如今,他的視野似乎被一層迷霧遮擋,能看得見,但卻不清晰,尤其在細節方面,更是模糊不清。這種變化,讓王導心態有些失衡,乃至於每當面對要做出選擇的時候,都有些猶豫不決。

略作沉吟後,王導仍然沒能理出一個頭緒。但有一點他倒是肯定,無論迷霧當中隱藏着什麼,首先確保自己陣營不亂,便能立於不敗之地。

於是王導便揮筆疾書,王舒那裡執念很深,他是勸不住了,但也要有所提醒,希望王舒不要只是盯住江州本土,要將視野放開,不要再給外鎮干涉江州事務提供機會和藉口。

同時,他又給尋陽的周撫去信,希望周撫能夠加緊留意荊州的動向,與王舒之間保持一個暢通的聯繫。眼下出頭的僅僅只是豫州的庾懌,尚不足釀生大患。但如果荊州陶侃也有異動的話,那麼後果將會極爲嚴重。

略作思忖之後,他又給東揚州的王彬寫了一封信。眼下圍繞江州的形勢有些陰晦不清晰,東揚州那裡他已經沒有太多精力看顧,希望王彬能夠再稍作忍耐,不要有什麼太大動作,致使形勢更加混亂。

幾封信使人分頭送出後,王導才總算回過神來,開始批閱卷宗。

眼下的清議資訊雖然多,但內容卻是大同小異,幾乎全都圍繞着天師道幾位師君的爭執。看得多了,便讓人有些厭煩。如果不是心裡始終盤桓一份不安,王導甚至已經沒有耐心關注下去!

對此,王導對蔡謨不乏怨言,他已經明示不要讓道內師君介入清議太深,可是局面仍然發展到眼下這一步。雖然對於沈哲子去留與否的問題,他本身也不怎麼看重。可是態度都擺出來了,蔡謨那裡卻遲遲未能建功,面子上實在有些尷尬。

眼下心緒稍寧,王導索性將沈哲子在清議中各種行爲梳理一遍,不得不感慨這年輕人實在是很不錯,懂得利用天師道內的爭執來引開時人的關注點,讓自己擺脫被物議攻訐的處境。單單從這一點而言,手段可謂高明。

不過,看沈哲子的應對,似乎是早有預謀,可是他怎麼就能篤定事態會演變到這一步?又或者,眼前的清議局面是他刻意引導造成?

禁散之論、道內師君……

王導偶發奇想,假設沈哲子立在某一個邏輯起點,再將其行爲與當下的諸多線索聯繫起來梳理一遍,繼而臉色便陡然大變:“不可能!他不會……”

推導的結果讓王導心情徹底紊亂起來,他略作沉吟後,當即便使人往苑內傳信,要去拜見皇太后。然而很快苑中便有回信傳來,皇太后身抱小恙,拒絕了他的請見!

“怎會如此?怎會……”

王導額頭上已經沁出冷汗,當他假設心底那樁秘密已經被人知曉,再來看眼下這個局面,原本的諸多不解都被一條線給貫通起來,看似不合理也統統能夠解釋得通!

一俟有了這個明悟,他已經忍不住扼腕長嘆,甚至於希望自己一直被迷霧遮蔽下去。他早就應該想到,或者其實已經意識到,只是因爲怯於面對而下意識迴避這個可能!

“去請沈維周來見我一面!”

一旦明白了局勢的危急,王導不再遲疑,也不再心存僥倖,乃至於作出最壞打算,一面吩咐侍者前往公主府去請沈哲子,想要深談一次,一面返回席中揮筆疾書,希望王舒能夠提前有所準備。

時間在焦灼中悄然流逝,派去公主府的侍者匆匆返回,稟告道:“駙馬昨日便已經離城,陪同吳中陸師君前往城郊鐘山與衆論法……”

王導聞言後,臉色更加慘淡,驀地站起身來,然而頭腦卻驟然眩暈起來,身軀晃了晃再次跌回席中。

這幾天更新時間有點飄忽,抱歉抱歉。。。

0083 歡欣須歌1020 樑公舊態0515 門生長短0749 忠良遭辱1226 老羌東進0080 夜襲0524 凜冬新芽1223 兵臨灞上1465 社稷大器0792 分道揚鑣0336 建康人事1314 調虎離山1054 不作驕狂1062 清慎勤簡0650 無地自容0486 視財如疾0308 誰的大局0926 色厲內荏1041 樑公歸都0136 我心甚慰0794 一問入魂0292 宿衛圍府0975 郗公取捨1437 諸侯實封1013 遂古之道0824 安石非良友0121 潛流0321 不爭即退0107 酎金之疑【求首訂!】0711 野中驚賊1252 殺馬盟誓0899 兵入河北0832 遼東來使1446 祖庭再興0355 歡欣忘形1188 浮浪如故0469 遠見0801 一聲嘆息1111 宿衛譁變0006 時謗殺人,甚於刀兵1074 金錢道理0443 夜中喋血0139 王氏諸子1472 人間有情,勿失勿忘0702 潑天富貴0909 速戰速決0604 師君鬥法1479 士不卸甲0922 枋頭夜戰0191 苑中覲見1115 遼事盡付0072 公器歸我1315 收復樂陵0119 黃金水道0015 吾從班定遠1076 後繼有人0550 王郎囊澀0064 造反不如生娃0621 少君之憂0079 定品1361 難逃一死1425 謝公八陣1262 石國途窮1153 鵝鵝鵝0461 殺人無算0870 天怒人怨1122 社稷大幸0231 不效宣文之虐0615 風水流轉0651 載譽而歸0422 治郡之選0166 園中驚魂0891 諭中原檄0380 將作大匠0217 幸得良配1346 歸途艱辛0446 一敗塗地0860 荊徐之困1162 襄陽羣情0718 火燒譙南0426 情深難得0791 功大怯言0085 養我肥田生米膏0556 冷戰0940 宗王持節0757 傾營出動0219 北地娘子1245 幼獅垂危0982 教子不善0284 失衆獨夫1253 帝王心事1161 投桃報李1024 難求兩全0370 有罪當罰0771 明堂驚魂0894 兵不血刃0721 奴死江畔1261 野望南國0668 人命塞道1274 初心固守
0083 歡欣須歌1020 樑公舊態0515 門生長短0749 忠良遭辱1226 老羌東進0080 夜襲0524 凜冬新芽1223 兵臨灞上1465 社稷大器0792 分道揚鑣0336 建康人事1314 調虎離山1054 不作驕狂1062 清慎勤簡0650 無地自容0486 視財如疾0308 誰的大局0926 色厲內荏1041 樑公歸都0136 我心甚慰0794 一問入魂0292 宿衛圍府0975 郗公取捨1437 諸侯實封1013 遂古之道0824 安石非良友0121 潛流0321 不爭即退0107 酎金之疑【求首訂!】0711 野中驚賊1252 殺馬盟誓0899 兵入河北0832 遼東來使1446 祖庭再興0355 歡欣忘形1188 浮浪如故0469 遠見0801 一聲嘆息1111 宿衛譁變0006 時謗殺人,甚於刀兵1074 金錢道理0443 夜中喋血0139 王氏諸子1472 人間有情,勿失勿忘0702 潑天富貴0909 速戰速決0604 師君鬥法1479 士不卸甲0922 枋頭夜戰0191 苑中覲見1115 遼事盡付0072 公器歸我1315 收復樂陵0119 黃金水道0015 吾從班定遠1076 後繼有人0550 王郎囊澀0064 造反不如生娃0621 少君之憂0079 定品1361 難逃一死1425 謝公八陣1262 石國途窮1153 鵝鵝鵝0461 殺人無算0870 天怒人怨1122 社稷大幸0231 不效宣文之虐0615 風水流轉0651 載譽而歸0422 治郡之選0166 園中驚魂0891 諭中原檄0380 將作大匠0217 幸得良配1346 歸途艱辛0446 一敗塗地0860 荊徐之困1162 襄陽羣情0718 火燒譙南0426 情深難得0791 功大怯言0085 養我肥田生米膏0556 冷戰0940 宗王持節0757 傾營出動0219 北地娘子1245 幼獅垂危0982 教子不善0284 失衆獨夫1253 帝王心事1161 投桃報李1024 難求兩全0370 有罪當罰0771 明堂驚魂0894 兵不血刃0721 奴死江畔1261 野望南國0668 人命塞道1274 初心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