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6 片言折獄

位於比試射場不遠處一座閣樓上,沈勁和他的一羣小夥伴們圍坐在一起,面前則攤着許多張便箋,上面寫着一些人名並其籍貫,還有進入馨士館的時間,甚至還有這些人各自所擅長的領域。

若是不明就裡的人至此,還道沈勁是少年老成,要爲都督府挑選才用。不過湊近去聽他們唸叨的內容,便知絕不是這麼件事。

“先要這些人入館的時間,凡是年前入館的,統統都要剔除。只有新年、尤其是二月後入館的新人,纔有可能保證都督沒有見過。還有要弄清楚這些人有無親舊知己在都督府任事,最好要挑選新進入館、又了無親眷的士人……”

沈勁雙眉緊鎖,同時不乏殷勤的給席中忙碌的朋友們傳茶遞羹。

“又要身世清白,還要無牽無扯,可咱們只有這些資料,沈阿鶴你實在太難爲人!若想滿足你這些要求,直接去尋館士討要籍錄不就行了?陳道林他是你家五兄妻弟,素來又得館士喜愛,他若出面,館士肯定應允,好過咱們在這裡大海撈針的求索。”

謝萬已經困得睜不開眼,手支下巴哼哼說道。

“絕不可以!陳逵那小子不可信,我一直懷疑前次咱們出鎮獵奴就是這小子透露的口風,你們每人那二十軍棍難道不痛了?這一次事關重大,關乎我往後十年快意與否,絕不能透露給他知道!”

沈勁聽到這話,忙不迭擺手搖頭,一臉嚴肅道:“你們也切記不要大意泄露,若不然,不要怪我揮刀割席!”

“阿鶴、阿鶴!快看樓外那人,三番十二白矢,合靶合樂,舉動合轍!”

一直趴在閣樓窗口觀望樓外比試的桓豁突然拍着窗戶叫道,沈勁湊過去一看,眸子也是一亮,當即便吩咐一個朋友下去打探。過不多久,便傳回了消息,得知那人名爲謝艾,乃是涼州人士,也是馨士館的生面孔。

“謝五,你看人家也是姓謝的,儀容風度都不是你能比的,你羞不羞愧?”

這謝艾看起來倒是一個良選,沈勁因此變得愉快起來,吩咐家人去請那個謝艾過來,順便回頭諷刺謝萬一句。

謝萬聽到這話,當即便冷哼起來:“一個邊荒傖卒罷了,況且已是盛年,待我再過幾年臂力有漲,一樣能夠每矢必白!”

衆人也知謝萬這人特別好強,凡有比較必要爭先,聞言後也都笑着諷刺謝萬幾句。

沈勁不理會謝萬的話,早已經下了閣樓,在一樓客堂裡端正坐下,等待那個謝艾到來。

謝艾這裡剛剛領取到射技頭籌的獎勵,獎勵頗爲豐厚,除了兩千錢外尚有二十斤乾肉,除此之外尚有禮貨,或是文墨紙張,或是弓刀之物。

錢貨相加三千多錢,這個錢還是比的淮南樑公錢,雖然並無實錢而是所謂的票劵,但在淮南鎮中俱都通用,購買力堪比旁處萬數錢以上。如此算來,單單這一夜便要送出將近百萬錢財貨,淮南厚士之風彰顯無遺。或許一些家資豐厚的世家子弟對這些禮貨不放在眼中,但對一些貧寒人家而言,卻足以支持於此遊學求進年餘之耗!

不過謝艾所求止於錢財而已,也是爲了能夠入書閣借閱,至於其他禮貨卻都推辭不受,希望留給更需要幫助的貧寒學子。在馨士館流連這麼久,他也知道館中並非全是顯才求進,也有許多鄉野學子在這裡旁聽求學。他們這些人自然不受馨士館供養,生活不乏艱難,謝艾在此不過一過客而已,實在不好意思侵佔太多提供給他們的補助物貨。

更何況,同行的索寧等人對謝艾本就心存芥蒂審視,謝艾如果在館中取用太多,或會讓他們更有偏視。而那些人在某種程度上便決定了謝艾其人的前程,雖然眼下身在中州,但謝艾也不敢過於忘形。

雖然錢是到手了,但眼下天色也已經晚了,想必書閣早已經關門。於是謝艾便收好票劵,準備明日再入閣借閱。不出意外的話,他們還要在馨士館待上一段時間,謝艾打算好好利用這一段時間,希望能夠廣擷中州賢能真知灼見,以開闊自己的眼界和學識。

他正準備離開圍圃返回宿處,迎面卻有兩人行來將他喚住:“閣下可是涼州來客謝君?”

謝艾點點頭,不乏審視的望向這兩人。

“謝君方纔射場高藝技驚於衆,我家郎君旁側有觀,頗重謝君之才,因而有請謝君想要結識。”

那兩人其中一個上前恭敬說道,旋即又加上一句:“我家郎君剛纔也在射場獻技,正是沈都督府下幼弟諱勁,阿鶴郎君已在側廳虛席相待。”

謝艾本不覺得剛纔技藝有多高明,也覺這兩人來請稍顯突兀,正待要拒絕,可是聽到邀請之人的身份後,當即便點點頭,跟隨這兩人而去。

行入閣樓客堂之後,謝艾當即便注意到正在堂上端坐的少年。早前他身在人羣之後,沒能見到沈勁,這會兒難免認真打量。少年面相稚氣尚濃,可稱中人之上,頗難得是身上自有一種少年人才有的不知畏懼的銳氣,就這麼坦然面對謝艾的審視,既無迴避也不顯侷促,已經頗有幾分大家風範。

沈勁這會兒也從席中立起,微笑着行上謝艾,口中則不急不緩的說道:“馨士館廣納時流,賢聲嘉行,多爲中州之士。似謝君涼土賢士,實在殊少,今日有觀謝君高標風姿,可謂稍補一憾,冒昧有請,還望謝君不要責我失禮。”

謝艾拱手謙虛禮答,心內卻是有些失望,他聽沈勁這語氣似乎對他並無印象,原本還想借此打聽一下沈都督因何青眼加他,如今看來倒是有些不適合發問。

沈勁留在淮南數年之久,常跟隨阿兄出入待客,對於人情往來方面也並不生澀,將謝艾請入席中後便閒談起來,問一問有關涼州的風物順便介紹一些淮南風情。如此一番寒暄下來,沈勁倒是盡顯從容,反倒是謝艾有些不自在,他在涼州本就不是什麼名流之選,日常也只專心於學業,人際往來少有涉獵。

待到自覺火候差不多了,沈勁才故作老成嘆息一聲,又說道:“君王成人大喜,家兄歸都爲賀,臨行也是深囑我要常駐館閣,恭受羣賢教誨,不可冷落訪士。謝君跋涉遠來,寄意已是貴重,令人深感肺腑。我雖末學後進,但也常懷見賢則喜之念,不敢有一日自足。片言折獄,唯由可也。我非聖賢,唯兼聽廣聞,纔可稍近賢途。”

謝艾聽到這裡後,對沈勁的評價不免又高了幾分。訴訟必有兩辭,以辨是非。能夠偏聽一言便決斷訟獄者,唯有子路罷了。至於其他的人,則必須要博聞廣識,纔可不偏不倚。

謝艾是到達了馨士館後,整個人的認知都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對此感受才更加深刻起來。可是沈勁年未及弱冠,如此見解信手拈來,便可知必是家教底蘊深厚,大概也只有這樣底蘊深厚的門戶,纔可以教養得出沈都督那樣廣受時譽的天中國士。

不過謝艾這點感慨想法倒是發早了,如果他能先一步前往書閣借閱《馨士館志》,便可以看到這句話清清楚楚寫在扉頁,乃是沈都督爲馨士館撰寫的序文其中一句,也就不會被沈勁唬住了。

眼見謝艾頗有折服之狀,沈勁心內自是一樂,更加覺得自家阿兄真是高深,不過眼下正事要緊,他又板正面孔不乏嚴肅道:“天中久有逆跡,民多習亂,王道久疲,興治不易。此非一家之困,也非二三子大智能決,家兄雖王命重用、時譽嘉許,但居任於此,向來也是以謹慎之心而行霹靂之事,廣採衆論,偶擷一得,便可稱爲大幸。謝君乃是涼土賢能,逢此世道,想必也是多感時困,長有建策於懷。今日相識,已是一幸,只是我還有一樁妄求,盼與謝君相知……”

“譬如當下淮南局面,殘趙悖德,血親互戕,正是王道中興之良機。此誠天佑晉祚,以謝君觀之,王師受命,該要如何行進纔可定亂?先取三臺又或先歸洛都?擇前擇後,理據又是爲何?”

講到這裡,沈勁便覺自己似乎有些着相,乾笑一聲後又說道:“此事館中多有議論,身在中州此局,即便有論,難免執迷,失於公允。謝君涼土賢士,居外之衆,不知可否試論?”

沈勁倒是多慮了,謝艾在聽到他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心內已經再發感慨,更感覺中州人士的格局宏達,他在這個年紀的時候,即便餐食有餘,也只是困於學業不精,實在沒有思考如此家國大事的格局。

不過他本身並不是熱衷議論之人,尤其對中州局面實在乏甚認識,所以在沉思片刻後還是歉然笑道:“涼土陋士,實在難承阿鶴郎君盛讚。中州地大,我所識者未及一斑,實在、實在是……”

他本想拒絕討論這個問題,不過轉念又一想,這個沈勁乃是沈都督的嫡親兄弟,有什麼發問的話,當中或有深意蘊藏,所以在略作沉吟之後便說道:“新抵貴境,實在見微識淺,倉皇未敢作論。但阿鶴郎君盛意有問,推卻實在不恭,暫請小退,來日廣識深思,試作論述,屆時再呈面睹,可否?”

沈勁聽到這話後,心內已是一喜,這正是他邀見謝艾的原因,這個問題鎮中多有議論,也是阿兄離鎮前留給他的作業。讓他撰文試作論述,並且要將理由和步驟俱都清清楚楚寫明白。原本他是打算隨便抄襲應付過去,然而卻又被阿兄威脅,若是他不能有獨到見解,那麼最近幾年也不要想着回江東了。

回不回江東,沈勁倒不在乎,男兒志在四方,豈能拘於鄉土。更何況他在淮南這幾年早就待野了,這裡人都有見識,說話也好聽,更不耐煩歸家被母親管束起來。

可問題是,他如果回不了江東,就見不到他家杜陵娘子。舊年玩伴,皇帝都已經成婚,就連謝五那個蠢物都認了太原王述爲丈人,可他明明家中有娘子,卻遠隔南北,晝夜不得相見,唯有午夜迷夢才能一睹芳容,實在情不能忍!

爲了一慰刻骨相思,沈勁也不得不用心起來。他自己倒不是沒有努力鑽研過,但在馨士館混了良久,每每聽到別人討論這個問題都覺有重複,自己所得實在算不上獨到。所以這纔將主意打到一些新來者身上,兼之又不能讓阿兄看出自己作弊,可謂煞費苦心。

這個謝艾有無才能,沈勁倒是不知,但觀其人射、禮精湛,可見也是受過優良教育,倒可稍作寄望。此時聽到謝艾這麼說,已是喜出望外,親自將謝艾送歸宿處,然後又約定來日再會,這才告辭離去。

第三更終於寫完了。唉,以後絕對不拖更了,好累。。。

0011 家業存亡,在此一行0763 兩線大捷0169 婦人之見0256 僑居多艱0193 卻扇1206 僞漢難王0251 北地孤忠1348 虎狼際會1183 關中均田0025 剛愎自用0032 自取其辱1425 謝公八陣0154 待客之道1429 血浸朝陽1273 石城演武1164 亂世宿將1369 新婿登門0960 光復舊都0628 戎行在即1037 圖窮匕見1141 改元啓泰1096 大患在北1460 雅宴鄉賢0399 太保有信0336 建康人事無標題1310 陣前投晉0879 誅殺鄉賊0289 羣智羣力1100 鄉境動盪0255 歸都1075 藏甲於野0188 天子之淚0611 江州大敗1361 難逃一死0882 攔師於途0670 身陷絕地0692 招募六軍1340 番佛法言0461 殺人無算0004 北風揚塵,時之大哀0992 少年壯行1041 樑公歸都0696 戰前採購0047 投我以木瓜0802 親翁救我0327 獻俘0649 都下傳捷1078 行商苦旅0473 石賊隱患0952 圍殺賊軍1485 人間良緣0520 生民有命1070 琅琊故人0201 夾道相迎0395 京口陪都0255 歸都0607 不復清白1114 江東死局0033 輕輕的我走了0880 兵發許昌0646 負荊請罪0690 霸府雛形0309 大江浪高0295 新年1384 龍城難築0496 名父之子1240 強漢遺威1354 死之奢侈0242 摯友相陷0738 平陽郭誦0316 行路難0808 風雪夜歸1280 古韻難求0980 自棄九霄0741 大勝可喜0958 八關告破0624 清水濯芙蓉0869 天良未泯0445 殺氣盈懷0810 喜樂同行0983 壯闊自標0675 分功飲勝1175 河東謀略1017 禮樂歸朝1249 自取死路0145 何陋之有0616 高升在即0488 逸少耿直0351 開府0693 人多勢衆0343 京畿大亂1128 決不姑息0819 世道表率1369 新婿登門1216 夜幕殺機0937 都下民潮0247 都中三甲0917 魏王石堪0684 君王心術
0011 家業存亡,在此一行0763 兩線大捷0169 婦人之見0256 僑居多艱0193 卻扇1206 僞漢難王0251 北地孤忠1348 虎狼際會1183 關中均田0025 剛愎自用0032 自取其辱1425 謝公八陣0154 待客之道1429 血浸朝陽1273 石城演武1164 亂世宿將1369 新婿登門0960 光復舊都0628 戎行在即1037 圖窮匕見1141 改元啓泰1096 大患在北1460 雅宴鄉賢0399 太保有信0336 建康人事無標題1310 陣前投晉0879 誅殺鄉賊0289 羣智羣力1100 鄉境動盪0255 歸都1075 藏甲於野0188 天子之淚0611 江州大敗1361 難逃一死0882 攔師於途0670 身陷絕地0692 招募六軍1340 番佛法言0461 殺人無算0004 北風揚塵,時之大哀0992 少年壯行1041 樑公歸都0696 戰前採購0047 投我以木瓜0802 親翁救我0327 獻俘0649 都下傳捷1078 行商苦旅0473 石賊隱患0952 圍殺賊軍1485 人間良緣0520 生民有命1070 琅琊故人0201 夾道相迎0395 京口陪都0255 歸都0607 不復清白1114 江東死局0033 輕輕的我走了0880 兵發許昌0646 負荊請罪0690 霸府雛形0309 大江浪高0295 新年1384 龍城難築0496 名父之子1240 強漢遺威1354 死之奢侈0242 摯友相陷0738 平陽郭誦0316 行路難0808 風雪夜歸1280 古韻難求0980 自棄九霄0741 大勝可喜0958 八關告破0624 清水濯芙蓉0869 天良未泯0445 殺氣盈懷0810 喜樂同行0983 壯闊自標0675 分功飲勝1175 河東謀略1017 禮樂歸朝1249 自取死路0145 何陋之有0616 高升在即0488 逸少耿直0351 開府0693 人多勢衆0343 京畿大亂1128 決不姑息0819 世道表率1369 新婿登門1216 夜幕殺機0937 都下民潮0247 都中三甲0917 魏王石堪0684 君王心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