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9 遠見

聽到太保的這個回答,袁耽當即便是一愣,繼而臉上便流露出一絲尷尬和侷促,有種做了壞事被人當場抓住的羞恥感。

他自然不相信什麼深得衆願的鬼話,區區一個束髮之齡的少年,即便再有什麼名望,甫一入仕便被任命爲東曹掾這種顯職,還是太過誇張了。

其實袁耽與沈哲子交集並不多,也談不上什麼嫉妒。畢竟嫉妒那是在處境相類似的人之間纔會產生,沈哲子貴戚得用、武事得顯,而袁耽卻是走的典型的世家子弟路線,行跡不同,自然也談不上嫉妒。

他之所以對沈哲子有所不滿,主要還是因爲謝尚的緣故,更確切的說,他是看不慣沈家自恃得勢,以資財誘人,將名位私許,把持權柄,蠱惑人心!

謝裒如今已經確定出任吳興郡太守,而且甚至有南遷安置家業的跡象。這件事在時下這個氛圍中,雖然沒有激起太大的迴響,但是在一些私底下的聚會中,提起謝家的選擇,不乏人爲此扼腕嘆息,不齒謝家向貉子門庭靠攏的選擇,清譽盡喪,故舊心寒。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袁耽沒有意識到,或者說不願意承認的原因,那就是沈哲子擋了他的路。

東曹掾這個職位具有審評舉薦之責,任職者除了要身具清望以外,因爲品秩不高,往往長者羞於擔當,成了世家子弟一個比較重要的跳板,一般是由臺輔重臣推舉親信或是自己看重的舊姓子弟擔任。

按照過往的默契,袁耽其實很有希望擔任這個職事的。而擔任這個職位的好處也是極多,要知道東曹掾可是直接面對內外兩千石的大員,對於人脈的積累實在裨益極大。如果在這個位置上擔任幾年,來日大郡可期啊!

可是現在沈哲子橫插進來,而且還不知要在這個職位上擔任多久,打亂了袁耽的升遷步驟。未來就算他也有可能外放治郡,但缺少了這一份履歷和人脈,選擇性和進步空間都會小上許多。

可是太保這麼回答,倒讓袁耽感覺自己是一個背後鼓動脣舌的小人,不過話題既然已經打開,他還是硬着頭皮說道:“太保覺得賀客雲集是深得衆願?晚輩卻不這麼看,狂風驟雨,直木易折,形勢有迫,人皆趨勢啊。”

“這麼說,彥道是覺得駙馬這任命略有不妥?”

王導眉頭微微一鎖,繼而又舒展開,放下了手中筆,望着袁耽笑語道。

聽到這個問題,袁耽心緒當即一亂,沉吟片刻後才說道:“誠如太保所言,駙馬舊勳卓著,又是清譽加身,顯用也是理所當然。不過查其舊跡,多是軍略建功。而東曹掾所任,卻是品鑑賞識之位。彼此疏離甚遠,所用非其才長啊。”

頓了一頓後,他又說道:“察其勢,如熱鼎沸湯,煙氣蒸騰,可謂一時煊赫。但煙氣盛則盛矣,其實難附,若能抽薪止沸,久則自散。甘醇之漿,終究還是需要久釀,才能成就佳飲啊。”

這些話,便是在意指沈家底蘊淺薄,不過是借勢才能獲得一時的煊赫。那些趨炎附勢的人家,不過是熱湯上繚繞的蒸汽,火一斷、風一吹,其勢不在,很快就會被打落原形,終究要比那些舊姓人家差了不只一籌。

袁耽這麼說,其實也是在暗勸王導實在不必對沈氏過分容忍,乃至於要用顯職去安撫拉攏。彼此底蘊相差懸殊,根本不是一個層面。但他卻不知道,如今市面上最好的佳飲醴泉真漿,就是用猛火熱鼎蒸騰出來,要比那些年份久遠的酒水甘醇得多!

“抽薪止沸?那麼依彥道你來看,時下之薪爲何物?如何抽取?”

王導嘴角仍掛着笑意,兩眼饒有興致的望着袁耽,擺出一副聆聽的姿態。

袁耽聞言後,臉上便流露出思索之意,他擔任王導的從事已經有一段時間,對於沈家的崛起也不乏認知。

往年的沈家之所以能夠得起,那是在大將軍王敦作亂時,背棄王氏投靠了庾亮,繼而沈充才被推舉爲會稽內史。後來先帝垂危之際,厚結吳中人家,以女幸之。再然後,那就是去年的蘇峻之亂,沈氏遠望時局,諸多鑽營,便有所勢成。

這一路的崛起,都是在動盪之時敏察時局,做出正確的選擇,然後大受其利。那麼所謂的薪柴,自然就是局勢的動盪了。而想要抽薪,那麼就要天下大治……

沿着這個思路想下來,袁耽漸漸有所體悟,繼而便是驀地一驚:太保這麼問他,哪裡是在請教什麼答案,那是在暗示他多嘴話多啊!

明白了太保的意思之後,袁耽臉色驀地一斂,恭敬回答道:“職下年少智淺,哪敢質疑臺輔英斷。或是眼見駙馬年少居顯,哀於自身馬齒虛長,一時偏見蔽我,偶有失言,還請太保見諒。”

聽到袁耽的回答,王導才笑了笑,笑容倒是變得簡單沒有再摻雜太多意味。他近來確是很少關注屬下言行,但並不意味着對袁耽的想法就全無把握,能夠明白這個年輕人求進心切。

但是今次顯用沈哲子,除了沈哲子早先的暗示之外,他其實也還有其他考量。本來這件事是因他家子弟所爲而起,他雖然不擔心沈家在政治上的報復,但卻擔心對方不按規矩反擊。

任用沈哲子擔任東曹掾,一方面是解怨,另一方面其實也是給自己爭取一個機會。

時下皇權雖然弱,但也並不是可有可無。王導檢討今次之事,察覺到皇太后流露出來對他有所提防和抗拒的意味,否則不會發生溫嶠搶佔護軍府的情況。

這對他而言,其實是有些不利的。平常可能意義不大,但是如果再發生前次那樣的突發惡劣事件,皇太后的態度便有可能成爲鎖定結果的勝負手。

皇太后對駙馬信重有加,這一點是無法離間的。王導也不奢望能夠獲得同樣待遇,但卻希望能夠再搭建一個對皇太后施加影響的橋樑。正如往年他的長子擔任琅琊王友,便是這一個角色。

如今長子已經不在,王導只能退求其次,希望次子王恬擔任此職。所以今次任命沈哲子爲東曹掾,其實也是在做出一個交換。畢竟往年長子王悅擔任琅琊王友,就連庾亮都讚賞有加。可是次子王恬無論秉性還是才能,都相差極遠,並不是無可爭議之選。

之所以這兩項任命沒有一起發出來,那是爲了避嫌,避免被人指責臺輔重臣將官位私相授受。這一點考慮,那就不足爲外人道了。

而且,王導也並不覺得顯用沈哲子有什麼不妥。老實說,對於沈哲子他還是比較欣賞的,這是一個能做實事且願意做實事的年輕人。他本身其實並沒有什麼立場之念,只要沈家不危害到他傢俱體的利益,他也是願意相安無事,共同進步的。

袁耽有一句話說的不錯,抽薪止沸,沈家眼下的煊赫只是一個餘波,只要局勢不再發生什麼太大的變故,終究會緩緩歸於平靜。眼下時人熱衷於追捧其家,那是因爲被局勢動盪影響到識見不明,等到一切歸於正軌,這種現象自然會漸漸消停下來。

沈家如今在時局中的位置,強按是不可能再按下去了,否則必然要激發動盪,但這並不意味着沈家就有了取代執政門戶的實力。無論是沈充舉薦族人還是沈哲子策劃營建新都,都流露出極強的分權中樞的意圖。在常人看來,王導作爲臺輔重臣,被挑戰的一方,應該是要感到憂慮的。

但事實恰恰相反,對於這個局面,王導是比較樂見的。倒不是他有自虐之癮,而是因爲沈家在積極向中樞靠攏,反而是一個好的信號。

假如其家龜縮吳中不出,只是要安心做一個半獨立的方鎮,那麼別的也不用再考慮,厲兵秣馬準備一戰吧!就算是血流成河,也要把這個分裂江東的隱患給扼殺!

但是眼下,政局不過是又退回到了庾亮執政的年代。而且他家所面對的處境,甚至因爲缺了庾亮這個手段強硬之人還要好了幾分。無論是溫嶠還是虞潭,都不具備取代庾亮的資本,這樣的三方格局,自己反而是最強的一方。

只要時局能夠維持穩定,不再有大的動亂髮生,那麼王導也樂得安閒。至於真正面對沈哲子挑戰的,那是後續繼任者需要考慮的問題。但是就王導自己的觀察,他是不怎麼樂觀的。

這個年輕人對於局勢似乎有一種超乎尋常的洞察力,一舉一動似乎都有深遠的打算。比如蘇峻之亂後,包括時局中許多名流重臣,都還着眼在戰後的利益分配,可是這位駙馬已經提前在江北落子。

祖約的敗亡,勢必會影響到江北的局勢,乃至於危及江東,未來必成焦點。時下衆人或是沒有預見到,或是不敢深想多談,然而這個年輕人卻已經開始動手。無論成效如何,這一份洞察力和行動力已經遠超同儕!

袁耽雖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也點明瞭求進之心。王導還是有意栽培的,畢竟叛軍據城危難時不棄也是一份情義,沉吟片刻後,他開口問道:“彥道,你有沒有過江去經營的打算?”

袁耽聽到這話,雙肩驀地一顫,拜在地上澀聲道:“晚輩所學尚微,才亦未足,何敢輕進弄潮!但若太保有用,不敢辭行……”

看到袁耽如此反應,王導頓感意興闌珊,擺擺手說道:“罷了,我只隨口一說,彥道你下去吧。”

王導作爲一個成熟的政治人物,很多行爲其實具體體現在維穩,而不是解決問題,這是他的保守之處,也是聰明之處。東晉朝廷在法理上雖然是正朔,但是初期的構成還是東海王班底的霸府性質,沒有足夠的積累和餘力去解決太深刻的社會問題。能夠將政權維持且傳承下去,是這一代人的意義。

0341 大風起0581 同刑同辱0435 降人爲用1368 天命加眷0614 衰德門敗0961 宏圖將展0573 服散必懲0309 大江浪高0151 兵圍沈宅0621 少君之憂0634 奴賊之困0545 試箭0801 一聲嘆息0215 欺行霸市0654 妙計難施0890 從賊必殃0022 情達極致假亦真0786 興邦定亂0562 荊州之困0944 主少國疑0721 奴死江畔268 報仇0471 門下犬馬0616 高升在即0353 宗王長史1235 天中壯美0958 八關告破0026 臺城奏對0790 合城歡騰1369 新婿登門1182 老賊奸猾0185 妝奩0313 吳人悲切0073 捧殺不受1210 章法之美0113 吳人袒右0363 沈氏之興1129 與人無尤1389 父子情深0278 殺無赦0015 吾從班定遠1367 勢在必戰0987 龐然大物0093 格物致知0535 不得其時0459 山河舊人0337 臺城難近0054 樂安高仲0908 王者之津0613 一死難了1189 羯軍奮力0597 陸師入都0524 凜冬新芽0790 合城歡騰0768 將謀大事0620 羽衣公卿0234 高門泥胎0572 潁川陳氏0949 河洛之險0448 賢者不隱0791 功大怯言0684 君王心術成漢篇40857 各有所謀0254 把持東南0748 姑妄言之1268 關西軍弊1416 夜抵廣宗1351 救援之計1072 雲陽物勝1277 兄弟異心0993 忍冬待發0110 送君黃泉【求首訂!】0153 東海王0220 崔氏高賢1197 婚配在論0399 太保有信0191 苑中覲見0106 老賊陷我0418 裂土實封0881 接掌彭城1316 轟殺萬軍0635 苦心孤詣0762 此戰定矣0483 溫公高義0221 江東又有伯符生0107 酎金之疑【求首訂!】0620 羽衣公卿0450 不識天高0568 割鹿分炙0546 破虜參軍0400 沈郎威武0681 惡客招災1135 諸葛伏法0311 假節督護0913 新舊更迭0558 士居奸詐0177 四面楚歌1335 財帛殺陣1023 忠親誠事
0341 大風起0581 同刑同辱0435 降人爲用1368 天命加眷0614 衰德門敗0961 宏圖將展0573 服散必懲0309 大江浪高0151 兵圍沈宅0621 少君之憂0634 奴賊之困0545 試箭0801 一聲嘆息0215 欺行霸市0654 妙計難施0890 從賊必殃0022 情達極致假亦真0786 興邦定亂0562 荊州之困0944 主少國疑0721 奴死江畔268 報仇0471 門下犬馬0616 高升在即0353 宗王長史1235 天中壯美0958 八關告破0026 臺城奏對0790 合城歡騰1369 新婿登門1182 老賊奸猾0185 妝奩0313 吳人悲切0073 捧殺不受1210 章法之美0113 吳人袒右0363 沈氏之興1129 與人無尤1389 父子情深0278 殺無赦0015 吾從班定遠1367 勢在必戰0987 龐然大物0093 格物致知0535 不得其時0459 山河舊人0337 臺城難近0054 樂安高仲0908 王者之津0613 一死難了1189 羯軍奮力0597 陸師入都0524 凜冬新芽0790 合城歡騰0768 將謀大事0620 羽衣公卿0234 高門泥胎0572 潁川陳氏0949 河洛之險0448 賢者不隱0791 功大怯言0684 君王心術成漢篇40857 各有所謀0254 把持東南0748 姑妄言之1268 關西軍弊1416 夜抵廣宗1351 救援之計1072 雲陽物勝1277 兄弟異心0993 忍冬待發0110 送君黃泉【求首訂!】0153 東海王0220 崔氏高賢1197 婚配在論0399 太保有信0191 苑中覲見0106 老賊陷我0418 裂土實封0881 接掌彭城1316 轟殺萬軍0635 苦心孤詣0762 此戰定矣0483 溫公高義0221 江東又有伯符生0107 酎金之疑【求首訂!】0620 羽衣公卿0450 不識天高0568 割鹿分炙0546 破虜參軍0400 沈郎威武0681 惡客招災1135 諸葛伏法0311 假節督護0913 新舊更迭0558 士居奸詐0177 四面楚歌1335 財帛殺陣1023 忠親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