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3 忍冬待發

許多事情,如果只是考慮困難如何而遲遲不做,那自然是越拖越難。可是一旦落實真正去做,其實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困難。

困難當然是客觀存在的,但只有真正着手去解決,纔會發現許多困難彼此都是相通的,解決了一個,其他互相關聯的便也能夠迎刃而解,事情很快就會步入正軌。

淮南都督府眼下就是這一情況,此前百萬生民壓力陡然臨頭,困難大的幾乎令人絕望。可是當根本理順,諸事自然步上正軌。隨着各方錢糧源源不斷涌來,就算實際執行中還有什麼困難,只要基本節奏不亂,一切自然都會越來越好。

所以在奔波勞碌了大半年之後,沈哲子也終於又變得清閒下來。關於未來的發展,框架已經架設起來,以後就是逐步的充實,最起碼三五年內,不會再有大的變故打擾。

各項戰報經過整理也已經送往江東,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諸多封賞也會在年前送歸淮南,趕在節慶時分,將士都能有所振奮。

沈哲子目下對於權位並沒有太高的要求,郗鑑那裡也答應會幫忙將徐州局面維持過明年。到時候沈哲子自然也能抽出精力來,或是與臺中鬥法一場,正式入主徐州,從而將整個江北連成一片。

所以在戰報中,沈哲子連一些虛名要求都無,只是請求臺中賦予他都督六夷事務的權力。與如此浩大功事相比,這一點請求簡直可以說是微不足道。臺中如果還要在這方面掣肘阻撓,那就是逼着沈哲子翻臉。

不過對於將士們的請封,沈哲子卻並不保守,要求多多。像是跟隨他日久的郭誦、韓晃等人,沈哲子都爲他們請封二等開國爵位。畢竟他雖然已經過了不惑於名爵的階段,但這些將領們可還沒有呢。

與其在這方面假客氣,給臺中做好人的機會,沈哲子還是樂於自己爲部將們爭取福利。所以在這方面也是獅子大開口,甚至就連謝艾這種僅僅只在臺中掛了一個名的新進部將,沈哲子都爲之請封縣侯爵位。

至於杜赫這樣的姻親摯友,又是肱骨之助,沈哲子則直接請封縣公。他也不讓臺中難作,表態願意將自己食邑分割以貼補將士。

但就算是這樣,沈哲子相信臺中在這方面也肯定會大打折扣。因爲若是全都落實的話,則必會將沈哲子的聲望推到一個全新的高度,殊功巨賞俱出其人門下,這要讓別人怎麼玩。

所以爲了讓臺中能做出更大讓步,沈哲子也是先讓一步。他也知眼下臺中窮困,所以將一部分本來就用於賞賜將士的物貨以捐輸臺中爲名,再以臺中的名義分賞下來,彼此都得一個臉面實惠。

畢竟,他在淮南這一次招商動靜也實在太大,如果一點表示都沒有的話,會更加劇臺中羣臣那種仇富心理。畢竟眼下他還是外鎮將領,臺中如果打定主意要掣肘阻撓,江東的物貨也很難流暢的調運北上。

大事定穩方向,細節自有僚屬分勞。都督府的構架如今也是極爲龐大,單單有品秩在身的下屬官員,便達到了兩三百人之巨,當然絕大多數還是都督府私聘官員。如果再加上分佈於各地的庶務吏員,整個都督府所轄官吏更是達到了三千多人。

如此龐大的行政構架,也是因爲沈哲子不願與地方鄉宗合作分權,許多事務權力都集中於都督府手中,需要的辦事人員自然就多了起來。

這些吏員們,其中過半都是沈家自己培養,包括交好鄉宗推薦提供。否則,不要說徵集數千名有着處理事務才能的基層吏員,單單要蒐羅這麼多識字的人都是一件困難無比的事情。

如果缺失了這些基層辦事人員,那麼所謂的統治便無從提起。

大凡有識之士,無不能感受到地方鄉宗把持鄉土給統治帶來的阻撓和隱患,但在這數百年的動盪中,無論英主又或暴君,無不需要飲鴆止渴的做出一定妥協,根源正在於此。無論何人身在其位,實力強大與否,只有獲得那些鄉宗門戶的認可配合,其人統治意志才能得以貫徹。

否則那就需要像沈哲子這樣,區區一鎮六郡之地,便需要組織起三千多名擁有事務能力的辦事人員。

而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按照都督府的規劃,未來數年內若要在整個中原包括華東地區都構建起這樣有效的統治,那麼所需要的辦事人員還需要陡翻十數倍,組成一個多達數萬人的行政構架。

而要保證這樣一個龐大的行政構架能夠高效廉潔運轉,還必須要搭配多達數千人的監察隊伍,並且需要一個次第有序的培訓機構。

這樣一份規劃擺在案頭,沈哲子想都不用想也知道不可能完成。哪怕到了後世那種社會環境,村痞路霸仍然屢見不鮮。眼下就想徹底杜絕地方鄉宗對各級行政事權的篡奪,近乎癡人說夢。

所以,讓地方鄉宗加入到都督府統治構架中來,也是不得不爲。沈哲子能夠做到的,也只是設置一個門檻,在思想上稍加統一。

這段時間,沈哲子除了坐鎮都督府總領大局,同時接待各方豪商商議售賣產業之外,便是親自主持馨士館的擴招事宜。

馨士館在極短時間內便擴大數倍規模,雖然原本的精英業士教學不作改變,但卻抽調出上百人來進行短期培訓。

壽春城外諸多空閒戍堡成了現成的教學場所,一次性招手兩千多名鄉宗子弟,還有此前屯所、塢壁中所培養的優秀蒙學生,傳授給他們基本的組織和統計技術。原本負責軍隊宣傳的江虨被抽調回來負責主持這項事務,劉超之子劉訥則作爲副手搭配工作。

這種填鴨式的教學,自然很難培養出真正的良吏人才,但來年北面需要大量的基層人才組織屯墾建設,這麼短的時間裡也實在無需太高要求。最起碼有培養便能打下一個基礎,總好過完全依靠鄉宗或難民首領那種簡單粗暴的組織力。

除了行政人才的培養,沈哲子又組織起了工匠教學。入冬之後,各種生產都進入一個衰竭期,再勤懇的民衆也難免清閒下來,正是讀書學習的好時候。

今年都督府大量出售產業,大量民資涌入進來,等到來年,肯定會出現一個擴大生產的爆發期,所以必然會出現一股用工荒。

淮南的屯墾也進行了數年之久,沈哲子也不可能將這些屯戶們由生到死一直控制下去。所以也需要兌現一些早年的諾言,將一部分屯戶放免成爲平民。

但他眼下卻沒有精力和資本扶植這些平民墾荒種田,而且這些屯戶一旦被大批放免成爲私戶,治安和賦稅方面的搭配管理都要建立起來。

所以,他是打算讓這些即將被放免的屯戶先作爲工匠稍作過渡,同時也能給那些民資產業提供用工,抽傭得利。

工匠的教育,文化素質要求倒是不高,最重要還是簡便易操的技術傳授。

而早在數年之前,沈哲子便有了這方面的準備,他向來就對高精技術的要求反而不高,更看重技術的簡化和普及,且在這方面累積了大量的書面資料,完全可以編寫一本工農百科全書,自信於其意義之大絕不遜於《齊民要術》又或《天工開物》。

眼下,也正是到了要開花結果的收穫時節。所以都督府近來也是組織一批吏員遊走於六郡治下各個屯所塢壁,向鄉民推廣教授各項技術,再搭配以實際操作的教學,並且將之當作來年分批放免爲民的衡量標準之一。

可以想見,等到來年六郡之內肯定可以出現一大批技術達標的流水線工人。他們雖然不再屯墾耕桑,但也能各自通過勞動產生價值,從而爲都督府所用。

至於因此出現的屯墾空缺,這也完全不足爲患。北面還有百數萬嗷嗷待哺的生民翹首以望,等待安置呢。

所以如今的淮南之強大,不獨獨只是體現在對錢糧的高效集聚效應,更體現在能夠成規模、階段性的收容、培養、產出。

生民易動難安,那是因爲生產資料被掠奪,生產環境被破壞,生產秩序遲遲不能恢復。而淮南的優勢,恰恰就在於豐富多樣的生產資料,安定繁榮的生產環境,有條不紊的生產秩序,有此基礎,自然能夠擁有龐大的包容性和穩定性。

所以,儘管眼下的淮南仍然承擔着龐大的壓力,但卻呈現出一種流動且穩定的欣欣向榮。將近十萬強軍分佈於廣袤的中原地區,組織難民南下調運糧草,而江東物貨也源源不斷北上,填補各項用急物缺。

至於處於核心樞紐位置的淮南本鎮,則是士庶生民都在繁忙有序的充實自己,爭取在來年百業奮進時能夠大展拳腳。

然而在這一片欣欣向榮當中,仍有一點不和諧聲偶然鳴起。那就是原本預期該要抵達淮南的三十萬斛糧食,突然失期不至。

三十萬斛糧食,相對於淮南所撬動起的龐大總量,實在是微不足道。但這一點變數的出現,卻意味着淮南眼下這種動態的平衡有被打破的跡象。

所以沈哲子對此也是表現出高度的重視,一俟得知消息,即刻放下手邊事務,返回都督府召集羣僚瞭解當中內情。

0274 天子奇趣1460 雅宴鄉賢0970 幼子狂志0435 降人爲用1080 衝入州城0371 爭執1169 老奴途窮0997 絕無妥協0286 溫公有疾1364 不負義氣0140 有口難言1174 將主輪調0224 隱爵必除0041 名士養成記0233 人幸有情1332 大亂之境0385 人心逐利0317 郗公之困0630 整軍待發1030 萬事無憂1497 萬世不祧1359 只待奇貨1418 乞活難謀推幾本書0468 衆望所歸1274 初心固守0295 新年0958 八關告破1159 汾陰薛氏0018 北府難爲兵0786 興邦定亂1422 乞活難大0252 忠骨難封1306 河南厲鬼0629 豹尾封侯0397 弒君之秘0789 真命水德0861 三代之弊1083 失怙餘孽1135 諸葛伏法1208 壯骨難掩0080 夜襲0045 童子難誅1310 陣前投晉0514 冰火兩重0064 造反不如生娃1348 虎狼際會0113 吳人袒右0201 夾道相迎0165 與你偕亡0551 一拍即合0928 奔襲滑臺0947 左右爲難1306 河南厲鬼1054 不作驕狂0519 奸邪難誅1381 專制遼邊0505 天下精旅0142 隱而待沽1096 大患在北0081 陸門走狗0456 室內有決1280 古韻難求0167 施恩不求報1300 夜寇南來0118 宗族何也0206 鄉望勢成0473 石賊隱患0693 人多勢衆0432 南鄉可居1218 弘武之困0547 王門舊怨1012 工程院1435 將死餘恨0210 沈窯精瓷0200 長城竹海0700 少帥可憂1000 投獻爲奴1318 以勤壯運0622 朝見大典0866 諸王爭立0062 蒸甕新釀0528 氣通神暢0784 奴軍大敗0368 殺無赦0727 大控淮道0777 季龍將逃0215 欺行霸市0931 不足與謀0671 兵入壽春0257 南苑兌票0590 劣跡斑斑1100 鄉境動盪0672 攻城0152 大而無當1165 關下亡命0092 少年營0461 殺人無算0366 荊州亂麻1341 苦中作樂
0274 天子奇趣1460 雅宴鄉賢0970 幼子狂志0435 降人爲用1080 衝入州城0371 爭執1169 老奴途窮0997 絕無妥協0286 溫公有疾1364 不負義氣0140 有口難言1174 將主輪調0224 隱爵必除0041 名士養成記0233 人幸有情1332 大亂之境0385 人心逐利0317 郗公之困0630 整軍待發1030 萬事無憂1497 萬世不祧1359 只待奇貨1418 乞活難謀推幾本書0468 衆望所歸1274 初心固守0295 新年0958 八關告破1159 汾陰薛氏0018 北府難爲兵0786 興邦定亂1422 乞活難大0252 忠骨難封1306 河南厲鬼0629 豹尾封侯0397 弒君之秘0789 真命水德0861 三代之弊1083 失怙餘孽1135 諸葛伏法1208 壯骨難掩0080 夜襲0045 童子難誅1310 陣前投晉0514 冰火兩重0064 造反不如生娃1348 虎狼際會0113 吳人袒右0201 夾道相迎0165 與你偕亡0551 一拍即合0928 奔襲滑臺0947 左右爲難1306 河南厲鬼1054 不作驕狂0519 奸邪難誅1381 專制遼邊0505 天下精旅0142 隱而待沽1096 大患在北0081 陸門走狗0456 室內有決1280 古韻難求0167 施恩不求報1300 夜寇南來0118 宗族何也0206 鄉望勢成0473 石賊隱患0693 人多勢衆0432 南鄉可居1218 弘武之困0547 王門舊怨1012 工程院1435 將死餘恨0210 沈窯精瓷0200 長城竹海0700 少帥可憂1000 投獻爲奴1318 以勤壯運0622 朝見大典0866 諸王爭立0062 蒸甕新釀0528 氣通神暢0784 奴軍大敗0368 殺無赦0727 大控淮道0777 季龍將逃0215 欺行霸市0931 不足與謀0671 兵入壽春0257 南苑兌票0590 劣跡斑斑1100 鄉境動盪0672 攻城0152 大而無當1165 關下亡命0092 少年營0461 殺人無算0366 荊州亂麻1341 苦中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