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0 不識天高

都中這幾日局勢快速的變化,誠然讓每一個身涉其中的人都感到變幻莫測,但其實說實話,對於普通民衆而言,真的沒有什麼太大的感受。

他們能夠知道的,就是前兩日臺中一位官員被暴民毆打。至於昨夜周邊的喧鬧,大概是在抓捕兇人吧。博弈主要集中在臺城內,小民們未必能夠知曉,他們的生活方式乃至於整體的生存環境,就在這樣看似尋常的日子裡被確定下來。

城東的青溪,是吳中物資集運入城的一條主要水道,近來一直人流旺盛。任球這麼短時間就能弄出這麼大的送別場面,能力倒是不錯,不過其實只是多此一舉。當然沈哲子也明白,因爲所處位置的不同,任球終究不能接觸到全面的訊息。

這一場風波,從沈哲子出現在臺城,其實就已經有了結果。假使最終得勝的不是他,就算合城出動來爲他送行,就算皇太后在臺臣們面前撒潑打滾,也不會有人來挽留他。聲勢再大,都掩蓋不了失敗的落寞。

但是現在他贏了,就算是全城唾罵,那些丹陽人家也改變不了一戶一戶被清算的下場。

宿衛們簇擁着幾位臺中重臣,排開觀望的人羣,行到了碼頭上。王導被人攙扶着下了馬車,來不及撣去身上的塵埃,已經跨步上前,臉色有些陰鬱道:“駙馬這又何苦……”

彼此心跡倒是透明,不過該做的表面功夫也不能免,沈哲子迎上前去,苦笑施禮道:“何敢勞煩諸公親送。晚輩只是、只是情難自堪啊……我不殺籍田,籍田卻……”

噗哧……

後方傳來一聲怪響,近畔幾人轉頭望去,只見站在陸曄身後的陸玩正舉袖遮面,似是忍俊不禁。至於站在最前面的王導,臉色已經陰鬱的幾乎要滴下了水。他當然明白陸玩因何忍不住發噱,只是拿不清楚沈哲子是要故意這麼說,還是無心失言。

但無論怎麼說,周伯仁之死,於他而言是一生抹之不去的一個污點。

溫嶠見王導一時難言,上前拉住沈哲子手腕道:“塵世常板蕩,人情總難通。縱有相知,一時兩誤,也是常情啊!薛籍田耿介赴死,要換一時清明,也是求仁歸義,於世無負。維周你情傷有憫,抱憾於懷,都是人情同此。但若因此自逐放縱,這讓都中其他親友良朋如何能安?”

沈哲子低頭聽着溫嶠的勸告,神情仍是寡淡落寞,只是拱手說道:“心亂如麻,口不能言,只求溫公勿再相迫……恭稚小子,不敢思賢求齊。但身陷漩渦,驚聞舊知喪命,豈敢再望周全。眼下已非人言惡我,而是晚輩情難自對……”

“籍田厭世,觀者扼腕。駙馬要自絕與衆,不負良友,這也讓人深有感觸。不過,駙馬難道就不想知何人加害籍田?”

陸玩站在半丈之外,朗聲說道:“與其蕭索避世,不如勇而進取。抽絲剝繭,以慰亡者……”

他說到一半,衣帶驀地一緊,垂首看去,只見大兄眼珠左右轉了一轉。這時候,才察覺到先前立在道旁的王彬已經行到,兩眼正陰冷的望着他。陸玩轉過頭去,嘴角噙着一絲冷笑看看王彬,繼而往後退了一步。

隨着陸玩退開,王彬與沈哲子之間視線已經沒有阻隔,他下意識想要抽身後退,不過對方似乎還沉湎在悲傷中,只是尋常掃了他一眼,繼而便收回了視線。這讓王彬略微鬆了口氣,繼而便有一股被無視的羞惱涌上了心頭!

這會兒,王彬一路來的樂觀心境蕩然無存,先前被太保呵斥之後,隊伍後方的蔡謨便過來快速跟他講述了一下都中這幾日發生的事情。待聽完之後,他的心情已如地龍翻身一般陡然翻轉過來,思路更是完全混沌!

他設想過諸多可能,唯獨沒有想到事情會演變到這一步,繼而心內便對王導生出了濃濃的怨念!他兒子好不容易找準時機,做成這樣一個勢必大勝的局面,太保居然遲鈍到沒能抓住機會,坐看對方翻盤!

不是他小覷太保,事情如果交給自己做,他有一百種方法能讓對方洗刷不清,無從逃脫!

薛嘏這個局中關鍵人物,就應該死死看守起來,不讓他再接觸外人,對其威逼利誘,咬定是沈哲子派人毆打!

而丹陽人家也應該善加籠絡,讓他們出手將對方置於死地,必要時甚至可以派出宿衛幫忙,而不是任由那些人家走投無路,去煽動根本不可能成事的難民,搞出這麼一場打草驚蛇的鬧劇!

明明有這麼多手段,這麼多機會,可以打斷對方的步驟,可是太保偏偏什麼都沒做,看着對方在都中肆無忌憚的攪動風雨!建康京畿之地,自有法紀禮制,又不是貉子的吳中鄉土,究竟愚鈍到哪一步,纔會任由對方翻盤乃至於要輕鬆離開!

不過看來這貉子就算打擊了丹陽人家,但應該贏得也不算輕鬆,畢竟他以無職之身在臺中大殺一通,看似無所忌憚,但若抓住這一點去攻擊,不只他會麻煩纏身,或許就連虞潭都其位難保。急於離都,看來也是在示弱,否則陸玩那麼明顯的暗示,他怎麼都不敢迴應?

假使易地而處,王彬覺得如果是自己果然佔據上風,那麼肯定是要奮起餘力,窮追到底,揪出幕後的黑手!

看來這個小貉子還是有所顧忌啊,或許其背後還有什麼漏洞是自己沒有看到的。如果能夠察覺到,有所針對的出手,未必不能再予之迎頭痛擊。

片刻之間,心內轉念良多,王彬也不似最開始得知事態發展時的心緒大亂,心情漸漸安定下來。他緩緩行上前,開口道:“我長居鄉中,倒不知都中近來如此多事。駙馬要自逐歸鄉?這實在讓人詫異莫名。所謂道不行,乘桴浮於海。駙馬少年顯達,卻作如此遁世之想,這讓臺內諸多老邁何以自視啊?”

一邊說着這話,他一邊掃了一眼不遠處鬚髮蒼白、站立都要人扶持的陸曄,眼角已有一絲嘲弄溢出。

沈哲子倒是早就注意到王彬到來,只是懶得搭理。眼下對丹陽人家的打擊還未收尾定局,在都中也不宜直接對王家出手,所以乾脆對其視而不見。

但這世上就有一種人,你不干他,他就以爲你膽怯。這個王彬就是標準的馬齒漸長,駑性漸生,通俗一點就是越活越回去了。

大概是亂軍據城的時候被羞辱造成了心理陰影,或者亂後利益的分配被冷落而有所不忿,又或者兒子癱臥讓他心性變得偏激。別的不說,單單這麼多大佬出城來挽留他,這王彬就看不出來一點玄機嗎?

自己已經不去看他,他非要硬趕着往上湊,這讓沈哲子都感覺有些無奈。

他略一沉吟後,纔開口嘆息道:“晚輩方寸有感,倒讓王公見笑。大概是木秀於林,陰風侵擾。薛籍田霜華之質,恨遭塵污,寧死不垢!朽木生蛆,不識天高。晚輩也不知該如何碾滅此人間邪蟲,假使來日再有舊事重演,我不爲殺,血債累累啊!”

王彬聽到這話,臉色便有些難看。

“盜跖行世,人莫能安。駙馬此痛,倒是讓我頗有同感。老朽竊位,未必益世,不使惡彰居上而已。”

陸曄緩緩行上前來,望着沈哲子一副語重心長語調說道:“駙馬惋惜薛籍田之命,難道世間只籍田有困?天賦之能遠拔於衆,舉世共知,已非私念能棄。人皆望此,還請駙馬能銜恨忍痛,艱行於世啊!”

沈哲子聽到這話,嘴角忍不住抖一抖。老傢伙滿腹壞水,要奚落王彬就罷了,捎帶上自己幹什麼!他只是討要一個面子而已,有這麼苦大仇深嗎!

聽到旁人縱情奚落,王導袖內拳頭已經緊緊握起,良久之後才又徐徐展開。他深吸一口氣,對沈哲子說道:“臺中生亂,本非駙馬之責。駙馬疾馳奔走,定亂有功,若無褒揚,是臺輔之失。就算自逐於野,那也於事無補。不妨安待都中,以安羣情。臺內諸公經營,必然會決出一個善策。”

他心內是深深不滿沈哲子已經攫取到諸多好處,還要鬧得滿城風雨,甚至忍不住想就這麼讓這個小子歸鄉,未必不是好事。但他又不能,且不說臺中衆人矚目,單單建平園裡皇太后的哭訴便讓他承受不起。

如今皇太后那些言論尚未擴散出來,若他不能留住沈哲子,難保人家那個親外母要不分場合的控訴自己排除異己,要獨攬大權。如果這是事實還倒罷了,可是現在臺中先有一個溫嶠,又來一個虞潭,還有陸家兄弟在那裡冷眼旁觀,更不要說鍾雅等各有怨望的庾亮舊屬。

哪怕只是爲了安撫皇太后,他也不能任由沈哲子離都啊。皇太后那裡倒不值得過分擔心,但臺中那一個個如飢似渴等着雞毛做令箭的傢伙卻不得不防!

儘管沈哲子已經脫離了低級趣味良久,但是在大量民衆圍觀的情況下,被臺中這些名流們苦苦挽留,一時間虛榮感也是爆棚。

他之所以耍這一手,所爲不過是堵死以後旁人再談論薛嘏之事而已,倒也沒有什麼明確的政治意圖。現在臺中但凡有名有姓的臺臣都已經到場,態度鮮明表示他是朝廷不可損失之賢才,日後就算有人還要舊事重提,那也不敢在公開場合談論。

而且虞潭和溫嶠也在那裡頻頻給沈哲子打眼色,示意他見好就收吧,天都快黑了!

“太保此言,實在讓晚輩惶恐。或有一二舊勳,不過適逢其會,諸公擡愛得用而已。庸質拙才,竟能得賞,豈敢自匿。我雖不堪諸公舉用,不過若能因此勉勵野賢進取,也算是爲國掄才,不負所用。”

旁邊溫嶠聽到這話,已經是忍不住咂舌感慨,不免有後生可畏之嘆。這種從容翻臉,進退自得的稟賦,大概是天生的稟賦。現在就不傷情了?不只不傷情,轉回頭來又要官,倒是不客氣的很!

如此嫺熟的技藝,讓溫嶠感覺自己浸淫這麼多年都不能做到如此圓潤從容,大概是與生俱來的稟賦。這情緒轉變之快還在其次,關鍵是這小子一臉真摯的神情,實在是讓人歎爲觀止。

話講到這一步,那自然就是皆大歡喜。王導雖然心裡膩味,但沈哲子總算答應留下來,倒也能鬆一口氣。至於沈哲子暗示要任舉才之職,那都是小事,畢竟事功擺在那裡,就算自己這裡阻攔,也攔不住對方的路。

於是沈家原本已經裝載完畢的船隻,又開始忙碌的卸載,登船的家人們也都紛紛下船,安排車駕歸家。沈哲子則與公主一起登車,在宿衛和羣臣們簇擁下往城內去拜見皇太后。

“世儒與我同乘吧。”

王導看一眼轉身要離去的王彬,心內一嘆,擺手示意道。

王彬登車之後,臉色便不加掩飾的陰鬱下來,尤其聽到外間民衆的叫嚷喝彩聲,更讓他心意忿怨難平。

“都中發生如此驚變,太保信中爲何只字未提?”

王彬坐在車中,聲音低沉道。

情緒大喜大驚的扭轉,讓他至今都有餘悸。那小貉子手段居然如此凌厲,他卻懵然不知,幸虧沒有聽從太保的話速行歸都,而是一路閒遊而來。若他果然抄近路疾行,只怕清晨恰好遇上那貉子率軍逞威,屆時迎接他的會是怎樣兇險局面,他都不敢想象!

聽到王彬的詰問,饒是王導向來脾氣溫和,也忍不住沉下臉來。他還敢有臉詰問自己?事發到半途,他自己還懵然無知,乃至於醒悟過來後處處受制於人!

第一次傳信回琅琊郡的時候,都中尚是沒有異動。待到形勢急轉直下的時候,他接連讓人往鄉中飛書報信,王彬這裡如果沒有收到信,那就表明根本沒將自己的叮囑放在心上。他在第一封信上可是仔細叮囑王彬,不要計較顛簸,擇捷徑速速歸都,再傳信回去,也是吩咐家人要走捷徑!

聽這語氣,這傢伙莫非是懷疑自己打算借刀殺人?

車行良久,王導情緒纔有所平復,盯着王彬肅容道:“這件事,虎豚事先沒有告知我。我知悉內情時,已是被動。”

“這麼說,是虎豚的錯?那我倒要問一問太保,你知不知我那苦命孩兒虎犢至今癱臥病榻?你又做了什麼?那貉子自恃功高,狂悖任性,縱容部衆害我麟兒,我恨不能生啖其肉!謝裒縛子請罪,我聽說太保禮送出府?拿我孩兒血仇邀買人情!”

王彬說到這裡的時候,鼻孔裡都噴出粗氣,可見已是激動到了極點:“幸得佳兒骨肉情深,虎豚深念衰弟之苦,布此良局討還血仇!太保德高,不染陰祟恐污清望,我不敢怨你。我得信後,已經即刻起行,太保不能爲我守住兩日局面,讓我親報子仇?”

“事已畢,多談無疑。”

王導本來還打算談一談之後自家該如何應對,可是他發現王彬已經偏激得難以理喻,自己再說什麼,他大概也已經聽不下去了。略加沉吟後,他才沉聲道:“都中還要亂上一陣,虎豚親涉此事,瞞不住的。讓他先去職歸鄉,避開一陣吧。”

“我家何時淪落至此?太保執家,能否道我?”

王彬其實已經有了這個想法,但心裡就是有一口氣咽不下,中朝以來,他家何曾受過如此羞辱!區區一個貉子門庭,居然勢不可遏,還要讓他家子弟暫避鋒芒!

王導閉上眼,並不迴應,他努力撫平心中諸多雜念,轉而思索自己是不是還有什麼遺漏。這兩日都中局勢變化太快,他又是倉促應變,既要往來建平園和臺城之間,又要在臺城中頻頻召見各家之人,忙得焦頭爛額,根本無暇細思。

王彬見王導閉口不答,激憤之餘不乏悲涼,已是忍不住冷笑道:“我兒所恨,唯恨其父不能在位!假使執印手中,誰又敢恣意望我!”

王導聽到這抱怨,不免又是一陣頭疼。他知王彬一直不滿出鎮江州的是王舒而非自己,但這件事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且不說當時限於條件的因勢利導,單單兩人之間的性情,王導就不會考慮王彬。

誠然王舒這個人有些絕衆獨立,往往會與家人欠缺呼應,但能力卻是足夠。把江州交給王舒,王舒能夠守得住。只要他家還執此位,那麼本身就是一種震懾。

但是王彬這個人,偶爾會混沌,搞不清楚主次。當年大將軍爲亂時,王含父子投向荊州俱被沉江而殺,誠然王舒做的太絕情,但也是無奈之選。可是王彬卻喋喋不休,不止一次公開貶損王舒,甚至言到假使王含父子投向江州,他寧肯辭官也要護着親人遠遁江湖。

但是這些話除了邀取些許薄名之外,又有什麼用?朝廷會因此對他另眼相待,保留他的方鎮之位?

平日誇誇其談,胸有千策,關鍵時刻,沒有決斷,這是王彬最大的問題。王導無論如何也不會將這個來之不易的位置交給王彬的,一旦遇事,王彬未必能守得住。

這種話,只宜藏在心裡,自然不能跟王彬說。不過說實話,如果有機會的話,王導也真的希望能把王彬安排離都,遠離中樞,就算再有什麼舉止失措,也不會造成這麼大的迴響!

一個大章。。。新一週求下推薦票。。。

0993 忍冬待發1040 捷報頻傳0266 南頓王反擊0023 豫州刺史1360 羽翼漸豐0615 風水流轉0670 身陷絕地0046 君心難測1113 整裝待詔0963 馨士雲集1339 少子多謀0548 滿城失色0032 自取其辱1054 不作驕狂1164 亂世宿將1137 大審宿衛0488 逸少耿直遼東篇30944 主少國疑1180 氐胡蒲氏0173 湯沐邑0517 玲瓏心竅0711 野中驚賊0923 難食新稻1048 陷君悖禮0394 驚聞0460 苑中來訪推幾本書1330 奮武叩城0491 秉筆述賢0240 臺中驚聞0674 困守孤城0441 臺中禁嚴0010 下武維周,世有哲王1168 痛殺名門0854 鄉射之禮0345 臺城動盪0196 有功當賞1235 天中壯美0597 陸師入都1389 父子情深1192 老卒血淚0703 晉祚存亡,在此一役1057 累世之功0327 獻俘1241 復威隴上0915 殊功難捨0839 譽大難當1078 行商苦旅0985 名爵至極0530 示警鄉人0158 仁祖妖冶1160 參謀軍務0669 以命衝陣1501 張氏歸國1122 社稷大幸0677 功業之基0065 知面不知心1280 古韻難求0595 長治江州0539 江州難爲援0664 意欲何爲無標題0082 負荊請罪0524 凜冬新芽1373 稚子難謀0583 勝負手1454 垂死掙扎1082 大義在吳1214 捕系刑之1324 乞活冷眼1027 貪財忘命0523 臺中佳居0280 至親相悖0902 藏奸作祟1237 氐胡避諱1127 信託治家1205 與敵同行0904 血戰酸棗0963 馨士雲集1273 石城演武0075 生當做人傑0068 吳興郡中正1235 天中壯美1334 破裂襄國0628 戎行在即0198 鄉土厚望1109 家門醜類1139 土斷歸籍0104 宣城難任0333 曲阿事變0850 涼州來使0316 行路難0554 太保之惑0457 不敢待訟1223 兵臨灞上0842 江州地重1115 遼事盡付0763 兩線大捷1411 不棄殘軀
0993 忍冬待發1040 捷報頻傳0266 南頓王反擊0023 豫州刺史1360 羽翼漸豐0615 風水流轉0670 身陷絕地0046 君心難測1113 整裝待詔0963 馨士雲集1339 少子多謀0548 滿城失色0032 自取其辱1054 不作驕狂1164 亂世宿將1137 大審宿衛0488 逸少耿直遼東篇30944 主少國疑1180 氐胡蒲氏0173 湯沐邑0517 玲瓏心竅0711 野中驚賊0923 難食新稻1048 陷君悖禮0394 驚聞0460 苑中來訪推幾本書1330 奮武叩城0491 秉筆述賢0240 臺中驚聞0674 困守孤城0441 臺中禁嚴0010 下武維周,世有哲王1168 痛殺名門0854 鄉射之禮0345 臺城動盪0196 有功當賞1235 天中壯美0597 陸師入都1389 父子情深1192 老卒血淚0703 晉祚存亡,在此一役1057 累世之功0327 獻俘1241 復威隴上0915 殊功難捨0839 譽大難當1078 行商苦旅0985 名爵至極0530 示警鄉人0158 仁祖妖冶1160 參謀軍務0669 以命衝陣1501 張氏歸國1122 社稷大幸0677 功業之基0065 知面不知心1280 古韻難求0595 長治江州0539 江州難爲援0664 意欲何爲無標題0082 負荊請罪0524 凜冬新芽1373 稚子難謀0583 勝負手1454 垂死掙扎1082 大義在吳1214 捕系刑之1324 乞活冷眼1027 貪財忘命0523 臺中佳居0280 至親相悖0902 藏奸作祟1237 氐胡避諱1127 信託治家1205 與敵同行0904 血戰酸棗0963 馨士雲集1273 石城演武0075 生當做人傑0068 吳興郡中正1235 天中壯美1334 破裂襄國0628 戎行在即0198 鄉土厚望1109 家門醜類1139 土斷歸籍0104 宣城難任0333 曲阿事變0850 涼州來使0316 行路難0554 太保之惑0457 不敢待訟1223 兵臨灞上0842 江州地重1115 遼事盡付0763 兩線大捷1411 不棄殘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