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1 難輔小兒

這一場會議,不只確定了召沈哲子歸都一趟的事宜,順便臺輔們也都決定催促沈充即刻北上。

畢竟今次奴兵南來勢大,外鎮方伯中,唯有沈充尚是閒身。如果將早年那些謀逆劣跡算上,此人也算是久經戰陣的宿將。此時歸都,正合事宜。

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說辭,說到底,臺輔諸公們更多還是擔心東揚撤州之事再有反覆。至於羯奴的進攻,只要保證漢沔不失,憑眼下大江天險,羯奴不可能南渡對江東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尤其在幾個僑門領袖看來,羯奴南侵不過邊地之患,而吳人崛起卻是心腹毒瘤。蔡謨所論緩圖,許多人怯於大義不敢聲援,但其實心裡還是不乏贊同。

沈充主動要求撤除東揚州,無論是真心實意,還是緩兵之計,對於僑人在江東立足和整個時局的穩定,都是一個利好消息。

此前或還因於諸多借口拖延,可是現在其子在江北直擋羯奴雄兵,他都不可能淡然視之,肯定會加速入都。而只要沈充入都,餘者一切都有了操作的空間!

所以眼下羯奴南來便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沈哲子近年在江東時局中的表現有目共睹,單單憑其表現出來的才情稟賦,無論生於何家門戶,都必然是宗族大昌的中流砥柱!

甚至包括褚翜在內的臺閣執政,對此都是深有惋惜。如果沈維周此等奇才,不是生於吳中門戶,哪怕只是家勢跌落到極點的僑門舊族,都可以稱得上是晉祚中興之寄託!

所以,沈充絕不可能坐望其子獨守江北而無動於衷,一定會抓緊時間儘快北上。

當議定這些事情,天色已經極晚。類似溫嶠等疾病纏身又或年事已高的臺臣們,精神已經略有不繼。所以關於以何種名義召沈哲子歸都,以及何人爲使的問題,只能留待明日再議。

更何況內在還有許多問題,都還不能擺在明面上去探討。比如若是沈哲子請臺臣爲輔的話,何人可以遣行,這都需要再私下溝通。

散會之後,臺輔們各歸官署。散場之後,王導心念偶動,示意侍者前往邀請野王公宋哲往丞相府一敘。

宋哲如今在臺內只擔任散騎一職,不過由於略悉邊事,今次也有出席會議,不過眼下王導邀請宋哲卻不是因邊事相詢。

雙方彼此坐定,少頃之後,王導纔開口道:“門戶之內,我也就不愧慚言。近來親翁可曾往見世儒?不知他眼下境況又是如何?”

“生民最痛,無過於遠鄉失國喪親。世儒諸者兼具,自是情不能堪,頗多頹態。”

宋哲聞言後稍作沉吟,便回答道。他與王彬乃是姻親,女兒嫁於王彬之子王興之。然而王興之的死,卻又與王導的小妾頗多牽扯,所以眼下在面對王導的時候,心情也是頗爲複雜。

王導聞言之後,默然良久,過了好一會兒才驀地一嘆:“即便不以私論,彼此總是同殿爲臣。世儒舊曾事於淮南,今者奴兵大舉南來,正需同心共力,守此晉祚僅存之土,使我兒孫尚有一境可活。煩請親翁稍後將此情詳告世儒,多勸大義。我家總是世祚相傳,當此時,不宜落於人後。”

聽到王導這麼說,宋哲便點點頭,倒也不替王彬允諾什麼。彼此再寒暄幾句,他才起身告辭,而後便離開臺城,往王彬府邸而去。

王彬自會稽歸都之後,雖然仍加侍中,但卻不乏懶志。加上在會稽任上幾無建樹,甚至可以說是被沈充玩弄股掌之間,因而風評一時也是大衰。兼之家門悲痛,所以他也懶於見人,只在野中閉門閒隱。

此時雖已直夜,但親翁野王公來訪,家人不敢怠慢,即刻通傳,少頃之後,王彬便親自出迎。

宋哲見王彬眉宇之間多有醉意,便知其人應是漏夜暴飲,心內便有幾分不忍,開口勸道:“兒郎福祉,多有定數。縱是至親尊長,以凡胎也難違天命。亡者歸安,生者仍須自勉啊!”

王彬聞言後,只是默然一笑,卻也並不多說什麼,將宋哲請入廳室之中後,命家人們收起剩酒殘食,而後才嘆息一聲,說道:“我如今不過是盛名虛士,冠帶敗類,喜怒俱由人哂,生死也是微塵。親翁此訓,雖是扎痛肺腑,但卻老疲難振啊!”

“夷土多奸邪,名士都受此害,何況俗流啊!”

宋哲聽到王彬如此頹喪之言,更覺同情憤慨,思忖片刻之後,他纔將王丞相先前所言道出。很明顯王丞相是希望王彬能夠振作起來,使往淮南,勤於國難,籍此一掃舊頹。

然而王彬在聽完之後,原本懶散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起來,呼吸漸有急促,胸膛也頻頻起伏,過了好一會兒,才驀地劈手掀翻面前案几,憤然而起,咆哮道:“阿龍,外仁內奸,庭門醜類,此世大惡!”

見王彬反應如此激烈,宋哲一時間也是愕然,繼而心中便不免有些後悔,似乎王彬與王導之間,還有一些他所不知的矛盾。自己貿然干涉到王門家事中,實在有些歉於考慮。

“沈氏父子,皆此世大奸!沈士居毀我半生清譽,其子陷殺我兒!阿龍厭我,大敵當前驅我過江,無非使我先辱於其父,後辱於其子。他是輔臣首長,要保此位,自然要用家人血肉性命來填!”

王彬講到這裡,面色已是鐵青,憤慨無以復加,半晌之後才掩面嘆息:“王世儒何以淪落至此,何以竟爲貉兒之副!如此大辱,實在難忍!”

宋哲聽到這裡,才大約明白王彬因何會如此暴怒。略加思忖之後,倒也不乏認同,沈維周時譽再高,不過一個小輩而已。王彬雖然因爲會稽之任致使時評略衰,但名望資歷擺在這裡,以其爲沈維周之輔弼,實在是有些失格。

不過在稍作沉吟後,宋哲還是開口道:“奴賊傾國來攻,江東大危之局。王丞相此念,倒也未必是惡。姑且不論沈維周才量如何,其人馬齒稚嫩,以此軍國重任相托,終究讓人不能心安。”

“壽春乃是面北之要衝,非高望不能堅守。親翁舊事淮南,屢遣大任,當此國難之際,本有義不容辭之勞。方今兩邊尚可安心,唯獨豫地實在危殆。”

在考慮一番之後,宋哲還是覺得這對王彬而言,實在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機會:“奴甲幾十萬,乃是寰宇今年未有之雄兵。俗流聞之,難免會肝膽俱裂。淮地想要人地俱存,古來名將也是力有未逮。若等失地存人,已是此役大幸。凡有危難之時,纔是英雄顯色之刻。親翁縱然蒙瑕,若能於此全於人衆,也是一樁盛舉大功……”

王彬激憤之後,情緒已經略有平緩,再聽到宋哲的勸說,眉目間怒色已經稍斂,這會兒倒也不再做狂怒姿態,只是嘆息道:“我非性怯之人,臺中若要獨遣,雖萬死也不敢辭!但如今名位不順,縱有良策也難盡施,更何況奴衆勢大,非庸者能擋……罷了,我是感念親翁善言,會仔細考慮,若有決定,再去急報親翁。”

宋哲聽到這裡,便也不再多勸,此時已經將近午夜,不便久留,當即便起身告辭離去。

送走了宋哲之後,王彬卻是了無睡意。相較於宋哲,他更能體會到王導的想法。中興以來,王氏與國共榮,然而至於如今,卻是內外俱失,就連王導這個丞相之位,也只是各方妥協的一個結果。

可以說,如今的琅琊王氏或是名位上還未完全衰弱,但實際上已經徹底失去了執政高門的資格。如今羯奴舉國之兵南來,王氏若還無所作爲,無論來日此戰結果如何,即便是能守住江淮,王家都將徹底被架空排擠。

所以,若還想要保住家門不墮,今次無論如何,王家都要有所表示。哪怕死戰於江北,也絕不能置身事外而無所舉動。

然而,明白是一方面,王彬卻難認同,爲什麼是他?爲什麼不是王導親自過江?

當然這只是一時意氣之想,他也明白王導如今的處境實在不宜過江。而他作爲王家如今碩果僅存的長者,自然是當然之選。但是,讓他去輔佐沈維周防守淮南,於他而言,實在是奇恥大辱!

就算他在會稽任上無所建樹,最起碼在地位上也是與沈充平起平坐,可是如今竟要過江爲小兒輩拾遺補漏,這像什麼話!

心中正煩躁之際,庭前有人語喧譁,王彬受此打擾,心情不免更加惡劣,他行至廊下,便看到長子王彭之正在婢女攙扶下沿牆角行過,當即便將眉梢一挑,怒吼道:“給我滾過來!”

王彭之聞言後,心內不免一凜,忙不迭趨行上前深拜:“父親,我……”

“家國已至生死危亡,你還能無動於衷、浪行於外!”

王彬見王彭之神態微醺迷醉,心內更加氣惱,上前一步將王彭之踢翻在地。而王彭之也不敢反駁,忙不迭掙扎跪起,連連叩首請罪。

“入內來說!”

王彬橫眉怒視王彭之一眼,而後轉行入房。他眼下也實在沒有別人可商量,只能將心事道於兒子,絮言一番後,又嘆息道:“恨我兒輩無能,你若是稍有才略,我也能遣你過江與沈維週一爭長短,不必父輩背辱行上!”

“父親若只是困於不堪爲沈維周之輔,倒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

聽完父親的絮叨,王彭之才知自己因何受此無妄之災,眸子一轉,便計上心來。

今天家裡小孩過生日,寫的有點晚。。。不過第二更一定趕出來,雖然時間會晚點,但也絕不做小狗。。。下個月是要力爭全勤

1306 河南厲鬼0645 僅此而已0626 太陽照常升起0473 石賊隱患1108 德不配位0991 盛世雛形0390 山水承歡1232 相期大業0501 人心渙散0362 駙馬超凡0981 庭下驚魂1098 畿內連喪1240 強漢遺威1391 餘波洶涌0848 十軍五護1292 烈火烹油0762 此戰定矣0394 驚聞0005 傳世家學0304 不義之戰1082 大義在吳1368 天命加眷0355 歡欣忘形0863 顏即正義0528 氣通神暢1300 夜寇南來0947 左右爲難1381 專制遼邊0527 會稽當謀0278 殺無赦0698 季龍南行0597 陸師入都0663 江河水沸1298 過境殺賊0358 青史載我1460 雅宴鄉賢1046 強藩怒火0157 譙國桓溫0631 甲田令0745 軍心動盪0087 沈維周捉鬼1455 諸夏筋骨0740 掃蕩淮北0264 坐論蒼生0545 試箭0108 盛氣凌人【求首訂!】0586 人言不足畏0725 季龍之謀0070 當仁不讓1010 北藝南傳0757 傾營出動0369 法難責衆0260 命蹇途窮1179 虎狼犬馬0878 鄉土榮幸0979 巡視封國0483 溫公高義1009 百工南來0133 膏粱難共事0376 天生權骨0541 吳人性狹0161 塔上觀婿0173 湯沐邑0209 大興副業0545 試箭1106 引而不發1444 惡婚難拒0778 天意警我0115 千金市骨1428 傾軋無度0961 宏圖將展0785 諸夏新生1285 爲我斬單于0356 殺機暗藏0635 苦心孤詣0176 慧極而傷0857 各有所謀1068 徐鎮大定0693 人多勢衆1275 涼士入關1145 慕容萬年1212 刑令之威0198 鄉土厚望0080 夜襲推幾本書0480 精益求精0432 南鄉可居0812 王道光輝0828 陳怨舊仇0867 戰前1342 變故橫生1266 小沈甘糖0404 灑然以退0540 偷閒半日0527 會稽當謀0587 監中論律1130 蒼天有眼1105 江北悉定0126 備選帝婿1414 匹夫擒敵
1306 河南厲鬼0645 僅此而已0626 太陽照常升起0473 石賊隱患1108 德不配位0991 盛世雛形0390 山水承歡1232 相期大業0501 人心渙散0362 駙馬超凡0981 庭下驚魂1098 畿內連喪1240 強漢遺威1391 餘波洶涌0848 十軍五護1292 烈火烹油0762 此戰定矣0394 驚聞0005 傳世家學0304 不義之戰1082 大義在吳1368 天命加眷0355 歡欣忘形0863 顏即正義0528 氣通神暢1300 夜寇南來0947 左右爲難1381 專制遼邊0527 會稽當謀0278 殺無赦0698 季龍南行0597 陸師入都0663 江河水沸1298 過境殺賊0358 青史載我1460 雅宴鄉賢1046 強藩怒火0157 譙國桓溫0631 甲田令0745 軍心動盪0087 沈維周捉鬼1455 諸夏筋骨0740 掃蕩淮北0264 坐論蒼生0545 試箭0108 盛氣凌人【求首訂!】0586 人言不足畏0725 季龍之謀0070 當仁不讓1010 北藝南傳0757 傾營出動0369 法難責衆0260 命蹇途窮1179 虎狼犬馬0878 鄉土榮幸0979 巡視封國0483 溫公高義1009 百工南來0133 膏粱難共事0376 天生權骨0541 吳人性狹0161 塔上觀婿0173 湯沐邑0209 大興副業0545 試箭1106 引而不發1444 惡婚難拒0778 天意警我0115 千金市骨1428 傾軋無度0961 宏圖將展0785 諸夏新生1285 爲我斬單于0356 殺機暗藏0635 苦心孤詣0176 慧極而傷0857 各有所謀1068 徐鎮大定0693 人多勢衆1275 涼士入關1145 慕容萬年1212 刑令之威0198 鄉土厚望0080 夜襲推幾本書0480 精益求精0432 南鄉可居0812 王道光輝0828 陳怨舊仇0867 戰前1342 變故橫生1266 小沈甘糖0404 灑然以退0540 偷閒半日0527 會稽當謀0587 監中論律1130 蒼天有眼1105 江北悉定0126 備選帝婿1414 匹夫擒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