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5 剛愎自用

庾亮年齡未及四十,跟沈哲子老爹沈充年紀相仿,三十五六歲的年齡在後世大概也就是事業剛有起色的程度,可是在時下,卻已經成爲臺省重臣。

晉書上講庾亮美姿容,風格峻整。沈哲子站在庾家兄弟後面看去,確實儀表堂堂,尤其身披官袍,前呼後擁的架勢,望去令人凜然生畏,不敢輕近。

哪怕面對家人,庾亮也是不苟言笑,只是對庾懌招招手,示意跟在自己身後,算是另眼相看。等到庾懌介紹到沈哲子時,庾亮腳步頓了一頓,視線在沈哲子身上游弋片刻便轉移,徑自走進庭院。

“大兄他生性如此,並非刻意冷落。哲子郎君,你不要介懷。”庾條站在沈哲子身邊,低聲開解道。

沈哲子微笑着點點頭,以示自己並不介意,心裡卻不免忿忿。所謂生性如何,大概也會因人而異,究其原因,總歸還是自己不夠重要,不值得對方另眼相待。這位老兄闖下大禍後去見陶侃,肯定不會是現在這副死了老爹的晦氣模樣。

儘管有些不自在,沈哲子眼下也無可奈何,捏着鼻子生受吧。

回到家中後,庾亮不理其他,將庾懌帶進書房中密談將近一個時辰。夏日天長,庾亮回家時已經將近亥時。等到晚宴時,夜已經極深了。

往常這個時候,沈哲子早已經睡下了,現在卻還要打起精神來,正襟危坐。似乎從庾懌那裡聽說什麼,庾亮頻頻望向沈哲子,審視意味極濃,卻並不說話。

這讓沈哲子更加不自在,草草吃了幾口清淡飯食,索性就丟下餐具,眼睛直勾勾望着庾亮。看他細細咀嚼,小口吞嚥。

大概也是從未有這種經歷,庾亮察覺到沈哲子目不轉睛望着自己,錯愕片刻後便也停下動作,目視回去。

兩個人大眼瞪小眼對視了約莫有十幾息,其他人也察覺到異常,動作紛紛慢了下來,氣氛一時間有些尷尬。庾條坐在沈哲子隔席,碰碰杯盞想要提醒一下沈哲子,卻不料引來大兄嚴厲的瞪了一眼,但由此也打破尷尬的氣氛。

“夜深了,沈家小郎留宿下來吧。”

直到吃完飯站起身來,庾亮才總算對沈哲子說了第一句話,卻不等沈哲子迴應,徑直離去,實在冷酷得很。

“哲子郎君,我真是佩服你,居然敢那樣盯住大兄。若換了我被他瞧上一眼,再壯的膽氣都要消散大半。”庾條走到沈哲子身邊,毫不掩飾自己的欽佩。

“你若不犯錯,又何懼大兄看你。”

庾懌也走過來,訓了庾條一句,繼而對沈哲子歉然道:“哲子累了吧,我這就讓人去給你準備居室。”

沈哲子更好奇庾亮跟庾懌談了什麼,等到其他人先離開,纔開口問道:“世叔可對庾公談起那個打算?”

“家兄還是有些遲疑,覺得豫州未必不能一爭。但我據理力陳,他也有所意動。只是對於你父親能否快速穩定會稽局勢,還有些擔憂。會稽虞公久負清望,朝中也不乏聲援,想要越過他達成這項動議,難度並不算小。”

庾懌如實回答道。

沈哲子聞言卻是心中一哂,虞潭若果真能夠左右朝局,也就不會病歸鄉里後遲遲難得復起。究其原因,不過是老爹的選擇並不符合庾亮的心意,令其心生不滿,不想再發力助推。

略一沉吟後,沈哲子說道:“今次動盪,家父並無寸功,謀求方鎮已屬非分,若能擇近取位,尚有鄉里爲援。若轉居別處,未必能夠立穩。與其強出難穩,徒惹物議,還不如就此解甲歸田,高臥榻上。”

聽到沈哲子這想要甩手不玩了的喪氣之語,庾懌心裡先急了。先前從庾亮口中得知,朝廷首重維穩,並無深究王氏的打算,如此一來他的處境便更尷尬。若有沈充並立分擔王氏的壓力,尚能輕鬆一些。但如果壓力畢集他一身的話,兄長未必能護住自己。

尤其剛纔密談時,兄長直接斥責他吳興之舉過於冒進,欠缺考量,這讓庾懌頗感寒心。說到底,他冒這個險還不是爲了家族?若非沈充大量包涵,他現在已經身首異處了!

“哲子,你也不用着急。大凡要成事,總要多方考量運籌。此事我會跟你父親再聯絡商議,吳郡士人那裡也可合縱,事情尚大有可爲。”

嘴上安慰着沈哲子,庾懌心裡對兄長不乏怨氣。他早已過而立之年,爲人處世已有方略,對時局也有了自己的判斷認知,何須再耳提面命的訓斥!

沈哲子點到即止,不再多說。

似庾亮此人,過於自信,控制慾太強,失於圓潤,面對東晉朝堂這病入膏肓的沉痾病體,實在是有些不合時宜。不客氣的說,這傢伙就是剛愎自用。

沈哲子雖然早有聯絡吳地士人的打算,但也要防備庾亮從中作梗。如果謀出庾懌,庾亮應該不會打自己兄弟的臉,反而能稍借其勢。

在庾家暫住一夜,清晨沈哲子便告辭離開。他實在受不了庾亮那副嘴臉,也並不試圖去影響對方,甚至打定主意坐觀其玩火自焚。

儘管被庾亮漠視,庾家其他幾兄弟倒還熱情。庾懌與庾條一路送出來,行到烏衣巷時,又看到王家掛孝的白幡舞動。沈哲子忽發奇想,如果選擇跟王導打交道,大概要愉快過庾亮吧。

不過這想法在腦海中也是一掠而過,沈家目下這狀況,無論跟誰打交道都佔據不到主導地位,至於愉不愉快,改變不了本質和結果。爲今之計,無論如何都先要佔據一個好位置,待時而起,纔有可能改變這種形勢。

生活不止詩和遠方,還有眼前的苟且。身前三尺尚無作爲,空想再多都是廢物。

沈家在建康的大宅佔地不少,屬於族中公產,由沈充等幾房顯支出資修築維護。作爲金主,沈哲子來到這裡受到熱烈的歡迎。

送走一路跟來的庾氏兄弟後,沈哲子回到歸屬他家的院落,站在前庭等待少頃,顧颺才聞訊趕來,帶回的消息卻算不上好。顧榮之子顧毗並不打算見他,而顧衆也推說公務繁忙,只修書一封讓顧颺帶回來。

沈哲子又詢問一番這二者應答的細節,推測大概還是自己年齡太小,引不起對方重視,否則絕不至於一面不見。年齡這種事,只能靠時間,沈哲子也無計可施。

詳細詢問一番後,對於這二者脾性爲人如何,沈哲子也大概有了一個瞭解。

顧毗承父廕襲爵,居清顯之位,無任事之勞,往來多清談名士,不拘南北,正是這個時代最典型的士族風貌。他不願見沈哲子,大概也是壓根不想趟這汪渾水,畢竟其名望官位家資俱全,沈家也拿不出什麼能吸引他的東西。煩惱皆因強出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顧衆履歷類同虞潭,名望還要更高一籌,與死掉的顧榮是同輩。沈哲子打開他那封信匆匆一覽,信是寫給老爹沈充的,通篇一副長者口吻,先是斥責老爹早先助紂爲虐,旋即又嘉許他能迷途知返,末尾則是勸誡老爹安分一點,等待朝廷公允的裁決。

將這封信揉成一團隨手丟棄,沈哲子大概明白了老爹爲什麼出手豪爽闊綽。跟這樣一羣老傢伙打交道實在太過痛苦,能用錢解決的問題真不叫事。

不過顧家也並非全都是這樣的人,除了這兩支顯宗之外,就有其他房支的族人通過顧颺表示,願意見上沈哲子一面。如此倒也並非全無收穫,沈哲子甄別出那些示好的顧氏族人,與顧颺商議一番,各自奉上厚禮,準備擇時一一拜訪。

他如今也有了幾分老爹揮金如土的風範,單單打點顧家這些族人,隨身帶來的一批財貨便已經告罄。這些人未必能夠決定時局,但只要能在別處運作出一絲苗頭,請他們一擁而上去擡舉老爹,也可謂壯觀。

至於這樣公然結黨營私會否引起朝廷猜忌,已經滿頭癩痢了還怕再惹一身蝨子?這世道不興孤直忠臣,比的就是誰人多氣勢大。

顧家這裡就是如此,而陸家那裡情況又惡劣幾分。

陸家如今的族長陸曄不只直接將顧颺拒之門外,就連其族中曾在吳郡架秧子湊熱鬧的一些族人都被嚴厲訓斥,擺明了不合作的架勢。

不過沈哲子對此反而並不擔心,陸家眼下這幅姿態看似水潑不進,但其實最好瓦解。須知陸曄的親弟弟陸玩底子不算乾淨,乃是王敦長史,換言之如果真要編個逆臣錄,陸玩的排名還要在老爹沈充前面。

如此大的一個漏洞,怎麼還可能置身事外。隨便來個九淺一深,就算嘴上還說不要,身體也會變得誠實起來。

1434 罪無可恕1104 鵲巢將覆0119 黃金水道1358 人間慘事0134 清風徐來0889 烏合之衆1149 勝武壯行0740 掃蕩淮北1283 思玄舌巧1084 伐蜀可期0852 天中國士0846 不死何爲1420 舉城相投0005 傳世家學0162 踵賢而行0025 剛愎自用0932 鄴城三旗1377 坑陷強敵1132 吏考取才0036 德鄉爲桑梓1402 中路小挫0116 分宗1133 獨夫九卿0681 惡客招災0481 苦命娘子0833 假順之賊09110546 破虜參軍0804 韶年情篤1124 悲慟傷形0533 南北並重0596 冷落師君0532 郡府功曹1381 專制遼邊1336 萬衆成軍1091 靈堂驚變1071 時局難返0545 試箭0339 黃泉共爲友1397 徒河慘敗0649 都下傳捷0822 一刀之烈0407 王郎魂飛1387 豎子平遼0409 潛逃1168 痛殺名門0683 雄主老矣1178 出入忠勇0892 天譴滅胡1256 新亭議喪0326 大捷0825 君王厄難0731 以女邀賢0980 自棄九霄0464 東曹掾1082 大義在吳0258 長鳴於世1460 雅宴鄉賢1077 歷陽蓄甲1395 千秋大計0111 不似人間【求首訂!】1411 不棄殘軀1363 亡國在即0705 京府何鎮0751 進退維谷0508 禽獸之聲0623 夜撲香閣1415 謀攻上白1065 臨危受命1216 夜幕殺機0588 知恥後勇1064 殺器失竊0647 甲功寄食0398 疾趨行臺0957 夜襲水營1282 南來必死1061 告羣僚書1172 兄弟反目0520 生民有命1359 只待奇貨0697 取用於國1455 諸夏筋骨1323 慎獨克己1040 捷報頻傳0515 門生長短0793 羣情激涌0322 大誓三軍1066 止戈罷戎1205 與敵同行0307 一介白身0209 大興副業1359 只待奇貨0734 大防於內0180 大勢已定0221 江東又有伯符生1321 樹大難伐1111 宿衛譁變0297 亡命1260 塞北胡蹤0101 人至察則無徒
1434 罪無可恕1104 鵲巢將覆0119 黃金水道1358 人間慘事0134 清風徐來0889 烏合之衆1149 勝武壯行0740 掃蕩淮北1283 思玄舌巧1084 伐蜀可期0852 天中國士0846 不死何爲1420 舉城相投0005 傳世家學0162 踵賢而行0025 剛愎自用0932 鄴城三旗1377 坑陷強敵1132 吏考取才0036 德鄉爲桑梓1402 中路小挫0116 分宗1133 獨夫九卿0681 惡客招災0481 苦命娘子0833 假順之賊09110546 破虜參軍0804 韶年情篤1124 悲慟傷形0533 南北並重0596 冷落師君0532 郡府功曹1381 專制遼邊1336 萬衆成軍1091 靈堂驚變1071 時局難返0545 試箭0339 黃泉共爲友1397 徒河慘敗0649 都下傳捷0822 一刀之烈0407 王郎魂飛1387 豎子平遼0409 潛逃1168 痛殺名門0683 雄主老矣1178 出入忠勇0892 天譴滅胡1256 新亭議喪0326 大捷0825 君王厄難0731 以女邀賢0980 自棄九霄0464 東曹掾1082 大義在吳0258 長鳴於世1460 雅宴鄉賢1077 歷陽蓄甲1395 千秋大計0111 不似人間【求首訂!】1411 不棄殘軀1363 亡國在即0705 京府何鎮0751 進退維谷0508 禽獸之聲0623 夜撲香閣1415 謀攻上白1065 臨危受命1216 夜幕殺機0588 知恥後勇1064 殺器失竊0647 甲功寄食0398 疾趨行臺0957 夜襲水營1282 南來必死1061 告羣僚書1172 兄弟反目0520 生民有命1359 只待奇貨0697 取用於國1455 諸夏筋骨1323 慎獨克己1040 捷報頻傳0515 門生長短0793 羣情激涌0322 大誓三軍1066 止戈罷戎1205 與敵同行0307 一介白身0209 大興副業1359 只待奇貨0734 大防於內0180 大勢已定0221 江東又有伯符生1321 樹大難伐1111 宿衛譁變0297 亡命1260 塞北胡蹤0101 人至察則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