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重金買歌

“國內的版權狀況真的很差嗎?”柳如煙問陳明洛。

“差得不是一點兒,可以說是糟糕之極。”陳明洛很明確地回答道。

國內的版權制度中存在的諸多弊端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在音樂圈兒中就已經存在了很多年,很多歌手風光無限,詞曲作者卻無人問津,一個歌手參加一場演出唱一首歌就能拿三十萬的報酬,連續參加四十場演出,反覆唱這一首歌,能拿到一千兩百萬的演出費,詞曲作者卻分文沒有。

每年都有詞曲作者提出關於著作權落實的問題,並列舉了發達國家對詞曲作者的權益保護、歌曲的版權維護等成功舉措,不過提也白提,沒有人會關心這種事情。

“不過,這種東西似乎很難結算吧?”柳如煙的腦子裡面想着這事兒,就覺得版權保護雖然是一句話的事情,但是落到實處估計會比較困難。

畢竟,唱歌這種事情,你歌手唱一場有出場費可拿,但是怎麼給詞曲作者分成呢?估計吃到了肚子裡面的東西,誰都不願意吐出來吧?

“在國外一般都是按照每分鐘來計算版權費給原作者,歐洲國家是每分鐘160左右,最高的是日本,每分鐘960,而我們這邊暫時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據說有人在協商,協商的結果卻是每分鐘3毛錢。”陳明洛回答道。

“不是吧,那跟沒有這項收入有多大的區別?”柳如煙和慕容聽了,都覺得有點兒過分了。

你歌手唱一場就是幾十萬的收入,就算是一首歌五分鐘吧,按照歐洲的標準也才八百塊錢,幾十萬跟八百塊之間的差距,能提到一塊兒來嗎?

“國內現在談的,是希望能夠跟港臺的標準看齊,每分鐘60,但是也很難落實。”陳明洛說道,“這裡面不僅僅是一個利益問題,也存在一個心態問題,國內的市場很大,如果這個標準能夠落實下來,很多詞曲作者怕是一下子就成了億萬富翁,很多人看了當然會心理失衡,說白了就是羨慕嫉妒恨的心理在作祟。”

“看來這是一個制度問題,很難解決。”慕容在一邊兒插嘴道。

“也不能完全歸罪於制度,其實就是一個意識問題。”陳明洛回答道,“要求政府加強監管力度,不光是爲了錢,是爲了有這個版權意識。你像日本的一些樂隊來國內開演唱會,其中就唱了一些中文歌曲,事先他們之前不知道有些歌曲是誰寫的,唱了以後,有國內的詞曲作者就追討過去,結果人家就一五一十地給列出清單,唱了多少場,收入多少,應該給詞曲作者賠多少,清清楚楚,所以說,這裡面最主要的就是一個版權意識問題。”

同等級別的詞曲作家,港臺和內地的版權收入相差在幾十倍甚至是幾百倍以上。

就像是臺灣著名音樂人羅大佑所有創作的歌曲,一年可以得到四百萬港幣左右的版權收入,而像陳小奇這樣創作了數量質量都屬上乘的內地一線詞曲作者,一年的版權收入平均才兩萬。

由於歌曲版權在出版發行、商演、有償播放等方面的後續收益無法保障,目前國內詞曲作者主要收入只能採用一次買斷的方式,也就是在企業或歌手個人邀約創作時提供的稿費。特別是本應與盒帶、cd發行數量掛鉤的後續版權收入,常常因爲實際發行數量無法知曉,而只能採用與版號掛鉤的方式一次性支付,一旦某首歌曲再版發行,不但不需要徵求原作者同意,而且發行方一次性支付給詞曲作者的報酬通常只有幾百塊。

目前國內著作權糾紛比較多,但因爲種種原因,很多人不願意在這上面花費時間和精力,致使侵權者有意無意地忽視了法律法規。

對於詞曲作家的現狀,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就是國內單位使用這些歌曲時,完全沒有付費意識。

其實按照合同的情況,國內的唱片公司對於每張專輯作者都會有一個固定比例的分成,在5~8左右,這其實比日本還高,聽上去似乎很好,的實際收益並不高,主要是整個行業不好,在收取過程中,國內單位付費意識太少了,合同寫得再完善,沒人給你錢,你怎麼分給作者?

“付出了勞動得不到應有的回報,沒有完善的版權制度,沒有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沒有給製作人或者作者們一點信心,長此以往,不僅是這個行業,很多與版權有關的行業將越來越萎縮,能人也越來越少,最終走向消亡。”陳明洛說道。

國內流行樂壇從九十年代至今,音樂風格日益多元化,遺憾的是,這幾年來內地流行樂壇的歌詞創作卻相對沉寂,沒有一位領軍詞作者,老一輩著名詞作家相繼離世後,青黃不接現象越發突出。

近年來,內地樂壇新人風起雲涌,每年的大小選秀都會向樂壇輸送新鮮血液,按理說內地的優秀詞曲作者也應該應運而生,但事實並非如此。

造成這一尷尬場面的原因,歸根結底在於詞作者版權屢遭侵犯,所付出的勞動得不到應有回報,這在相當程度上制約了詞作者的創作激情,大衆版權意識需要加強,版權制度需要完善,如果內地能夠出現大批依靠版權費生存的職業音樂人、歌詞作者,纔會是內地流行音樂創作走向繁榮的標誌。

現實情況卻是內地著作權意識不強,一般就是創作一首歌后得一筆稿費,真能靠版權費生活的音樂人又有幾個?在港臺那邊兒,如果能夠創作出一首紅歌來,可以帶來數十萬的收益,詞曲作者自然有創作動力,也能夠打造出精品來,反觀國內,就只有一些應景的濫歌,或者是御製的基本上沒有人會去認真聽的主旋律歌曲。

比較而言,香港的歌唱業要發達多了,那裡不但有一大批多產的詞曲作者,新歌新人也層出不窮,與之相配套的,就是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包括音樂版權的保護。

比如著名詞作家林夕,寫過四千多首詞,每年靠分版稅都過千萬的收入。

如今,當國內的娛樂行業已經漸成體系之時,編劇、詞曲作者卻大多都是散戶,無法與強大的娛樂資本坐下來談判,所以自然就得不到應有的權益保障。

“版稅制從來沒有在國內娛樂業得到很好的推行,不透明的票房、收視率和唱片發行量更使處於弱勢地位的作者們無從追討應有的分配額度。”陳明洛說道,“要讓詞曲作者獲取更多應有的權益,規範版權,給國內音樂注入更多活力,除了不斷提高作者、普通民衆的版權意識之外,最根本的,還是要從強化制度建設入手。推進著作權作品的依法有償使用已是大勢所趨,但由於目前國內相關規定、標準尚需明確,關於收多少、怎麼收等問題仍缺乏清晰界定,音樂著作人維權難免會面臨不少尷尬,所以這個市場還是做不起來。”

三個人邊吃邊聊,時間未免就拖得久了一些。

此時慕容看陳明洛的目光,自然又有些不同了,但從他對娛樂圈的事情這麼瞭解,看法這麼透徹,就足以證明這個看上去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確實非同凡響。

正說話之間,陳明洛的手機響了起來,他接起來一聽,“哦,桑書記,錯了,桑副總理,您好您好,這會兒打電話過來,有什麼指示?”

桑明達打電話過來,其實倒是沒有什麼事情,就是問一問夾裡面的情況什麼的,作爲副總理,他的工作日程雖然也被安排的滿滿當當,但是相對而言還是要輕鬆一下,大部分的時間都耗費在下基層視察這種事情上去了。

跟桑明達聊了一會兒之後,陳明洛放下了電話,就見柳如煙和慕容兩個人都長大了嘴巴,有些難以置信地看着他,就好像是看到了外星怪獸一樣。

“桑副總理?”柳如煙小聲問道。

“嗯,我們是忘年之交,沒事兒的時候喜歡聊聊天。”陳明洛點頭回答道。

“怪不得,你跟楊吉兒關係那麼好,跟她姥爺的關係好像更好一些——”柳如煙嘀咕道。

關於楊吉兒的身份問題,實際上學校裡面很多人都是隱約知道一點兒的,她有一個副市長的母親,現在成了陽朔市紀委書記,而她的姥爺則是原來的省委書記桑明達,此時已經調任中央,出任國務院副總理。

陳明洛跟楊吉兒的關係很好,可以用關係很鐵來形容,這個事情大家都是清楚的,當時還有不少男生爲此捶胸頓足了許久,只是大家都不清楚,原來陳明洛和桑明達之間的交情也這麼深厚,居然能讓桑副總理親自打電話過來找他聊天兒。

這種事情如果說傳了出去的話,怕是要引起相當大的關注力度的。

經過這麼一番打擾之後,三個人也就吃得差不多了。

不過話還是沒有聊完,尤其是當慕容發覺陳明洛的能量如此之大後,就提議大家找個茶座,泡上一壺茶,稍事休息一番,順便這聊點兒什麼。

柳如煙自然沒有什麼反對意見,陳明洛看了一下時間尚早,也就點頭同意下來。

“關於新歌的問題,我們可以兩條腿走路——”陳明洛喝了一口茶水,對柳如煙說道。

“一條腿就是聯繫港臺詞曲作者,要求量身定製,那另外一條腿是什麼呢?”此時柳如煙已經明白,陳明洛肯定是想要從港臺那邊兒給自己找幾首好歌兒的,只是不清楚他的另一條策略究竟是什麼。

“另一條,自然就是從本地原創詞曲作者中篩選了。”陳明洛回答道。

在陳明洛看來,如今柳如煙在流行樂壇內已經算是比較紅了,但是她的演繹風格也相對固定了下來,短期內並沒有調整的必要,所以就可以從內地草根詞曲作者當中,進行徵集適合柳如煙演唱風格的詞曲。

“那可能是比較麻煩的一件事情吧,我背後沒有公司支持,估計很難應付得下來。”柳如煙聽了之後,直覺就是這事兒會比較麻煩,自己這邊兒大貓小貓兩三隻,正如同陳明洛所言,完全就是一個草臺班子,怎麼顧得了這種事情?

“這個你就不用擔心了,我自然有辦法幫你。”陳明洛卻是早就想到了主意。

陳明洛的主意,自然就打到了柳如煙的母校西嶺大學身上了。

如今的校團委日常工作雖然有人主持,但是陳明洛這個副書記的話語權還是非常重要的,他想要操辦的事情,就沒有通不過的。

這一次,他計劃以母校支持自己學生的名義,在全國範圍內舉辦一場原創詞曲創作大賽,出重金購買大賽中涌現出來的優秀詞曲,一方面可以爲柳如煙解決眼下自有歌曲不足的尷尬場景,同時也可以提高西嶺大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這個也可以說是雙贏。

當然了,舉辦這樣一場全國性的原創詞曲創作大賽,所需要的資金不會太少了,包括請評委進行甄別之類的事情都是需要花錢的,但是作爲主辦方,陳明洛覺得自己還是很有賺頭的,一則搏了眼球,提升了西嶺大學的知名度,二則自己以主辦方的名義將這些詞曲一次性買斷,無論是自己留着,還是轉而發售出去,都是很賺的。

而把柳如煙推到這次大賽的前頭,也是一個很好的廣告宣傳,相信各地的媒體風聞此事,肯定會競相報道,到時候自己再散播一點兒小道消息出去,增添一點兒娛樂性話題什麼的,柳如煙只會變得比現在更紅。

“其實,除了請評委什麼的需要投入,別的還真花不了多少錢。”陳明洛做這種事情已經是相當有經驗了,他考慮着大規模地利用學生來協助這項工作,比方說對稿件進行初選,然後不時地在媒體上發動後續的新聞攻勢,擴大此事的影響力。

最最重要的,就是陳明洛連主題都想好了,“盛世華章,一字千金。”

這個一字千金的誘惑力,估計會讓很多人擠得頭破血流的。

第三百一十五章 跟莊家搶食兒第一百六十五章 畫一個圓圈,拆第二百四十九章 沒有白費功夫第一百一十一章 明宇公司的創立第三百三十七章 來自莊家的問候第三百零三章 縱橫捭闔第一百五十章 傳授權謀之道第九十二章 又一場車禍第二百二十四章 組織的作用第九十七章 開始動手第五百七十一章 方案通過第四百五十四章 別有用心第二百四十八章 棋從亂出生第二百三十三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六十五章 落潮第七十二章 蕭瀟的小心思第三百六十一章 他倆會努力工作的第九十七章 開始動手第一百五十章 傳授權謀之道第一百零七章 合夥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正處級的女網友第二百六十一章 各有想法第一百五十二章 能量的無線傳輸第七十章 偶像級學生第四百一十一章 陳通達同志不錯第一百二十九章 你猜錯了第一百四十章 痛苦着幸福第四百六十七章 木秀於林也不怕第一百七十一章 偷稅偷稅,抓第一百六十三章 前奏第九十章 互相借勢第五百七十九章 圈錢產業鏈條第三十四章 辦公廳的第一天第四百九十二章 兩種不同的心情第四百一十九章 粉絲力量大第三百三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三百零一章 利益均沾第五十九章 第二天第一百零五章 縱火《第四爆求推薦票》第四百一十一章 陳通達同志不錯第二百四十四章 說情第四百九十四章 兩邊兒掛照片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折腰,不伸手第四百四十六章 撂挑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旁聽第四十三章 蕭宅夜談第二百九十四章 橙園計劃第一百六十一章 喝酒談心第三百九十二章 逢低買入第四百二十八章 進店費第八十一章 套利之法第三百零八章 競爭對手的出現第一百六十章 陪酒第二百零九章 陳明洛的提名第二百五十六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四十三章 蕭宅夜談第一百四十一章 靈機一動第六十二章 表態第五百五十三章 找人一塊兒扛第六十二章 表態第三百七十七章 正確的金錢觀第四百二十三章 危機處理第七十九章 糧庫空了第五百零四章 偷麪包鐵的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景和把柄楔子:早晚讓我等到他第四十七章 節水辦的好意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思路的拓展第三百八十五章 放出來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讀書頂個鳥用第二百八十三章 省城的紈絝也不少第一百四十章 痛苦着幸福第二百六十四章 考前一夜第三百八十章 辦公軟件的市場第五百六十七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三百五十六章 要請外援第一百五十三章 決定動手第五百六十六章 令人頭痛的禮物第八十三章 反對意見第一章 雖未成仙,也算半仙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確定性第三百五十三章 桑明達的警惕第六百章 穆思遠的反省第二百一十六章 閒話第三百一十九章 欺負到家了第二十一章 檢查第八十七章 這是要掉腦袋的第三百二十三章 醫患糾紛第三百五十七章 溫泉小魚美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正確的金錢觀第八十三章 反對意見第三十七章 緣份問題第六十四章 餘波嫋嫋第四百七十六章 面見副總理第五百四十三章 鄧偉很憂慮第二百四十二章 接風兒第二百六十章 整頓醫藥市場很難第四百一十九章 粉絲力量大第四百八十章 意料之外的突破第三百一十五章 跟莊家搶食兒
第三百一十五章 跟莊家搶食兒第一百六十五章 畫一個圓圈,拆第二百四十九章 沒有白費功夫第一百一十一章 明宇公司的創立第三百三十七章 來自莊家的問候第三百零三章 縱橫捭闔第一百五十章 傳授權謀之道第九十二章 又一場車禍第二百二十四章 組織的作用第九十七章 開始動手第五百七十一章 方案通過第四百五十四章 別有用心第二百四十八章 棋從亂出生第二百三十三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六十五章 落潮第七十二章 蕭瀟的小心思第三百六十一章 他倆會努力工作的第九十七章 開始動手第一百五十章 傳授權謀之道第一百零七章 合夥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正處級的女網友第二百六十一章 各有想法第一百五十二章 能量的無線傳輸第七十章 偶像級學生第四百一十一章 陳通達同志不錯第一百二十九章 你猜錯了第一百四十章 痛苦着幸福第四百六十七章 木秀於林也不怕第一百七十一章 偷稅偷稅,抓第一百六十三章 前奏第九十章 互相借勢第五百七十九章 圈錢產業鏈條第三十四章 辦公廳的第一天第四百九十二章 兩種不同的心情第四百一十九章 粉絲力量大第三百三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三百零一章 利益均沾第五十九章 第二天第一百零五章 縱火《第四爆求推薦票》第四百一十一章 陳通達同志不錯第二百四十四章 說情第四百九十四章 兩邊兒掛照片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折腰,不伸手第四百四十六章 撂挑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旁聽第四十三章 蕭宅夜談第二百九十四章 橙園計劃第一百六十一章 喝酒談心第三百九十二章 逢低買入第四百二十八章 進店費第八十一章 套利之法第三百零八章 競爭對手的出現第一百六十章 陪酒第二百零九章 陳明洛的提名第二百五十六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四十三章 蕭宅夜談第一百四十一章 靈機一動第六十二章 表態第五百五十三章 找人一塊兒扛第六十二章 表態第三百七十七章 正確的金錢觀第四百二十三章 危機處理第七十九章 糧庫空了第五百零四章 偷麪包鐵的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景和把柄楔子:早晚讓我等到他第四十七章 節水辦的好意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思路的拓展第三百八十五章 放出來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讀書頂個鳥用第二百八十三章 省城的紈絝也不少第一百四十章 痛苦着幸福第二百六十四章 考前一夜第三百八十章 辦公軟件的市場第五百六十七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三百五十六章 要請外援第一百五十三章 決定動手第五百六十六章 令人頭痛的禮物第八十三章 反對意見第一章 雖未成仙,也算半仙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確定性第三百五十三章 桑明達的警惕第六百章 穆思遠的反省第二百一十六章 閒話第三百一十九章 欺負到家了第二十一章 檢查第八十七章 這是要掉腦袋的第三百二十三章 醫患糾紛第三百五十七章 溫泉小魚美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正確的金錢觀第八十三章 反對意見第三十七章 緣份問題第六十四章 餘波嫋嫋第四百七十六章 面見副總理第五百四十三章 鄧偉很憂慮第二百四十二章 接風兒第二百六十章 整頓醫藥市場很難第四百一十九章 粉絲力量大第四百八十章 意料之外的突破第三百一十五章 跟莊家搶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