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韜光養晦 有所作爲:發展是硬道理

一、韜光養晦的政治智慧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兩極格局解體,對世界發展的影響是雙重的,一方面,總體上有利於國際局勢的緩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另一方面,也帶來了許多不利的影響。鄧小平指出:“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一些深刻的矛盾剛剛暴露出來。我們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對我們有利的條件存在着,機遇存在着,問題要善於把握。”“我希望冷戰結束,但我現在感到失望。可能一個冷戰結束了,另外兩個冷戰已經開始。一個是針對整個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個是針對社會主義的。西方國家正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所謂沒有硝煙,就是要社會主義國家和平演變”(事實證明鄧小平的判斷是十分正確的)。

1989年9月4日,鄧小平在同中央幾位負責同志分析當時的國際形勢時指出,“對於國際局勢,概括起來就是三句話:第一句話,冷靜觀察;第二句話,穩住陣腳;第三句話,沉着應付”“要冷靜,埋頭實幹,做好一件事,我們自己的事”“我們千萬不要當頭,這是一個根本國策”。最終概括出“善於守拙、絕不當頭、韜光養晦、有所作爲”,從而形成了後冷戰時期我國對外關係的基本戰略方針。其核心內容是“韜光養晦、有所作爲”。

二、韜光養晦的戰略內涵

怎樣理解韜光養晦?韜光養晦,辭海解釋爲:“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出自《舊唐書·宣宗記》:“歷太和會昌朝,愈事韜晦,羣居遊處,未嘗有言。”

“韜光養晦”與“有所作爲”,體現了鄧小平深邃的哲學思想,是辯證統一的,其實質就是有所作爲與有所不爲的有機結合。而不能將其人爲割裂,只強調一方。有的人就是過多地理解“韜光養晦”的一面,而忽略“有所作爲”的一面。我理解,“韜光養晦、有所作爲”,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鄧小平更多的是指,首先我們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抓住時機,搞好經濟建設,提高實力(這個他在多種場合說過),也即發展是硬道理。同時,對一些重大的國際事務要慎重處理,但在反對霸權主義上要有所作爲(並且實際上我國一直旗幟鮮明地反對霸權主義),在事關國家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的一些大的原則問題上,不能退讓,如在關於香港主權的談判時,鄧小平在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時就明確指出:“關於主權問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迴旋餘地。坦率地講,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

而有所不爲,就是不當頭,不稱霸,“不隨便批評別人、指責別人,過頭的話不要講,過頭的事不要做”。

三、韜光養晦戰略的意義及影響

第一,“韜光養晦、有所作爲”,是在對國際局勢,以及中國實力實事求是評價後得出的科學戰略原則及外交方針、策略。它是長期的戰略,絕非權宜之計。

1984年鄧小平在會見馬爾代夫總統時談到:“中國是個大國,又是一個小國

。所謂大國就是人多,土地面積大。所謂小國就是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還比較窮,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不過300美元。”此後,鄧小平多次闡明這一思想,對中國在世界所處的位置進行了實事求是的評估,爲這一方針的提出奠定了科學依據。他對中國即是大國,又是小國進行了辯證分析:從政治角度來說,中國“現在已經是一個政治大國了”,但在世界各種政治力量對比中,“我們這一角力量是很單薄的”。說中國是一個政治大國,是因爲我們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堅持獨立自主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事務中和國際關係中,主持公道,講求信義。我們“作爲一個大國有自己的尊嚴,有自己遵循的準則”“中國作爲大國的地位,是受到國際社會承認的”。

然而,我們也不能不看到,我國還不斷受到霸權主義的侵害。“有的大國議會今天通過這樣一個決議,明天通過那樣一個決議,干涉我們的內政。……所以說,連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的大國,都還有維護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任務。”;從經濟上看,中國人均收入屬於中等偏低收入的國家,但也不能認爲中國經濟上一切都落後,在高科技領域,中國擁有原子彈、氫彈、有發射衛星的能力,所以中國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因爲“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

第二,此戰略使我國在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中,避免不必要的國際衝突和糾紛,處於較有利的地位,利用難得的和平環境,發展經濟,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第三,“韜光養晦、有所作爲”是要堅持社會主義的旗幟不倒,增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在冷戰結束以後紛繁複雜的國際鬥爭中,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谷的時期,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發展壯大社會主義是關鍵的問題。鄧小平認爲通過一個階段的發展,儘快擺脫落後貧困的面貌是社會主義中國的當務之急,也是中國發揮社會主義大國重要國際影響和作用的必要前提。“在這些國家動亂的時候,中國要真正按計劃實現第二個翻番,這也就是社會主義的一個成功。到下個世紀五十年,如果我們基本上實現了現代化,那就可以進一步斷言社會主義的成功。”

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如果體現不出來,在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的進程中就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就有可能因喪失時機而陷於被動的地位。“現在雖說我們也在搞社會主義,但事實上不夠格。只有到了下世紀中葉,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才能說真正搞了社會主義,才能理直氣壯地說社會主義優於資本主義。現在我們正在向這個路上走。”“中國穩住了,而且實現了發展目標,社會主義就顯示出優越性。”如果我們實現了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這不但是給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條路,更重要的是向人類表明,社會主義是必由之路,社會主義優於資本主義”“只要中國社會主義不倒,社會主義在世界將始終站得住”。

鄧小平明確指示,我們即使發展起來了也“不當頭、不稱霸”。涵義極其深刻,我們

不挑戰現有的國際秩序,我們只是要改變其不合理的地方,不建立霸權秩序。因此,此戰略發揮了其重大的歷史意義。這一外交戰略也一直沿用至今,2010年外交司司長在北京市政府座談會上講:“我們要繼續堅持‘韜光養晦’,同時,要有所作爲。”

基辛格說,“鄧小平明白,中國除非參與國際事務,否則不可能發揮其歷史作用。鄧小平十分明確:韜光養晦,以防引起別國不安;不出頭,但通過實現社會和經濟現代化來擴大中國的影響”。在這個基礎上,江澤民從1989年開始,對外親自執掌外交,對內擴大共產黨的羣衆基礎。在他的領導下,中國充分參與國際事務,成爲國際政治和貿易體系中的正式一員。胡錦濤巧妙地平撫了世界對中國國力不斷增強的擔心,爲後來習近平闡明的新型大國關係概念奠定了基礎。

觀點:“韜光養晦、有所作爲”是鄧小平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和歷史時代背景提出的外交戰略,蘊涵其豐富的政治智慧和外交理念,“不當頭、不稱霸”體現了我們不挑戰現有國際體系,我們只是改變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中不合理的地方,即使發展起來了也不稱霸;同時,要爲人類的和平與發展積極有所作爲。這一戰略思想得到了貫徹和延續。隨着國際形勢的改變,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更加深入人心,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以及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以及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和一些發達國家的人民也希望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越來越大的積極作用,因此,我國力所能及地積極承擔國際責任,有所作爲,如積極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中國自1988年9月正式申請加入聯合國維持和平特別委員會,自1990年開始,每年向聯合國派遣軍事觀察員執行維和任務。1992年4月,中國軍隊向聯合國柬埔寨臨時權力機構派出由400名官兵組成的工程兵大隊,開創了我軍派遣成建制部隊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先河。1992年4月至1993年9月,中國先後派遣軍事工程大隊兩批800名官兵,參加柬埔寨過渡時期聯合國權力機構的維持和平行動。這是中國政府派遣的第一支參加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的部隊。此後,中國向剛果(金)、利比亞、不丹、海地等派遣維和部隊。維持當地秩序,搶險救災等;援助非洲的建設,減免非洲貧困國家的債務等;在國際社會伸張正義,反對以武力解決問題;積極促進國際關係民主化;推動世界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轉變;積極參與國際機制建設;提出國際關係新理念;推動建立新型國際關係等等。習近平說:“‘滿招損,謙受益。’中國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但我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國際仍然面臨一系列嚴峻挑戰,國內還有許多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我們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更加註重學習吸收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國相互借鑑、取長補短。”同時,在綜合實力不斷提高的情況下,積極爲捍衛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而做出貢獻,爲國際社會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造福世界人民。

(本章完)

第三節 建立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國際合作新典範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一節 反帝反霸的外交戰略:改變了中華民族的生存條件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三節 韜光養晦 有所作爲:發展是硬道理第一節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國際安全新理念、新模式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一節 反帝反霸的外交戰略:改變了中華民族的生存條件第二節 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大國崛起的新路徑第二節 上合組織的合作:區域合作新典範第二節 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大國崛起的新路徑第二節 “一帶一路”戰略:促進國際合作新舉措第一節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國際安全新理念、新模式第一節 “一帶一路”戰略:開闢全球治理新模式、國際合作新路徑第一節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國際安全新理念、新模式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一節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國際安全新理念、新模式第二節 “一帶一路”戰略:促進國際合作新舉措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一節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國際安全新理念、新模式第二節 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大國崛起的新路徑第二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角色定位第三節 建設和諧世界的可行性第二節 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大國崛起的新路徑第一節 正確義利觀:國際關係新理念第一節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國際安全新理念、新模式第二節 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大國崛起的新路徑第三節 “一帶一路”戰略: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理念第二節 正確義利觀倡導的理念:互利共贏第一節 “一帶一路”戰略:開闢全球治理新模式、國際合作新路徑第一節 “一帶一路”戰略:開闢全球治理新模式、國際合作新路徑第一節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國際安全新理念、新模式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二節 “一帶一路”戰略:促進國際合作新舉措第一節 反帝反霸的外交戰略:改變了中華民族的生存條件第一節 正確義利觀:國際關係新理念第二節 上合組織的合作:區域合作新典範第三節 金磚國家的合作:新興經濟體的互利共贏第一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理念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三節 正確義利觀與國家利益至上的關係第二節 上合組織的合作:區域合作新典範第二節 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大國崛起的新路徑第一節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第一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理念第三節 建立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國際合作新典範第三節 建設和諧世界的可行性第三節 “一帶一路”戰略: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理念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二節 正確義利觀倡導的理念:互利共贏第二節 親、誠、惠、容:踐行周邊外交新理念第三節 建設和諧世界的可行性第三節 正確義利觀與國家利益至上的關係第三節 金磚國家的合作:新興經濟體的互利共贏第一節 正確義利觀:國際關係新理念第一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理念第一節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一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理念第三節 建設和諧世界的可行性第三節 韜光養晦 有所作爲:發展是硬道理第三節 建設和諧世界的可行性第一節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第三節 “一帶一路”戰略: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理念第一節 正確義利觀:國際關係新理念第三節 韜光養晦 有所作爲:發展是硬道理第二節 上合組織的合作:區域合作新典範第一節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第一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理念第二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角色定位第二節 親、誠、惠、容:踐行周邊外交新理念第一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理念第二節 親、誠、惠、容:踐行周邊外交新理念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三節 “一帶一路”戰略: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理念第一節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第二節 正確義利觀倡導的理念:互利共贏第二節 建設和諧世界遇到的挑戰第一節 反帝反霸的外交戰略:改變了中華民族的生存條件第一節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國際安全新理念、新模式第三節 韜光養晦 有所作爲:發展是硬道理第二節 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大國崛起的新路徑第一節 正確義利觀:國際關係新理念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二節 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大國崛起的新路徑第一節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國際安全新理念、新模式第二節 親、誠、惠、容:踐行周邊外交新理念第三節 建設和諧世界的可行性第一節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國際安全新理念、新模式
第三節 建立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國際合作新典範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一節 反帝反霸的外交戰略:改變了中華民族的生存條件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三節 韜光養晦 有所作爲:發展是硬道理第一節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國際安全新理念、新模式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一節 反帝反霸的外交戰略:改變了中華民族的生存條件第二節 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大國崛起的新路徑第二節 上合組織的合作:區域合作新典範第二節 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大國崛起的新路徑第二節 “一帶一路”戰略:促進國際合作新舉措第一節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國際安全新理念、新模式第一節 “一帶一路”戰略:開闢全球治理新模式、國際合作新路徑第一節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國際安全新理念、新模式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一節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國際安全新理念、新模式第二節 “一帶一路”戰略:促進國際合作新舉措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一節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國際安全新理念、新模式第二節 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大國崛起的新路徑第二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角色定位第三節 建設和諧世界的可行性第二節 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大國崛起的新路徑第一節 正確義利觀:國際關係新理念第一節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國際安全新理念、新模式第二節 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大國崛起的新路徑第三節 “一帶一路”戰略: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理念第二節 正確義利觀倡導的理念:互利共贏第一節 “一帶一路”戰略:開闢全球治理新模式、國際合作新路徑第一節 “一帶一路”戰略:開闢全球治理新模式、國際合作新路徑第一節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國際安全新理念、新模式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二節 “一帶一路”戰略:促進國際合作新舉措第一節 反帝反霸的外交戰略:改變了中華民族的生存條件第一節 正確義利觀:國際關係新理念第二節 上合組織的合作:區域合作新典範第三節 金磚國家的合作:新興經濟體的互利共贏第一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理念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三節 正確義利觀與國家利益至上的關係第二節 上合組織的合作:區域合作新典範第二節 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大國崛起的新路徑第一節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第一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理念第三節 建立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國際合作新典範第三節 建設和諧世界的可行性第三節 “一帶一路”戰略: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理念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二節 正確義利觀倡導的理念:互利共贏第二節 親、誠、惠、容:踐行周邊外交新理念第三節 建設和諧世界的可行性第三節 正確義利觀與國家利益至上的關係第三節 金磚國家的合作:新興經濟體的互利共贏第一節 正確義利觀:國際關係新理念第一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理念第一節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一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理念第三節 建設和諧世界的可行性第三節 韜光養晦 有所作爲:發展是硬道理第三節 建設和諧世界的可行性第一節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第三節 “一帶一路”戰略: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理念第一節 正確義利觀:國際關係新理念第三節 韜光養晦 有所作爲:發展是硬道理第二節 上合組織的合作:區域合作新典範第一節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第一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理念第二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角色定位第二節 親、誠、惠、容:踐行周邊外交新理念第一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理念第二節 親、誠、惠、容:踐行周邊外交新理念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三節 “一帶一路”戰略: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理念第一節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第二節 正確義利觀倡導的理念:互利共贏第二節 建設和諧世界遇到的挑戰第一節 反帝反霸的外交戰略:改變了中華民族的生存條件第一節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國際安全新理念、新模式第三節 韜光養晦 有所作爲:發展是硬道理第二節 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大國崛起的新路徑第一節 正確義利觀:國際關係新理念第一節 建設和諧世界: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第二節 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大國崛起的新路徑第一節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國際安全新理念、新模式第二節 親、誠、惠、容:踐行周邊外交新理念第三節 建設和諧世界的可行性第一節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國際安全新理念、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