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大禹治水

此後,大禹還在彌勒和真武的幫助下,又掃蕩了一番各地水域作亂的殘餘小妖。至此,參與作亂的妖怪幾乎滅絕。大禹開始正式的治水。

禹接受任務以後,立即與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來協助。他視察河道,檢討鯀失敗的原因,吸取了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決定改革治水方法,變堵截爲疏導,對黃河之水順其自然,以疏導爲主。親自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着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杆,規劃水道。他帶領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據標杆,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彌勒真武等人竭盡全力,輔助大禹治水,從西走到東,遇到高山,啼腫聽山斧劈,斧頭利芒飛出,淡淡金,山崩地裂門默離峰被從中一分爲二,裂開一峽谷,水流滾滾,傾瀉而出。

遇到大河攔路,大禹祭拜寶劍,青光繚繞,分開水波,正是“避水劍。”大禹掏出一段鐵棒,兩頭是兩個金箍,中間乃一段烏鐵,緊挨箍有鐫成的一行字,喚做“定海神針”重一萬三千五百斤,一拋,插入河底,測量深淺。

禹爲了治水,費盡腦筋,不怕勞苦,從來不敢休息。他與塗山氏女名女嬌新婚不久,就離開妻子,重又踏上治水的道路。

後來,他路過家門口,聽到妻子生產,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都咬著牙沒有進家門。

三次經過的時候,他的兒子啓正抱在母親懷裡,他已經懂得叫爸爸,揮動小招呼,禹只是向妻兒揮了揮手,表示自己看到他們了,還是沒有停下來。禹三過家門不入,正是他勞心勞力治水的最好證明。

禹亦關心百姓的疾苦。有一次,看見一個人窮得把孩子賣了,禹就把孩子贖了回來。

見有的百姓沒有吃的,他就讓后稷把僅有的糧食分給百姓。禹穿着破爛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住簡陋的席篷,每天親自手持耒鍤,帶頭幹最苦最髒的活。

幾年下來,他的腿上和胳膊上的汗毛都脫光了,手掌和腳掌結了厚厚的老繭,軀體乾枯,臉龐黧黑。

如此,禹先是用了六年時間將海、淮、濟三河疏通河道,後又用了七年時間來疏通黃河河道,眼看治水就要功成,卻是發現黃河河道被龍門山擋住了去路。那龍門山綿延幾千裡,黃河改道自是不成,而其又是九天息壤所化,衆人如何鑿得開?

禹只暗暗叫苦,將此事和彌勒商議。彌勒又祭起金鐃,化爲一巨輪,神華沖霄,往龍門砸下。龍門大開,從此黃河之水便從此流向大海。

經過禹的治理,形成兩大水系,以黃河、長江爲河流源頭主幹,其它江河溝渠大多與此相連有關。水患期間,人族雖受災極重,民生生產均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很多民衆不得已背井離鄉;但在治水過程中,受災各部族不分彼此,協同合作,卻也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分配了生產資料,進一步加強了各部族的交流融合。

在治水的過程中,禹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都瞭如指掌。

由於事先規劃得當,並不單單是平息水患,禹藉此機會整合了大半人族的勞動力,統一調度、集中勞力開闢了密佈的水網溝渠。以雖尚有一些不盡人意之處,但這次行動極有歷史意義的,在整個種族的傳承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人族暴發出了難以想象的力量,這是人族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集體協作工程。

在這一過程中,人族的人口基數雖然銳減,但總體生產力卻得到了極大提升,爲以後發展農耕畜牧打下堅實的基礎。得益於密佈的水網工程,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生息,人族很快便會恢復活力,將迎來一次人口的大暴發,也許僅在百年之後,甚至是幾十年,人族對整個洪荒的影響力就會超過以往的任何一個時期。

禹作爲治水最大的功臣,於十三年中開山無數,通河無數,修堤無數,使天下河川均流向大海。又引水築渠,建壩畜水;加之禹在治水過程中走遍天下,對各地作物氣候均有了解,於執撐間推廣各種作物,讓其在更適合的地方生長,無形中提升了人族的糧食產量。待治水成功,天地有感,降下功德時,那功德之大直叫天下修士側目。

彌勒協助大禹,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爲治水作出了貢獻。分去一層;真武亦出力不少,分去一層;治水衆人一共分去一層;開山斧與定海神針各自從中分了半層:剩下六層被禹和其父鯀所得。

那大禹獨得五層自水功德,定海神針亦爲治水之器,自然從中分了半層,加之大禹對此寶甚喜,便將自身功德分了些許,與瞭如意金箍棒,叫這如意金箍棒成爲一件後天功德聖器。

彌勒寶相**,梵光籠罩,神音相隨,笑道:“大禹將此寶立於東海,以鎮壓東海氣運,我佛門遣四海龍王保護人族風調雨順如何?”

大禹大喜,龍族自天地初開便屹立於洪荒,稱雄四海,堪稱水中至尊,至今已有無窮歲月,其底蘊自是無比深厚,那會差後天功德聖器?這不過是龍族與人族結盟的一個信號罷了。

龍族乃是上古洪荒霸主,雖已衰落,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現在統轄四海,連昊天上帝也不敢給與輕視。這一件寶物能將龍族這個龐然大物綁在人族的戰車上,大禹哪有不答應的道理?

由於禹治水成功,帝舜在隆重的祭祀儀式上,將一塊黑色的玉圭賜給禹,以表彰他的功績,並向天地萬民宣告成功和天下大治。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時,把天子位禪讓給禹。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爲九州,並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禹還規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綏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制推行中朝政教。

真武等天庭一干天將在大禹治水立下赫赫功勞,天庭在人類的威望大爲增高,人族開始正式開始在正月初九祭天。

三十三天庭,天庭珠玉滿廂、金碧輝煌的通明殿內,瑤池金母與昊天玉帝列座。

昊天望着浩浩蕩蕩飛到天庭的嫋嫋青煙,喜道:“真武果然不負朕所望,在此次人族洪水災難治理中,立下赫赫大功,我天庭威望大漲呀!”

金母威壓端坐,蛾眉微蹙,望着昊天鏡中顯示的圖像,人族帝王,在黃泥包圍的土臺之上,殺牛羊豬三牲來祭祀,持香禱告蒼天。

王母娘娘心中大樂,轉頭,對昊天言道:“陛下,此次真武立下大功,我天庭功德不小呀!”

昊天玉帝眼睛緊緊盯着昊天鏡,重重了點了點頭,言道:“如今天庭之名,天下不顯,威嚴全無。仙道中人只聞三教,不聞天庭;如今真武立下大功,大揚我天庭聲勢,可要重賞呀。”

金母望着神情興奮,躍躍欲試的昊天,相處億萬年之久的金母馬上就猜出了雄心勃勃的昊天內心所想。

金母內心微微嘆氣,知道昊天胸有溝壑,絕不肯被聖人當傀儡支使,只是三清勢大,娘娘心中更是沒底,陰霾難散,心事重重。

金母也是不甘位居人下,道:“準提聖人對我天庭支持甚多,陛下可要多多依重呀!”

昊天眼光一閃,點了點頭。昊天起了心思,也給西方佛門帶來很多機會,此是後話。

125.燧人氏61.修羅族出57.九州鼎失7.楊戩拜師99.地府爭鋒96.佛前琉璃燈37.三清和解4.聖人間的較量76.善財童子89.丹道仙法21.涿鹿大戰2127.三清宮103.金身羅漢悟前身36.靈魂烙印72.紫霞仙子65.嗜血黑蟻蚊36.靈魂烙印53.遊說天庭46.敘敘舊68.不成聖,終是螻蟻54.證道混元65.嗜血黑蟻蚊48.逃出生天7.河洛八卦58.大教道統23.論道三清127.三清宮84.煉化混沌鍾11.神農嘗百草22.重整河山52.悟空不空11.東皇太一54.羅睺再世28.結善緣得寶殿87.小張太子31.法天相地83.巫妖大戰三18.煉器83.燃燈歸佛82.娑婆童子54.羅睺再世7.河洛八卦10.妖師脫困46.解惑灌江口27.穿越緣由62.長安上空的爭鬥46.南極長生大帝87.劫後餘生121.大夢幻術40.造化鼎33.文昌天師79.雷積山15.昊天吃癟23.奧林匹斯神國9.盛極必衰?94.直面三妖16.問道宮27.楊戩下山37.縱橫捭闔93.北海冥獄71.靈魂烙印51.九州鼎20.人間皇者失其人13.四海皈依74.逃亡之路69.十金烏禍害洪荒35.神國的決斷30.八十一難32.地府淪陷2.封神將起36.太上老君坐鎮兜率宮29.立聖位57.蟠桃盛會39.道祖分寶85.開天闢地26.爭執98.芥子須彌陣31.天意如刀33.悟道太極圖72.天地棋局25.昊天鏡40.七妖聖聚義55.九鼎龍印97.人種袋顯神威90.紫霞仙子遭劫25.改朝換代24.黃飛虎被迫歸周33.悟道太極圖84.煉化混沌鍾37.三清和解14.太極符印74.逃亡之路21.楊眉敗北27.穿越緣由50.大禹治水27.紫霄宮二次講道92.鯤鵬道人71.平頂山67.聖人遭悶棍
125.燧人氏61.修羅族出57.九州鼎失7.楊戩拜師99.地府爭鋒96.佛前琉璃燈37.三清和解4.聖人間的較量76.善財童子89.丹道仙法21.涿鹿大戰2127.三清宮103.金身羅漢悟前身36.靈魂烙印72.紫霞仙子65.嗜血黑蟻蚊36.靈魂烙印53.遊說天庭46.敘敘舊68.不成聖,終是螻蟻54.證道混元65.嗜血黑蟻蚊48.逃出生天7.河洛八卦58.大教道統23.論道三清127.三清宮84.煉化混沌鍾11.神農嘗百草22.重整河山52.悟空不空11.東皇太一54.羅睺再世28.結善緣得寶殿87.小張太子31.法天相地83.巫妖大戰三18.煉器83.燃燈歸佛82.娑婆童子54.羅睺再世7.河洛八卦10.妖師脫困46.解惑灌江口27.穿越緣由62.長安上空的爭鬥46.南極長生大帝87.劫後餘生121.大夢幻術40.造化鼎33.文昌天師79.雷積山15.昊天吃癟23.奧林匹斯神國9.盛極必衰?94.直面三妖16.問道宮27.楊戩下山37.縱橫捭闔93.北海冥獄71.靈魂烙印51.九州鼎20.人間皇者失其人13.四海皈依74.逃亡之路69.十金烏禍害洪荒35.神國的決斷30.八十一難32.地府淪陷2.封神將起36.太上老君坐鎮兜率宮29.立聖位57.蟠桃盛會39.道祖分寶85.開天闢地26.爭執98.芥子須彌陣31.天意如刀33.悟道太極圖72.天地棋局25.昊天鏡40.七妖聖聚義55.九鼎龍印97.人種袋顯神威90.紫霞仙子遭劫25.改朝換代24.黃飛虎被迫歸周33.悟道太極圖84.煉化混沌鍾37.三清和解14.太極符印74.逃亡之路21.楊眉敗北27.穿越緣由50.大禹治水27.紫霄宮二次講道92.鯤鵬道人71.平頂山67.聖人遭悶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