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儒學大興

盧聖從春秋閣出來,一道金光直接飛到須彌山,準提接過金光一看,哈哈大笑:“大事已成。”

接引道:“呵呵,儒門以我佛門聖人本體菩提木爲鎮門之寶,欠我佛門一大因果,以後方便我佛門東傳。”

準提一刷七寶妙樹,七寶妙樹越發青翠,根根枝葉猶如碧玉雕琢,微泛神華,諸佛在片片常青枝葉上顯化的一個個微型世界裡駐紮,紛紛祈福禱告,讚歎準提大德和無量神功。

準提從七寶妙樹上下一樹葉,樹葉化爲一儒生。這儒生相貌儒雅,文質彬彬,朝準提一拱手,化爲一道金光飛入洪荒大漢國廣川郡董家。轉世取名董仲舒,自幼聰慧,博學多才,精通諸子百家,尤好儒學。

“博士”作爲官職,初見於戰國,秦繼之,始皇有博士七十人,“掌通古今”,學識淵博。但博士們學業各有專精;儒墨名法,甚至方技術士,都濫竽其間。

等到秦始皇焚書坑儒,儒學博士逃難隱居,秦廷的博士成了清一色的神仙方術之士和阿諛奉承之徒。

陳涉起義,許多儒生揹着孔子的禮器投奔陳王,去尋找出路。孔子的八世孫孔鮒即爲陳涉博士,最後還與陳涉一道捐軀,成爲歷史上爲理想而獻身的名人志士。

漢興,儒生又投奔了漢朝,漢亦設博士之官,以安撫之。

漢高祖曾起用叔孫通制定朝儀,初嘗儒雅的美味,由於忙於剿滅“殘匪”,干戈未解,未暇大興儒教。

孝惠帝、高後之時,“公卿皆武力功臣”,不容書生分羹。

文景之時,名士碩儒頗有爲博士者,如《詩》有博士轅固生、韓嬰,《書》有博士張生、歐陽,《春秋》則有胡毋生、董仲舒。《孟子》、《爾雅》、《孝經》亦有博士。

但“文帝好刑名”,“景帝不任儒”,“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者”——他們只不過具員領俸,沒一個受到重用。

再加之“竇太后又好黃老”,諸博士不僅難以儒業得幸,而且還有觸忌犯諱之虞。竇太后曾問《詩》博士轅固生《老子》之書,轅固生說《老子》是淺俗的“家人之言”,竇太后憤而罵五經爲‘司空城旦書’(意思是:猶言刑徒之書。司空,掌建宮室及築城。始皇焚書,令有藏詩書百家語者,黥爲城旦。),並令固生徒鬥野豬,幸而景帝給他一柄利劍,才免於橫死。

衆博士看在眼裡,懼在心上,哪裡有暇宏揚儒業,經世先王有的竟紛紛找藉口辭掉博士之職,逃之夭夭。如轅固外調清河太守,韓嬰出任常山太傅,胡毋生乾脆以年老爲由,告老歸家,居教鄉里。

而其中一人,名曰:董仲舒,乃漢初廣川郡人,是漢景帝時期的博士,但是因爲種種原因,儒學不受重視,因此董仲舒也是韜光養晦,沒有進入政權中樞。

《春秋》本是孔子依據魯史修撰的一部政治史。

孔子晚年見道之不行,於是以著作史書褒貶歷史的方法來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和n理觀念。爲了避免政治-迫害,孔子在屬辭比事上常常使用隱晦的語言,其微言大義,只口授給弟子,並不筆之於書。

孔子死後,弟子各以所聞’輾轉傳授,於是逐漸形成不同的《春秋》師說。

漢代流行有五家:即公羊春秋、穀梁春秋、左氏春秋、鄒氏、夾氏等。

其中鄒氏無師傳,夾氏未有書,左氏藏於秘府,只有公羊、穀梁二傳,文美義富,最先流行開來,而公羊傳的大宏於世,則端賴董仲舒和胡母生的倡。

胡母生,字子都,齊人,年齡比董仲舒稍長。是漢代最早傳公羊學的大師之一,也是先將公羊師說著之竹帛的人。

董仲舒與胡毋生同治一經,但各自的貢獻不同。

胡毋生筆錄《公羊傳》,並總結公羊例義,使其更加系統。董仲舒則在揮《公羊傳》微言大義,引經論事,甚至用《春秋》斷獄,將經書與現實政治結合起來,明獨多。

統言之,二人都是公羊學大家,而且都是漢初傳公羊的始師,但是細分起來,胡毋生限於說經,是學問家,是經師;董仲舒則長於論事,搞實用經學,是鴻儒。

胡董二人對《春秋》公羊學的大明於漢世,都卓有貢獻,因此在景帝年間雙雙被任命爲漢廷博士。

這一日,董仲舒正在頂禮膜拜孔子聖像,突然,畫卷之上毫光大作,董仲舒見之大驚,急忙伏倒道:“聖人在上,弟子董仲舒拜見先賢,弟子有幸得見聖人顯靈,不知道聖人今日感應生靈,有何吩咐?”

話音剛落,牆壁上懸掛的孔子畫像中飛落一道白虹,隨後毫光散去,歸於平靜。

董仲舒見此,三跪九叩之後,拿起案桌上一彩光閃爍的物拾,拿起來一看,卻是一卷書,上面有《春秋》全篇解釋,而且還有一段密旨,董仲舒先是驚詫,而後就是狂喜。

看完之後,書卷頓時羽化,化爲飛絮狀羽毛氣體,緩緩散逸開來。

第二日,董仲舒開始遍開門戶,廣收弟子,講授儒學,特別是《春秋》,弟子數百人,傑出者比比皆是,其中褚大爲樑相,嬴公爲諫大夫,呂步舒爲丞相長史,吾丘壽王(稍後)則官至光祿大夫侍中。

同時,還身爲太子的劉彘也收到一卷諭旨,卻是盧聖傳來,劉彘亦是看完之後若有所思,心中慢慢思量,靜待時機。

景帝是繼文帝之後,又一個奉行黃老清靜無爲、與民休息之治,從而實現“文景之治”的君王。史稱景帝時期,倉稟豐實,府庫饒財,移風易俗,黎民淳厚,西漢社會從經濟到治安都達到了農業社會美好的極點。

但是,另一方面,由於朝廷的無爲放任,諸侯驕恣,豪強坐大,商業地主侵漁細民,割據勢力業已形成;再加之四夷侵臨,匈奴寇邊。

正是:漢興六十餘載,海內義安,府庫充實,而四夷未賓,制度多闕。

在昇平的表面景象下,西漢社會實已潛藏着嚴重的危機。急需有爲之君起而進行大刀闊斧改革,制禍患於未,防斯民於土崩;更進而結束無爲之治,乘倉實財饒之運,大興文教,再建武功,在足食足兵基礎上,去迎接儒家理想中禮樂教化的盛世太平

可是,景帝只是一個繼體守文之君,他實現文景之治的最大奧秘只是“無爲之治”,在民力凋弊之時讓其自創財富,自食其力。文景之治的到來與其說是文景君臣統治得好,不如說是放鬆統治的好。怎樣在物質豐富的基礎上實現大治,文景君臣就無能爲力了。

漢景帝在位十六年之後駕崩,漢武帝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建元。

這位雄心勃勃、精力旺盛的少年天子,一改文景時代一切因任自然、因循守舊、無所作爲的施政方針,建元元年新年伊始,即“詔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諸侯相:舉賢良直言極諫之士”。

這次應舉者百餘人,莊助爲舉;公孫弘以明於《春秋》中選,爲博士;轅固生亦以賢良應徵。其餘學申不害、商鞅、韓非法家之言,操蘇秦、張儀縱橫之說者,一概罷黜,不予錄取。

但是當時竇太后仍然健在。

竇太后是文帝皇后,景帝母親,武帝祖母,她好尚黃老,憎恨儒學,菲薄五經。武帝即位,被尊爲太皇太后,建元初年,朝廷大事都得奏請她肯。此時自然還不是推行儒學的時候。事實上,儒學剛一擡頭便遭到竇太后的嚴勵摧折。

元年夏,漢武帝任魏其侯竇嬰爲丞相,武安侯田蚡爲太尉。

竇、田傾向儒學,推薦儒生趙絡爲御史大夫、王臧爲郎中令。趙、王二人是詩學大師申培的弟子,建議立明堂以朝諸侯,用‘束帛加壁,安車蒲輪’的特殊禮遇將申培從山東接來,商議明堂禮制(冥神王座全文閱讀)。似乎儒運當興。

趙綰一時得意,竟要漢武帝不再奏事太皇太后,以便推行儒術。結果竇太后大怒,私下調查出趙綰、王臧貪污事實,責問漢武帝,武帝將二人下獄,迫令自殺謝罪。

竇嬰田蚡亦免職反省。申公以老疾爲由,旋歸故里。明堂之事不了了之。

整個建元時期,儒學都受壓抑,在艱難中掙扎。

直到竇太后亡故之後,儒學才真正迎來了復甦的春天。

建元六年五月,竇太后駕崩,黃老之學的最後一個頑固堡壘消失了。

六月,武安侯田蚡復出爲丞相,堅冰已經打破,阻礙已經消除。

當時:及竇太后崩,武侯田蚡爲丞相,絀黃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數百人,而公孫弘以《春秋》,白衣爲天子三公,封平津侯。天下學士靡然向風矣

元光元年,漢武帝又令郡國舉孝廉,策賢良,而董仲舒以賢良對策。漢武帝連問三策,董仲舒亦連答三章,其中心議題是天人關係問題,史稱《天人三策》(或《賢良對策》)。

董仲舒以其滔滔不絕的口才和充足的理論準備,藉助於可以自由闡的春秋公羊學,投武帝之所好,公開援道入儒,終於在融合儒道、用道家和陰陽家的思想資料充實、揮儒家義理的基礎上,建構了一個讓武帝心醉的既有儒家的三綱五常又有道家的天地、陰陽、四時,既有儒家的改正朔、易服色的有爲又有道家的以無爲爲道,以不私爲寶的無爲的嶄新的儒學思想體系。

從此,儒學正式成爲神教,開始神化,真正佔據中國官方哲學,儒學大興起來。

81.金鰲島沉沒了107.打入輪迴10.未來佛38.大日如來入紅塵91.幽明怙主12.蓬萊三島100.八寶雲光洞49.地仙之祖68.不成聖,終是螻蟻41.上寶沁金鈀1.重生返混沌57.捲簾大將7.楊戩拜師38.紫霄宮第三次講道88.大興前兆51.救世主90.紫霞仙子遭劫28.結善緣得寶殿72.紫霞仙子15.精衛填海70.三千截教客80.十三祖巫115.真武上帝24.紅雲再世19.廣成敗陣35.大道玄文63.幽冥尊者5.三身佛妙法48.丹心尺56.無量魔界84.煉化混沌鍾31.妖族的顏面30.三皇歸位52.三清成聖天下驚30. 渡厄真人86.老子改天機49.收法戒83.燃燈歸佛23.九天玄女26.昊天的困擾24.黃飛虎被迫歸周82.誅殺青牛精50.孔丘證道5.七寶妙樹63.金鰲20.三十三天23.九天玄女58.大教道統116.天龍道人88.血海冥河大陣31.神王之眸28.十絕陣出6.大神盡出81.封神29.拜師媧皇宮93.招攬燃燈10.東方尋寶9.萬佛之祖27.賭鬥22.軒轅劍7.燃燈入世19.聖人無敵乎?49.十誡40.諸神之戰104.五行創世大道8.姜子牙拜師100.廣成敗北29.慈航隕落100.廣成敗北9.萬佛之祖93.北海冥獄53.遊說天庭30.三妖仙迴歸碧遊宮3.人間大道25.昊天鏡23.巔峰對決17.都天五鬼40.強強聯手47.大徹大悟113.大塌陷術33.文昌天師31.冥河異動30.三妖仙迴歸碧遊宮59.聖佛涅槃38.蠱惑86.老子改天機61.修羅族出38.九曲黃河陣15.精衛填海65.嗜血黑蟻蚊108.大覺仙塔13.魔祖羅睺91.氣運之爭2.菩提蓮花喜相逢69.地仙之祖53.氣運聖人51.九州鼎7.燃燈入世43.君臨神國58.聖人神通
81.金鰲島沉沒了107.打入輪迴10.未來佛38.大日如來入紅塵91.幽明怙主12.蓬萊三島100.八寶雲光洞49.地仙之祖68.不成聖,終是螻蟻41.上寶沁金鈀1.重生返混沌57.捲簾大將7.楊戩拜師38.紫霄宮第三次講道88.大興前兆51.救世主90.紫霞仙子遭劫28.結善緣得寶殿72.紫霞仙子15.精衛填海70.三千截教客80.十三祖巫115.真武上帝24.紅雲再世19.廣成敗陣35.大道玄文63.幽冥尊者5.三身佛妙法48.丹心尺56.無量魔界84.煉化混沌鍾31.妖族的顏面30.三皇歸位52.三清成聖天下驚30. 渡厄真人86.老子改天機49.收法戒83.燃燈歸佛23.九天玄女26.昊天的困擾24.黃飛虎被迫歸周82.誅殺青牛精50.孔丘證道5.七寶妙樹63.金鰲20.三十三天23.九天玄女58.大教道統116.天龍道人88.血海冥河大陣31.神王之眸28.十絕陣出6.大神盡出81.封神29.拜師媧皇宮93.招攬燃燈10.東方尋寶9.萬佛之祖27.賭鬥22.軒轅劍7.燃燈入世19.聖人無敵乎?49.十誡40.諸神之戰104.五行創世大道8.姜子牙拜師100.廣成敗北29.慈航隕落100.廣成敗北9.萬佛之祖93.北海冥獄53.遊說天庭30.三妖仙迴歸碧遊宮3.人間大道25.昊天鏡23.巔峰對決17.都天五鬼40.強強聯手47.大徹大悟113.大塌陷術33.文昌天師31.冥河異動30.三妖仙迴歸碧遊宮59.聖佛涅槃38.蠱惑86.老子改天機61.修羅族出38.九曲黃河陣15.精衛填海65.嗜血黑蟻蚊108.大覺仙塔13.魔祖羅睺91.氣運之爭2.菩提蓮花喜相逢69.地仙之祖53.氣運聖人51.九州鼎7.燃燈入世43.君臨神國58.聖人神通